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Spring Cloud面试题整理全是干货_springcloud面试题

springcloud面试题

Spring Cloud面试题整理全是干货哦,希望对大家的职场有帮助。

1、什么是微服务?

 The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an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 single application as a suite of small services, each running in its own proces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lightweight mechanisms, often an HTTP resource API. These services are built around business capabilities and independently deployable by fully automated deployment machinery. There is a bare minimum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these services , which may be written in different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use different data storage technologies.

首先微服务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想要直接描述微服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传统WEB应用,来理解什么是微服务。

1、传统的web项目VS微服务

1、传统的Web项目

传统的WEB应用核心分为业务逻辑、适配器以及API或通过UI访问的WEB界面。业务逻辑定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以及领域实体。适配器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消息组件以及访问接口等。

尽管也是遵循模块化开发,但最终它们会打包并部署为单体式应用。例如Java应用程序会被打包成WAR,部署在Tomcat或者Jetty上。

这种单体应用比较适合于小项目,优点是:

  • 开发简单直接,集中式管理

  • 基本不会重复开发

  • 功能都在本地,没有分布式的管理开销和调用开销

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特别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

  • 开发效率低:所有的开发在一个项目改代码,递交代码相互等待,代码冲突不断

  • 代码维护难:代码功能耦合在一起,新人不知道何从下手

  • 部署不灵活:构建时间长,任何小修改必须重新构建整个项目,这个过程往往很长

  • 稳定性不高: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可以导致整个应用挂掉

  • 扩展性不够:无法满足高并发情况下的业务需求

2、微服务项目

现在主流的设计一般会采用微服务架构。其思路不是开发一个巨大的单体式应用,而是将应用分解为小的、互相连接的微服务。一个微服务完成某个特定功能,比如乘客管理和下单管理等。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适配器。一些微服务还会提供API接口给其他微服务和应用客户端使用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

  • 解决了复杂性问题

    它将单体应用分解为一组服务。虽然功能总量不变,但应用程序已被分解为可管理的模块或服务。这些服务定义了明确的RPC或消息驱动的API边界。微服务架构强化了应用模块化的水平,而这通过单体代码库很难实现。因此,微服务开发的速度要快很多,更容易理解和维护。

  • 单独开发每个服务,与其他服务互不干扰

    只要符合服务API契约,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开发技术。这就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采用新技术编写或重构服务,由于服务相对较小,所以这并不会对整体应用造成太大影响。

  • 可以独立部署每个微服务

    开发人员无需协调对服务升级或更改的部署。这些更改可以在测试通过后立即部署。所以微服务架构也使得CI/CD成为可能。

微服务的缺点

  • 多服务运维难度

  • 系统部署依赖

  • 服务间通信成本

  • 数据一致性

  • 系统集成测试

  • 重复工作

  • 性能监控

2、实现微服务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1. 客户端如何访问这些服务?

  2. 服务之间如何通信?

  3. 这么多服务,怎么找?

  4. 服务挂了怎么办?

1、客户端如何访问这些服务

原来的服务都是可以进行单独调用,现在按功能拆分成独立的服务,变成了一个独立的Java进程了。客户端UI如何访问他的?后台有N个服务,前台就需要记住管理N个服务,一个服务下线/更新/升级,前台就要重新部署,这明显不服务我们拆分的理念,特别当前台是移动应用的时候,通常业务变化的节奏更快。另外,N个小服务的调用也是一个不小的网络开销。还有一般微服务在系统内部,通常是无状态的,用户登录信息和权限管理最好有一个统一的地方维护管理(OAuth)。

所以,一般在后台N个服务和UI之间一般会一个代理或者叫API Gateway,他的作用包括

  • 提供统一服务入口,让微服务对前台透明

  • 聚合后台的服务,节省流量,提升性能

  • 提供安全,过滤,流控等API管理功能

我的理解其实这个API Gateway可以有很多广义的实现办法,可以是一个软硬一体的盒子,也可以是一个简单MVC框架,甚至是一个Node.js的服务端。他们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前台(通常是移动应用)提供后台服务的聚合,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出口,解除他们之间的耦合,不过API Gateway也有可能成为单点故障点或者性能的瓶颈。

2、 服务之间如何通信?

