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Transformer挑战者、新架构Mamba,刚刚更新了第二代:
Mamba-2,状态空间扩大8倍,训练速度提高50%!
更重要的是,团队研究发现原来Transformer和状态空间模型(SSM)竟然是近亲**??**
两大主流序列建模架构,在此统一了。
没错,这篇论文的提出的重磅发现:Transformer中的注意力机制与SSM存在着非常紧密的数学联系。
团队通过提出一个叫结构化状态空间二元性(Structured State Space Duality,SSD)的理论框架,把这两大模型家族统一了起来。
Mamba一代论文年初被ICLR拒稿,当时还[让许多学者集体破防,引起一阵热议
这次二代论文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更丰富了,成功入选ICML 2024。
作者依然是Albert Gu和Tri Dao两位。
他们透露,论文题目中“Transformers are SSMs”是致敬了4年前的线性注意力经典论文“Transformers are RNNs”。
那么,SSM和注意力机制究竟是怎么联系起来的,Mamba-2模型层面又做出哪些改进?
Transformer的核心组件是注意力机制,SSM模型的核心则是一个线性时变系统。
两者看似不相关,但论文指出:它们都可以表示成可半分离矩阵(Semiseparable Matrices)的变换。
先从SSM的视角来看。
SSM本身就定义了一个线性映射,恰好对应了一个半可分离矩阵。
半可分离矩阵有着特殊的低秩结构,这种结构又恰好对应了SSM模型中的状态变量。
于是,矩阵乘法就相当于SSM的线性时变系统了。带选择性的SSM本质上就是一种广义线性注意力机制。
从注意力的视角看又如何?
团队试图以更抽象方式来刻画注意力机制的本质,毕竟“Softmax自注意力”只是众多可能形式中的一种。
更一般地,任意带掩码的注意力机制,都可以表示为4个张量的缩并(Contraction)。
其中QKV对应注意力中的query,key,value,L对应掩码矩阵。
借助这一联系,它们在线性注意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掩码注意力SMA(Structured Masked Attention)。
当注意力的掩码矩阵是半可分离的,就与SSM等价了。
基于这个发现,作者进一步推导出两种等价的计算形式,这就是本文核心思想”状态空间二元性”SSD的由来。
基于SSD思想的新算法,Mamba-2支持更大的状态维度(从16扩大到256),从而学习更强的表示能力。
新方法基于块分解矩阵乘法,利用了GPU的存储层次结构,提高训练速度。
架构设计上,Mamba-2简化了块的设计,同时受注意力启发做出一些改动,借鉴多头注意力创建了多输入SSM。
有了与注意力之间的联系,SSD还可以轻松将Transformer架构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优化方法引入SSM。
比如引入张量并行和序列并行,扩展到更大的模型和更长的序列。
又比如引入可变序列长度,以实现更快的微调和推理。
Mamba-2的SSD层比Mamba-1中的关联扫描快很多,使团队能够增加状态维度并提高模型质量。
实验中,3B参数规模的Mamba-2,在300B tokens训练,超越了相同规模的Mamba-1和Transformer。
Mamba-2在需要更大状态容量的任务上比Mamba-1有了显著改进,例如硬关联召回任务 (MQAR)。
团队还对Mamba-2+注意力的混合架构模型做了一些实验。发现4-6个注意力层与Mamba-2层混合模型的性能,甚至优于Transformer++(原版结构+现代最佳实践)和纯Mamba-2。
作者Tri Dao认为,这说明了Attention和SSM两种机制可以互为补充,另外他还提出了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最后,除了52页的论文之外,两位作者还撰写了四篇更易读的系列博客文章。
他们特别建议:先看博客,再看论文。
对Mamba-2模型或者状态空间二元性理论感兴趣的,可以读起来了~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保证100%免费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