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NLP算法-关键词提取之Gensim算法库_gensim 抽取关键词

gensim 抽取关键词

引入

书接上回,我们讲到关键词提取常用的Jieba算法库
我们接着讲基于主题模型的关键词提取(LDA),为啥我要用两个博客来讲述这个关键词提取呢?

因为我打算换一个库来讲讲这个模型,之前TF-IDF算法我们采取的是jieba库,这篇博客我们介绍一下Gensim这个算法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ensim简介

Gensim 是一款开源的第三方 Python 工具包,用于对原始的非结构化的文本进行无监督地学习,从而得到文本隐层的主题向量表达。它支持包括 T F − I D F TF-IDF TFIDF L S A LSA LSA L D A LDA LDA w o r d 2 v e c word2vec word2vec 在内的多种主题模型算法,支持流式训练,并提供了诸如相似度计算,信息检索等一些常用任务的接口。

Gensim 包含有以下特征:

  • 内存独立;
  • 有效实现了许多流行的向量空间算法;
  • 对流行的数据格式进行了 IO 封装和转换;
  • 在其语义表达中,可以相似查询

一些基础概念

  • 语料( Corpus ):一组原始文本的集合,用于无监督地训练文本主题的隐层结构。语料中不需要人工标注的附加信息。在 Gensim 中,Corpus 通常是一个可迭代的对象(比如列表)。每一次迭代返回一个可用于表达文本对象的稀疏向量;
  • 向量( Vector ):由一组文本特征构成的列表。是一段文本在 Gensim 中的内部表达;
  • 稀疏向量( Sparse Vector ):通常,我们可以略去向量中多余的 0 元素。此时,向量中的每一个元素是一个( key, value )的 tuple;
  • 模型( Model ):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定义了两个向量空间的变换(即从文本的一种向量表达变换为另一种向量表达)。

Gensim的使用方式

1、 训练语料的预处理

**训练语料的预处理指的是将文档中原始的字符文本转换成 Gensim 模型所能理解的稀疏向量的过程。**通常,我们要处理的原生语料是一堆文档的集合,每一篇文档又是一些原生字符的集合。

在交给 Gensim 的模型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将这些原生字符解析成 Gensim 能处理的稀疏向量的格式,然后,可以调用 Gensim 提供的 API 建立语料特征的索引字典,并将文本特征的原始表达转化成词袋模型对应的稀疏向量的表达。

示例:构建词袋模型

from gensim import corpora # 导入词袋
dictionary = corpora.Dictionary(texts) # 构建词袋模型
corpus = [dictionary.doc2bow(text) for text in texts]
print corpus[0] 
  • 1
  • 2
  • 3
  • 4

2、主题向量的变换

对文本向量的变换是 Gensim 的核心
通过挖掘语料中隐藏的语义结构特征,最终可以变换出一个简洁高效的文本向量。在 Gensim 中,每一个向量变换的操作都对应着一个主题模型,每一个模型又都是一个标准的 Python 对象。

首先是模型对象的初始化。通常,Gensim 模型都接受一段训练语料(在 Gensim 中,语料对应着一个稀疏向量的迭代器)作为初始化的参数。显然,越复杂的模型需要配置的参数越多。

示例1:TF-IDF 模型

from gensim import models
tfidf = models.TfidfModel(corpus)
  • 1
  • 2

其中,corpus 是一个返回 bow 向量的迭代器。这两行代码将完成对 corpus 中出现的每一个特征的 IDF 值的统计工作。

示例2:LSI 模型

model = lsimodel.LsiModel(tfidf_corpus, id2word=dictionary, num_topics=300)
  • 1

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为:
tfidf_corpus 参数代表 tf-idf 模型生成的统计量;
id2word 参数代表词袋向量;
num_topics 表示选取的主题词个数。

LSI 训练的独特之处是能够继续“训练”,仅需提供更多的训练文本,这是通过对底层模型进行增量更新实现的,这个过程称为“在线训练”。

示例3:LDA 模型

model = ldamodel.LdaModel(bow_corpus, id2word=dictionary, num_topics=100)
  • 1

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为:
bow_corpus 参数代表模型生成的统计量;
id2word 参数代表词袋向量;
num_topics 表示选取的主题词个数。