因为所有的微服务都是独立的Java进程跑在独立的虚拟机上,所以服务间的通行就是IPC(inter process communication),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方案。现在基本最通用的有两种方式。

  • 同步调用

    • REST(JAX-RS)

    • RPC(Dubbo)

  • 异步消息调用(Kafka, Notify, MetaQ)

一般同步调用比较简单,一致性强,但是容易出调用问题,性能体验上也会差些,特别是调用层次多的时候。RESTful和RPC的比较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一般REST基于HTTP,更容易实现,更容易被接受,服务端实现技术也更灵活些,各个语言都能支持,同时能跨客户端,对客户端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封装了HTTP的SDK就能调用,所以相对使用的广一些。RPC也有自己的优点,传输协议更高效,安全更可控,特别在一个公司内部,如果有统一个的开发规范和统一的服务框架时,他的开发效率优势更明显些。就看各自的技术积累实际条件,自己的选择了。

而异步消息的方式在分布式系统中有特别广泛的应用,他既能减低调用服务之间的耦合,又能成为调用之间的缓冲,确保消息积压不会冲垮被调用方,同时能保证调用方的服务体验,继续干自己该干的活,不至于被后台性能拖慢。不过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一致性的减弱,需要接受数据最终一致性;还有就是后台服务一般要实现幂等性,因为消息发送出于性能的考虑一般会有重复(保证消息的被收到且仅收到一次对性能是很大的考验);最后就是必须引入一个独立的broker,如果公司内部没有技术积累,对broker分布式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这么多服务,怎么找?

在微服务架构中,一般每一个服务都是有多个拷贝,来做负载均衡。一个服务随时可能下线,也可能应对临时访问压力增加新的服务节点。服务之间如何相互感知?服务如何管理?这就是服务发现的问题了。一般有两类做法,也各有优缺点。基本都是通过zookeeper等类似技术做服务注册信息的分布式管理。当服务上线时,服务提供者将自己的服务信息注册到ZK(或类似框架),并通过心跳维持长链接,实时更新链接信息。服务调用者通过ZK寻址,根据可定制算法,找到一个服务,还可以将服务信息缓存在本地以提高性能。当服务下线时,ZK会发通知给服务

客户端。

  • 客户端做:优点是架构简单,扩展灵活,只对服务注册器依赖。缺点是客户端要维护所有调用服务的地址,有

    技术难度,一般大公司都有成熟的内部框架支持,比如Dubbo。

  • 服务端做:优点是简单,所有服务对于前台调用方透明,一般在小公司在云服务上部署的应用采用的比较多。

4、这么多服务,服务挂了怎么办?

前面提到,Monolithic方式开发一个很大的风险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分布式最大的特性就是网络是不可靠的。通过微服务拆分能降低这个风险,不过如果没有特别的保障,结局肯定是噩梦。我们刚遇到一个线上故障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SQL计数功能,在访问量上升时,导致数据库load彪高,影响了所在应用的性能,从而影响所有调用这个应用服务的前台应用。所以当我们的系统是由一系列的服务调用链组成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不至于影响整体链路。相应的手段有很多:

  • 重试机制

  • 限流

  • 熔断机制

  • 负载均衡

  • 降级(本地缓存)

3、分布式和微服务有什么区别?

