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I/O设备就是可以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或者可以接收计算机输出数据的外部设备,属于计算机中的硬件部件
UNIX系统将外部设备抽象为一种特殊的文件,用户可以使用与文件操作相同的方式对外部设备进行操作
Write操作:向外部设备写出数据
Read操作:从外部设备读入数据
人机交互类外部设备:数据传输速度慢,鼠标、键盘、打印机等——用于人机交互
存储设备:数据传输速度快,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光盘等――用于数据存储
网络通信设备:数据传输速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调制解调器等――用于网络通信
低速设备:鼠标、键盘等――传输速率为每秒几个到几百字节
中速设备:如激光打印机等——传输速率为每秒数千至上万个字节
高速设备:如磁盘等——传输速率为每秒数千字节至千兆字节
块设备:传输速率较高,可寻址,即对它可随机地读/写任一块,如磁盘等——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块”
字符设备:传输速率较慢,不可寻址,在输入/输出时常采用中断驱动方式,鼠标、键盘等——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字符
I/O设备由机械部件和电子部件(I/O控制器、设备控制器)组成
I/O设备的机械部件主要用来执行具体I/O操作。
如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鼠标/键盘的按钮;显示器的LED屏;移动硬盘的磁臂、磁盘盘面I/O设备的电子部件通常是一块插入主板扩充槽的印刷电路板。
CPU无法直接控制I/O设备的机械部件,因此I/O设备还要有一个电子部件作为CPU和I/O设备机械部件之间的“中介”,用于实现CPU对设备的控制。
这个电子部件就是I/O控制器,又称设备控制器。CPU可控制I/O控制器,又由I/O控制器来控制设备的机械部件。
- 接受和识别CPU发出的命令
- 如CPU发来的read/write命令,I/O控制器中会有相应的控制寄存器来存放命令和参数
- 向CPU报告设备的状态
- I/O控制器中会有相应的状态寄存器,用于记录I/O设备的当前状态。如:1表示空闲,0表示忙碌
- 数据交换
- I/O控制器中会设置相应的数据寄存器。输出时,数据寄存器用于暂存CPU发来的数据,之后再由控制器传送设备。输入时,数据寄存器用于暂存设备发来的数据,之后CPU从数据寄存器中取走数据。
- 地址识别
- 类似于内存的地址,为了区分设备控制器中的各个寄存器,也需要给各个寄存器设置一个特定的“地址”。I/O控制器通过CPU提供的“地址”来判断CPU要读/写的是哪个寄存器
CPU与控制器的接口:用于实现CPU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CPU通过控制线发出命令;通过地址线指明要操作的设备;通过数据线来取出(输入)数据,或放入(输出)数据
I/O逻辑:负责接收和识别CPU的各种命令(如地址译码)并负责对设备发出命令
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用于实现控制器与设备之间的通信
注意:
值得注意的小细节:①一个I/O控制器可能会对应多个设备;②数据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可能有多个(如:每个控制/状态寄存器对应一个具体的设备),且这些寄存器都要有相应的地址,才能方便CPU操作。有的计算机会让这些寄存器占用内存地址的一部分,称为内存映像I/O;另一些计算机则采用I/O专用地址,即寄存器独立编址。
内存映像I/O
- 内存映射I/O。控制器中的寄存器与内存地址统编址
- 优点:简化了指令。可以采用对内存进行操作的指令来对控制器进行操作
寄存器独立编制
- 寄存器独立编制。控制器中的寄存器使用单独的地址
- 缺点:需要设置专门的指令来实现对控制器的操作,不仅要指明寄存器的地址,还要指明控制器的编号
I/O控制方式——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控制I/O设备的数据read/write
key word:轮询
①CPU向控制器发出读指令。于是设备启动,并且状态寄存器设为1(未就绪)
②轮询检查控制器的状态(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执行程序的循环,若状态位一直是1,说明设备还没准备好要输入的数据,于是CPU会不断地轮询)一直等到接受到设备发送的响应(如响应导致的状态位发生变化)