LDA 是 LSA 的概率扩展,因此 LDA 的主题可以被解释为词语的概率分布。这些分布式从训练语料库中自动推断的,就像 LSA 一样。

LDA模型 demo


from gensim import corpora, models
import jieba.posseg as jp, jieba
from basic import get_stopword_list

texts=[]
# 构建语料库
for i in range(5):
    s=input()
    texts.append(s)

flags = ('n', 'nr', 'ns', 'nt', 'eng', 'v', 'd')  # 词性
stopwords = get_stopword_list()
words_ls = []
for text in texts:
    words = [word.word for word in jp.cut(text) if word.flag in flags and word.word not in stopwords]
    words_ls.append(words)

# 去重,存到字典
dictionary = corpora.Dictionary(words_ls)
corpus = [dictionary.doc2bow(words) for words in words_ls]

# 任务:基于 gensim 的models构建一个lda模型,主题数为1个
lda = models.LdaModel(corpus,id2word=dictionary, num_topics=1)
for topic in lda.print_topics(num_words=1):
    print(topic[1].split('*')[1],en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测试输入:
实录|疫情下的美院师生书信:网课、绘本、互动与写作
美国学生怎么上网课?
网课开展这么久后:为何大家想回到教室了?
“洋学生”网课记:跨越万水千山 携手漫步“云端”
高校优质网课怎么打造?河南高校教师探索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输出:
网课

LSA/LSI 算法

LSA 即潜在语义分析,也被称为 LSI
是 Scott Deerwester,Susan T. Dumais 等人在1990年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索引和检索方法。该方法和传统向量空间模型一样使用向量来表示词和文档,并通过向量间的关系(如夹角)来判断词及文档间的关系;不同的是,LSA 将词和文档映射到潜在语义空间,从而去除了原始向量空间中的一些“噪音”,提高了信息检索的精确度。

LSA 潜在语义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在文档和查询中的真正含义,也就是潜在语义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模型,能够获取单词之间的相似性。如果两个单词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么当一个单词出现时,往往意味着另一个单词也应该出现( 同义词 );反之,如果查询语句或者文档中的某个单词和其他单词的相关性都不大,那么这个单词可能表达的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LSA 的核心思想是将词和文档映射到潜在语义空间,再比较其相似性。

LSA/LSI算法原理

LSA( LSI )使用 SVD( 奇异值分解 )对单词文档矩阵进行分解。SVD 可以看作是从单词-文档矩阵中发现部相关的索引变量( 因子 ),将原来的数据映射到语义空间内。在单词-文档矩阵中不相似的两个文档,可能在语义空间内比较相似。

SVD,是对矩阵进行分解的一种方法,假设是一个 t ∗ d t*d td维的矩阵(单词-文档矩阵) X ,可以将其分解成 T ∗ S ∗ D T T*S*DT TSDT,其中 T 为t*n维矩阵, S 为 n ∗ n n*n nn维对角矩阵,每个值为奇异值, D 为 d ∗ n d*n dn维矩阵。在对单词文档矩阵做 SVD 分解之后,我们只保存 S 中最大的 K 个奇异值,以及 T 和 D 中对应的 k 个奇异向量, k 个奇异值构成新的对角矩阵 S’ ,则 X ′ = T ′ ∗ S ′ ∗ D ′ T X'=T'*S'*D'T X=TSDT形成了一个新的 t ∗ d t*d td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在算法模型中,第一个矩阵 U 中的每一行表示意思相关的一类词,其中的每个非零元素表示这类词中每个词的重要性( 或者说相关性 ),数值越大越相关。最后一个矩阵 V 中的每一列表示同一主题的一类文章,其中每个元素表示这类文章中每篇文章的相关性。中间的矩阵 D 则表示类词和文章类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我们只要对关联矩阵 X 进行一次奇异值分解,我们就可以同时完成了近义词分类和文章的分类,同时得到每类文章和每类词的相关性。

LSA/LSI 算法步骤

  1. 使用 BOW 模型将每个文档表示为向量;
  2. 将所有的文档词向量拼接构成词-文档矩阵(m*n);
  3. 对词-文档矩阵进行 SVD 操作;
  4. 根据 SVD 的结果,将词-文档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到更低维度的近似 SVD 结果中,每个词和文档均可表示为k个主题构成的空间中的一个点,通过计算每个词和文档的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或KL相似度 ),然后得到每个文档中对每个词的相似度结果,取相似度最高的一个词即为文档关键词。

LSA/:SI优缺点

LSA 的优点包括:

  • 低维空间表示可以刻画同义词,同义词会对应着相同或相似的主题;
  • 降维可去除部分噪声,是特征会更明显;
  • 充分利用冗余数据;
  • 无监督/完全自动化;
  • 与语言无关。

