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为什么要有延迟加载策略?
Mybatis 中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的配置及实现,可以实现对象的关联查询。实际开发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总是在加载用户信息时就一定要加载他的账户信息。此时就是我们所说的延迟加载。
什么叫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
就是在需要用到数据时才进行加载,不需要用到数据时就不加载数据。延迟加载也称懒加载。
好处:先从单表查询,需要时再从关联表去关联查询,大大提高数据库性能,因为查询单表要比关联查询多张表速度要快。
坏处 :
因为只有当需要用到数据时,才会进行数据库查询,这样在大批量数据查询时,因为查询工作也要消耗时间,所以可能造成用户等待时间变长,造成用户体验下降。
这个用的少,就不做笔记举例了。
一级缓存是 SqlSession 级别的缓存,只要 SqlSession 没有 flush 或 close,它就存在。
示例:
dao层:
public interface IUserDao {
/**
* 根据 id 查询
* @param userId
* @return
*/
User findById(Integer userId);
}
mapper.xml映射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mybatis.dao.IUserDao">
<!-- 根据 id 查询 -->
<select id="findById" resultType="UsEr" parameterType="int" useCache="tru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uid}
</select>
</mapper>
public class UserTest { private InputStream in ; private SqlSessionFactory factory; private SqlSession session; private IUserDao userDao; @Test public void testFindById() { //6.执行操作 User user = userDao.findById(41); System.out.println("第一次查询的用户:"+user); User user2 = userDao.findById(41); System.out.println("第二次查询用户:"+user2); System.out.println(user == user2); } @Before//在测试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public void init()throws Exception { //1.读取配置文件 in = Resources.getResourceAsStream("SqlMapConfig.xml"); //2.创建构建者对象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builder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3.创建 SqlSession 工厂对象 factory = builder.build(in); //4.创建 SqlSession 对象 session = factory.openSession(); //5.创建 Dao 的代理对象 userDao = session.getMapper(IUserDao.class); } @After//在测试方法执行完成之后执行 public void destroy() throws Exception{ //7.释放资源 session.close(); in.close(); } } 测试结果如下:
上面的代码中查询了两次,但最后只执行了一次数据库操作,这就是 Mybatis 提
供给我们的一级缓存在起作用了。因为一级缓存的存在,导致第二次查询 id为41的记录时,并没有发出sql语句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而是从一级缓存中查询。
分析:
一级缓存是 SqlSession 范围的缓存,当调用 SqlSession 的修改,添加,删除,commit(),close()等方法时,就会清空一级缓存。
第一次发起查询用户 id 为 1 的用户信息,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 id 为 1 的用户信息,如果没有,从数据库查询用户信息。
得到用户信息,将用户信息存储到一级缓存中。
如果 sqlSession 去执行 commit 操作(执行插入、更新、删除),清空SqlSession 中的一级缓存,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缓存中存储的是最新的信息,避免脏读。
第二次发起查询用户 id 为 1 的用户信息,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 id 为 1 的用户信息,缓存中有,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用户信息。
二级缓存是 mapper 映射级别的缓存,多个 SqlSession 去操作同一个 Mapper 映射的 sql 语句,多个SqlSession 可以共用二级缓存,二级缓存是跨 SqlSession 的。
二级缓存结构图:
首先开启 mybatis 的二级缓存。
sqlSession1 去查询用户信息,查询到用户信息会将查询数据存储到二级缓存中。
如果 SqlSession3 去执行相同 mapper 映射下 sql,执行 commit 提交,将会清空该 mapper 映射下的二级缓存区域的数据。
sqlSession2 去查询与 sqlSession1 相同的用户信息,首先会去缓存中找是否存在数据,如果存在直接从缓存中取出数据。
二级缓存的开启:
第一步:在mybatis-config中配置文件中开启二级缓存
<settings>
<!-- 开启二级缓存的支持 -->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settings>
因为 cacheEnabled 的取值默认就为 true,所以这一步可以省略不配置。为 true 代表开启二级缓存;为
false 代表不开启二级缓存。
第二步:配置相关的mapper映射文件
<cache>标签表示当前这个 mapper 映射将使用二级缓存,区分的标准就看 mapper 的 namespace 值。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mybatis.dao.IUserDao">
<!-- 开启二级缓存的支持 -->
<cache></cache>
</mapper>
第三步:置 配置 statement 上面的 useCache 属性
<!-- 根据 id 查询 -->
<select id="findById" resultType="user" parameterType="int" useCache="true">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 = #{uid}
</select>
将 UserDao.xml 映射文件中的<select>标签中设置 useCache=”true”代表当前这个 statement 要使用
二级缓存,如果不使用二级缓存可以设置为 false。
注意:针对每次查询都需要最新的数据 sql,要设置成 useCache=false,禁用二级缓存。
测试类:
public class SecondLevelCacheTest { private InputStream in; private SqlSessionFactory factory; @Before//用于在测试方法执行之前执行 public void init()throws Exception{ //1.读取配置文件,生成字节输入流 in = Resources.getResourceAsStream("SqlMapConfig.xml"); //2.获取 SqlSessionFactory 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in); } @After//用于在测试方法执行之后执行 public void destroy()throws Exception{ in.close(); } /** * 测试一级缓存 */ @Test public void testFirstLevelCache(){ SqlSession sqlSession1 = factory.openSession(); IUserDao dao1 = sqlSession1.getMapper(IUserDao.class); User user1 = dao1.findById(41); System.out.println(user1); sqlSession1.close();//一级缓存消失 SqlSession sqlSession2 = factory.openSession(); IUserDao dao2 = sqlSession2.getMapper(IUserDao.class); User user2 = dao2.findById(41); System.out.println(user2); sqlSession2.close(); System.out.println(user1 == user2); } } 经过上面的测试,我们发现执行了两次查询,并且在执行第一次查询后,我们关闭了一级缓存,再去执行第二 次查询时,我们发现并没有对数据库发出 sql 语句,所以此时的数据就只能是来自于我们所说的二级缓存。
注意事项: 当我们在使用二级缓存时,所缓存的类一定要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这种就可以使用序列化方式来保存对象。
注解开发这几年挺流行的,可以减少写mapper映射文件.(只列出几个常用注解吧,我目前没有使用注解开发,还是使用的mapper配置文件)
常用注解:
@Insert:实现新增
@Update:实现更新
@Delete:实现删除
@Select:实现查询
@Result:实现结果集封装
@Results:可以与@Result 一起使用,封装多个结果集
@ResultMap:实现引用@Results 定义的封装
@One:实现一对一结果集封装
@Many:实现一对多结果集封装
@SelectProvider: 实现动态 SQL 映射
@CacheNamespace:实现注解二级缓存的使用
等以后有时间了我再研究注解,写下注解的详细用法。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