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数据结构(四)————二叉树和堆(中)

数据结构(四)————二叉树和堆(中)

制作不易,三连支持一下呗!!!

文章目录


前言

CSDN 

这篇博客介绍了二叉树中的基本概念和存储结构,接下来我们将运用这些结构来实现二叉树


一、堆的概念及结构

1.概念:

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但是堆中每个节点都不大于(或不小于)其父节点,这样的完全二叉树就称为堆。

堆的性质:堆中每个节点都值都不大于(不小于)其父节点的值

                  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

堆分为大堆和小堆:根节点为最大值的是大堆,根节点为最小值的是小堆。

2.结构:

堆通常采用的是顺序存储的方式,即将数据存储在数组中,通过父节点和孩子节点下标的关系来相连起来。

  1. typedef int HPDateType;
  2. typedef struct Heap
  3. {
  4. HPDateType* a;
  5. int size;
  6. int capacity;
  7. }HP;

二.堆的实现

1.堆的初始化和销毁

这个部分比较简单,直接放代码

  1. //初始化
  2. void HPInit(HP* php)
  3. {
  4. assert(php);
  5. php->a = NULL;
  6. php->size = php->capacity = 0;
  7. }
  8. //销毁
  9. void HPDestroy(HP* php)
  10. {
  11. assert(php);
  12. free(php->a);
  13. php->a = NULL;
  14. php->size = php->capacity = 0;
  15. }

2.堆的插入数据(向上调整算法) 

每次插入数据后我们都需要调整数据的位置,以保证满足堆的定义,这里我们写了一个向上调整函数

  1. //向上调整算法
  2. void AdjustUp(HPDateType* a,int child)
  3. {
  4.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5. while (child > 0)
  6. {
  7. if (a[child] < a[parent])
  8. {
  9. Swap(&a[child], &a[parent]);
  10. child = parent;
  11. parent = (parent - 1) / 2;
  12. }
  13. else
  14. {
  15. break;
  16. }
  17. }
  18. }

这里我们建的是小堆,所以判断条件是孩子的值小于父亲的值时就交换。

所以 push数据时,在插入到size位置的基础上,只需要加一个向上调整函数的调用即可。

  1. void HPPush(HP* php, HPDateType x)
  2. {
  3. assert(php);
  4. if (php->size == php->capacity)
  5. {
  6. int newcapacitty = php->capacity == 0 ? 4 : 2 * php->capacity;
  7. HPDateType* tmp = (HPDateType*)realloc(php->a, sizeof(HPDateType)*newcapacitty);
  8. if (tmp == NULL)
  9. {
  10. perror("realloc:");
  11. return;
  12. }
  13. php->capacity = newcapacitty;
  14. php->a = tmp;
  15. }
  16. php->a[php->size] = x;
  17. php->size++;
  18. //向上调整
  19. AdjustUp(php->a,php->size-1);
  20. }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向上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1. //建堆
  2. int i = 0;
  3. for(i = 0; i <10; i++)
  4. {
  5. HPPush(&hp, a[i]);
  6. }

假设我们要N个节点 ,树的深度是h。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 2^{h-1}<N<=2^{h}-1

反解得\log (N+1)<h<(\log N)+1,近似可得h约等于logN。

因为向上调整最坏情况下会调整高度次,而高度约等于logN,所以向上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是logN。

  1. void HPInitArray(HP* php, HPDateType* a, int n)
  2. {
  3. assert(php);
  4. php->a = (HPDateType*)malloc(sizeof(HPDateType)*n);
  5. if (php->a == NULL)
  6. {
  7. perror("Init:");
  8. return;
  9. }
  10. memcpy(php->a, a, n * sizeof(HPDateType));
  11. php->capacity = php->size = n;
  12. //建堆
  13. for (int i=1; i < php->size; i++)
  14. {
  15. AdjustUp(php->a, i);
  16. }
  17. }

那么用向上调整算法建堆时,在插入第k层的数据时,最多向上调整k-1次,第k层有2^{k-1}个节点,这些节点共需向上调整(k-1)*2^{k-1}次。

所以时间复杂度o(N)=1*2^{1}+…+(h-1)*2^{h-1}=2^{h}*(h-2)+2

又因为h约等于logN

o(N)=N*(\logN-2)+2。近似为N*logN

3. 删除数据(向下调整算法)

注意:堆删除数据时是删除堆顶的数据,而不是最后一个位置的数据!!!

