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深度学习的循环神经网络_循环神经网络的优点

循环神经网络的优点

1. 历史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神经网络,它可以对序列数据进行建模。RNN最早由Elman在1989年提出,但是由于其训练困难、梯度消失等问题,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14年,谷歌的研究员们提出了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等新型的RNN结构,使得RNN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描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循环神经网络的优点

循环神经网络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对序列数据进行建模,比如时间序列、自然语言等。在处理这些数据时,传统的神经网络无法考虑到数据的时间序列关系,而循环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循环结构来捕捉序列数据中的时间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建模。

3. 循环神经网络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

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相比,循环神经网络引入了循环结构,可以处理变长的序列数据。与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循环神经网络可以处理不定长的序列数据,并且可以考虑到序列数据中的时间关系。

4. 循环神经网络的结构

循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输入
隐藏层
输出

其中,输入 x t x_t xt和输出 y t y_t yt都是向量,隐藏层 h t h_t ht是一个状态向量,它可以通过循环结构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在每个时间步 t t t,循环神经网络都会计算出一个新的状态向量 h t h_t ht,并根据 h t h_t ht来计算输出 y t y_t yt

循环神经网络的计算过程如下:

h t = f ( W x h x t + W h h h t − 1 + b h ) y t = g ( W h y h t + b y ) h_t = f(W_{xh}x_t + W_{hh}h_{t-1} + b_h) \\ y_t = g(W_{hy}h_t + b_y) ht=f(Wxhxt+Whhht1+bh)yt=g(Whyht+by)

其中, W x h W_{xh} Wxh W h h W_{hh} Whh W h y W_{hy} Why分别是输入到隐藏层、隐藏层到隐藏层、隐藏层到输出的权重矩阵; b h b_h bh b y b_y by分别是隐藏层、输出层的偏置向量; f f f g g g分别是激活函数。

5. 长短时记忆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是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循环神经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LSTM引入了门控机制,可以控制信息的流动,从而更好地捕捉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

LSTM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输入
输入门
候选记忆
遗忘门
上一时刻的记忆
输出门
隐藏层

LSTM的计算过程如下:

i t = σ ( W x i x t + W h i h t − 1 + W c i c t − 1 + b i ) f t = σ ( W x f x t + W h f h t − 1 + W c f c t − 1 + b f ) c t = f t ⊙ c t − 1 + i t ⊙ tanh ⁡ ( W x c x t + W h c h t − 1 + b c ) o t = σ ( W x o x t + W h o h t − 1 + W c o c t + b o ) h t = o t ⊙ tanh ⁡ ( c t ) i_t = \sigma(W_{xi}x_t + W_{hi}h_{t-1} + W_{ci}c_{t-1} + b_i) \\ f_t = \sigma(W_{xf}x_t + W_{hf}h_{t-1} + W_{cf}c_{t-1} + b_f) \\ c_t = f_t \odot c_{t-1} + i_t \odot \tanh(W_{xc}x_t + W_{hc}h_{t-1} + b_c) \\ o_t = \sigma(W_{xo}x_t + W_{ho}h_{t-1} + W_{co}c_t + b_o) \\ h_t = o_t \odot \tanh(c_t) it=σ(Wxixt+Whiht1+Wcict1+bi)ft=σ(Wxfxt+Whfht1+Wcfct1+bf)ct=ftct1+ittanh(Wxcxt+Whcht1+bc)ot=σ(Wxoxt+Whoht1+Wcoct+bo)ht=ottanh(ct)

其中, i t i_t it f t f_t ft o t o_t ot分别是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的输出向量; c t c_t ct是候选记忆向量, h t h_t ht是输出向量; σ \sigma σ ⊙ \odot 分别是sigmoid函数和逐元素乘法。

6. 门控循环单元

门控循环单元(GRU)是另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它也引入了门控机制,但是相比于LSTM,它的结构更加简单,参数更少,训练速度更快。

GRU的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输入
重置门
重置状态
更新门
更新状态
隐藏层

