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波士顿房价预测任务
上一节我们初步认识了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如神经元、多层连接、前向计算、计算图)和模型结构三要素(模型假设、评价函数和优化算法)。本节将以“波士顿房价预测”任务为例,向读者介绍使用Python语言和Numpy库来构建神经网络模型的思考过程和操作方法。
波士顿房价预测是一个经典的机器学习任务,类似于程序员世界的“Hello World”。和大家对房价的普遍认知相同,波士顿地区的房价受诸多因素影响。该数据集统计了13种可能影响房价的因素和该类型房屋的均价,期望构建一个基于13个因素进行房价预测的模型,如 图1 所示。
图1:波士顿房价影响因素示意图
对于预测问题,可以根据预测输出的类型是连续的实数值,还是离散的标签,区分为回归任务和分类任务。因为房价是一个连续值,所以房价预测显然是一个回归任务。下面我们尝试用最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解决这个问题,并用神经网络来实现这个模型。
假设房价和各影响因素之间能够用线性关系来描述:
y=∑j=1Mxjwj+by = {\sum_{j=1}^Mx_j w_j} + by=j=1∑Mxjwj+b
模型的求解即是通过数据拟合出每个wjw_jwj和bbb。其中,wjw_jwj和bbb分别表示该线性模型的权重和偏置。一维情况下,wjw_jwj 和 bbb 是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线性回归模型使用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Loss),用以衡量预测房价和真实房价的差异,公式如下:
MSE=1n∑i=1n(Yi^−Yi)2MSE = \frac{1}{n} \sum_{i=1}^n(\hat{Y_i} - {Y_i})^{2}MSE=n1i=1∑n(Yi^−Yi)2
思考:
为什么要以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即将模型在每个训练样本上的预测误差加和,来衡量整体样本的准确性。这是因为损失函数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合理性”,同样需要考虑“易解性”,这个问题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详细阐述。
神经网络的标准结构中每个神经元由加权和与非线性变换构成,然后将多个神经元分层的摆放并连接形成神经网络。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认为是神经网络模型的一种极简特例,是一个只有加权和、没有非线性变换的神经元(无需形成网络),如 图2 所示。
图2:线性回归模型的神经网络结构
深度学习不仅实现了模型的端到端学习,还推动了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产生了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的通用框架。不同场景的深度学习模型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五个步骤即可完成模型的构建和训练,如 图3 所示。
图3:构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的基本步骤
正是由于深度学习的建模和训练的过程存在通用性,在构建不同的模型时,只有模型三要素不同,其它步骤基本一致,深度学习框架才有用武之地。
数据处理包含五个部分:数据导入、数据形状变换、数据集划分、数据归一化处理和封装load data
函数。数据预处理后,才能被模型调用。
说明:
通过如下代码读入数据,了解下波士顿房价的数据集结构,数据存放在本地目录下housing.data文件中。
In [6]
- # 导入需要用到的package
- import numpy as np
- import json
- # 读入训练数据
- datafile = './work/housing.data'
- data = np.fromfile(datafile, sep=' ')
-
由于读入的原始数据是1维的,所有数据都连在一起。因此需要我们将数据的形状进行变换,形成一个2维的矩阵,每行为一个数据样本(14个值),每个数据样本包含13个XXX(影响房价的特征)和一个YYY(该类型房屋的均价)。
In [10]
- # 读入之后的数据被转化成1维array,其中array的第0-13项是第一条数据,第14-27项是第二条数据,以此类推....
