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Python算法实现(一)—— 快速排序算法_python在快速排序的过程中,通常选取数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 pivot。但是,如果数列中

python在快速排序的过程中,通常选取数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 pivot。但是,如果数列中

欢迎关注公众号K的笔记阅读博主更多优质学习内容
K的笔记公众号

快速排序是我们在面试时常常遇到的算法,我们接下来首先介绍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然后手撸一遍快速排序算法,最后我们介绍一些特殊情景的应用。

快速排序介绍

快速排序算法是冒泡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比另一部分所有数据小,整个过程可以递归进行,最终使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但快速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即相同元素不能保序,因此在一些实际场景中不能进行使用。

快排实现步骤

  1. 在数据集之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pivot)
    · 可以选择第一个元素或随机选择一个元素,但最好随机选择
    · 算法最坏情况复杂度为 O ( n 2 ) O(n^2) O(n2),平均复杂度为 O ( n l o g n ) O(nlogn) O(nlogn),其中 n n n 为 partition 操作, l o g n logn logn 为树的深度
  2. 所有小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左边;所有大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右边。这个操作称为”分区“(partition)
    · 分区操作结束后,基准元素所处的位置就是最终排序后它的位置
    · partition 操作有两种方法:挖坑法和指针交换法
  3. 对“基准”左边和右边两个子集,不断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子集只剩下一个元素为止

Partition 操作

下图是 Partition 操作的主要方式,下面分别介绍两种方法 —— 挖坑法和指针交换法。

挖坑法

挖坑法

首先我们的数组元素排序如下:
数组元素
首先我们选定基准元素Pivot,并记住这个位置index,这个位置相当于一个“坑”,并且设置两个指针 left 和 right ,指向数列的最左和最右两个元素。

第一步
接下来,从right指针开始,把指针所指向的元素和基准元素做比较。如果比pivot大,则right指针向左移动;如果比pivot小,则把right所指向的元素填入坑中。两个指针接触时算法停止。

4>2,所以4的位置不变,将right指针左移继续比较,right右边黄色的区域代表着大于基准元素的区域。

1<2,所以把1填入基准元素所在位置,也就是坑的位置。这时候,元素1本来所在的位置成为了新的坑。同时,left向右移动一位。

此时,left左边绿色的区域代表着小于基准元素的区域,接下来,我们切换到left指针进行比较。如果left指向的元素小于pivot,则left指针向右移动;如果元素大于pivot,则把left指向的元素填入坑中。

第二步
下面是挖坑法另一个例子,来自这篇博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指针交换法

指针交换法的思想是同时遍历左右边,交换不满足条件的两个元素,下面的例子同样来自这篇博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由于上面的图片讲的已经很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进行讲解,下面直接上代码。

快速排序代码实现

下面提供一个最简单的实现,想要寻求刺激的可以直接看下一节。

import random

def quickSort(arr):
    if len(arr) < 2:
        return arr
    pivot = arr[random.randint(0,9)]
    left, right = [], []
    arr.remove(pivot)
    for item in arr:
        if item >= pivot:
            right.append(item)
        else:
            left.append(item)
    return quickSort(left) + pivot + quickSort(righ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运行

快速排序的应用

我们首先看到 leetcode 的215题:

Leetcode
这个题我们可以用快速排序的思维来解题。我们在进行快速排序时,每进行一次 Partition,我们就能知道该基准元素的最终位置,因此我们只需要找到排名第二的元素即可,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题的代码:

class Solution(object):
    def findKthLargest(self, nums, k):
        """
        :type nums: List[int]
        :type k: int
        :rtype: int
        """
        self._k = len(nums) - k
        return self.quickSort(nums, 0, len(nums)-1)
        
    def quickSort(self, nums, left, right):
        if left == right:
            return nums[left]
        pivot = self.partition(nums, left, right)
        if pivot == self._k:
            return nums[pivot]
        elif pivot < self._k:
            return self.quickSort(nums, pivot+1, right)
        else:
            return self.quickSort(nums, left, pivot-1)
        
    def partition(self, nums, left, right):
        pivot = nums[left]
        i, j = left, right
        while i < j:
            while i < j and nums[j] >= pivot:
                j -= 1
            if i < j:
                nums[i] = nums[j]
                i += 1
            while i < j and nums[i] <= pivot:
                i += 1
            if i < j:
                nums[j] = nums[i]
                j -= 1
        nums[i] = pivot
        return i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运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你好赵伟/article/detail/90820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