③输入设备准备好数据后将数据传给控制器,并报告自身状态
④控制器将输入的数据放到数据寄存器中,并将状态改为0(已就绪)
⑤CPU发现设备已就绪,即可将数据寄存器中的内容读入CPU的寄存器中,再把CPU寄存器中的内容放入内存
⑥若还要继续读入数据,则CPU继续发出读指令
下面以C语言代码和流程图来剖析,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分析一下在思维导图中提到的几个问题:
- 完成一次读/写操作的流程(见右上图,Key word:轮询)
- CPU干预的频率
- 很频繁,I/O操作开始之前、完成之后需要CPU介入,并且在等待I/O完成的过程中CPU需要不断地轮询检查。
- 数据传送的单位
- 每次读/写一个字
- 数据的流向
- 读操作(数据输入):I/O设备→CPU(指的是CPU的寄存器)→内存
- 写操作(数据输出):内存→CPU→I/O
- 主要缺点和主要优点
- 优点:实现简单。在读/写指令之后,加上实现循环检查的一系列指令即可(因此才称为“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 缺点:CPU和I/O设备只能串行工作,CPU需要一直轮询检查,长期处于“忙等”状态,CPU利用率低
设备每个字的读/写都需要CPU的帮助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CPU利用率低、忙等,所以提出了中断驱动方式引入中断机制。由于I/O设备速度很慢,因此在CPU发出读/写命令后,可将等待I/O的进程阻塞,先切换到别的进程执行。当I/O完成后,控制器会向CPU发出一个中断信号,CPU检测到中断信号后,会保存当前进程的运行环境信息,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处理该中断。处理中断的过程中,CPU从I/O控制器读一个字的数据传送到CPU寄存器,再写入主存。接着,CPU恢复等待I/O的进程(或其他进程)的运行环境,然后继续执行
注意:①CPU会在每个指令周期的末尾检查中断;
②中断处理过程中需要保存、恢复进程的运行环境,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开销的。可见,如果中断发生的频率太高,也会降低系统性能。
分析一下在思维导图中提到的几个问题:
- 完成一次读/写操作的流程(见右图,Key word:中断)
- CPU干预的频率
- 每次I/O操作开始之前、完成之后需要CPU介入
- 等待I/O完成的过程中CPU可以切换到别的进程执行
- 数据传送的单位
- 每次读/写一个字
- 数据的流向
- 读操作(数据输入) : I/O设备→CPU→内存
- 写操作(数据输出):内存→CPU→I/O设备
- 主要缺点和主要优点
- 优点:与“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相比,在“中断驱动方式”中,I/O控制器会通过中断信号主动报告I/O已完成,CPU不再需要不停地轮询。CPU和I/O设备可并行工作,CPU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
- 缺点:每个字在I/O设备与内存之间的传输,都需要经过CPU。而频繁的中断处理会消耗较多的CPU时间。
中断驱动方式解决了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的问题,但是每一次只能读/写一个字,导致CPU频繁切换,耗费了很多时间。于是人们又发明了DMA方式与“中断驱动方式”相比,DMA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主要用于块设备的I/O控制)有这样几个改进:
①数据的传送单位是“块”。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传送;
②**数据的流向是从设备直接放入内存,或者从内存直接到设备。**不再需要CPU作为“快递小哥”
③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要CPU干预
CPU指明此次要进行的操作(如:读操作),并说明要读入多少数据、数据要存放在内存的什么位置、数据在外部设备上的地址(如:在磁盘上的地址)
控制器会根据CPU提出的要求完成数据的读/写工作,整块数据的传输完成后,才向CPU发出中断信号
DMA控制器:
控制器读取块设备数据其实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取的先存到DR,DR存满后,然后再转存到内存
DR (Data Register,数据寄存器):暂存从设备到内存,或从内存到设备的数据
MAR ( Memory Address Register,内存地址寄存器):在输入时,MAR表示数据应放到内存中的什么位置;输出时MAR表示要输出的数据放在内存中的什么位置