- # 这里对原始数据做reshape,变成N x 14的形式
- feature_names = [ 'CRIM', 'ZN', 'INDUS', 'CHAS', 'NOX', 'RM', 'AGE','DIS',
- 'RAD', 'TAX', 'PTRATIO', 'B', 'LSTAT', 'MEDV' ]
- feature_num = len(feature_names)
- data = data.reshape([data.shape[0] // feature_num, feature_num])
---------------------------------------------------------------------------Valu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tmp/ipykernel_129/3429141.py in <module> 4 'RAD', 'TAX', 'PTRATIO', 'B', 'LSTAT', 'MEDV' ] 5 feature_num = len(feature_names) ----> 6 data = data.reshape([data.shape[0] // feature_num, feature_num]) ValueError: cannot reshape array of size 7084 into shape (36,14)
In [9]
- # 查看数据
- x = data[0]
- print(x.shape)
- print(x)
(14,) [6.320e-03 1.800e+01 2.310e+00 0.000e+00 5.380e-01 6.575e+00 6.520e+01 4.090e+00 1.000e+00 2.960e+02 1.530e+01 3.969e+02 4.980e+00 2.400e+01]
将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用于确定模型的参数,测试集用于评判模型的效果。为什么要对数据集进行拆分,而不能直接应用于模型训练呢?这与学生时代的授课和考试关系比较类似,如 图4 所示。
图4:训练集和测试集拆分的意义
上学时总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同学,平时不认真学习,考试前临阵抱佛脚,将习题死记硬背下来,但是成绩往往并不好。因为学校期望学生掌握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习题本身。另出新的考题,才能鼓励学生努力去掌握习题背后的原理。同样我们期望模型学习的是任务的本质规律,而不是训练数据本身,模型训练未使用的数据,才能更真实的评估模型的效果。
在本案例中,我们将80%的数据用作训练集,20%用作测试集,实现代码如下。通过打印训练集的形状,可以发现共有404个样本,每个样本含有13个特征和1个预测值。
In [11]
- ratio = 0.8
- offset = int(data.shape[0] * ratio)
- training_data = data[:offset]
- training_data.shape
(404, 14)
对每个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得每个特征的取值缩放到0~1之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模型训练更高效;二是特征前的权重大小可以代表该变量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因为每个特征值本身的范围相同)。
In [7]
- # 计算train数据集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 maximums, minimums, avgs = \
- training_data.max(axis=0), \
- training_data.min(axis=0), \
- training_data.sum(axis=0) / training_data.shape[0]
- #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 for i in range(feature_num):
- #print(maximums[i], minimums[i], avgs[i])
- data[:, i] = (data[:, i] - minimums[i]) / (maximums[i] - minimums[i])
将上述几个数据处理操作封装成load data
函数,以便下一步模型的调用,实现方法如下。
In [12]
- def load_data():
- # 从文件导入数据
- datafile = './work/housing.data'
- data = np.fromfile(datafile, sep=' ')
-
- # 每条数据包括14项,其中前面13项是影响因素,第14项是相应的房屋价格中位数
- feature_names = [ 'CRIM', 'ZN', 'INDUS', 'CHAS', 'NOX', 'RM', 'AGE', \
- 'DIS', 'RAD', 'TAX', 'PTRATIO', 'B', 'LSTAT', 'MEDV' ]
- feature_num = len(feature_names)
-
- # 将原始数据进行Reshape,变成[N, 14]这样的形状
- data = data.reshape([data.shape[0] // feature_num, feature_num])
-
- # 将原数据集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 # 这里使用80%的数据做训练,20%的数据做测试
- # 测试集和训练集必须是没有交集的
- ratio = 0.8
- offset = int(data.shape[0] * ratio)
- training_data = data[:offset]
-
- # 计算训练集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 maximums, minimums, avgs = training_data.max(axis=0), training_data.min(axis=0), \
- training_data.sum(axis=0) / training_data.shape[0]
-
- # 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 for i in range(feature_num):
- #print(maximums[i], minimums[i], avgs[i])
- data[:, i] = (data[:, i] - minimums[i]) / (maximums[i] - minimums[i])
-
- #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比例
- training_data = data[:offset]
- test_data = data[offset:]
- return training_data, test_data
In [13]
- # 获取数据
- training_data, test_data = load_data()
- x = training_data[:, :-1]
- y = training_data[:, -1:]
In [14]
- # 查看数据
- print(x[0])
- print(y[0])
[0. 0.18 0.07344184 0. 0.31481481 0.57750527 0.64160659 0.26920314 0. 0.22755741 0.28723404 1. 0.08967991] [0.42222222]
模型设计是深度学习模型关键要素之一,也称为网络结构设计,相当于模型的假设空间,即实现模型“前向计算”(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如果将输入特征和输出预测值均以向量表示,输入特征xxx有13个分量,yyy有1个分量,那么参数权重的形状(shape)是13×113\times113×1。假设我们以如下任意数字赋值参数做初始化:
w=[0.1,0.2,0.3,0.4,0.5,0.6,0.7,0.8,−0.1,−0.2,−0.3,−0.4,0.0]w=[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0]w=[0.1,0.2,0.3,0.4,0.5,0.6,0.7,0.8,−0.1,−0.2,−0.3,−0.4,0.0]
In [11]
- w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0.2, -0.3, -0.4, 0.0]
- w = np.array(w).reshape([13, 1])
取出第1条样本数据,观察样本的特征向量与参数向量相乘的结果。
In [12]
- x1=x[0]
- t = np.dot(x1, w)
- print(t)
[0.69474855]
完整的线性回归公式,还需要初始化偏移量bbb,同样随意赋初值-0.2。那么,线性回归模型的完整输出是z=t+bz=t+bz=t+b,这个从特征和参数计算输出值的过程称为“前向计算”。
In [13]
- b = -0.2
- z = t + b
- print(z)
[0.49474855]
将上述计算预测输出的过程以“类和对象”的方式来描述,类成员变量有参数www和bbb。通过写一个forward
函数(代表“前向计算”)完成上述从特征和参数到输出预测值的计算过程,代码如下所示。
In [14]
- class Network(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num_of_weights):
- # 随机产生w的初始值
- # 为了保持程序每次运行结果的一致性,
- # 此处设置固定的随机数种子
- np.random.seed(0)
- self.w = np.random.randn(num_of_weights, 1)
- self.b = 0.
