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机器可以理解结构化的数据,比如excel,数据库里面的数据,但是对于文本,视频,语音等非结构化的数据,虽然蕴含了极大的信息,但是机器却不能够直接理解,所以自然语言处理学科就应运而生。NLP就是人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桥梁。
NLP有两个核心任务,分别是
1.在NLU领域的难点:
2.知识图谱:
3.发展历程
定义:将非语言格式的数据转换成⼈类可以理解的语言格式。
步骤:
第一步:内容确定 - Content Determination
首先,NLG 系统需要决定哪些信息应该包含在正在构建的文本中,哪些不应该包含。通常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比最终传达的信息要多。
第二步:文本结构 - Text Structuring
确定需要传达哪些信息后,NLG 系统需要合理的组织文本的顺序。例如在报道一场篮球比赛时,会优先表达「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2支球队」,然后再表达「比赛的概况」,最后表达「比赛的结局」。
第三步:句子聚合 - Sentence Aggregation
不是每一条信息都需要一个独立的句子来表达,将多个信息合并到一个句子里表达可能会更加流畅,也更易于阅读。
第四步:语法化 - Lexicalisation
当每一句的内容确定下来后,就可以将这些信息组织成自然语言了。这个步骤会在各种信息之间加一些连接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五步:参考表达式生成 - Referring Expression Generation|REG
这个步骤跟语法化很相似,都是选择一些单词和短语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过他跟语法化的本质区别在于“REG需要识别出内容的领域,然后使用该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的词汇”。
第六步:语言实现 - Linguistic Realisation
最后,当所有相关的单词和短语都已经确定时,需要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结构良好的完整句子。
典型应用:
1)应用目标:能够大规模的产生个性化内容;帮助人类洞察数据,让数据更容易理解;加速内容生产。
2)自动写新闻(自动定稿),聊天机器人(机器客服),BI(商业智能)的解读和报告生成
3)论文写作,摘要生成,自动作诗,新闻写作、报告生成,
NLP的两种途径
其中,中文语料预处理的四个核心:
知识图谱:
曾经NLP上课时候老师讲的ppt:
再附上一张宗成庆老师的统计自然语言书籍思维导图
2019 年 A C L 投 稿 热 门 2019年ACL投稿热门 2019年ACL投稿热门
2020 A C L 投 稿 热 门 2020ACL投稿热门 2020ACL投稿热门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因此,词法分析是其他一切自然语言处理问题(例如:句法分析、语义分析、文本分类、信息检索、机器翻译、机器问答等)的基础,会对后续问题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词法分析中,主要有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最终任务就是:将输入的句子字串转换成词序列并标记出各词的词性。
分词就是将句子,段落,篇章等等长文本分解为已字词为单位的数据结构,得到结构化数据,方便后续处理。
英文由于空格将单词自然的分开,而中文没有空格之类的符号,所以中文分词的难度相对较大
英文单词有多种形态,比如过去式,现在时,将来时等等,所以需要词形还原(Lemmatization:does,doing,did还原成do)和词干提取(Stemming:cities转换为city),而中文不需要。
中文分词需要考虑粒度的问题。比如【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可以有几种分词方式:
词性:单词的语法分类,比如名次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
词性标注:为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预测一个词性标签的任务,如下图:
同分词一样,词性标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无论是词性划分的颗粒度还是词性标签都不一致。一方面各派系林立,互不兼容;另一方面,部分语料库称为内部资料,不公开给社会。
常用的公开语料库有:
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简称NER),是指识别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专有名词等。
有监督的学习方法:
这一类方法需要利用大规模的已标注语料对模型进行参数训练。目前常用的模型或方法包括隐马尔可夫模型、语言模型、最大熵模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条件随机场等。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条件随机场的方法是命名实体识别中最成功的方法。
半监督的学习方法:
这一类方法利用标注的小数据集(种子数据)自举学习。
无监督的学习方法:
这一类方法利用词汇资源(如WordNet)等进行上下文聚类。
混合方法:
几种模型相结合或利用统计方法和人工总结的知识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的广泛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也展现出不错的效果,此类方法基本还是把命名实体识别当做序列标注任务来做,比较经典的方法是LSTM+CRF、BiLSTM+CRF。
句法分析就是找到一个句子的组成成分,打上标签。如下所示:
成分句法分析要做的是,给定一个句子,句子中每个词汇都是成分。它们的标签,就是它们的词性。接着,相邻的成分,可以组合成一个更大的单位。比如 deep 和 learning 可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名词短语。very 和 powerful 也可以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形容词短语。is 和 very powerful 又可以组合起来,变成一个动词短语。最后这个动词短语和名词短语组合起来,变成整个句子。
成分结构树可以转换为依存结构树,反之不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转换:
依存句法是由法国语言学家L.Tesniere最先提出。它将句子分析成一颗依存句法树,描述出各个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即指出了词语之间在句法上的搭配关系,这种搭配关系是和语义相关联的。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用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的框架称为依存语法(dependence grammar),又称从属关系语法。利用依存句法进行句法分析是自然语言理解的重要技术之一。
依存句法通过分析语言单位内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解释其句法结构,主张句子中核心动词是支配其他成分的中心成分。而它本身却不受其他任何成分的支配,所有受支配成分都以某种关系从属于支配者。
基于规则:早期基于规则的方法包括类似CYK的动态规划算法,基于约束满足的方法和确定性分析策略等。
基于统计:
基于深度学习: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句法分析课题上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特征表示方面。传统方法的特征表示主要采用人工定义原子特征和特征组合,而深度学习则把原子特征(词、词性、类别标签)进行向量化,在利用多层神经元网络提取特征。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