分布式,就是将巨大的一个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这一点和微服务是一样的,都是要把系统进行拆分,部署到不同机器上,因为一台机器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访问压力,或者说要支撑这么大的访问压力需要采购一台性能超级好的服务器,其财务成本非常高,有这些预算完全可以采购很多台普通的服务器了,分布式系统各个模块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其实分布式也是一种微服务,因为都是把模块拆分变为独立的单元,提供接口来调用,那么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它们的本质的区别体现在“目标”上, 何为目标,就是你采用分布式架构或者采用微服务架构,你最终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分布式架构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访问量很大一台机器承受不了,或者是成本问题,不得不使用多台机器来完成服务的部署;

而微服务的目标是什么?只是让各个模块拆分开来,不会被互相影响,比如模块的升级或者出现BUG或者是重构等等都不要影响到其他模块,微服务它是可以在一台机器上部署;

但是:分布式也是微服务的一种,微服务也属于分布式;

4、微服务与Spring Cloud的关系或区别?

微服务只是一种项目的架构方式、架构理念,或者说是一种概念,就如同我们的MVC架构一样, 那么Spring Cloud便是对这种架构方式的技术落地实现;

5、微服务一定要使用Spring Cloud吗?

微服务只是一种项目的架构方式、架构理念,所以任何技术都可以实现这种架构理念,只是微服务架构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比如:负载均衡,服务的注册与发现,服务调用,服务路由,服务熔断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你自己从0开始实现微服务的架构理念,那头发都掉光了,所以Spring Cloud 帮我们做了这些事情,Spring Cloud将处理这些问题的的技术全部打包好了,我们只需要开箱即用;

6、什么是Spring Cloud?

官方解释:Spring 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它利用Spring Boot的开发便利性巧妙地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如服务发现注册、配置中心、消息总线、负载均衡、断路器、数据监控等,都可以用Spring Boot的开发风格做到一键启动和部署。Spring Cloud并没有重复制造轮子,它只是将各家公司开发的比较成熟、经得起实际考验的服务框架组合起来,通过Spring Boot风格进行再封装屏蔽掉了复杂的配置和实现原理,最终给开发者留出了一套简单易懂、易部署和易维护的分布式系统开发工具包。

7、Spring Cloud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

  1. 服务拆分粒度更细,有利于资源重复利用,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率

  2. 可以更精准的制定优化服务方案,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3. 微服务架构采用去中心化思想,服务之间采用Restful等轻量级通讯,比ESB更轻量

  4. 适于互联网时代,产品迭代周期更短

缺点:

  1. 微服务过多,治理成本高,不利于维护系统

  2. 分布式系统开发的成本高(容错,分布式事务等)对团队挑战大

总的来说优点大过于缺点,目前看来SpringCloud是一套非常完善的分布式框架,目前很多企业开始用微服务、Spring Cloud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于想研究微服务架构的同学来说,学习 Spring Cloud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Spring Cloud版本号了解吗?

pring Cloud 采用了英国伦敦地铁站的名称来命名,并由地铁站名称字母A-Z依次类推的形式来发布迭代版本

SpringCloud是一个由许多子项目组成的综合项目,各子项目有不同的发布节奏。为了管理SpringCloud与各子项目的版本依赖关系,发布了一个清单,其中包括了某个SpringCloud版本对应的子项目版本。为了避免SpringCloud版本号与子项目版本号混淆,SpringCloud版本采用了名称而非版本号的命名,这些版本的名字采用了伦敦地铁站的名字,根据字母表的顺序来对应版本时间顺序。例如Angel是第一个版本, Brixton是第二个版本。

当SpringCloud的发布内容积累到临界点或者一个重大BUG被解决后,会发布一个"service releases"版本,简称SRX版本,比如Greenwich.SR2就是SpringCloud发布的Greenwich版本的第2个SRX版本。

9、Spring Cloud与Spring Boot依赖关系?

官方提供版本之间的依赖关系,请参考官方:Spring Cloud

更详细版本对应的查看:https://start.spring.io/actuator/info

10、 SpringBoot和SpringCloud的区别?