GRU的计算过程如下:

r t = σ ( W x r x t + W h r h t − 1 + b r ) z t = σ ( W x z x t + W h z h t − 1 + b z ) h t ~ = tanh ⁡ ( W x h x t + W r h ( r t ⊙ h t − 1 ) + b h ) h t = ( 1 − z t ) ⊙ h t − 1 + z t ⊙ h t ~ r_t = \sigma(W_{xr}x_t + W_{hr}h_{t-1} + b_r) \\ z_t = \sigma(W_{xz}x_t + W_{hz}h_{t-1} + b_z) \\ \tilde{h_t} = \tanh(W_{xh}x_t + W_{rh}(r_t \odot h_{t-1}) + b_h) \\ h_t = (1 - z_t) \odot h_{t-1} + z_t \odot \tilde{h_t} rt=σ(Wxrxt+Whrht1+br)zt=σ(Wxzxt+Whzht1+bz)ht~=tanh(Wxhxt+Wrh(rtht1)+bh)ht=(1zt)ht1+ztht~

其中, r t r_t rt z t z_t zt分别是重置门、更新门的输出向量; h t ~ \tilde{h_t} ht~是重置状态下的当前状态向量, h t h_t ht是更新状态下的当前状态向量; σ \sigma σ ⊙ \odot 分别是sigmoid函数和逐元素乘法。

7. PyTorch实现

下面给出使用PyTorch实现LSTM的例子。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LSTM(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batch_first=True):
        super(LSTM, self).__init__()
        self.input_size = input_size
        self.hidden_size = hidden_size
        self.num_layers = num_layers
        self.batch_first = batch_first
        
        self.lstm = nn.LSTM(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batch_first=batch_first)
        
    def forward(self, x):
        h0 = torch.zeros(self.num_layers, x.size(0), self.hidden_size)
        c0 = torch.zeros(self.num_layers, x.size(0), self.hidden_size)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h0 = h0.cuda()
            c0 = c0.cuda()
            
        out, _ = self.lstm(x, (h0, c0))
        
        return ou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8. 结论

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网络结构,它可以对序列数据进行建模。长短时记忆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是两种常用的循环神经网络结构,它们在解决循环神经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合的循环神经网络结构来进行建模和训练。

方法的历史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RNN的基本思想是在网络中引入循环结构,使得网络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序列数据。最早的RNN可以追溯到1982年,由Rumelhart等人提出。但是,这种RNN的训练方法非常困难,因为它存在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7年,Hochreiter和Schmidhuber提出了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它是一种特殊的RNN,可以有效地处理长序列数据。LSTM的核心思想是引入门控机制,可以控制信息的流动,从而避免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的问题。

基于LSTM,2014年,Graves等人提出了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可以用于生成文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任务。该模型在处理文本数据时,将每个字符作为一个输入,并通过LSTM网络学习文本数据的语言模型。

方法的优点

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具有以下优点:

  • 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文本数据,不需要对文本进行预处理。
  • 可以学习文本数据的语言模型,可以用于生成文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任务。
  • 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控制生成文本的风格、长度等。

与其他方法的不同之处

与传统的n-gram语言模型相比,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 不需要对文本进行预处理,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文本数据。
  • 可以学习文本数据的语言模型,可以用于生成文本、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任务。
  • 可以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控制生成文本的风格、长度等。

理论推导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文本序列 X X X,其中每个字符 x t x_t xt都属于一个字符集合 V V V,且 ∣ V ∣ = K |V|=K V=K。我们的目标是学习一个语言模型,可以预测下一个字符 x t + 1 x_{t+1} xt+1的概率分布 P ( x t + 1 ∣ x 1 : t ) P(x_{t+1}|x_{1:t}) P(xt+1x1:t),其中 x 1 : t x_{1:t} x1:t表示文本序列中的前 t t t个字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使用基于LSTM的循环神经网络。假设我们有一个LSTM单元,它的输入为当前字符 x t x_t xt和上一个时刻的隐藏状态 h t − 1 h_{t-1} ht1,输出为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 h t h_t ht。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LSTM单元的输出:

i t = σ ( W x i x t + W h i h t − 1 + b i ) f t = σ ( W x f x t + W h f h t − 1 + b f ) o t = σ ( W x o x t + W h o h t − 1 + b o ) c ~ t = tanh ⁡ ( W x c x t + W h c h t − 1 + b c ) c t = f t ⊙ c t − 1 + i t ⊙ c ~ t h t = o t ⊙ tanh ⁡ ( c t )

it=σ(Wxixt+Whiht1+bi)ft=σ(Wxfxt+Whfht1+bf)ot=σ(Wxoxt+Whoht1+bo)c~t=tanh(Wxcxt+Whcht1+bc)ct=ftct1+itc~tht=ottanh(ct)
itftotc~tctht=σ(Wxixt+Whiht1+bi)=σ(Wxfxt+Whfht1+bf)=σ(Wxoxt+Whoht1+bo)=tanh(Wxcxt+Whcht1+bc)=ftct1+itc~t=ottanh(ct)

