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交流群 | 进“传感器群/滑板底盘群/汽车基础软件群/域控制器群”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添加九章小助手,务必备注交流群名称 + 真实姓名 + 公司 + 职位(不备注无法通过好友验证)
作者 | 苏清涛
今年以来,在一些车企的决策中,“去激光雷达”似乎已经开始从理论层面升级到实践层面。不过,在本质上,要不要用激光雷达,不单是个技术路线问题,更是个成本问题。一旦激光雷达的价格降到200美金以内,那些如今正讨论“去激光雷达”的主机厂,便可能会“另做考量”。
在电子行业,有一个普遍规律是:产品的芯片化程度越高、芯片的集成度越高,成本就越低。在ToF激光雷达中,产业界已默认芯片化的VCSEL+SPAD面阵是降本的大方向,并且,VCSEL和SPAD的集成度越高,成本就越低。
探索如何通过芯片化来提高VCSEL和SPAD的集成度的,有两股力量:头部激光雷达厂商,激光雷达上游的供应商。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有很多家VCSEL芯片供应商已经进入成熟量产阶段,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选择,而SPAD芯片这块技术主要掌握在索尼、滨松、安森美等国际供应商里 ,中国供应商鲜有涉及。
尤其是,供应商的产品中,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大面阵SPAD芯片,只有索尼的IMX459。
因为,大面阵与小面阵的关键区别在于应用场景、分辨率和探测距离。大面阵既要分辨率足够高,又要探测距离足够长,还要信噪比较低,这对数据采集和处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大面阵在工程实现上的难度都要比小面阵大得多。好比你做个8051单机,别人做个大型服务器CPU,两者都可以叫“中央处理器”,但在难度上来说,两者有质的区别。
SPAD芯片从小面阵到大面阵,难度的升级,就好比盖楼:如果只打算盖10米高的楼,用木材就可以盖出来,农耕时代就是这么做的;但如果想盖一个100米或200米高的楼,它就一定需要钢筋混凝土、力学仿真、大型工程机械等等,它背后需要一系列现代化的工程能力。
由于大面阵SPAD芯片的研发难度较高,因此,现阶段,在探测端采用SPAD技术的激光雷达厂商只好“退一步”,先在量产产品上采用了过渡形态的SiPM——SPAD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而由一组SPAD及电阻电容元件串并联而成的SiPM输出的则是模拟电路,这就没有将SPAD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关于为什么要采用SiPM这个“过渡形态”的技术,我们将在本文后面的内容中做详细的解释。)
不过,在两年前,主攻高度集成化、全芯片化、全数字化SPAD-SoC的识光芯科公司在苏州成立。在此之前的几年,识光创始人曾领导设计了全球首款用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大面阵SPAD芯片。
⽬前,识光芯科(下文简称为“识光”)团队已经完成了三款芯片的回片点亮,包括⼀款毫米级精度的单点SPAD-SoC、⼀款BSI SPAD测试芯⽚和⼀款⾯阵测试芯⽚。
此外,还有两款大面阵SPAD-SoC已完成设计并交付流片。其中一款是百万级像元的大面阵SPAD-SoC SP100,另一款则是旗舰版车载大面阵SPAD-SoC SQ100——将于2024年初回片。
为解开这款SPAD-SoC的神秘面纱,笔者于近日跟识光团队做了深入交流。
一
识光大面阵SPAD-SoC的几大亮点
1. 感算存一体,高度芯片化集成
感存算一体,即SPAD-SoC方案中,感知(高性能背照式SPAD阵列、高精度时钟采样矩阵)、计算(高并发dToF感知算法加速器)、存储(单光子测距引擎)几个单元都被集成到一个空间里面了。
感算存一体的芯片化集成,使得各模块间的数据传输不受分立芯片间的带宽和延迟限制。
车载高性能激光雷达SPAD-SoC每秒产生的原始数据达到TB每秒的量级,不可能靠片外处理,于是,片上算法的好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上图中的单光子测距引擎(RSP,Ranging Signal Processor),就是识光将测距算法固化在硬件上了。把量最大、消耗运算资源最多的那部分数据处理,在SoC芯片内部实现,这让百万级像元的SPAD面阵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同时有助于减小系统的整体功耗。
识光芯片上集成的测距算法解决了探测过程中同步、滤波、寻峰、降噪、补偿等问题,获得了毫米级的测距精度,实现了抗多机和环境光干扰。
识光:
单光子测距引擎如果做得足够好,就能把环境光噪声抑制下去,然后把原始信号剥离出来,这对提升探测器的探测效率是有帮助的。
第一张图右侧的激光雷达控制单元,取代的是当前激光雷达公司常用的作为主控芯片的FPGA或MCU。当前,一些激光雷公司的计划是用一颗ASIC芯片来取代FPGA或MCU,但识光的做法是将这个功能模块集成到SPAD-SoC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激光发射控制器,也被集成到激光雷达控制单元中了。这样不仅降低了BOM成本,也降低了光学装调和制造的难度,使得激光雷达的整机成本降至200美金甚至100美金有了可能。