DC (Data Counter,数据计数器):表示剩余要读/写的字节数
CR (Command Register,命令/状态寄存器):用于存放CPU发来的I/O命令,或设备的状态信息
分析一下在思维导图中提到的几个问题:
1.完成一次读/写操作的流程(见右图)
2.CPU干预的频率
- 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要CPU千预
3.数据传送的单位
- 每次读/写一个或多个块(注意:每次读写的只能是连续的多个块,且这些块读入内存后在内存中也必须是连续的)
4.数据的流向(不再需要经过CPU)
- 读操作(数据输入):I/O设备→内存
- 写操作(数据输出):内存→I/O设备
5.主要缺点和主要优点
- 优点:数据传输以“块”为单位,CPU介入频率进一步降低。数据的传输不再需要先经过CPU再写入内存,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增加。CPU和I/o设备的并行性得到提升。
- 缺点:CPU每发出一条I/O指令,只能读/写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数据块。
如果要读/写多个离散存储的数据块,或者要将数据分别写到不同的内存区域时,CPU要分别发出多条I/O指令,进行多次中断处理才能完成。
分析一下在思维导图中提到的几个问题:
(用户层软件-设备独立性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总结回顾)
设备独立性软件,又称设备无关性软件。与设备的硬件特性无关的功能几乎都在这一层实现
①向上层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如read/write系统调用)
②设备的保护
- 原理类似与文件保护。设备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不同用户对各个文件的访问权限是不一样的,同理,对设备的访问权限也不一样。
③差错处理
- 设备独立性软件需要对一些设备的错误进行处理
④设备的分配与回收
⑤数据缓冲区管理
- 可以通过缓冲技术屏蔽设备之间数据交换单位大小和传输速度的差异
⑥建立逻辑设备名到物理设备名的映射关系;根据设备类型选择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
操作系统系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管理逻辑设备表(LUT):
- 第一种方式,整个系统只设置一张LUT,这就意味着所有用户不能使用相同的逻辑设备名,因此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单用户操作系统
- 第二种方式,为每个用户设置一张LUT,各个用户使用的逻辑设备名可以重复,适用于多用户操作系统。系统会在用户登录时为其建立一个用户管理进程,而LUT就存放在用户管理进程的PCB中。
各式各样的设备,外形不同,其内部的电子部件(I/O控制器)也有可能不同
举几个假设的例子:
不同设备的内部硬件特性也不同,这些特性只有厂家才知道,因此厂家须提供与设备相对应的驱动程序,CPU执行驱动程序的指令序列,来完成设置设备寄存器,检查设备状态等工作
主要负责对硬件设备的具体控制,将上层发出的一系列命令(如read/write)转化成特定设备“能听得懂”的一系列操作。包括设置设备寄存器;检查设备状态等
硬件:不同的I/O设备有不同的硬件特性,具体细节只有设备的厂家才知道。因此厂家需要根据设备的硬件特性设计并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
理解并记住I/O软件各个层次之间的顺序,要能够推理判断某个处理应该是在哪个层次完成的(最常考的是设备独立性软件、设备驱动程序这两层。只需理解一个特点即可:直接涉及到硬件具体细节、且与中断无关的操作肯定是在设备驱动程序层完成的;没有涉及硬件的、对各种设备都需要进行的管理工作都是在设备独立性软件层完成的)
设备独立性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用户层软件:假脱机技术(SPOOLing技术)
设备独立性软件:I/O调度、设备保护、设备分配与回收、缓冲区管理(即缓冲与高速缓存)
操作系统需要实现文件保护功能,不同的用户对各个文件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如:只读、读和写等)。
在UNIX系统中,设备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每个设备也会有对应的FCB。当用户请求访问某个设备时,系统根据FCB中记录的信息来判断该用户是否有相应的访问权限,以此实现“设备保护”的功能。(参考“文件保护”小节)