  • Spring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个体微服务;SpringCloud是关注全局的微服务协调整理治理框架,它将SpringBoot开发的一个个单体微服务整合并管理起来,为各个微服务之间提供,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路由、微代理、事件总线、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等等集成服务

  • SpringBoot可以离开SpringCloud独立使用开发项目, 但是SpringCloud离不开SpringBoot ,属于依赖的关系

  • Spring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的开发单个微服务个体;SpringCloud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

11、 Spring Cloud 和Dubbo区别?

Spring CloudDubbo
服务调用方式Rest APiRPC
注册中心Eureka、Zookeeper、Nacos、ConsulZookeeper
服务网关Zuul、GateWay第三方整合

12、Spring Cloud有哪些组件?

  • 服务发现--Netflix Eureka

  • 客户端负载均衡--Netflix Ribbon

  • 断路器--Netflix Hystrix

  • 服务网关--Netflix Zuul

  • 分布式配置--Spring Cloud Config

13、Eureka的服务治理是什么?

Spring Cloud 封装了 Netflix 公司开发的 Eureka 模块来实现服务治理。

在传统的rpc远程调用框架中,管理每个服务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比较复杂,管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使用服务治理,管理服务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可以实现服务调用、负载均衡、容错等,实现服务发现与注册。

14、Eureka的服务注册是什么?

Eureka采用了CS的设计架构,Eureka Server 作为服务注册功能的服务器,它是服务注册中心。而系统中的其他微服务,使用 Eureka的客户端连接到 Eureka Server并维持心跳连接。这样系统的维护人员就可以通过 Eureka Server 来监控系统中各个微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在服务注册与发现中,有一个注册中心。当服务器启动的时候,会把当前自己服务器的信息 比如 服务地址通讯地址等以别名方式注册到注册中心上。另一方(消费者|服务提供者),以该别名的方式去注册中心上获取到实际的服务通讯地址,然后再实现本地RPC调用RPC远程调用框架核心设计思想:在于注册中心,因为使用注册中心管理每个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一个依赖关系(服务治理概念)。在任何rpc远程框架中,都会有一个注册中心(存放服务地址相关信息(接口地址))

15、Eureka如何实现高可用?

搭建集群环境,服务之间相互注册

16、Eureka如何获取服务信息?

通过服务发现的方式获取,自动装配DiscoveryClient,调用里面方法即可

 //获取所有服务  List<String> services = discoveryClient.getServices();  //指定服务名获取对应的信息  List<ServiceInstance> instances = discoveryClient.getInstances("XIAOBEAR-CLOUD-PAYMENT-SERVICE");

17、Eureka的自我保护模式是什么?

默认情况下,如果EurekaServer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某个微服务实例的心跳,EurekaServer将会注销该实例(默认90秒)。但是当网络分区故障发生(延时、卡顿、拥挤)时,微服务与EurekaServer之间无法正常通信,以上行为可能变得非常危险了——因为微服务本身其实是健康的,此时本不应该注销这个微服务。Eureka通过“自我保护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当EurekaServer节点在短时间内丢失过多客户端时(可能发生了网络分区故障),那么这个节点就会进入自我保护模式。

在自我保护模式中,Eureka Server会保护服务注册表中的信息,不再注销任何服务实例。

它的设计哲学就是宁可保留错误的服务注册信息,也不盲目注销任何可能健康的服务实例。一句话讲解:好死不如赖活着.

综上,自我保护模式是一种应对网络异常的安全保护措施。它的架构哲学是宁可同时保留所有微服务(健康的微服务和不健康的微服务都会保留)也不盲目注销任何健康的微服务。使用自我保护模式,可以让Eureka集群更加的健壮、稳定。

18、为什么会产生Eureka的自我保护呢?

为了防止EurekaClient可以正常运行,但是 与 EurekaServer网络不通情况下,EurekaServer不会立刻将EurekaClient服务剔除.

19、如何关闭Eureka的自我保护机制?

出厂默认,自我保护机制是开启的

关闭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进行关闭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Monodyee/article/detail/141453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