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读论文]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Electric Vehicles_progressive developmen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tr

progressive developmen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trends in laser shock peenin


1. 论文信息

论文名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Trend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Electric Vehicles
作者IQBAL HUSAIN
单位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系
期刊Proc. IEEE
时间2021
DOI10.1109/JPROC.2020.3046112
内容这是一篇邀稿综述,结合美国 DOE 2025, 介绍了电动乘用车电驱系统(电机+电控)的技术发展趋势。该论文受美国能源部和橡树岭试验室支持。

2. Introduction

汽车电气化发展,给驱动系统提出了更大功率、更高效的要求。近几年,宽禁带器件和电机材料的发展,给驱动系统性能突破带来了机遇。

2.1. 驱动系统的目标

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规划,到2025年,驱动系统的功率密度要到达33kW/L,成本降到$6/kW.

2.2 控制器的设计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控制器的主电路如上图所示。功率器件和直流电容,是控制器的主要器件。其中功率器件占了成本的约50%。目前,Si-IGBT在控制器中广泛应用。直流电容用于抑制PWM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纹波,车上主要用薄膜电容。共模电感用于抑制由于电缆和绕组的杂散电容造成的dv/dt和EM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市场上常见车型的控制器参数如上表所示。除了Tesla Model3采用的SiC MOSFET外,当前大部分车型采用的是硅基IGBT。这其中,除了Tesla的Model S采用的是36颗TO-247封装的单IGBT外,其他都是用的功率模块。直流电池电压基本上都在350~400V之间。
随着SiC的应用,800V平台得以应用。更高的电压等级,意味着同样功率的电流更小,电缆更轻。SiC宽禁带器件更耐高温,便于和电机进行集成。

2.3 电机设计趋势

车用电机要求更大的启动转矩,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效率,同时具有较宽的恒功率转速范围(CPSR)。由于能实现高功率密度,采用汝铁硼的嵌入式永磁电机目前是行业主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近几年常见车型的电机如上表所示。除了Tesla的Model S 60是异步电机以外,其他都是永磁电机。
更高的峰值转速,能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系统质量,但会增加减速齿轮的压力。同时高转速会增加电机的基波频率到1200Hz,同时硅基IGBT的开关频率最高10kHz,这会限制电机的控制带宽。如果采用宽禁带器件,就可以采用高于10kHz的开关频率,突破器件对转速的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机是由定转子组成的。常见的转子结构有三种,V型,双V型和U型,如上图所示,每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双V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和效率(凸极率大),但磁钢发热较高。磁钢利用最好的是V型,但其反电动势更高。U型介于前面两者之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子侧,绕组的设计在分布式和集中式,捆线式和发卡式之间。
分布式绕组能提供正弦磁通,分为单层和双层。相对于集中绕组,分布式绕组能提供更大的凸极转矩和更小的谐波。但集中绕组的端部更短,槽满率更高,而且能实现模块化。
相对于传统的捆线式绕组,发卡式绕组具有更高的槽满率,功率密度,过载能力和散热能力。劣势就是在高速段,绕组的交流导电损耗更高(绕线相对较粗,肌肤效应,导致高频下电阻大),导致电机功率在高速段迅速下降。
市场上主流的每极每相槽q为2,也即三相电机,8极,48槽。
电机主流的散热方式是强制液冷,也即通过电机的外水套,将绕组和铁芯的热量通过传导的方式带走。主要的问题是绕组端部的热阻较大,散热不充分。

3. 控制器

本节主要介绍控制器重点器件的发展、特点以及设计挑战。

3.1 功率器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相对于传统的硅基器件,宽禁带器件(SiC, GaN)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和更低的导通电阻,能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

3.2 器件封装

传统电机控制器,对冷却液的入口温度要求是不高于65℃,通常都是单独或优先供冷却液。宽禁带器件由于更耐高温,所以其冷却回路可以和电机等共用,更有利于集成。
当前主流的功率模块封装,还是利用硅基IGBT的封装外壳。这样做虽然成本更低,技术更成熟,但较高的杂散电感和热阻并不利于宽禁带器件性能发挥,所以需要设计更适用于宽禁带器件的封装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一种三明治平面结构的封装,功率器件在中间,上下层为基板(DBC),实现了双面水冷。传统的绑定线用铜片替代,降低了杂散电感和导通电阻。
相对于硅基IGBT,SiC MOSFET对短路保护的要求更严格,因为其短路电流更大,热容更小,短路后升温更快。需要设计一种响应速度更快、抗扰能力更强的短路退饱和电路。