目前,为数不多的几款SPAD面阵产品,均未达到如此高的集成度。
2.全数字化
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是一个光电转换器件,在激光雷达应用中,用来检测激光回波信号。不同于传统的光电转换器件,SPAD器件在理论上拥有无穷大的增益,可以灵敏地检测到单个光子的存在。
无论是此前的主流探测器APD还是当前的主流探测器SiPM,输出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而SPAD阵列输出的则是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的信息采集往往需要复杂的多颗独立芯片精密配合,成本高、体积大,同时,其对信号的分辨能力弱、解析力差,对能量的使用效率又很低,最终导致功耗高。
比如,APD器件,由于增益有限,需要非常高的激光发射功率,而且它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伏特的偏置高压,因此,这个技术路线很难被小型化集成。
再比如,SiPM器件,虽然也使用了SPAD做为感光像元,灵敏度有所提升,但由于为了“向下兼容”输出模拟信号,简易的电阻电容串并联引入了大量噪声和失真,对像元的使用效率也很低,所以,为了实现较高的性能,还需要把激光器发射功率做得很高、把光学系统的尺寸做得很大。
另外,模拟信号天生易受到各种干扰,再加上现代电子系统中普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模拟信号就必须经过模数转换(ADC)为数字信号后才能进行处理,整个过程会导致数据失真,其最后输出的数据精度无法与数字信号相比。
而在识光的高集成度SPAD-SoC方案中,从光子进到激光雷达里边被转化为电信号,再到后面的数据处理,再到点云的呈现,整个过程全部都是数字化的。
在这个数字化的架构中,SPAD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单光子计数的方式被精确地累加并记录起来,不会发生SiPM系统中的数模模数二次转换带来的损耗与失真。
数字化的像素靶面还可以更精准地匹配光斑,带来更小的暗计数噪声。再加上时域或者空间的巧合检测,使得系统信噪比大幅提高,所需的发射光功率和光学组件尺寸大幅下降,也可以轻松达到几十皮秒的精度的数字时间采样(SiPM数据采样的时间分辨率往往只能做到纳秒级别)。
全数字化架构是公认的下一代激光雷达架构。
数字化的优势也早已在电子行业中得到普遍验证,例如大哥大到数字移动电话、磁带随身听到后来的MP3, 一旦完成了模拟到数字的转换,电子产品就可以进行芯片化集成,性能更高、体积更小,整个行业的门槛也会随即降低,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过于“数字化”这个主题,在后面的对话部分,我们会做更详细的讨论。
3.支持2D寻址
以在一个维度还是两个维度扫描为依据,可将全固态激光雷达分为1D寻址与2D寻址。所谓1D寻址,即只在X轴这个方向上扫描;所谓2D寻址,即可在X轴和Y轴两个方向上扫描。
相⽐于1D寻址, 2D寻址扫描分区可以更⼩,同⼀分区内不同像素通道间的串扰影响更低,行业里公认2D寻址是解决“高反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注:有多家激光雷达整机厂商反映,在使用SPAD技术时,如果扫描的近距离目标周围存在高反射率的物体(例如镜面、路标、金属等,简称“高反物体”),会引起串扰及膨胀的问题。对这些“高反物体”干扰激光雷达正常功能能力的问题,我们统称为“高反污染”。
此外,在分区数量相同时,VCSEL激光器打线的pad更宽,更容易布线,而且同一分区激光器发光的一致性更好,对驱动的设计也更友好(有助于电流的导通与关断)。
但⽬前尚未⻅2D寻址的SPAD芯片。
1D寻址的SPAD方案理论上也可以通过将1D分区的窄长条切分为过于细碎的窄短条来实现“类2D”寻址,但这种方式下系统的帧率和探测距离会急剧下降。这跟2D寻址“能够在解决串扰问题的同时保持高帧率和远探测距离”的优势不符。
(2D寻址这个内容比较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楚,在文章末尾的“附”部分,会有3000多字的内容专门谈这个话题。)
4.不止成像
识光方面称:
基于SPAD的无穷大增益和单光子检测能力,这款SPAD-SoC具备高速和暗光成像等特点,因而可对道路上快速移动、突然出现的物体进行实时探测,同时确保夜晚行驶的安全性。
(这里说的“高速成像”,指成像的帧率可达到每秒几万帧。——作者注)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风扇静止的状态下,摄像头和使用了面阵芯片的激光雷达都可以地看到扇叶的位置。
在风扇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摄像头无法看清楚扇叶的形态和位置,但是基于SPAD单光子检测的特性,面阵芯片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高速运行下的扇叶。
识光的SPAD-SoC还能够同时输出2D和3D数据。它无需搭配摄像头、无需对数据做后处理即可实时输出固定分辨率的深度图像、信号图像和环境图像。
二
这款SPAD-SoC的操刀者,是怎样的一群人?
