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一般在使用axios时,会用到拦截器的功能,一般分为两种:请求拦截器、响应拦截器。
请求拦截器
在请求发送前进行必要操作处理,例如添加统一cookie、请求体加验证、设置请求头等,相当于是对每个接口里相同操作的一个封装;
响应拦截器
同理,响应拦截器也是如此功能,只是在请求得到响应之后,对响应体的一些处理,通常是数据统一处理等,也常来判断登录失效等。
// 引入axios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实例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
baseURL: 'xxxxxxxxxx',
timeout: 15000 // 毫秒
})
let baseURL;
if(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baseURL = 'xxx本地环境xxx';
} else if(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baseURL = 'xxx生产环境xxx';
}
// 实例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
baseURL: baseURL,
...
})
// 第一种:局限性比较大
axios.defaults.timeout = 1000;
axios.defaults.baseURL = 'xxxxx';
// 第二种:实例配置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
baseURL: 'xxxxx',
timeout: 1000, // 超时,401
})
// 创建完后修改
instance.defaults.timeout = 3000
// 第三种:发起请求时修改配置、
instance.get('/xxx',{
timeout: 5000
})
这三种修改配置方法的优先级如下:请求配置 > 实例配置 > 全局配置
// 请求拦截器
instance.interceptors.request.use(req=>{}, err=>{});
// 响应拦截器
instance.interceptors.reponse.use(req=>{}, err=>{});
从上可以看出,instance依然是第二步中创建的实例,然后对其进行拦截,请求用request,响应用reponse,二者都有两个配置项,一个是成功配置,一个是error配置。
// use(两个参数)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req => {
// 在发送请求前要做的事儿
...
return req
}, err => {
// 在请求错误时要做的事儿
...
// 该返回的数据则是axios.catch(err)中接收的数据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use(两个参数)
axios.interceptors.reponse.use(res => {
// 请求成功对响应数据做处理
...
// 该返回的数据则是axios.then(res)中接收的数据
return res
}, err => {
// 在请求错误时要做的事儿
...
// 该返回的数据则是axios.catch(err)中接收的数据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axios.get().then().catch(err => {
// 错误处理
})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