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SPI接口原理与时序_spi接口时序约束

spi接口时序约束

SPI接口原理与时序

SPI是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串行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
拓展:
串行外设接口总线(SPI)最早由Motorola首先提出的全双工三线同步串行外围接口,采用主从模式(Master—Slave)架构,支持一个或多个Slave设备,首先出现在其M68系列单片机中,由于其简单实用、性能优异,又不牵涉到专利问题,因此许多厂家的设备都支持该接口,广泛应用于MCU和外设模块如E2PROM、ADC、显示驱动器等的连接。需要注意的是,SPI接口是一种事实标准,大部分厂家都是参照Motorola的SPI接口定义来设计的,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变种,因此,不同厂家产品的SPI接口在使用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别,有的甚至无法直接互连(需要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在实际中需仔细阅读厂家文档确认。

SPI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单向传输时)。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是MISO(主设备数据输入)、MOSI(主设备数据输出)、SCLK(时钟)、CS(片选)。
(1)MISO– 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设备数据输入,从设备数据输出;
(2)MOSI– 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3)SCLK – Serial Clock,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
(4)CS – Chip Select,从设备使能信号,由主设备控制
spi结构
CS是从芯片是否被主芯片选中的控制信号。
SCLK信号线只由主设备控制。优点:与普通的串行通讯不同,普通的串行通讯一次连续传送至少8位数据,而SPI允许数据一位一位的传送,甚至允许暂停,因为SCLK时钟线由主控设备控制,当没有时钟跳变时,从设备不采集或传送数据。也就是说,主设备通过对SCLK时钟线的控制可以完成对通讯的控制。
SPI接口的一个缺点:没有指定的流控制,没有应答机制确认是否接收到数据。
SPI接口框图
SPI主要特点有: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可以当作主机或从机工作;提供频率可编程时钟;发送结束 中断标志;写冲突保护;总线竞争保护等。
SPI模块为了和外设进行数据交换,根据外设工作要求,其输出串行同步时钟极性和相位可以进行配置,时钟极性(CPOL)对传输协议没有重大的影响。如果CPOL=0,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SPI主模块和与之通信的外设时钟相位和极性应该一致。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POL是用来决定SCK时钟信号空闲时的电平CPOL=0,空闲电平为低电平CPOL=1时,空闲电平为高电平CPHA是用来决定采样时刻的,CPHA=0,在每个周期的第一个时钟沿采样CPHA=1,在每个周期的第二个时钟沿采样

下图示出SPI总线工作的四种方式,其中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是SPI0和SPI3方式 (实线表示):4种工作方式
SPI:高速同步串行口。是一种标准的四线同步双向串行总线,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Motorola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处理器上定义的。SPI接口主要应用在 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Gausst松鼠会/article/detail/722549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