识光在成⽴4个⽉后即完成第⼀颗芯⽚单点SPAD-SoC SK100的交付,并且实现一次流片成功、⼀次点亮。
第一款BSI SPAD测试芯⽚,仅6个⽉便完成设计⾄点亮,也是⼀次流⽚成功、⼀次点亮。
同一时期还完成了百万级像元的大面阵SPAD-SoC SP100的设计
通常,一款芯片从设计到完成流片,至少需12个月左右,识光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完成多款新品的设计,这得益于识光核心团队在公司成立之前就积累的相关经验。
识光创始人,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把VCSEL+SPAD路线商业化落地的团队的负责人,回国创业前,曾在海外完成了多颗车载大面阵SPAD芯片的设计流片和量产。识光各子系统负责人拥有甲骨文、英伟达、苹果等公司的超大型芯片项目实战经验,SPAD器件负责人来自全球顶尖实验室。
芯⽚架构和数字电路负责⼈是超算CPU系统级芯⽚设计师,所设计的⾼精度时钟采样电路分辨率可达几十⽪秒级,且能够对数万个SPAD同时进⾏采样和数据处理, 这是取得强大并行采样能力和高点频的基础。同时拥有完整的车规级SPAD芯片设计能力。
三
以激光雷达系统视角定义SPAD
相比其他SPAD芯⽚公司,识光团队有一个独有的优势就是:对下游需求的理解程度更深。
虽然定位是激光雷达上游的供应商,识光核心团队不少成员自己就有激光雷达整机系统的设计能⼒,因而,可以从更⾼的视⻆来俯览激光雷达整机设计,从最终系统需求出发,结合光学、VCSEL等配套核⼼器件的特性,定义SPAD接收芯⽚架构,进⽽做到系统层⾯的性能、效率、成本最优。
这种从系统视⻆定义核⼼芯⽚的做法,与苹果⾃研iPhone/Macbook CPU的思路⼀致。
四
以下为九章与识光团队的对话实录
全场景覆盖
九章:做成面阵,探测距离能满足车企对主激光雷达(前视)的需求吗?如果VCSEL的探测距离跟不上,客户买了你们的SPAD面阵,也很难用好啊,那你们岂不是被VCSEL厂商拖累了?
识光:首先,得纠正一下:“大面阵SPAD的探测距离上不去”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市面上已经有SPAD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200米@10%了。
其次,我们倒不会担心所谓“被VCSEL的进展拖累”。从我2016年开始做VCSEL+SPAD技术路线到今天,VCSEL器件发展迅速,其单位光功率密度已经翻了几番,目前已经可以覆盖包含补盲和转镜等大多数应用场景,相信很短的未来就可以实现全场景覆盖。
做激光雷达行业的“高通”
九章:你们的客户全都是激光雷达公司吧?
识光:激光雷达公司确实是我们比较大的一个客户群,但我们同时还面向机器人和工业领域的一些方案商。随着dtof技术的发展,目前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识光有足够的实力服务更多行业和消费品领域客户。
九章:对这些公司,你们是会提供一套参考设计吧?就是说,他从你这里只买SPAC-SoC,但发射端应该用怎样规格的VCSEL,你们也会提建议?
识光:是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降低生产制造激光雷达的技术门槛。
九章:ToF激光雷达中,壁垒最高的SPAD SoC正是你们的主业,同时呢,你们又具备做激光雷达整机的经验,那你们以后会不会做激光雷达整机呢?
识光:不会做。我们的定位是Tier 2,做激光雷达行业的“高通”,而不做手机厂商。
为什么会有SiPM这个“过渡形态”
九章:SiPM是由一组SPAD及电阻电容并联组成的,但SAPD输出的是数字信号,而SiPM输出的则是模拟信号,从输出的信号看,SiPM要比SPAD阵列落后。
而后续的SPAD阵列又“回归”到数字信号,这也表明SiPM确实只是一个“过渡形态”。那为什么会有SiPM这个过渡形态呢?
