赞
踩
注:本博客仅做个人学习参考使用,引用下述两篇优秀博客较多,且排版、解释有较大缺陷。推荐下列两篇博客学习粒子群算法
推荐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Qling/p/9343625.html
https://blog.csdn.net/lyxleft/article/details/82978362
粒子群优化(PS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是计算智能领域,除了蚁群算法,鱼群算法之外的一种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该算法最早由Kennedy和Eberhart在1995年提出的,该算法源自对鸟类捕食问题的研究得到启发而想出来的。
鸟妈妈有7个鸟宝宝,有一天,鸟妈妈让鸟宝宝们自己去找虫子吃。于是鸟宝宝们开始了大范围的捕食行为。一开始鸟宝宝们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得到虫子,于是每个鸟宝宝都朝着不同的方向独自寻找。
但是为了能够更快的找到虫子吃,鸟宝宝们协商好,谁发现了虫子,就互相说一声。
找了一会,终于有一个鸟宝宝(称之为小蓝),似乎发现在他附近不远处有虫子的踪迹。于是它传话给其他鸟宝宝,其他鸟宝宝,收到消息后,边开始改变轨迹,飞到小蓝这边。最终,随着小蓝越来越接近虫子。其他虫宝宝也差不多都聚集到了小蓝这边。最终,大家都吃到了虫子。
鸟宝宝捕食的故事,正是这个粒子群算法存在的原因。因此,如果想更好的了解粒子群算法,我们就要来分析鸟宝宝捕食的故事。首先,我们来分析分析鸟宝宝们的运动状态,即鸟宝宝自身是怎么决定自己的飞翔速度和位置的。
(1) 首先,我们知道物体是具有惯性的,鸟宝宝在一开始飞翔的时候,无论它下一次想怎么飞,往哪个方向飞,它都有一个惯性,它必须根据当前的速度和方向来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对吧,这个可以理解吧,因此,“惯性” ——当前的速度vcurrent 是一个因素。
(2) 其次,由于鸟宝宝长期捕食,因此鸟宝宝有经验,它虽然不知道具体哪里是有虫子的存在,但是它能大概知道虫子分布在哪里。比如当鸟宝宝飞到贫瘠的地方,它肯定知道这里是不会有虫子的,因此,在鸟宝宝的心中,它每次飞,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找,比如以往虫子分布的地区,它肯定优先对这部分的地方进行搜索。因此,自己的“认知”——经验,也是一个因素。
(3) 最后,每个鸟宝宝发现自己离虫子更接近的时候,便会发出信号给同伴,在遇到这样的信号,其余还在找的鸟宝宝们就会想着,同伴的位置更接近虫子,我要往它那边过去看看。我们称之为“社会共享”,这也是鸟宝宝在移动时考虑的一个因素。
综上所述,鸟宝宝每次在决定下一步移动的速度和方向时,脑子里是由这三个因素影响的。我们想,如果能够用一条公式来描述着三个因素的影响的话,那不就能写出每个鸟宝宝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么。但是,每一个鸟宝宝,对这三个因素的考虑都是不一致的,比如对于捕食经验不高的鸟宝宝,移动的时候会更看重同伴分享的信息,而对于捕食经验高的鸟宝宝,则更看重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的公式,在“认知”和“社会共享”这部分,是具有随机性的。
(1) 每一个鸟宝宝,都是我们的解,称之为“粒子”,而我们的虫子,就是我们问题的最优解。也就是说,鸟宝宝捕食过程,也就是所有的粒子在解空间内寻找到最优解的过程。
(2) 每一个粒子,都由一个fitness function来确定fitness value,以此来确定粒子位置的好坏。(这个其实就是模仿鸟宝宝的“经验”判断部分,通过fitness function来确定这个位置是不是所谓的贫瘠地或是虫子可能出现的位置)。
(3) 每一个粒子被赋予了记忆功能,能够记忆所搜寻过的最佳位置。
(4) 每一个粒子都有一个速度以及决定飞行的距离和方向,这个根据它本身的飞行经验和同伴共享的信息所决定。
PSO算法首先在可行解空间中初始化一群粒子,每个粒子都代表极值优化问题的一个潜在最优解,用位置、速度和适应度值三项指标表示该粒子特征。
粒子i的位置:
粒子i的速度:
粒子i所搜寻到的最好的位置(personal best):
种群所经历的最好的位置(global best):
给我们的粒子速度和位置做一个限制,毕竟我们不希望鸟宝宝的速度过快或者以及飞出我们要搜寻的范围。因此对于每个粒子i,有:
粒子在解空间中运动,通过跟踪个体极值Pbest和群体极值Gbest更新个体位置,个体极值Pbest是指个体所经历位置中计算得到的适应度值最优位置,群体极值Gbest是指种群中的所有粒子搜索到的适应度最优位置。
粒子每更新一次位置,就计算一次适应度值,并且通过比较新粒子的适应度值和个体极值、群体极值的适应度值更新个体极值Pbest和群体极值Gbest位置。
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粒子通过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更新自身的速度和位置,更新公式如下:
在上式中,上标k-1和k表示粒子从k-1次飞行操作到下一次飞行操作的过程。
分别是我们前面分析的“惯性”、“认知”、“社会共享”这三大块
上式中V是速度,以当前的速度加上两个修正项:该个体与当前行进路径中最优个体的差距、与群体最优值的偏差。w是一个惯性的权重,是用于调节对解空间的搜索范围; c1和c2是系数,表示我们自己对给“认知”和“社会共享”这两部分的分量的控制; r1、r2是随机数, 给“认知”和“社会共享”提供随机性,即每个粒子对这两部分的看重是不一样的。。
