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用机器去实现所有目前必须借助人类智慧才能实现的任务。其具体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其主要方法是通过经验来改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然而,机器学习遇到了较大的瓶颈,例如:视觉信息处理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因而引出了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 (ANN):是从微观结构与功能上模拟人脑神经系统而建立的一类模型,是模拟人的智能的一条途径。信息处理由人工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由联接权来传递,具有学习能力、自适应性、联接强度的可变性。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1.推理期(1956-60年代末):基于逻辑和事实规则,出现了几何定理证明器、语言翻译器等。
2.知识期(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意识到知识对于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性,构建专家知识库,出现专家系统
3.学习期(90年代至今):让计算机自动从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进行预测,出现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伴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神经网络重新兴起,并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展
同时,各国也都提出了研究计划,例如:
2013年4月,美国正式公布“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BRAIN)
2019年2月,美国国家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由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
2013年初,欧盟宣布未来十年“新兴旗舰技术项目”——人脑计划(HBP)。总投资12亿欧元。计划2018年前开发出第一个智能人造大脑。
2014年9月,启动大脑研究计划 Brain/MINDS。计划为期10年,旨在理解大脑如何工作以及通过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大脑神经回路技术,从而更好地诊断以及治疗大脑疾病。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巨大,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应用趋势: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应用:难题求解,自动规划、调度与配置,自动程序设计,机器翻译,智能控制,智能决策,智能制造,智能人机接口,图像识别,数据挖掘,艺术创作,机器博弈,服务型智能机器人。双足智能机器人,消费电子领域,无人作战系统,航天领域。
线性分类与感知机
线性回归:
假定预测值与样本特征间的函数关系是线性的,回归分析的任务,就在于根据样本X和Y的观察值,去估计函数h,寻求变量之间近似的函数关系。定义:
其中,n = 特征数目;
xj = 每个训练样本第j个特征的值,可以认为是特征向量中的第j个值。
为了方便,记x0= 1,则多变量线性回归可以记为:(θ、x都表示(n+1,1)维列向量)
构造代价函数:
目标为:找到超平面参数,使得J最小。
简单来说,可以使用解析解
线性二分类问题
线性分类定义:线性分类器则透过特征的线性组合来做出分类决定,以达到此种目的。简言之,样本通过直线(或超平面)可分。
考虑引入sigmod函数:
将线性回归问题变成了线性分类问题。
此时无法在使用解析解,因此需要使用梯度下降法进行迭代,即:
指数回归:
将二分类问题使用条件概率进行描述,可得:
可以取极大似然分布:
对此式子求最大值即为求得极值。
多分类回归:需要引入多个超平面
取代价函数:
对应梯度:
神经元模型:
其中,作用函数f有如下常见形式:
非对称型sigmod函数:
对称型sigmod函数:
对称型阶跃函数:
感知机模型:
对于分类的样本,有:
可定义损失函数如下:
需要找到超平面参数为:
多层前馈网络与误差反传算法
在面对线性不可分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入多层感知机。
多层感知机:在输入和输出层之间加一或多层隐单元,即构成了多层感知机(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多层前馈网络的反向传播 (BP)学习算法,简称BP算法,是有导师的学习,它是梯度下降法在多层前馈网中的应用。
网络结构:见图,u、y是网络的输入、输出向量,神经元用节点表示,网络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节点组成,隐层可一层,也可多层(图中是单隐层),前层至后层节点通过权联接。由于用BP学习算法,所以常称BP神经网络。
BP学习算法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① 正向传播是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层,传
向输出层,若输出层得到了期望的输出,则学习算法结束;否则,转至反向传播。
② 反向传播是将误差(样本输出与网络输出之差)按原联接通路反向计算,由梯度下
降法调整各层节点的权值和阈值,使误差减小。
网络训练的目的,是使对每一个输入样本,调整网络参数,使输出均方误差最小化。这是一个最优化问题。
选取:
前向传播:
隐含层输出:对于l层第i个神经元
误差反传:
算法拓展:
考虑二分类问题:
加入正则项:
可得:
算法评估:
优点:学习完全自主,可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
缺点:算法非全局收敛,收敛速度慢,学习速率α的选择,神经网络如何设计(层数以及节点数)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