识光: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技术向下兼容的产品往往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有他存在的价值,但往往也是相对短暂的过渡性存在。
我们每天使用的计算机系统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LCD显示器尽管输出的是数字信号,但在刚刚普及的时候,它也会带有VGA模拟接口,就是为了向下兼容此前没有DVI数字接口的主机设备。
【以下内容摘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DVI
以模拟方式发送视频资料的标准VGA是为了适应以CRT(阴极射线管)为基础的显示设备而设计,然而,当LCD等数字化的显示设备开始实用化时,若再以模拟方式发送信号至数字显示设备,则该设备必须以特定频率将扫描线信号(模拟信号)取样再转换回成数字格式,若取样出现误差,便会导致画面质量劣化
…
并且,当信号来源为电脑时,显卡将数字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被LCD显示器转换回数字信号的流程显然是多余的。因此,DVI也随着LCD显示器成为主流而被广泛使用。——作者注】
SiPM 之于激光雷达系统,同VGA接口与LCD显示器的关系十分类似,都是系统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临时过渡方案。
在标准的SPAD检测数字化系统中,为了得到每个像素的光强信息,每个感光像素是由多个SPAD像元组成,而每个像元都有自己的TDC(时间数字转换器件,直接采取光子的时间信息),这些TDC的数字信号通过单光子计数的方式被精确地累加并记录起来。
但对大多数激光雷达厂商来说,在从APD向SPAD切换的起步阶段,通用DSP(信号处理单元)如何直接获取SPAD输出的数字信号,大家基本上都还没有成熟的方案,而APD时代以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器)作为采样器的方案却是现成的,无需新的研发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激光雷达厂商找到了在核物理和医疗领域已经比较成熟的SiPM。
SPAD的输出波形是单幅值的,无法分辨回波强度,因此,探测端只有单颗SPAD的话,是没有能力带回足够多关于目标物的信息。要让光子能带回足够多的关于目标物的信息,就必须将多个SPAD并联,使输出波形变为多幅值的,这样,回波强度就可分辨了。
在SiPM方案中,多个SPAD像元组成一个像素,但SPAD输出的0-1信号并不会被直接进行时域信息采集,而是先通过电阻电容的并串联将多个SPAD的输出信息混叠,形成近似而非精确、且易受干扰的模拟电压信号。
由于是输出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后续的电路组件可以复用上一代模拟激光雷达的ADC芯片和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SPAD器件在技术上的向后兼容。
九章:听上去,输出信号变成模拟信号,其实是为了“迁就”作为采样器的ADC,因为ADC跟SiPM端相连的就是模拟信号接口?
识光:是的。此外,ADC采样后的数据处理算法,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复用,因为SiPM具有和模拟APD感光器件类似的模拟信号特性。
九章:为什么通过串并联,就有可能将输出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了呢?
识光:电阻电容和信号的串并联,是相对粗糙的一种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方式。SPAD输出的0-1的脉冲信号可以跨过隔绝直流信号的电容,然后通过电阻转换为电流信号之后汇聚集合,再通过汇聚点后的另一个电阻或者夸阻放大器(TIA)转换成电压模拟信号。
九章:但这种转换,一定也造成了不少牺牲吧?
识光:的确,上面提到的电阻电容因为体积限制,在并联时往往需要做片上集成,而硅半导体工艺里小型阻容感分立器件的个体差异会非常大,所以,输出电压的模拟信号充其量近似于光子数量且非线性,无法做到对信息的精确采集。
另一方面,后续数字到模拟的转换(ADC)会有更多的损耗和失真。
识光的全数字化方案
九章:到什么时候,SiPM这个过渡形态的技术会退出舞台呢?
识光:我们接触的所有激光雷达客户里,除了正在量产收尾的项目,已经没有客户在新开SiPM技术路线的研发项目了。
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经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演进,这个演进一旦完成了,传统的模拟技术很快就被替换掉了。就像是从磁带随身听到后来的MP3,因为MP3可以做到数字化芯片化,一夜之间深圳的很多小厂都可以做出音质可以媲美但是体积、价格都远远好于传统磁带机的产品,很快随身磁带机就失去了这个垄断了很多年市场。更没有厂商会在之前的领域继续投入资源研发新产品。
九章:你们所强调的“全数字化”,其实主要就是指在探测器端和采样器端都砍掉了“模拟接口”,而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后面TDC再直接采数字信号?