这里温习一下手工操作阶段:
手工操作阶段:主机直接从I/O设备获得数据,由于设备速度慢,主机速度很快。人机速度矛盾明显,主机要浪费很多时间来等待设备
批处理阶段引入了脱机输入/输出技术(用磁带完成):引入脱机技术后,缓解了CPU与慢速I/O设备的速度矛盾。另一方面,即使CPU在忙碌,也可以提前将数据输入到磁带;即使慢速的输出设备正在忙碌,也可以提前将数据输出到磁带。
在外围控制机的控制下,慢速输入设备的数据先被输入到更快速的磁带上。之后主机可以从快速的磁带上读入数据,从而缓解
了速度矛盾Tips:为什么称为“脱机”——脱离主机的控制进行的输入/输出操作
“假脱机技术”,又称“SPOOLing 技术”是用软件的方式模拟脱机技术。SPOOLing系统的组成如下:
在磁盘上开辟出两个存储区域——“输入井”和“输出井”
- “输入井”模拟脱机输入时的磁带,用于收容I/O设备输入的数据
- ”输出井“模拟脱机输出时的磁带,用于收容用户进程输出的数据
要实现SPOOLing 技术,必须要有多道程序技术的支持。系统会建立“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输入进程“模拟脱机输入时的外围控制机
“输出进程”模拟脱机输出时的外围控制机
在输入进程的控制下,“输入缓冲区”用于暂存从输入设备输入的数据,之后再转存到输入井中
在输出进程的控制下,“输出缓冲区”用于暂存从输出井送来的数据,之后再传送到输出设备上
注意,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是在内存中的缓冲区
先了解一下独占和共享设备,以此引出假脱机技术如何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共享:
独占式设备――只允许各个进程串行使用的设备。一段时间内只能满足一个进程的请求。
共享设备――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的设备(宏观上同时使用,微观上可能是交替使用)。可以同时满足多个进程的使用请求。
打印机是种“独占式设备”,但是可以用SPOOLing技术改造成“共享设备”
独占式设备的例子:若进程1正在使用打印机,则进程2请求使用打印机时必然阻塞等待
当多个用户进程提出输出打印的请求时,系统会答应它们的请求,但是并不是真正把打印机分配给他们,而是由假脱机管理进程为每个进程做两件事:
(1)在磁盘输出井中为进程申请一个空闲缓冲区(也就是说,这个缓冲区是在磁盘上的),并将要打印的数据送入其中;
(2)为用户进程申请一张空白的打印请求表,并将用户的打印请求填入表中(其实就是用来说明用户的打印数据存放位置等信息的),再将该表挂到假脱机文件队列上。
当打印机空闲时,输出进程会从文件队列的队头取出一张打印请求表,并根据表中的要求将要打印的数据从输出井传送到输出缓冲区,再输出到打印机进行打印。用这种方式可依次处理完全部的打印任务
虽然系统中只有一个台打印机,但每个进程提出打印请求时,系统都会为在输出井中为其分配一个存储区(相当于分配了一个逻辑设备),使每个用户进程都觉得自己在独占一台打印机,从而实现对打印机的共享。
SPOOLing技术可以把一台物理设备虚拟成逻辑上的多台设备,可将独占式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
设备的固有属性可分为三种:独占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
独占设备——一个时段只能分配给一个进程(如打印机)
共享设备――可同时分配给多个进程使用(如磁盘),各进程往往是宏观上同时共享使用设备,而微观上交替使用
虚拟设备――采用SPOOLing技术将独占设备改造成虚拟的共享设备,可同时分配给多个进程使用(如采用SPOOLing技术实现的共享打印机)
安全分配方式:为进程分配一个设备后就将进程阻塞,本次I/O完成后才将进程唤醒(eg:考虑进程请求打印机打印输出的例子)
- 一个时段内每个进程只能使用一个设备
- 优点:破坏了“请求和保持”条件,不会死锁
- 缺点:对于一个进程来说,CPU和I/O设备只能串行工作
不安全分配方式:进程发出I/O请求后,系统为其分配/O设备,进程可继续执行,之后还可以发出新的I/O请求。只有某个l/O请求得不到满足时才将进程阻塞。
- 一个进程可以同时使用多个设备
- 优点:进程的计算任务和I/O任务可以并行处理,使进程迅速推进
- 缺点:有可能发生死锁(死锁避免、死锁的检测和解除)
静态分配:进程运行前为其分配全部所需资源,运行结束后归还资源
- 破坏了“请求和保持”条件,不会发生死锁
动态分配:进程运行过程中动态申请设备资源
设备、控制器、通道之间的关系:
一个通道可控制多个设备控制器,每个设备控制器可控制多个设备
