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既然是通过二叉堆来实现一个优先队列,那么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二叉堆,实际上,二叉堆的本质就是一个数组,只是我们从逻辑上将这个数组看作一颗完全二叉树,而这颗完全二叉树就是二叉堆。
二叉堆又分为小根堆和大根堆,要判断一个二叉堆是哪种类型,首先要找到第一个非叶子节点的数组索引,假如数组的末尾元素索引是n,那么第一个非叶子节点的数组索引就是(n-1)/2。
比如如图所示二叉堆的第一个非叶子节点的元素就是5。
由此引出大根堆的性质,当i>=0并且i<=(n-1)/2时,如果arr[i]>arr[2*i+1]并且arr[i]>arr[2*i+2],也就是当前数组的节点i的元素的值,不仅大于其右孩子的值也大于其左孩子的值,对于整个数组的i都是如此,那么这个二叉堆就是一个大根堆。
相应的如果arr[i]<arr[2*i+1]并且arr[i]<arr[2*i+2],这个二叉堆就是一个小根堆。
如果要向一个二叉堆中增加元素,也就是入堆操作,那么添加的元素只能在数组的末尾,然后判断元素是否需要进行上浮操作,调整元素的位置,使其满足这个二叉堆的性质。
如果要删除一个二叉堆中的元素,也就是出堆操作,那么删除的元素只能是堆顶元素也就是数组的0号位元素,并且用数组的末尾元素将数组的0号位元素进行覆盖,并判断覆盖后的0号位元素是否需要进行下沉操作。
对于二叉堆来说,由于它本身的二叉树结构,因此入堆和出堆的时间复杂度都是log(n)。
要通过二叉堆实现一个优先队列,实际上就是将二叉堆的下沉和上浮操作进行封装,达到一个入队列和出队列的操作。
- class PriorityQueue
- {
- using Cmp = std::function<bool(int, int)>;
- private:
- int size;//队列中的元素个数
- int cap;//队列占用的总空间大小(以元素大小为单位)
- int* que;//指向动态数组的指针
- Cmp cmp;
- public:
- PriorityQueue(int cap = 20, Cmp cmp = std::greater<int>()) :size(0), cmp(cmp), cap(cap)
- {
- que = new int[cap];
- }
- PriorityQueue(Cmp cmp) :cmp(cmp),size(0), cap(20)
- {
- que = new int[cap];
- }
- ~PriorityQueue()
- {
- delete[]que;
- que = nullptr;
- }
- //入堆函数
- void push(int val)
- {
- if (size == cap)
- {
- int* p = new int[cap * 2];
- memcpy(p, que, cap*sizeof(int));
- delete[]que;
- que = p;
- cap *= 2;
- }
- if (size == 0)
- {
- que[size] = val;
- }
- else
- {
- siftup(size, val);
- }
- size++;
- }
- //出堆函数
- void pop()
- {
- if (size == 0)throw "the queue is empty";
- size--;
- if (size > 0)
- {
- siftdown(0, que[size]);
- }
- }
- //上浮函数
- void siftup(int i,int val)
- {
- //最多上浮到首元素
- while (i > 0)
- {
- int father = (i - 1) / 2;//从孩子的索引推出父亲的索引
- if (cmp(val,que[father]))
- {
- que[i]=que[father];
- i = father;
- }
- else
- {
- break;
- }
- }
- que[i] = val;
- }
- //下沉函数
- void siftdown(int i, int val)
- {
- //不能下沉超过第一个非叶子节点
- while (i <= (size - 1 - 1) / 2)//(n-1)/2
- {
- int child = 2 * i + 1;
- //找到两个孩子中,满足条件的孩子
- if (child + 1 < size && cmp(que[child + 1], que[child]))
- {
- child = child + 1;
- }
- if (cmp(que[child], val))
- {
- que[i] = que[child];
- i = child;
- }
- else
- {
- break;
- }
- }
- que[i] = val;
- }
- bool empty() const
- {
- return size == 0;
- }
- int getsize()const
- {
- return size;
- }
- int top()const
- {
- if (size == 0)
- throw "que is empty";
- return que[0];
- }
- };
这里我使用了一个函数对象作为构造函数的传入参数,这样用户就可以自己定义优先队列的构造机制,可以是小根堆也可以是大根堆,用户只需要自己定义传入的函数对象就可以了,默认的话就是大根堆。
测试代码
- int main()
- {
- PriorityQueue que;
- srand(time(NULL));
- for (int i = 0; i < 10; i++)
- {
- que.push(i+1);
- }
- while(!que.empty())
- {
- std::cout << que.top()<< " ";
- que.pop();
- }
- return 0;
- }
从输出结果也可以发现,大根堆每次出堆的都是整个数组中的最大元素。
赞
踩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