识光:是的。从光子被SPAD器件转化为电信号后直接通过TDC记录光子到达时间,再通过我们独有算法的数字信号处理,再到测距结果的标定补偿,整个过程全部都数字化,并在一颗芯片内完成。
九章:全面数字化的SPAD阵列,相比于当前模拟信号的SiPM,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识光:所有的电子产品,基本都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升级过程。我们以之前的录像带和后来的MP3做个简单的对比,可以发现,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一个最直观的变化是体积会大幅度缩小。同理,在激光雷达中,相比于SiPM方案,SPAD阵列方案会使整机系统的体积进一步下降。
数字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了数模—模数的转换,原始信号的失真更小,因而可以被更准确地保留了下来。
TDC的时间检测精度可以达到几十皮秒甚至更小的数量级,而ADC的采样率往往只能达到纳秒量级,所以,原始数据的时间精度有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可以理解为,从西式菜谱里的“一茶匙盐”精确到了化学手册里“2.53克氯化钠”。
九章:之前的模拟信号,就好比是,我去抄你的试卷,但一不小心就会抄错;现在的数字信号,就相当于我直接把你的卷子复印一份?
识光:对。也可以理解为,模拟传输更像是我拿手机对着你的屏幕去翻拍,出来的效果就会差很多;而数字传输则是,我们照了一张合影,然后你直接原图微信发我。
九章:SPAD阵列的信噪比应该也比SiPM高吧?
识光:会的。
相较于SPAD单光子计数,SiPM因为属于分立元件激光雷达架构,对光信号的转化不够精确高效,所以,往往单个像素需要更大的感光靶面来实现同样的效果,这就会有更大的暗计数——即感光器件内部产生的噪声。另外,在SiPM输出的模拟信号中,所有信号无论激光回波还是噪声都被简单地糅在一起,无法区分处理。
但在单光子计数的SPAD-SoC里,各种信号可以数字化地根据时间、位置、强度等特征进行分类存储并处理;再结合高性能的片上算法,激光回波信息就很容易在噪声信号中被识别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SPAD-SoC激光雷达系统对发射功率和接收光孔径的要求要明显小于SiPM激光雷达系统。所以其体积、功耗和成本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大面阵与小面阵
九章:很多公司都将SPAD面阵分为大面阵(主要面向车载场景)和小面阵(主要面向手机等消费级产品),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分辨率和探测距离吧。还有其他的吗?
识光:没错。大面阵和小面阵主要是应用场景、分辨率和探测距离的区别,但是内部集成度和设计难度上的也还是有很大差异。这里可以类比CPU,就好像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的8051单片机和很多我们同事参与过的手机AP和超算CPU都可以被称为是中央处理器,但它们有质的区别。
首先,小面阵SPAD只需要完成光信号的原始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可以交给外部处理器(手机和扫地机器人普遍都是这个架构),但车规大面阵就不行。
因为,车规大面阵的分辨率高 (100x+),探测距离远(10x+),所以它的原始数据量往往是消费类小面阵的千倍甚至万倍以上,达到几百GB甚至TB每秒的量级,而目前的车载网络的带宽远远不够处理如此大的数据量。所以,大面阵产生的数据必须在“本地”由大面阵芯片自己先处理完,然后再把提取出来的距离和信号特征信息传输给域控制器。
其次,大面阵既要求分辨率足够高,又要求探测距离足够长,还要信噪比较低,这对数据采集和处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发射端元器件及功率既定的情况下,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主要取决于反射信号的光功率,而反射信号的光功率又跟传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既要准确检测0.1米的障碍物,又要在100米处的时候也要看得很清楚,这是1千倍的差距,而对反射信号的光功率来说,这意味着100万倍的动态范围,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还有,大面阵的芯片尺寸本身也带来了物理层面的挑战。
芯片设计面对的本质上是一个二维的平面的世界,伴随芯片面积的增加,信号通路的拥挤程度是几何级数上升的。而且,面阵芯片中的2D寻址又会将设计难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信号通路,供电网络、时钟网络、发热管理、DFM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大芯片设计中都需要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专家来解决,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总之,SPAD芯片从小面阵到大面阵,难度的升级,就好比盖楼:如果只打算盖10米高的楼,用木材就可以盖出来,农耕时代就是这么做的;但如果想盖一个100米或200米高的楼,它就一定需要钢筋混凝土、力学仿真、大型工程机械等等,它背后需要工业化和一整套技术和能力。
关于片上算法集成
九章:将测距算法集成到SoC上,有什么壁垒吗?
识光:如果你之前没有丰富的整机系统经验,对激光雷达需要怎样的测距算法不是很了解的话,贸然上一套算法,如果算法没写好,可能导致芯片流片失败。
我们团队的成员已经做过很多代这种集成了测距算法的芯片,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得到客户的认可,所以,我们就有底气这么干。
九章:那开发这套测距算法的壁垒在哪里呢?