3.3 直流电容

行业现在主流都是薄膜电容,但其容值低,最高工作温度低(105度),需要进行主动散热。
锆钛酸铅镧陶瓷(PLZT)电容,具有更高的电流纹波和耐高温,是个应用方向。但陶瓷电容不易于做大,所以需要上百个串并联集成。

3.4 分段控制器,降低电容体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绕组并联,实现多重化,降低50%左右直流电容的纹波电流。

3.5 控制器优化设计

3.5.1 换流回路电感最小化

在器件关断时,换流回路中母排的杂散电感产生的尖峰电压,会造成器件的过压失效。随着宽禁带器件的应用,更高的开关频率和更快的开关速率,使得直流母排的杂散问题更突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流母排的电气设计,追求更低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这取决于铜排的厚度、宽度、长度以及正负母排之间的叠层距离,并尽量追求尽量追求对称。热设计方面,在最大电流应力下,温升不应超过80K。同时,机械设计需要考虑电流冲击应力和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一种将厚铜排集成到PCB上的技术,在最大化增加叠层面积的同时,能给功率器件、电容、交直流母排的集成带来更大灵活性。在PCB上,可以很方便的增加屏蔽层,就是简单的铺一层铜箔。同时,pcb上也能方便的布置性能更优的陶瓷电容,取代常规的膜电容。

3.5.2 EMI

宽禁带器件更高的开关频率和更快的开关速率,对EMI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噪声源头的抑制方法中,有减小环流回路的杂散电感、优化门极驱动和应用变开关频率控制等措施。屏蔽和滤波能在传播途径上抑制噪声,但宽禁带器件的噪声频率更高,滤波器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

4 电机

4.1 先进材料

4.1.1 铜绕组材料

碳纳米管铜绕组能增加绕组的导电能力14%~28%,但现在还无法商业化。

4.1.2 磁钢

现通用的烧结钕铁硼,其中主要的稀土原料为轻稀土氧化镨钕、重稀土氧化镝及氧化铽等。加入镝和铽的原因是为了增强高温下矫顽力和稳定性。重稀土镝和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价格极不稳定,所以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或去除重稀土的使用。
降低重稀土的方法是晶界扩散技术(GBD)。将重稀土扩散至磁钢的表面晶界中,而不扩散到磁钢内部晶界。扩散工艺会造成磁钢的拐角或边缘重稀土含量更多,刚好这些地方是易失磁的部位。
目前无重稀土材料在室温下剩磁和重稀土近似,但无重稀土材料的高温性能较差,高温下易失磁。

4.1.3 硅钢片

相比于传统硅钢片,6.5%硅钢片有更低的铁损,用在高频变压器和电感中,但其易脆性限制了在高速电机中大规模应用。
GE发明了一种双相材料,可以在特定区域控制材料的磁导率。这种材料可以在转子的磁桥位置表现为非导磁性,而在其他位置表现为强导磁性。这样既能降低磁桥处的漏磁,又能保持转子结构的完整性。双相材料的缺点就是和M19无取向硅钢片相比,其饱和磁通密度较低(1.56T)。
另外一种叠层材料Hyperco 50, 饱和磁通密度2.4T,0.15mm的屈服强度435Mpa,铁损22W。虽然性能非常适合用于电机的硅钢片,但价格太贵。

4.2 无重稀土设计

4.2.1 Halbach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转子电机转矩密度较高,而且高速下磁钢的离心力自然得到了解决。
转子中间空的部分,还可以考虑放置控制器。

4.2.2 无槽Halbach带嵌入冷却的永磁电机

4.2.3 磁钢分段电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概意思就是将磁钢分段,在重要位置用重稀土材料,其他位置用无稀土材料。应该是论文作者的一个专利,属于广告植入。

4.3 宽禁带对电机绝缘影响

宽禁带器件的高dv/dt对电机绕组绝缘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电缆和电机的阻抗不匹配,导致电机端部出现两倍额定的尖峰电压。电缆越长或电压上升越快,端部的过压越高。这个问题通常通过将电机和控制器集成,缩短中间电缆的长度来解决。特斯拉的动力系统给出了设计典范。
二是高dv/dt会在电机的绕组和线圈上产生不平衡电压,破坏电机绝缘层。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提高电机绝缘,要么串入dv/dt滤波器(后者在汽车应用里想都不要想)。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Cpp五条/article/detail/54013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