其中, i t i_t it f t f_t ft o t o_t ot c ~ t \tilde{c}_t c~t分别表示输入门、遗忘门、输出门和候选记忆单元。 σ \sigma σ表示sigmoid函数, ⊙ \odot 表示逐元素乘法。 W x i W_{xi} Wxi W h i W_{hi} Whi b i b_i bi等表示LSTM单元的参数,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

为了预测下一个字符 x t + 1 x_{t+1} xt+1的概率分布 P ( x t + 1 ∣ x 1 : t ) P(x_{t+1}|x_{1:t}) P(xt+1x1:t),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全连接层,将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 h t h_t ht映射到一个 K K K维的向量 z t z_t zt,然后使用softmax函数将 z t z_t zt转换为概率分布 P ( x t + 1 ∣ x 1 : t ) P(x_{t+1}|x_{1:t}) P(xt+1x1:t)。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z t z_t zt P ( x t + 1 ∣ x 1 : t ) P(x_{t+1}|x_{1:t}) P(xt+1x1:t)

z t = W h z h t + b z P ( x t + 1 ∣ x 1 : t ) = softmax ( z t )

zt=Whzht+bzP(xt+1|x1:t)=softmax(zt)
ztP(xt+1x1:t)=Whzht+bz=softmax(zt)

其中, W h z W_{hz} Whz b z b_z bz等表示全连接层的参数,需要通过训练来学习。

为了训练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我们可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方法,即最大化训练集上的对数似然函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对数似然函数:

log ⁡ P ( X ) = log ⁡ ∏ t = 1 T P ( x t ∣ x 1 : t − 1 ) = ∑ t = 1 T log ⁡ P ( x t ∣ x 1 : t − 1 ) = ∑ t = 1 T log ⁡ softmax ( W h z h t + b z ) x t

logP(X)=logt=1TP(xt|x1:t1)=t=1TlogP(xt|x1:t1)=t=1Tlogsoftmax(Whzht+bz)xt
logP(X)=logt=1TP(xtx1:t1)=t=1TlogP(xtx1:t1)=t=1Tlogsoftmax(Whzht+bz)xt

其中, X X X表示训练集中的文本序列, T T T表示文本序列的长度。

为了最大化对数似然函数,我们可以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算法,通过反向传播来计算梯度。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梯度:

∂ log ⁡ P ( x t ∣ x 1 : t − 1 ) ∂ W h z = ( h t ) j ⋅ ( softmax ( W h z h t + b z ) − y t ) j ∂ log ⁡ P ( x t ∣ x 1 : t − 1 ) ∂ h t = W h z T ⋅ ( softmax ( W h z h t + b z ) − y t )

logP(xt|x1:t1)Whz=(ht)j(softmax(Whzht+bz)yt)jlogP(xt|x1:t1)ht=WhzT(softmax(Whzht+bz)yt)
WhzlogP(xtx1:t1)htlogP(xtx1:t1)=(ht)j(softmax(Whzht+bz)yt)j=WhzT(softmax(Whzht+bz)yt)

其中, y t y_t yt表示 x t x_t xt的one-hot编码。

计算步骤

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的计算步骤如下:

  1. 定义LSTM单元和全连接层的参数 W x i W_{xi} Wxi W h i W_{hi} Whi b i b_i bi W x f W_{xf} Wxf W h f W_{hf} Whf b f b_f bf W x o W_{xo} Wxo W h o W_{ho} Who b o b_o bo W x c W_{xc} Wxc W h c W_{hc} Whc b c b_c bc W h z W_{hz} Whz b z b_z bz等。
  2. 对于每个训练样本,将文本序列中的每个字符 x t x_t xt转换为一个 K K K维的one-hot向量 y t y_t yt
  3. 初始化LSTM单元的隐藏状态 h 0 h_0 h0和记忆单元 c 0 c_0 c0为零向量。
  4. 对于文本序列中的每个字符 x t x_t xt,使用LSTM单元计算当前时刻的隐藏状态 h t h_t ht,并使用全连接层计算当前时刻的输出 z t z_t zt和下一个字符的概率分布 P ( x t + 1 ∣ x 1 : t ) P(x_{t+1}|x_{1:t}) P(xt+1x1:t)
  5. 使用对数似然函数计算训练集上的损失函数 L L L
  6. 使用反向传播计算梯度,并使用SGD算法更新参数。
  7. 重复步骤4到步骤6,直到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代码实现