-
- def forward(self, x):
- z = np.dot(x, self.w) + self.b
- return z
基于Network类的定义,模型的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In [15]
- net = Network(13)
- x1 = x[0]
- y1 = y[0]
- z = net.forward(x1)
- print(z)
[2.39362982]
模型设计完成后,需要通过训练配置寻找模型的最优值,即通过损失函数来衡量模型的好坏。训练配置也是深度学习模型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模型计算x1x_1x1表示的影响因素所对应的房价应该是zzz, 但实际数据告诉我们房价是yyy。这时我们需要有某种指标来衡量预测值zzz跟真实值yyy之间的差距。对于回归问题,最常采用的衡量方法是使用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模型好坏的指标,具体定义如下:
Loss=(y−z)2Loss = (y - z)^2Loss=(y−z)2
上式中的LossLossLoss(简记为: LLL)通常也被称作损失函数,它是衡量模型好坏的指标。在回归问题中,均方误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分类问题中通常会采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在后续的章节中会更详细的介绍。对一个样本计算损失函数值的实现如下:
In [16]
- Loss = (y1 - z)*(y1 - z)
- print(Loss)
[3.88644793]
因为计算损失函数时需要把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值都考虑到,所以我们需要对单个样本的损失函数进行求和,并除以样本总数NNN。
Loss=1N∑i=1N(yi−zi)2Loss= \frac{1}{N}\sum_{i=1}^N{(y_i - z_i)^2}Loss=N1i=1∑N(yi−zi)2
在Network类下面添加损失函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In [17]
- class Network(object):
- def __init__(self, num_of_weights):
- # 随机产生w的初始值
- # 为了保持程序每次运行结果的一致性,此处设置固定的随机数种子
- np.random.seed(0)
- self.w = np.random.randn(num_of_weights, 1)
- self.b = 0.
-
- def forward(self, x):
- z = np.dot(x, self.w) + self.b
- return z
-
- def loss(self, z, y):
- error = z - y
- cost = error * error
- cost = np.mean(cost)
- return cost
使用定义的Network类,可以方便的计算预测值和损失函数。需要注意的是,类中的变量xxx, www,bbb, zzz, errorerrorerror等均是向量。以变量xxx为例,共有两个维度,一个代表特征数量(值为13),一个代表样本数量,代码如下所示。
In [18]
- net = Network(13)
- # 此处可以一次性计算多个样本的预测值和损失函数
- x1 = x[0:3]
- y1 = y[0:3]
- z = net.forward(x1)
- print('predict: ', z)
- loss = net.loss(z, y1)
- print('loss:', loss)
predict: [[2.39362982] [2.46752393] [2.02483479]] loss: 3.384496992612791
上述计算过程描述了如何构建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完成预测值和损失函数的计算。接下来介绍如何求解参数www和bbb的数值,这个过程也称为模型训练过程。训练过程是深度学习模型的关键要素之一,其目标是让定义的损失函数LossLossLoss尽可能的小,也就是说找到一个参数解www和bbb,使得损失函数取得极小值。
我们先做一个小测试:如 图5 所示,基于微积分知识,求一条曲线在某个点的斜率等于函数在该点的导数值。那么大家思考下,当处于曲线的极值点时,该点的斜率是多少?