X是位置,用当前位置加上速度。根据相邻时间间隔默认为一个时间单位,故速度和距离可以直接相加。
(1) Initial:
初始化粒子群体(群体规模为n),每个粒子的信息包括随机位置和随机速度。
(2) Evaluation
根据fitness function,算出每个粒子的fitness value。
(3) Find the Pbest
对于每个粒子,将其当前的fitness value与历史最佳的位置(Pbest)所对应的fitness value做比较。若当前的fitness value更高,则将当前的位置更新Pbest。
(4) Find the Gbest
对于每个粒子,将其当前的fitness value与群体历史最佳的位置(Gbest)所对应的fitness value做比较。若当前的fitness value更高,则将当前的位置更新Gbest。
(5) Update the Velocity and Position:
根据公式更新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
(6) 如果未找到最佳值,则返回步骤2。(若达到了最佳迭代数量或者最佳fitness value的增量小于给定的阈值,则停止算法)
步骤中的关键点提示:
1)初始化、适应度函数计算和遗传算法很相似。
2)群体极值是好找的。但个体极值:第一步时,每个个体的值都是个体极值,第二步后才开始有真正的个体极值的概念。
3)终止条件:比如说,达到多少次迭代次数,相邻两次误差小于一定值,等等。也可以多种终止条件混合使用。
• 相同点:
1)种群随机初始化,上面也提到了。
2)适应度函数值与目标最优解之间:都有一个映射关系
• 不同点:
1)PSO算法没有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算子。取而代之的是个体极值、群体极值来实现逐步优化的功能。GA的相关操作含义参见《遗传算法原理简介及其MATLAB实践》。
2)PSO有记忆的功能:
在优化过程中参考到了上一步的极值情况(划横线的部分)。按此公式计算出新的粒子位置时,若新粒子的适应度函数还不如之前的好,则这个优化方法会帮助优化进程回到之前的位置,体现了一个记忆的效果。矩形内是权重系数。
3)信息共享机制不同,遗传算法是互相共享信息,整个种群的移动是比较均匀地向最优区域移动,而在PSO中,只有gBest或lBest给出信息给其他粒子,属于单向的信息流动,整个搜索更新过程是跟随当前最优解的过程。因此, 在一般情况下,PSO的收敛速度更快。
简单直白地理解:GA在变异过程中可能从比较好的情况又变成不好的情况,不是持续收敛的过程,所以耗时会更长些。
不依赖于问题信息,采用实数进行求解,算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原理简单,易于实现,需要调整的参数少
收敛速度快,对计算机的内存要求不大
粒子群算法所具有的飞跃性使得其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值,而不会被困在局部最优
MATLAB2014以上有自带的PSO的工具箱函数。
这里我们自己写代码来实现一下PSO:
%% I. 清空环境 clc clear all %% II. 绘制目标函数曲线图 x = 1:0.01:2; y = sin(10*pi*x) ./ x; figure plot(x, y) hold on %% III. 参数初始化 c1 = 1.49445; c2 = 1.49445; maxgen = 50; % 进化次数 sizepop = 10; %种群规模 Vmax = 0.5; %速度的范围,超过则用边界值。 Vmin = -0.5; popmax = 2; %个体的变化范围 popmin = 1; %% IV. 产生初始粒子和速度 for i = 1:sizepop % 随机产生一个种群 pop(i,:) = (rands(1) + 1) / 2 + 1; %初始种群,rands产生(-1,1),调整到(1,2) V(i,:) = 0.5 * rands(1); %初始化速度 % 计算适应度 fitness(i) = fun(pop(i,:)); end %% V. 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 [bestfitness bestindex] = max(fitness); zbest = pop(bestindex,:); %全局最佳 gbest = pop; %个体最佳 fitnessgbest = fitness; %个体最佳适应度值 fitnesszbest = bestfitness; %全局最佳适应度值 %% VI. 迭代寻优 for i = 1:maxgen for j = 1:sizepop % 速度更新 V(j,:) = V(j,:) + c1*rand*(gbest(j,:) - pop(j,:)) + c2*rand*(zbest - pop(j,:)); V(j,find(V(j,:)>Vmax)) = Vmax; V(j,find(V(j,:)<Vmin)) = Vmin; % 种群更新 pop(j,:) = pop(j,:) + V(j,:); pop(j,find(pop(j,:)>popmax)) = popmax; pop(j,find(pop(j,:)<popmin)) = popmin; % 适应度值更新 fitness(j) = fun(pop(j,:)); end for j = 1:sizepop % 个体最优更新 if fitness(j) > fitnessgbest(j) gbest(j,:) = pop(j,:); fitnessgbest(j) = fitness(j); end % 群体最优更新 if fitness(j) > fitnesszbest zbest = pop(j,:); fitnesszbest = fitness(j); end end yy(i) = fitnesszbest; end %% VII. 输出结果并绘图 [fitnesszbest zbest] plot(zbest, fitnesszbest,'r*') figure plot(yy) title('最优个体适应度','fontsize',12); xlabel('进化代数','fontsize',12);ylabel('适应度','fontsize',12);
