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在计算机网络要做到井井有条的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比如交换数据的格式、是否需要发送一个应答信息。这些规则被称为网络协议。
TCP/IP:传输控制/网络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发送数据前要先建立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输的数据不会丢失,没有重复,并且按顺序到达。
UDP:UDP它是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是无连接的协议,发送数据前不需要建立连接,是没有可靠性的协议。因为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可以在在网络上以任何可能的路径传输,因此能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正确性都是不能被保证的。
http:Http协议是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数据之间实现可靠性的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文本数据的规范,格式简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Http协议运行在TCP之上,明文传输,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Https是身披SSL(Secure Socket Layer)外壳的Http,运行于SSL上,SSL运行于TCP之上,是添加了加密和认证机制的HTTP。
1、首先HTTP请求服务端生成证书,客户端对证书的有效期、合法性、域名是否与请求的域名一致、证书的公钥(RSA加密)等进行校验;
2、客户端如果校验通过后,就根据证书的公钥的有效, 生成随机数,随机数使用公钥进行加密(RSA加密);
3、消息体产生的后,对它的摘要进行MD5(或者SHA1)算法加密,此时就得到了RSA签名;
4、发送给服务端,此时只有服务端(RSA私钥)能解密。
5、解密得到的随机数,再用AES加密,作为密钥(此时的密钥只有客户端和服务端知道)
完成三次握手,随后Client与Server之间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三次握手” 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链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TCP 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其中,面向连接意味着两个使用 TCP 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客户和一个服务器)在彼此交换数据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 TCP 连接。在一个 TCP 连接中,仅有两方进行彼此通信;而字节流服务意味着两个应用程序通过 TCP 链接交换 8 bit 字节构成的字节流,TCP 不在字节流中插入记录标识符。
对于可靠性,TCP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保证:
数据包校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若校验出包有错,则丢弃报文段并且不给出响应,这时TCP发送数据端超时后会重发数据;
对失序数据包重排序:既然TCP报文段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而IP数据报的到达可能会失序,因此TCP报文段的到达也可能会失序。TCP将对失序数据进行重新排序,然后才交给应用层;
丢弃重复数据:对于重复数据,能够丢弃重复数据;
应答机制:当TCP收到发自TCP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这个确认不是立即发送,通常将推迟几分之一秒;
超时重发:当TCP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
流量控制:TCP连接的每一方都有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可以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这就是流量控制。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不会。
产生原因:
当连续发送数据时,由于tcp协议的nagle算法,会将较小的内容拼接成大的内容,一次性发送到服务器端,因此造成粘包当发送内容较大时,由于服务器端的recv(buffer_size)方法中的buffer_size较小,不能一次性完全接收全部内容,因此在下一次请求到达时,接收的内容依然是上一次没有完全接收完的内容,因此造成粘包现象。
解决办法:
在每次使用tcp协议发送数据流时,在开头标记一个数据流长度信息,并固定该报文长度(自定义协议)。在客户端接收数据时先接收该长度字节数据,判断客户端发送数据流长度,并只接收该长度字节数据,就可以实现拆包,完美解决tcp粘包问题。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外观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典型的TCP客户端要经过下面三步操作:
1、创建一个Socket实例:构造函数向指定的远程主机和端口建立一个TCP连接;
2、通过套接字的I/O流与服务端通信;
3、使用Socket类的close方法关闭连接。
典型的TCP服务端执行如下两步操作:
1、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实例并指定本地端口,用来监听客户端在该端口发送的TCP连接请求;
2、重复执行:
1)调用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以获取客户端连接,并通过其返回值创建一个Socket实例;
2)为返回的Socket实例开启新的线程,并使用返回的Socket实例的I/O流与客户端通信;
3)通信完成后,使用Socket类的close()方法关闭该客户端的套接字连接。
通俗描述:
1、由域名→IP地址 寻找IP地址的过程依次经过了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hosts文件、路由器缓存、 递归搜索根域名服务器。
2、建立TCP/IP连接(三次握手具体过程)
3、由浏览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
4、经过路由器的转发,通过服务器的防火墙,该HTTP请求到达了服务器。
5、服务器处理该HTTP请求,返回一个HTML文件。
6、浏览器解析该HTML文件,并且显示在浏览器端。
HTTP 是一个无状态的协议,也就是没有记忆力,这意味着每一次的请求都是独立的,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要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很快。
HTTP 的这种特性有优点也有缺点:
解决方案:
实现机制:Session的实现常常依赖于Cookie机制,通过Cookie机制回传SessionID;
大小限制:Cookie有大小限制并且浏览器对每个站点也有cookie的个数限制,Session没有大小限制,理论上只与服务器的内存大小有关;
安全性:Cookie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拦截或本地文件找得到cookie后可以进行攻击,而Session由于保存在服务器端,相对更加安全;
服务器资源消耗: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器端上会存在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如果session过多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
①:Tomcat将http请求文本接收并解析,然后封装成HttpServletRequest类型的request对象,所有的HTTP头数据读可以通过request对象调用对应的方法查询到。
②:Tomcat同时会要响应的信息封装为HttpServletResponse类型的response对象,通过设置response属性就可以控制要输出到浏览器的内容,然后将response交给tomcat,tomcat就会将其变成响应文本的格式发送给浏览器
Java Servlet API 是Servlet容器(tomcat)和servlet之间的接口,它定义了serlvet的各种方法,还定义了Servlet容器传送给Servlet的对象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ServletRequest和ServletResponse。所以说我们在编写servlet时,需要实现Servlet接口,按照其规范进行操作。
<!-- <connector port="8009" protoca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
<Executor name="tomcatThreadPool" namePrefix="catalina-exec-"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50" maxQueueSize="1000"/>
maxThreads:最大线程并发线程数;默认200
minSpareThreads:初始化创建线程数,默认25
maxQueueSize:最大的等待队列,超过则拒绝请求
推荐使用nio,不过,在tomcat8中有最新的nio2,速度更快,建议使用nio2。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2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赞
踩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