下面是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的代码实现,使用PyTorch框架: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CharR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size, hidden_size, output_size):
        super(CharRNN, self).__init__()
        self.hidden_size = hidden_size
        self.lstm = nn.LSTM(input_size, hidden_size, batch_first=True)
        self.fc = nn.Linear(hidden_size, output_size)

    def forward(self, x, h0=None, c0=None):
        out, (ht, ct) = self.lstm(x, (h0, c0))
        out = self.fc(out)
        return out, ht, ct

    def init_hidden(self, batch_size):
        h0 = torch.zeros(1, batch_size, self.hidden_size)
        c0 = torch.zeros(1, batch_size, self.hidden_size)
        return h0, c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其中,input_size表示输入的向量维度,即 K K Khidden_size表示LSTM单元的隐藏状态维度;output_size表示输出的向量维度,即 K K Kforward方法接受一个大小为(batch_size, seq_len, input_size)的输入张量x,并返回一个大小为(batch_size, seq_len, output_size)的输出张量out,以及最后一个时刻的隐藏状态ht和记忆单元ctinit_hidden方法用于初始化隐藏状态和记忆单元,返回大小为(1, batch_size, hidden_size)(1, batch_size, hidden_size)的张量。

下面是训练代码: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超参数
input_size = output_size = 128
hidden_size = 256
learning_rate = 0.01
num_epochs = 1000
batch_size = 32

# 加载数据
with open("data.txt", "r") as f:
    data = f.read()
chars = list(set(data))
char_to_idx = {ch: i for i, ch in enumerate(chars)}
idx_to_char = {i: ch for i, ch in enumerate(chars)}
data_idx = [char_to_idx[ch] for ch in data]

# 定义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model = CharRNN(input_size, hidden_size, output_size)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 训练模型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 随机选择一个起始位置
    start_idx = np.random.randint(len(data_idx) - batch_size)
    end_idx = start_idx + batch_size + 1
    input_idx = data_idx[start_idx:end_idx]
    target_idx = data_idx[start_idx+1:end_idx+1]
    input_tensor = torch.tensor(input_idx, dtype=torch.long).unsqueeze(1)
    target_tensor = torch.tensor(target_idx, dtype=torch.long).unsqueeze(1)

    # 初始化隐藏状态和记忆单元
    h0, c0 = model.init_hidden(batch_size)

    # 前向传播、计算损失和反向传播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 ht, ct = model(input_tensor, h0, c0)
    loss = criterion(output.view(-1, output_size), target_tensor.view(-1))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 打印损失和生成文本
    if (epoch+1) % 100 == 0:
        print("Epoch [{}/{}], Loss: {:.4f}".format(epoch+1, num_epochs, loss.item()))
        with torch.no_grad():
            # 随机选择一个起始字符
            idx = np.random.randint(len(chars))
            input_tensor = torch.tensor([[idx]], dtype=torch.long)
            output_str = idx_to_char[idx]

            # 生成文本
            h, c = ht, ct
            for i in range(100):
                output, h, c = model(input_tensor, h, c)
                prob = nn.functional.softmax(output.view(-1), dim=0)
                idx = torch.multinomial(prob, num_samples=1).item()
                input_tensor.fill_(idx)
                output_str += idx_to_char[idx]

            print(output_str)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其中,data.txt是一个包含文本数据的文件,chars是字符集合,char_to_idx是字符到索引的映射,idx_to_char是索引到字符的映射,data_idx是文本序列中每个字符的索引。model定义了一个基于字符级循环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criterion定义了损失函数,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optimizer定义了优化器,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随机选择一个起始位置,将文本序列中的一段作为一个训练样本,使用模型计算输出和损失,并使用反向传播更新模型参数。每隔100个epoch,我们打印当前的损失,并使用模型生成一段文本。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Gausst松鼠会/article/detail/34195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