%% 题目2: 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二元函数的最大值 %% I. 清空环境 clc clear %% II. 绘制目标函数曲线 figure [x, y] = meshgrid(-5: 0.1: 5, -5: 0.1: 5); z = x.^2 + y.^2 - 10*cos(2*pi*x) - 10*cos(2*pi*y) + 20; mesh(x,y,z) hold on %% III. 参数初始化 c1 = 1.49445; c2 = 1.49445; maxgen = 1000; % 进化次数 sizepop = 100; % 种群规模 dimension = 2; % 这里因为是二元函数的求解,即二维,故列数为2 % 速度的边界 Vmax = 1; Vmin = -1; % 种群的边界 popmax = 5; popmin = -5; % 用于计算惯性权重,经验值 ws = 0.9; we = 0.4; % 给矩阵预分配内存 pop = zeros(sizepop, dimension); V = zeros(sizepop, dimension); fitness = zeros(sizepop, 1); yy = zeros(maxgen); w = zeros(maxgen); %% IV. 产生初始粒子和速度 for i = 1: sizepop % 随机产生一个种群 pop(i, :) = 5 * rands(1, 2); % 初始种群 V(i, :) = rands(1, 2); % 初始化速度 % 计算适应度 fitness(i) = fun(pop(i, :)); end %% V. 初始化Personal best和Global best [bestfitness, bestindex] = max(fitness); gbest = pop(bestindex, :); % Global best pbest = pop; % 个体最佳 fitnesspbest = fitness; % 个体最佳适应度值 fitnessgbest = bestfitness; % 全局最佳适应度值 %% VI. 迭代寻优 for i = 1: maxgen w(i) = ws - (ws - we) * (i / maxgen); % 让惯性权重随着迭代次数而动态改变,控制搜索精度 for j = 1: sizepop % 速度更新 V(j, :) = w(i)*V(j, :) + c1*rand*(pbest(j, :) - pop(j, :)) + c2*rand*(gbest - pop(j, :)); for k = 1: dimension if V(j, k) > Vmax V(j, k) = Vmax; end if V(j, k) < Vmin V(j, k) = Vmin; end end % 种群更新(位置更新) pop(j, :) = pop(j, :) + V(j, :); for k = 1: dimension if pop(j, k) > popmax pop(j, k) = popmax; end if pop(j, k) < popmin pop(j, k) = popmin; end end % 适应度值更新 fitness(j) = fun(pop(j, :)); end for j = 1: sizepop % 个体最优更新 if fitness(j) > fitnesspbest(j) pbest(j, :) = pop(j, :); fitnesspbest(j) = fitness(j); end %群体最优更新 if fitness(j) > fitnessgbest gbest = pop(j, :); fitnessgbest = fitness(j); end end yy(i) = fitnessgbest; % 记录每次迭代完毕的群体最优解 end %% VII.输出结果 [fitnessgbest, gbest] plot3(gbest(1), gbest(2), fitnessgbest, 'bo','linewidth', 1.5) figure plot(yy) title('最优个体适应度', 'fontsize', 12); xlabel('进化代数', 'fontsize', 12); ylabel('适应度', 'fontsize', 12);
其中,适应值函数被封装到fun.m中,如下:
function y = fun(x)
%函数用于计算粒子适应度值
%x input 输入粒子
%y output 粒子适应度值
y = x(1).^2 + x(2).^2 - 10*cos(2*pi*x(1)) - 10*cos(2*pi*x(2)) + 20;
运行上述代码,得到的数据和图如下:
ans =
80.7066 4.5230 4.5230
可以看到,图中标注的地方是我们求得的最大值处。其实我们知道,对于这个函数,因为是对称的,所以4个点都是同样的最大值,这就是粒子群算法的缺点了。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为我们的粒子群算法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最优解,它只是让粒子不断的找一个相对之前所有的解都是最好的一个解。所以,这样的粒子群算法是有局限性的,用的时候要根据场合来选择。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