图5:曲线斜率等于导数值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处于曲线极值点时的斜率为0,即函数在极值点的导数为0。那么,让损失函数取极小值的www和bbb应该是下述方程组的解:
∂L∂w=0\frac{\partial{L}}{\partial{w}}=0∂w∂L=0
∂L∂b=0\frac{\partial{L}}{\partial{b}}=0∂b∂L=0
将样本数据(x,y)(x, y)(x,y)带入上面的方程组中即可求解出www和bbb的值,但是这种方法只对线性回归这样简单的任务有效。如果模型中含有非线性变换,或者损失函数不是均方差这种简单的形式,则很难通过上式求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将引入更加普适的数值求解方法:梯度下降法。
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函数正向求解容易,但反向求解较难,被称为单向函数,这种函数在密码学中有大量的应用。密码锁的特点是可以迅速判断一个密钥是否是正确的(已知xxx,求yyy很容易),但是即使获取到密码锁系统,无法破解出正确的密钥是什么(已知yyy,求xxx很难)。
这种情况特别类似于一位想从山峰走到坡谷的盲人,他看不见坡谷在哪(无法逆向求解出LossLossLoss导数为0时的参数值),但可以伸脚探索身边的坡度(当前点的导数值,也称为梯度)。那么,求解Loss函数最小值可以这样实现:从当前的参数取值,一步步的按照下坡的方向下降,直到走到最低点。这种方法笔者称它为“盲人下坡法”。哦不,有个更正式的说法“梯度下降法”。
训练的关键是找到一组(w,b)(w, b)(w,b),使得损失函数LLL取极小值。我们先看一下损失函数LLL只随两个参数w5w_5w5、w9w_9w9变化时的简单情形,启发下寻解的思路。
L=L(w5,w9)L=L(w_5, w_9)L=L(w5,w9)
这里我们将w0,w1,...,w12w_0, w_1, ..., w_{12}w0,w1,...,w12中除w5,w9w_5, w_9w5,w9之外的参数和bbb都固定下来,可以用图画出L(w5,w9)L(w_5, w_9)L(w5,w9)的形式。
In [19]
- net = Network(13)
- losses = []
- #只画出参数w5和w9在区间[-160, 160]的曲线部分,以及包含损失函数的极值
- w5 = np.arange(-160.0, 160.0, 1.0)
- w9 = np.arange(-160.0, 160.0, 1.0)
- losses = np.zeros([len(w5), len(w9)])
-
- #计算设定区域内每个参数取值所对应的Loss
- for i in range(len(w5)):
- for j in range(len(w9)):
- net.w[5] = w5[i]
- net.w[9] = w9[j]
- z = net.forward(x)
- loss = net.loss(z, y)
- losses[i, j] = loss
-
- #使用matplotlib将两个变量和对应的Loss作3D图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from mpl_toolkits.mplot3d import Axes3D
- fig = plt.figure()
- ax = Axes3D(fig)
-
- w5, w9 = np.meshgrid(w5, w9)
-
- ax.plot_surface(w5, w9, losses, rstride=1, cstride=1, cmap='rainbow')
- plt.show()
<Figure size 640x480 with 1 Axes>
对于这种简单情形,我们利用上面的程序,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画出损失函数随参数变化的曲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些区域的函数值明显比周围的点小。
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里我们选择w5w_5w5和w9w_9w9来画图?这是因为选择这两个参数的时候,可比较直观的从损失函数的曲面图上发现极值点的存在。其他参数组合,从图形上观测损失函数的极值点不够直观。
观察上述曲线呈现出“圆滑”的坡度,这正是我们选择以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的原因之一。图6 呈现了只有一个参数维度时,均方误差和绝对值误差(只将每个样本的误差累加,不做平方处理)的损失函数曲线图。
图6:均方误差和绝对值误差损失函数曲线图
由此可见,均方误差表现的“圆滑”的坡度有两个好处:
而绝对值误差是不具备这两个特性的,这也是损失函数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合理性”,还要追求“易解性”的原因。
现在我们要找出一组[w5,w9][w_5, w_9][w5,w9]的值,使得损失函数最小,实现梯度下降法的方案如下:
如何选择[w5′,w9′][w_5^{'} , w_9^{'}][w5′,w9′]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要保证LLL是下降的,第二要使得下降的趋势尽可能的快。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告诉我们,沿着梯度的反方向,是函数值下降最快的方向,如 图7 所示。简单理解,函数在某一个点的梯度方向是曲线斜率最大的方向,但梯度方向是向上的,所以下降最快的是梯度的反方向。
图7:梯度下降方向示意图
上面我们讲过了损失函数的计算方法,这里稍微改写,为了使梯度计算更加简洁,引入因子12\frac{1}{2}21,定义损失函数如下:
L=12N∑i=1N(yi−zi)2L= \frac{1}{2N}\sum_{i=1}^N{(y_i - z_i)^2}L=2N1i=1∑N(yi−zi)2
其中ziz_izi是网络对第iii个样本的预测值:
zi=∑j=012xij⋅wj+bz_i = \sum_{j=0}^{12}{x_i^{j}\cdot w_j} + bzi=j=0∑12xij⋅wj+b
梯度的定义: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