识光:需要对模拟电路及SPAD器件都有很深的理解,然后再根据它们的特性来调制测距算法;此外,还需要掌握跟激光雷达系统设计的能力。
为什么要采用3D堆叠工艺
九章:好几家做SPAD的公司都在采用3D堆叠工艺,为什么都会这样?因为对集成度要求更高,其他工艺满足不了需求吗?
识光:小面阵可以不这么做,但大面阵都必须要通过3D堆叠工艺来实现。
(图源:https://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arnumber=9566373)
大面阵SPAD芯片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i.处理电路(上图中深灰色部分)面积要比较大,而且需要与它对应的淬灭电路(浅灰)之间要建立数据连接;
ii.淬灭电路(浅灰)跟SPAD像元(黄色)的距离不能太远——否则会影响时间测量的准确性和系统时间;
iii.每两个像素(每个像素里包括N个SPAD)之间的间隔不能太远——否则,就会存在填充因子过低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探测的灵敏度。
单晶元工艺下,单独满足其中的一条,或同时满足其中的两条,都不难,但要同时满足三条,就特别难了。这就是个“不可能三角”。
典型的单张晶元设计如上图(a,b)这两个例子。a 设计可以满足i, ii,但是填充因子很差;b设计可以满足ii,iii,但在大面阵设计中因为绕线资源的限制很难满足i。
只有3D堆叠的两张晶元键合(c,d)才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适应性
九章:当前,激光雷达的主控芯片FPGA,因为可编程,所以对多种技术路线的适应性强。那识光做的SoC,如何保持这种对不同技术路线的适应能力呢?
识光:我们的信号处理单元RSP(Ranging Signal Processor)是可编程的——RSP分软硬两部分,其中软的部分可以用通用语言进行编程,硬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寄存器灵活配置功能和参数。
如从CPU到FPGA到片上算法,灵活度依次递减,但是效率一定是依次递增的。激光雷达内部集成FPGA是以非常高的成本和功耗为代价的,我们的做法是,在了解绝大多数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算法的基础上,把效率做到最高,然后让它灵活可配置。
客户的切换成本
九章:对于用惯了APD的激光雷达厂商来说,向SPAD和SiPM切换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信号的处理这块需要极大的转变。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目前真正量产的不多的原因。那识光的SPAD-SoC方案有什么办法降低客户的“切换成本”吗?
识光:我们其实是希望能帮客户降低从 APD 或者从 SiPM 切向SPAD—SoC的门槛的。
有的客户是之前对激光雷达没有积累、刚入行做激光雷达的公司,我们可以提供系统层面的建议;而即便客户是一家头部的激光雷达厂商,我们能提供的也不止是SPAD-SoC芯片,我们也还是可以输出一些其他Know-How给他们的,毕竟,在VCSEL+SPAD这个方向上,我们团队的经验积累是最多的。
几个工程细节问题
01
并行处理
九章:SPAD SoC可同步并行处理的通道数量,是决定系统帧率、点频、探测距离、分辨率等系统指标的关键因素,但它又会受到芯片功耗、面积、走线难度、时钟设计难度等因素的限制。那识光在SPAD-SoC的过程中是如何权衡并行处理相关问题的?
识光:首先,我们会根据自己对激光雷达系统的理解来决定采样的帧率、点频、探测距离等参数,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来优化芯片整体的面积和功耗,从而根据我们的经验来制定一个最高效的架构。
02
噪声
九章:SPAD方案,在提升探测性能的同时,噪声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吗?还是说现在已经有办法可以避免了?
识光:激光雷达本身带来的噪声,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的,但环境光噪声必然会随着探测性能的提升而增加。不过,一些巧妙的光学设计是可以进一步抑制环境光噪声,这类光学设计往往需要接收芯片的配合。另外,片上算法也会对这类问题有显著的改善。
九章:高温也会进一步影响SPAD的噪声水平,在原有的高后脉冲效应、寄生脉冲、串扰等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加剧性能的恶化。目前识光已经克服这些问题了吗?
识光:我们在设计SPAD器件结构的时候会尽量把暗计数压低,同时也会在片上做相关的噪声过滤算法。
03
死区时间
九章:SPAD的 "死区时间"(dead time)即在每次探测到一个光子事件之后,SPAD探测器需要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时间间隔(通常是几纳秒)。在这个死区时间内,探测器无法再次探测到新的光子事件。如果背景光噪声较强,SPAD会由于频繁的误触发而处于一种“疲劳”的状态,点云噪点会明显增多,探测距离也会因此衰减。这一问题,识光是否已经解决了?
