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网络的异构性和复杂性
2.为了解决不同应用环境的互操作性,要实现互操作必须使用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互操作,满足各种业务需求,营造一种生存空间。
3.解决网络异构性,把复杂的网络问题分为不同的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在不同层次上进行解决
4.层次结构方法。网络应该具有哪些层次?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分层与功能)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如何进行交互?(服务与接口)通信双方的数据传输要遵循哪些规则?(协议)
5.网络分层后实现了多层通信,多层通信的实质是:对等层实体之间虚拟通信,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实际通信在最底层完成。
如果考到多层通信的实质,可以加上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性上可以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能够促进标准化的工作。
数据传输率 =
2
W
l
o
g
2
V
2Wlog_2V
2Wlog2V(W是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
为了避免码间串扰而提出;给出了码元极限传输速率,要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就必须使每个码元包含多个比特信息。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信息传输速率=
2
W
l
o
g
2
V
2Wlog_2V
2Wlog2V
"理想带通"信道下的最高信息传输速率 =
W
l
o
g
2
V
Wlog_2V
Wlog2V
数据传输率 =
W
l
o
g
2
(
1
+
S
/
N
)
Wlog_2(1+S/N)
Wlog2(1+S/N)
信噪比 =
10
l
o
g
10
(
S
/
N
)
10log_{10}(S/N)
10log10(S/N)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的信噪比越大,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意义在于只要传输速率低于极限值,就一定存在某种方法实现无差错传输。体现了通信信道对传输的约束。
双绞线:便宜,最常用之一,用于局域网和传统电话网,通信距离为几至十几公里。
同轴电缆:具有很好的抗干扰特性,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的数据
光纤:传输损耗小,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
无线电波:较强穿透能力,广泛用于通信领域
微波:通信容量大,距离远,覆盖广
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某一电平的电压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重点是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星型拓扑结构局域网。
星形以太网:10BASE-T(10表示10Mbit/s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 10BASE-5 (此处5表示500米)
早期使用集线器进行连接,集线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 作用于比特而不是帧,当一个比特到达接口时,集线器重新生成这个比特,并将其能量强度放大,从而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之后再将这个比特发送到其它所有接口。如果集线器同时收到两个不同接口的帧,那么就发生了碰撞。
目前以太网使用交换机替代了集线器,交换机是一种链路层设备,它不会发生碰撞,能根据 MAC 地址进行存储转发。
以太网帧格式:
根据数据字段长度46–1500字节之间可以得出有效的MAC帧长度为64–1518字节(MAC帧首部和尾部长度共有18字节)
扩展以太网:
实现点对点可靠传输,PPP协议可用于同步和异步传输。
CSMA/CD 表示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 碰撞检测。(仅用于半双工)
多点接入 :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许多主机以多点的方式连接到总线上。
载波监听 :每个主机都必须不停地监听信道。在发送前,如果监听到信道正在使用,就必须等待。
碰撞检测 :在发送中,如果监听到信道已有其它主机正在发送数据,就表示发生了碰撞。虽然每个主机在发送数据之前都已经监听到信道为空闲,但是由于电磁波的传播时延的存在,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碰撞。
记端到端的传播时延为 τ,最先发送的站点最多经过 2τ 就可以知道是否发生了碰撞,称 2τ 为 争用期 。只有经过争用期之后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当发生碰撞时,站点要停止发送,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这个时间采用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来确定。从离散的整数集合 {0, 1, …, (
2
k
−
1
2^k-1
2k−1)} 中随机取出一个数,记作 r,然后取 r 倍的争用期作为重传等待时间。
CSMA/CA:预约信道、ACK帧、RTS/CTS帧三种机制来实现碰撞避免
相同点:CSMA/CD与CSMA/CA机制都从属于CSMA的思路,其核心是先听再说,意思是两个在接入信道之前都需要进行监听,当发现信道空闲后,才能进行接入。
不同点:
由于 IP 地址的紧缺,一个机构能申请到的 IP 地址数往往远小于本机构所拥有的主机数。并且一个机构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主机接入到外部的互联网中,机构内的计算机可以使用仅在本机构有效的 IP 地址(专用地址)。
有三个专用地址块:
专用网内部的主机使用本地 IP 地址又想和互联网上的主机通信时,可以使用 NAT 来将本地 IP 转换为全球 IP。
NAT不仅能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1.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将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到了128位。
2.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
3.灵活的首部格式。IPv6定义了许多可选的扩展首部。
4.改进的选项。IPv6允许数据报包含有选项的控制信息,其选项放在有效载荷中。
5.允许协议继续扩充。
6.支持即插即用(即自动配置)。因此IPv6不需要使用DHCP。
7.支持资源的预分配。IPv6支持实时视像等要求,保证一定的带宽和时延的应用。
8.IPv6首部改为8字节对齐。首部长度必须是8字节的整数倍。原来的IPv4首部是4字节对齐。
采用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过渡