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删除方法是挪动数据向前一个覆盖。

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

1.这种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o(N),效率不是很高。

2.这种操作完全破坏了之前建立的堆的结构,最后我们还要耗费大量的操作时间来重新建堆。

因此,这里我们采用另一种思路:

先交换最后一个位置和堆顶元素,再size--。这样我们就删除了堆顶数据,并且并没有完全破坏掉堆的结构,因为除堆顶数据外,堆顶元素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依旧还是堆结构,我们只需要将堆顶元素向下调整,将它放置在合理位置就可以了。

向下调整算法:

  1. //向下调整算法
  2. void AdjustDown(HPDateType* a, int n, int parent)
  3. {
  4.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5. while(child < n)
  6. {
  7. if (child+1 < n && a[child + 1] < a[child])
  8. {
  9. child++;
  10. }
  11. if (a[child] < a[parent])
  12. {
  13. Swap(&a[child], &a[parent]);
  14. parent = child;
  15. child = child * 2 + 1;
  16. }
  17. else {
  18. break;
  19. }
  20. }
  21. }

 注意:我们依旧以小堆为例,在调整时我们的思路是:和孩子中小的那个值比较,如果孩子比父亲的值要小,就交换,并更新孩子和父亲的值,循环操作,直到终端结点。

向下调整算法的适用条件:下面的节点是堆。

那么我们pop操作就比较简单了。

pop函数:

  1. //删除堆顶数据
  2. void HPPop(HP* php)
  3. {
  4. assert(php);
  5. assert(php->size > 0);
  6. Swap(&php->a[0], &php->a[php->size - 1]);
  7. php->size--;
  8. //向下调整
  9. AdjustDown(php->a, php->size, 0);
  10. }

我们接着分析一下使用向下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 

为满足向下调整算法的条件,我们从最后一个节点的父节点开始向下调整。

  1. void HPInitArray(HP* php, HPDateType* a, int n)
  2. {
  3. assert(php);
  4. php->a = (HPDateType*)malloc(sizeof(HPDateType)*n);
  5. if (php->a == NULL)
  6. {
  7. perror("Init:");
  8. return;
  9. }
  10. memcpy(php->a, a, n * sizeof(HPDateType));
  11. php->capacity = php->size = n;
  12. //向下调整建堆
  13. for (int i = (php->size - 1 - 1) / 2; i >= 0; i--)
  14. {
  15. AdjustDown(php->a, php->size, i);
  16. }
  17. }

同向上调整算法类似,时间复杂度O(N)=1*2^{h-2} +…+(h-1)*2^{0}=2^{h}-1-h.

由满二叉树h=log(N+1)得O(N)=N-log(N+1)

所以使用向下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比使用向上调整建堆效率提高了非常多!!!

4.其他一些小函数 

  1. //取堆顶数据
  2. HPDateType HeapTop(HP* php)
  3. {
  4. assert(php);
  5. return php->a[0];
  6. }
  1. //判断堆是否为空
  2. bool HPEmpty(HP* php)
  3. {
  4. assert(php);
  5. return php->size == 0;
  6. }

 这两个函数非常简单,有之前顺序表,链表,栈和队列的基础,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三.堆的应用 (堆排序和TopK问题)

1.TopK问题

TopK问题:即求数据结合中前K个最大的元素或最小的元素,一般情况下数据量都比较大。

比如我们要从100亿个数据中找到最大的前十个数是多少。

我们没有了解堆之前可能想法就是:将数据存到一个数组中,用排序算法排序一下,最后取最大的十个数。

但是这样的方法实践中是不可行而且就算可行效率也不高的。

但是根据堆的性质,堆顶的元素就是最大值或最小值。那如果我们要找最大的十个数,我们就建小堆,初始先将所以数据中的前十个元素建成一个小堆,依次遍历数据,如果数据比堆顶元素大就将堆顶元素替换成这个数据,并向下调整,保持小堆的状态。直至结束,最后在小堆中的十个值就是最大的十个数。

时间复杂度O(N)=K+(N-K)*logK。

这里我们采用循环产生随机数的方法来创造大量随机数据来模拟TopK问题。

这样我们就创造了有10000个数据的文件,并且这些数据的大小都在1000000以内。

这时我们手动在10个数据后面补位使它们大小超过1000000,那么如果程序正确,我们最后打印出来的值是10个比1000000大的值。

结果和预期相同,证明我们都程序大概率是没什么问题的。 

 

2.堆排序

如果我们想要将一组数排成升序,我们就建大堆,要排成降序,就排成小堆

  1. void HeapSort(int* a, int n)
  2. {
  3. //建堆
  4. for (int i = (n - 1 - n) / 2; i >= 0; i--)
  5. {
  6. AdjustDown(a, n, i);
  7. }
  8. int end = n - 1;
  9. while (end>0)
  10. {
  11. Swap(&a[0], &a[end]);
  12. AdjustDown(a, end, 0);
  13. end--;
  14. }
  15. }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计算时和向上调整建堆一样,都是N*logN,我们忽略最开始建堆(O(N))的消耗。 


总结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堆结构的实现和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你好赵伟/article/detail/58741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