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工作中问题解决实践 三】深入理解RBAC权限模型_rbac1模型

rbac1模型

工作时遇到了需要设计一套权限系统,所以做了一些调研。目前业界比较通用的权限系统设计都是采用RBAC模型,那么我们详细理解下RBAC模型的概念以及一些实际使用中建议的使用规范:

RBAC权限模型

首先了解下RBAC权限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几种模型分类。

1 RBAC权限模型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即: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通过角色关联用户,角色关联权限的方式间接赋予用户权限,增加权限设置的扩展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有角色的概念:对于批量的用户权限调整,只需调整用户关联的角色权限,无需对每一个用户都进行权限调整,既大幅提升权限调整的效率,又降低了漏调权限的概率

2 RBAC模型分类

RBAC模型可以分为:RBAC0、RBAC1、RBAC2、RBAC3 四种,其中RBAC0是基础,也是最简单的,相当于底层逻辑,RBAC1、RBAC2、RBAC3都是以RBAC0为基础的升级

1-2-1 RBAC0模型

最简单的用户、角色、权限模型。这里面又包含了2种:

  • 用户和角色是多对一关系,即:一个用户只充当一种角色,一种角色可以有多个用户担当。一般适用于小型系统,角色岗位较为清晰,不会有兼岗的情况
  • 用户和角色是多对多关系,即:一个用户可同时充当多种角色,一种角色可以有多个用户担当。一般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系统,一个人可能既是人事HR,又是招聘负责人。

当前我们使用的场景一般都是:用户和角色是多对多关系的,简单多对一关系场景覆盖不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场景:在某个公司,一个人可能既是人事HR,又是招聘负责人

1-2-2 RBAC1模型

相对于RBAC0模型,增加了子角色,引入了继承概念,即子角色可以继承父角色的所有权限,但是子角色必须是在父角色的基础上减少权限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场景:如某个业务部门,有经理、主管、专员。主管的权限不能大于经理,专员的权限不能大于主管,如果采用RBAC0模型做权限系统,极可能出现分配权限失误,最终出现主管拥有经理都没有的权限的情况。而RBAC1模型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创建完经理角色并配置好权限后,主管角色的权限继承经理角色的权限,并且支持在经理权限上删减主管权限。

1-2-3 RBAC2模型

基于RBAC0模型,增加了对角色的一些限制:角色互斥、基数约束、先决条件角色等。

  • 角色互斥:同一用户不能分配到一组互斥角色集合中的多个角色,互斥角色是指权限互相制约的两个角色。案例:财务系统中一个用户不能同时被指派给会计角色和审计员角色。
  • 基数约束:一个角色被分配的用户数量受限,它指的是有多少用户能拥有这个角色。例如:一个角色专门为公司CEO创建的,那这个角色的数量是有限的。
  • 先决条件角色:指要想获得较高的权限,要首先拥有低一级的权限。例如:先有副总经理权限,才能有总经理权限。
  • 运行时互斥:例如,允许一个用户具有两个角色的成员资格,但在运行中不可同时激活这两个角色

各类角色特性关系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4 RBAC3模型

称为统一模型,它包含了RBAC1和RBAC2,利用传递性,也把RBAC0包括在内,综合了RBAC0、RBAC1和RBAC2的所有特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权限系统实现

所以一个权限系统需要具备如下的几个关键要素:

  • 项目:对权限服务来说,一个项目,即为一个服务对象,不同项目间的权限数据是相互隔离的。
  • 权限点:业务系统定义的一个具体的权限,一般定义为一种动作,如:签约、审批、增、删、查、改等,都可以是一个权限点。权限点不直接分配给用户。
  • 角色:一定数量权限点的集合。权限分配的单位与载体,目的是隔离用户与权限点的逻辑关系。
  • 权限约束:对一个权限点的附加限制,可配置为权限点的数据范围或附加条件。
  • 角色属性:对一个角色的附加属性,如:虚拟角色。角色属性通过"全局权限点"实现。(业务系统可自行定义,自行解释角色属性)
  • 全局权限点:是一种特殊的权限点,角色关联全局权限点后,全局权限点约束的键、值将作为角色属性返回。

全局权限点主要是当做角色属性来使用的,配置后,不需要为每个角色再配一遍,例如系统的首页查看权限,不是特别敏感,该项目下的用户列表都有权限查看

权限配置分类

我们平时使用的权限其实是有分类的,大体上分为三类:页面权限、操作权限、数据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的时候,页面权限和操作权限通过配置成相应的权限点实现,数据权限通过配置约束并附着在操作权限上生效。

权限配置规范

使用时需要有一些基本规范和建议,总体而言一个权限系统要设计的简单易用为妙,也不要被业务场景赶着跑,最好有全局意识:

  • 【强制】不要用约束定义操作行为。约束的作用就是限定权限点范围的,操作行为应该被定义为权限点,约束是控制数据范围的
  • 【建议】权限验证代码建议放到controller层,包括参数验证,参数转换,这一层的职责就是判定入参有效性,参数有效才向下一层传递,通用的业务无关权限代码可以放到一个类里,具体类的业务逻辑如有需要可继承实现。
  • 【建议】使用上不需要单独定义【xxx-数据权限】、【xxx-操作权限】,权限点要具体而实际,对应一个url路径或者一个接口,而权限点上配置的约束自然能充当该权限点的数据范围约束
  • 【建议】不要使用互斥权限,增加系统复杂度,并且用处感觉也不太大,在业务上也并没有实际场景,只是为了防止配错,这个概念是个负担
  • 【建议】不生造概念,不搞白名单或者其它自己想象的概念,所有的落地都是角色,依据角色的实际使用场景给它命名

总而言之,操作的落点是权限点,约束是权限点更细粒度的数据范围控制,而角色是和用户进行绑定的,简单用,搞复杂了会增加代码复杂度和理解难度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Cpp五条/article/detail/35219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