RIP 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距离是指跳数,直接相连的路由器跳数为 1。跳数最多为 15,超过 15 表示不可达。
RIP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自己的路由表的全部信息,经过若干次交换之后,所有路由器最终会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距离向量算法: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是为了克服 RIP 的缺点而开发出来的。
开放表示 OSPF 不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最短路径优先表示使用了 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 SPF。
OSPF 具有以下特点:
BGP用于在不同的自治系统(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当两个AS需要交换路由信息时,每个AS都必须指定一个运行BGP的节点,来代表AS与其他的AS交换路由信息。该节点通常是路由器来执行BGP。两个AS中利用BGP交换信息的路由器被称为边界网关或边界路由器。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很困难,主要是由于:
MPLS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在MPLS域内,转发时不再上升到第三层查找转发表,而是根据标记在第二层(链路层)用硬件进行转发,交换机不需要查看每个报文的目的IP地址,只需要根据封装在IP头外面的标签(该标签比IP地址目的地址短)进行转发即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转发速度和提高可靠性。同时传统的路由选择协议只能选择最短路径,而在MPLS情况下,可以设置多个转发等价类FEC,可以使网络负载均衡。
工作过程:
① 在MPLS域内各标记交换路由器之间交换报文,找出和特定标记相对应的路径。
② 当一个IP数据报进入MPLS域时,MPLS入口结点就给它打上标记,也就是插入一个MPLS首部,并按照转发表将其转发给下一个标记交换路由器。
③ 标记交换路由器需要做的两件事:一是转发,二是标记对换(把入标记更换成出标记)
④ 在离开MPLS域时,最后一个标记交换路由器(出口结点)就把MPLS标记去掉,把IP数据报交付非MPLS的主机或路由器。
增加了①复用分用②数据校验,使用UDP应用也可以可靠(应用层来进行检验)
首部字段只有 8 个字节,包括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检验和。12 字节的伪首部是为了计算检验和临时添加的。
超时重传、选择确认SACK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使用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是为了控制发送方发送速率,保证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接收方发送的确认报文中的窗口字段可以用来控制发送方窗口大小,从而影响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将窗口字段设置为 0,则发送方不能发送数据。
发送方的窗口由接收方的接收窗口大小和当前的拥塞窗口大小的最小值决定。
窗口滑动协议是TCP使用的一种流量控制方法。该协议允许发送方在停止并等待接收确认报文前可以连续发送多个分组。由于发送方不必每发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确认,因此该协议可以加速数据的传输。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
拥塞控制
如果网络出现拥塞,分组将会丢失,此时发送方会继续重传,从而导致网络拥塞程度更高。因此当出现拥塞时,应当控制发送方的速率。这一点和流量控制很像,但是出发点不同。流量控制是为了让接收方能来得及接收,而拥塞控制是为了降低整个网络的拥塞程度。
TCP 主要通过四个算法来进行拥塞控制: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发送方需要维护一个叫做拥塞窗口(cwnd)的状态变量,注意拥塞窗口与发送方窗口的区别:拥塞窗口只是一个状态变量,实际决定发送方能发送多少数据的是发送方窗口。
连接管理
需要保证可靠性,用TCP进行连接。
(标红需熟记)
A在向B发送数据帧之前,先发送一个短的控制帧,叫做请求发送RTS(Request To Send),它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这次通信(包括相应的确认帧)所需的持续时间。当然,A在发送RTS帧之前,必须先监听信道。若信道空闲,则等待一段时间DIFS后,才能够发送RTS帧。若B正确收到A发来的RTS帧,且媒体空闲,则等待一段时间SIFS后,就向A发送一个叫做允许发送CTS(Clear To Send)的控制帧,它也包括这次通信所需的持续时间。A收到CTS帧后,再等待一段时间SIFS后,就可发送数据帧。若B正确收到了A发来的数据帧,在等待时间SIFS后,就向A发送确认帧ACK。
结合隐蔽站问题和暴露站问题说明 RTS 帧和 CTS 帧的作用。
隐蔽站问题:图(a) 表示站点A和C都想和B通信,但 A和C相距较远,彼此都听不见对方。当A和C同时检测到信道空闲时,就都向B发送数据,结果发生了碰撞。这种未能检测出信道上其他站点信号的问题叫做隐蔽站问题。
暴露站问题:图(b) 表示站点B向A发送数据,而C又想和D通信,但C检测到信道忙,于是就停止向D发送数据,其实B向A发送数据并不影响C向D发送数据(如果这时不是B向A发送数据而是A向B发送据,则当C向D发送数据时就会干扰B接收A发来的数据),这就是暴露站问题。
使用 RTS 帧和 CTS 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 (c)所示,源站A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发送一个短的控制帧,叫做请求发送 RTS (Request To Send), 它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这次通信(包括相应的确认帧)所需的持续时间。若信道空闲,则目的站B就响应一个控制帧,叫做允许发送 CTS (Clear To Send), 如图 (d) 所示,它也包括这次通信所需的持续时间(从 RTS 帧中把这个持续时间复制到 CTS 帧中)。A收到 CTS 帧后就可发送其数据帧。
从图可以看出,C处于A的传输范围内,但不在B的传输范围内。因此C能够收到A发送的 RTS, 但经过一小段时间后, C不会收到B发送的 CTS 帧。这样,在A向B发送数据时,C也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给其他的站而不会干扰 B。此时C收不到B的信号表明B也收不到C的信号。
再观察D。D收不到A发送的 RTS 帧,但能收到B发送的 CTS帧 ,因此D知道B将要和A通信,因此D在A和B通信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发送数据,所以不会干扰B接收A发来的数据。
至于站 E, 它能收到 RTS和CTS, 因此E和D一样,在A发送数据帧和B发送确认帧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发送数据。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