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近些年,各大公司和码农们对云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大家不断在问“做云服务和物联网服务器的到底哪家强?”。网上也有不少人给出简单的答案,“明显是腾讯云,华为云的应用还没那么广泛,目前最好的有三个,AWS 阿里 腾讯 AWS是美金支付,阿里云适合网站,腾讯云适合做游戏和直播,还有金融。 ”等等诸如此类。我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希望能够对网友们的这些疑惑有一些帮助。
近日,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中心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对外正式发布了《中国云计算创新活力报告》(以下简称“云报告”)。《云报告》从基础设施、基础架构及产品、PaaS层软件能⼒、智能化能⼒、⾏业理解能⼒、安全可靠能⼒六⼤维度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的技术创新活⼒进⾏了评估和分析,第一次全面展示了中国云计算厂商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差异化影响。
云计算是以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依托,将服务器等硬件资源池化形成共享池,并按需向客户提供计算、网络、存储等产品服务,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资源共享池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 就可以快速构建数字化基础架构。
纵观全球云计算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80-90年代,云计算行业整体处于酝酿期。这一阶段,有两个标志性事件。首先是1983年 Sun 公司提出“网络计算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概念,并推出相关的工作站产品。其次,1999年,VMware 推出了针对 x86 系统的虚拟化技术,旨在解决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存在的很多难题,并将 x86 系统转变成通用的共享硬件基础架构,以便使应用程序环境在完全隔离、移动性和操作系统方面有选择空间。
2006年,Google 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2006年,亚马逊旗下 AWS 推出了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同年 AWS 第一个EC2实例开启公测,该主机使用Xen虚拟化技术来提供实例服务。这是最早的商业化云服务产品, 服务商把裸金属装上 Hypervisor,把计算和网络资源分块后进行售卖。
2010年 Rackspace 和 NASA 公开了 Openstack 的开源项目组。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很多基于 OpenStack 帮助企业建立私有云的服务商;阿里云自2008年开始孵化,2009年飞天写下了第一行代码,2011年开始对外提供服务。华为云则在2010年发布云操作系统 FusionSphere,腾讯云、百度云也相继投入云计算的研究,并全面对外开放提供服务。
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年增速超过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会议等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云计算正逐渐成为赋能数字经济的数智创新平台,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云计算竞争的核心是技术壁垒,关键是把数百万台服务器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的技术体系。在云计算的发展历史上,中国厂商与美国厂商的起步时间所差无几,目前中国云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也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2008年,亚马逊AWS开始崛起,微软由纳德拉带队开始探索云业务。以阿里云和华为云为代表的中国云厂商则几乎在同时跟进。
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亚马逊AWS收入622亿美元,同比增长37%;微软智能云收入600亿美元,增长24%;谷歌云收入192亿美元,增长47%。同期,阿里云收入724亿元(1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课题组调研发现,中国云厂商和海外云厂商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市场份额、收入增速、利润规模均体现了这一点。市场份额、收入增速、利润规模的差距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来源于产业成熟度。中国云与数字化市场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中前期,市场规模和产业成熟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在我国已历经14年的发展,在技术创新、产品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报告从基础设施、基础架构及产品、PaaS层软件能力、智能化能力、行业理解能力、安全可靠能力六个维度,对云计算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中国云厂商整体处于第一梯队。目前,云厂商的大型数据中心正在向着新型数据中心演进,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并实现了与网路和云计算的高度融合。另一方面,政务云、行业云等非公有云业务的数据中心也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各个云厂商在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
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整体处于第一梯队。云计算基础架构是在计算环境中协同使用各个技术的基础,在虚拟化技术的加持下高达数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资源得以池化、统一调度并对外提供服务。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云计算产品的形态及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阿里云、华为云整体处于第一梯队。遍布全球的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是云服务厂商的底层能力,云原生、大数据、数据库、RTC等PaaS层能力,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下兼容了不同的基础设施,向上则支撑起了多种多样的应用。
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整体处于第一梯队。近年来,异构计算的能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人工智能也从摸索阶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以云为载体输出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了成本和部署的问题。在人工智能自研框架和开发平台(百度的Paddle、阿里的PAI、华为云的ModelArts、商汤SenseParrots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百度文心大模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阿里云M6大模型、商汤书生大模型)等方面云厂商的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整体处于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实体经济中找到应用场景,赋能生产力升级,推动各行业完成数字化,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手段解决行业中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痛点,并实现有效落地,是各个云厂商的使命所在。
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整体处于第一梯队。“十四五”规划强调了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弹性计算和云安全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云计算产品功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的当下,数据安全、数据容灾、系统的高可用等越来越成为云计算用户关心的重点。
课题组经过调研分析,预测中国云计算行业技术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面向未来,建议中国云厂商从以下三大方向进一步深耕:
中国云计算与数字化市场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中前期,市场规模和产业成熟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将有赖于所有云厂商进一步深入技术、深入产业,强化产品和服务策略,从而推动云计算产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在规范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鼓励科技厂商加速创新、自立自强。
来源 | 新华社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转载请注明来源)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