识光:这其实是一个动态范围的问题。我们通过在电路及系统设计层面来增加SPAD的动态范围,就可以保证在环境光干扰之下的信号仍然可以被系统接收到。
九章: 一方面,需要通过死区时间来抑制后脉冲率,另一方面,死区时间又会影响到探测次数,那如何在死区时间的控制上平衡这两个目标?
识光:其实,后脉冲在SPAD器件设计中是可以被优化的,如果SPAD做得足够好,后脉冲率是很低的,那所需死区时间的值就可以很小。当然,要把死区时间的值做小,淬灭电路面积就需要变大,功耗会升高。这里面需要优化的技术点非常多。
04
后脉冲效应
九章:SPAD的“暗计数/暗噪声”和“后脉冲效应”都可能会导致误报,从而降低探测稳定性。那么,在抑制“暗计数”和“后脉冲效应”方面,识光采取了什么措施?
识光:暗计数我们现在可以做到 100 Hz以内,后脉冲率小于1%,这些基本上已经已经不会对使用产生影响。
05
填充因子
九章:“填充因子”是决定探测器的感光灵敏度的一项关键因素,那在提升SPAD探测器的 "填充因子"方面,识光做了哪些努力?
识光:采用微纳光学结构、微透镜等,这里面会有一些独特的散射结构,光进去之后,可以被散射到硅里面,这样确实能增加光的吸收效果。
06
光子暗计数差
九章:当多个光子几乎同时到达 SPAD 阵列时,只有第一个光子的计数会被记录,导致其他光子的计数被漏掉或低估。这可能导致真实光子计数的误差,从而影响激光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检测灵敏度和精确性。识光是否已经解决这一问题?
识光:SiPM容易产生这个问题,多个SPAD器件连接在一个TDC采样通道上的时候,也会产生这种问题。但我们的芯片结构和算法可以保证每个信号都被采到,这样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07
抖动效应
九章:抖动效应(时间抖动)会对SPAD探测器的时间分辨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探测距离的精确度。那么,为减少抖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识光采取了哪些技术措施?
识光:首先,我们通过优化的SPAD设计,降低了SPAD本身产生的时间抖动;其次,我们通过优化的前端电路和计时电路设计,将时间信号在传输和采集过程中的抖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08
反射率标定
九章:有激光雷达整机厂商反映,相比于APD,SPAD针对目标物的反射率很难标定准确。针对这个问题,识光这边有解吗?
识光:用我们的片上测距算法的话,在SPAD里面也能做出非常不错的反射率信息标定。
09
增益能力
九章:有激光雷达厂商反映,目前,他们用过的SPAD,增益能力不能满足系统对测试距离的要求,也不能匹配激光器功率。这一问题,识光能解决吗?
识光:根据过往经验,只要搭配合适的片上算法和系统设计,VCSEL+SPAD方案就可以在激光器发光功率特别低(瓦数为个位数)的情况下,还能探测到150米处甚至更远10%反射率的目标物。
10
探测效率(PDE)
九章:SPAD的探测效率(PDE)还有提升空间吗?如果有,主要靠什么?
识光:有,但当PDE达到了一定的性能水平,再提升PDE对整个系统的帮助不再那么明显。
因为,PDE是跟SNR(信噪比)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 PDE从2%增长到32%,增长了16倍的时候,SNR增长了4倍,探测距离也因此而增长了2倍,这个成绩是很了不起的;但PDE从30%增长到60%,只增长了2倍,SNR增长了1.4倍(根号2),距离的变化则只有1.2(根号1.414)了,提升有限。
可见,PDE在增加到一定值之后,再继续提升,意义已经不大了。
【严格地说,上面的“增长了多少倍”这种表述是不严谨的,比如,“增长了16倍”实际上增长了15倍,准确的说法是“增长至前值的16倍”——类似于于英文里面的increase to与increase by的区别,但为表述简炼,本文仍沿用这一许多人都在用的表述方法。——作者注 】
附:关于“2D寻址”
之前的机械式或现在的混合固态激雷达(收发系统是点状或线列),一次只能探测一个点或一条线,但可通过运动的扫描部件实现对一个面的探测;而到了Flash阶段(收发系统是面阵)的阶段,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次就能探测一个面。
“一次探测一整个面”这种理想局面的出现有一个前提:面阵光源中的所有激光器同时开启,对整个目标探测区域打光,探测器中对应的感光器件接收反射激光信号,即1次打光实现对整个视场的探测。
然而,受激光器发射功率和接收端信号并行处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还无法做到“所有激光器同时开启”。主流的做法是,将发射端分成若干个分区,依次开启其中一个分区,接收端开启与之对应的感光器件,直至遍历整个探测区域。