LSA 的缺点包括:

  • LSA 可以处理向量空间模型无法解决的一义多词问题,但不能解决一词多义问题。因为 LSA 将每一个词映射为潜在语义空间中的一个点,也就是说一个词的多个意思在空间中对于的是同一个点,并没有被区分;
  • 特征向量的方向没有对应的物理解释;
  • SVD 的计算复杂度很高,而且当有新的文档来到时,若要更新模型需重新训练;
  • 没有刻画 term 出现次数的概率模型。

LSA/LSI算法 demo

from gensim import corpora, models
import functools
from others import seg_to_list,load_data,word_filter,cmp
import math

class TopicModel(object):
    # 三个传入参数:处理后的数据集,关键词数量,具体模型(LSI、LDA),主题数量
    def __init__(self, doc_list, keyword_num, model='LSI', num_topics=4):
        # 使用gensim的接口,将文本转为向量化表示
        # 先构建词空间
        self.dictionary = corpora.Dictionary(doc_list)
        
        # 任务:使用BOW模型进行向量化,并保存到corpus变量中
        corpus = [self.dictionary.doc2bow(words) for words in doc_list]
        
        # 对每个词,根据tf-idf进行加权,得到加权后的向量表示
        self.tfidf_model = models.TfidfModel(corpus)
        self.corpus_tfidf = self.tfidf_model[corpus]
        self.keyword_num = keyword_num
        self.num_topics = num_topics
        # 选择加载的模型
        if model == 'LSI':
            self.model = self.train_lsi()
        else:
            self.model = self.train_lda()
        # 得到数据集的主题-词分布
        word_dic = self.word_dictionary(doc_list)
        self.wordtopic_dic = self.get_wordtopic(word_dic)
    def train_lsi(self):
        lsi = models.LsiModel(self.corpus_tfidf, id2word=self.dictionary, num_topics=self.num_topics)
        return lsi
    def train_lda(self):
        lda = models.LdaModel(self.corpus_tfidf, id2word=self.dictionary, num_topics=self.num_topics)
        return lda
    def get_wordtopic(self, word_dic):
        wordtopic_dic = {}
        for word in word_dic:
            single_list = [word]
            wordcorpus = self.tfidf_model[self.dictionary.doc2bow(single_list)]
            wordtopic = self.model[wordcorpus]
            wordtopic_dic[word] = wordtopic
        return wordtopic_dic
    # 计算词的分布和文档的分布的相似度,取相似度最高的keyword_num个词作为关键词
    def get_simword(self, word_list):
        sentcorpus = self.tfidf_model[self.dictionary.doc2bow(word_list)]
        senttopic = self.model[sentcorpus]
        # 余弦相似度计算
        def calsim(l1, l2):
            a, b, c = 0.0, 0.0, 0.0
            for t1, t2 in zip(l1, l2):
                x1 = t1[1]
                x2 = t2[1]
                a += x1 * x1
                b += x1 * x1
                c += x2 * x2
            sim = a / math.sqrt(b * c) if not (b * c) == 0.0 else 0.0
            return sim
        # 计算输入文本和每个词的主题分布相似度
        sim_dic = {}
        for k, v in self.wordtopic_dic.items():
            if k not in word_list:
                continue
            sim = calsim(v, senttopic)
            sim_dic[k] = sim
        for k, v in sorted(sim_dic.items(), key=functools.cmp_to_key(cmp), reverse=True)[:self.keyword_num]:
            print(k + "/ ", end='')
        print()
    # 词空间构建方法和向量化方法,在没有gensim接口时的一般处理方法
    def word_dictionary(self, doc_list):
        dictionary = []
        for doc in doc_list:
            dictionary.extend(doc)
        dictionary = list(set(dictionary))
        return dictionary
    def doc2bowvec(self, word_list):
        vec_list = [1 if word in word_list else 0 for word in self.dictionary]
        return vec_list
def topic_extract(word_list, model, pos=False, keyword_num=10):
    doc_list = load_data(pos)
    topic_model = TopicModel(doc_list, keyword_num, model=model)
    topic_model.get_simword(word_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text = input()
    pos = True
    seg_list = seg_to_list(text, pos)
    filter_list = word_filter(seg_list, pos)
    topic_extract(filter_list, 'LSI', pos)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注:这个demo的作用是提取出所输入文本中的关键词,并输出关键词提取结果(使用LSA/LSI算法)。其中文本内容通过 input 从后台获取。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IT小白/article/detail/350749
推荐阅读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