系统为每个设备配置一张DCT,用于记录设备情况
设备类型——如:打印机/扫描仪/键盘
设备标识符——即物理设备名,系统中的每个设备的物理设备名唯一
设备状态——忙碌/空闲/故障…
指向控制器表的指针——每个设备由一个控制器控制,该指针可找到相应控制番的信恳
重复执行次数或时间——当重复执行多次l/O操作后仍不成功,才认为此次l/O失败
设备队列的队首指针——指向正在等待该设备的进程队列(由进程PCB组成队列)
注:“进程管理”章节中曾经提到过“系统会根据阻塞原因不同,将进程PCB挂到不同的阻塞队列中”
每个设备控制器都会对应一张COCT。操作系统根据COCT的信息对控制器进行操作和管理
控制器标识符——各个控制器的唯一ID
控制器状态——忙碌/空闲/故障…
指向通道表的指针——每个控制器由一个通道控制,该指针可找到相应通道的信息
控制器队列的队首指针——
控制器队列的队尾指针——指向正在等待该控制器的进程队列(由进程PCB组成队列)
每个通道都会对应一张CHCT。操作系统根据CHCT的信息对通道进行操作和管理
通道标识符——各个通道的唯一ID
通道状态——忙碌/空闲/故障…
与通道连接的控制器表首址——可通过该指针找到该通道管理的所有控制器相关信息(COCT)
通道队列的队首指针——指向正在等待该通道的进程队列(由进程PCB组成队列)
通道队列的队尾指针——
记录了系统中全部设备的情况,每个设备对应一个表目
设备类型——如:打印机/扫描仪/键盘
设备标识符——即物理设备名
DCT(设备控制表)
驱动程序入口
①根据进程请求的物理设备名查找SDT(注:物理设备名是进程请求分配设备时提供的参数)
②根据SDT找到DCT,若设备忙碌则将进程PCB挂到设备等待队列中,不忙碌则将设备分配给进程
③根据DCT找到COCT,若控制器忙碌则将进程PCB挂到控制器等待队列中,不忙碌则将控制器分配给进程
④根据COCT找到CHCT,若通道忙碌则将进程PCB挂到通道等待队列中,不忙碌则将通道分配给进程
注:只有设备、控制器、通道三者都分配成功时,这次设备分配才算成功,之后便可启动I/O设备进行数据传送
缺点:
①用户编程时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底层细节对用户不透明,不方便编程
②若换了一个物理设备,则程序无法运行
③若进程请求的物理设备正在忙碌,则即使系统中还有同类型的设备,进程也必须阻塞等待
改进方法:建立逻辑设备名与物理设备名的映射机制,用户编程时只需提供逻辑设备名
①根据进程请求的逻辑设备名查找SDT(注:用户编程时提供的逻辑设备名其实就是“设备类型”)
②查找SDT,找到用户进程指定类型的、并且空闲的设备,将其分配给该进程。操作系统在逻辑设备表(LUT)中新增一个表项
③根据DCT找到COCT,若控制器忙碌则将进程PCB挂到控制器等待队列中,不忙碌则将控制器分配给进程
④根据COCT找到CHCT,若通道忙碌则将进程PCB挂到通道等待队列中,不忙碌则将通道分配给进程
逻辑设备表(LUT)建立了逻辑设备名与物理设备名之间的映射关系
某用户进程第一次使用设备时使用逻辑设备名向操作系统发出请求,操作系统根据用户进程指定的设备类型(逻辑设备名)查找系统设备表,找到一个空闲设备分配给进程,并在LUT中增加相应表项
如果之后用户进程再次通过相同的逻辑设备名请求使用设备,则操作系统通过LUT表即可知道用户进程实际要使用的是哪个物理设备了,并且也能知道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入口地址
逻辑设备表的设置问题:
整个系统只有一张LUT:各用户所用的逻辑设备名不允许重复,适用于单用户操作系统
每个用户一张LUT:不同用户的逻辑设备名可重复,适用于多用户操作系统
- 缓解CPU与设备的速度矛盾
- 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
- 解决数据粒度不匹配的问题(如:输出进程每次可以生成一块数据,但I/O设备每次只能输出一个字符)
- 提高CPU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CPU可以把要输出的数据快速地放入缓冲区,之后就可以做别的事,慢速的I/O设备可以慢慢从缓冲区取走数据,数据输入时类似
如果是字符型设备则每输出完个字符就要向CPU发送一次中断信号
假设某用户进程请求某种块设备读入若干块的数据。若采用单缓冲的策略,操作系统会在主存中为其分配一个缓冲区(若题目中没有特别说明,一个缓冲区的大小就是一个块)
注意:当缓冲区数据非空时,不能往缓冲区冲入数据,只能从缓冲区把数据传出;当缓冲区为空时,可以往缓冲区冲入数据,但必须把缓冲区充满以后,才能从缓冲区把数据传出。
用户进程的内存空间中,会分出一片工作区来接受输入/输出数据(一般也默认工作区大小与缓冲区相同)
T>C时的例子:
T<C时:
T>C+M时:
T<C+M时: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