分区开启,又分为1D寻址和2D寻址,跟摄像头一样,目前Flash激光雷达主流的扫描方式是1D寻址。如下图左侧:
(图中浅蓝色表示当前开启的分区)
1D寻址即激光器只在X这一个维度上扫描,激光器和探测器对各分区“依次开启”,图中用浅蓝色标出的“长条”就是当前开启的区域。
2D寻址,则是指系统可在X和Y两个维度上同时扫描,图中用浅蓝色标出的“方块”就是当前开启的分区,系统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开启每个分区以完成对整个视场的扫描。
1D寻址一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串扰。
之前,有多家激光雷达整机厂商反映,在使用SPAD技术时,如果扫描的近距离目标周围存在高反射率的物体(例如镜面、路标、金属等,简称“高反物体”),会引起串扰及膨胀的问题。
串扰,即一个通道的激光脉冲信号对其他通道产生的干扰;膨胀,通常表现为一个正常高反指示牌的点云轮廓会向四周扩散,呈现出来一个比真实物体更大的点云形状,且多出来的点云部分的反射强度表现会偏低。(下方左图为“膨胀”点云图,右图为正常点云图)
可以说,对SPAD来说,高反物体其实就是一个“污染源”。“高反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VCSEL+SPAD路线发展的一大障碍了。
但之所以这两个问题比较普遍,是因为当前的SPAD/SiPM采用的都是1D寻址的方案;如果改用2D寻址方案,问题就没有这么严重了。
在1D寻址的方案中,SPAD每次开启的区域是以一个“大长条”为“最基本单元”的,在遇到高反物体时,图一中“长条”上只要有一个点被污染了,整个“最基本单元”就都受影响了。由于每个“最基本单元”的面积比较大,那这个“局部损毁”对激光雷达整体探测能力的影响就比较大。
在2D寻址的方案中,SPAD每次开启的区域是以一个“小方块”为“最基本单元”的,在遇到高反物体时, 照样存在某个小点被污染导致整个“最基本单元”受影响的问题。但由于每个“最基本单元”的面积比较小,那这个“局部损毁”对激光雷达整体测距能力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图二中的小方块,未必一定是正方形,但总的来说,形状越接近正方形,就越容易减少污染源带来的不利影响。)
识光称:
行业里公认2D寻址是解决“高反污染”问题的“最佳方案”。
此外,在分区数量相同时,2D寻址VCSEL激光器打线的pad更宽,更容易布线,而且同一分区激光器发光的一致性更好。
2D寻址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降低激光雷达收发端的成本。
激光器和探测器的分区开启,需要好多开关来配合。但不同方案所需要的开关数量是不一样的。
在1D寻址方案中,每开启一个分区,就需要1个开关,如果需要开启100个分区,就需要100个开关;但在2D寻址方案中,我如果开启100个分区,我可以选择X维的10个开关跟Y维的10个开关来配合,总共只需要20个开关,这就节省了80个开关的成本。
(1D寻址和2D寻址的分区数量往往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在1D和2D的分区下,整体光功率是一定的,每个区对应的光功率也是一样的,所以分区数量是一样的。——作者注)
发射端的2D寻址方案,VCSEL龙头Lumentum已经做出来了。但探测端的,业界的人差不多的都意识到了,但目前还没有看到真正落地的,因为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1D寻址的接收芯片中数据的流向是固定的,就是跟分区长边垂直的方向;但2D寻址的SPAD-SoC需要数据流同时流向X和Y两个方向,并且要可以灵活处理期间的穿插和重叠,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但识光称已经克服了这些困难。
END
交流群 | 进“传感器群/滑板底盘群/汽车基础软件群/域控制器群”请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九章小助手,务必备注交流群名称 + 真实姓名 + 公司 + 职位(不备注无法通过好友验证)
写在最后
关于投稿
如果您有兴趣给《九章智驾》投稿(“知识积累整理”类型文章),请扫描右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注:加微信时务必备注您的真实姓名、公司、现岗位,谢谢!
“知识积累”类稿件质量要求:
A:信息密度高于绝大多数券商的绝大多数报告,不低于《九章智驾》的平均水平;
B:信息要高度稀缺,需要80%以上的信息是在其他媒体上看不到的,如果基于公开信息,需有特别牛逼的独家观点才行。多谢理解与支持。
推荐阅读:
◆自动驾驶合成数据科普一:不做真实数据的“颠覆者”,做“杠杆”
◆“去高精地图”跟“轻高精地图”有啥区别?落地的挑战又是啥?| 九章自动驾驶随笔之一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