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LaTeX中的参考文献-BibTeX_latex参考文献

latex参考文献

一、thebibliography环境表编写

对于简单的参考文献(一次管理,一次使用)排版需求,可以使用thebibliography环境实现排版。

在该环境中,使用bibitem命令排版一个参考文献条目。

每一条参考文献,都可以按照通用的LaTeX排版方式进行排版。

bibitem命令需要一个必选参数,以指定该条参考文献的引用标志。

咱们直接看代码:

%导言区
\documentclass{ctexart}

%正文区(文稿区)
    %一次管理,一次使用
    %参考文献格式:
    %\begin{thebibliography}{编号样本}
    %   \bibitem[记号]{引用标志}文献条目1
    %   \bibitem[记号]{引用标志}文献条目2
    %   ...
    % \end{thebibliography}
    %其中文献条目包括:作者,题目,出版社,年代,版本,页码等。
    %引用的时候要可以采用:\cite{引用标志1,引用标志2,...}

\begin{document}
    引用一篇文章 \cite{article1}   引用一本书 \cite{book1} 等等
    \begin{thebibliography}{99}
        \bibitem{article1}陈立辉,孙伟,蔡川,陈晓云, \emph{基于LaTeX的Web数学公式提取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4(06)
        \bibitem{book1}William H.Press,Saul A. Teukolsky,
        William T. Vetterling ,Brian P. Flannery,
        \emph{Numerical Recipes 3rd Edition :The Art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7.
        \bibitem{latexGuide}Kopka Helmut,W.Daly Patrick,
        \emph{Guide to \LaTeX}, $ 4^{th} $ Edition.
        Available at \texttt{https://www.amazon.com}
        \bibitem{latexMath} Graetzer George, \emph{Math Into \LaTeX},
        BirkhA user Boston; 3 ediotion (June 22,2000).
    \end{thebibliography}
\end{documen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编译并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7155813337

可以使用emph命令强调参考文献中的某些内容。

也可以在参考文献中使用texttt等命令。

使用cite命令引用参考文献。

cite命令的必选参数中,使用bibitem命令的必选参数指定的引用标志引用该文献。

显然,使用thebibliography环境排版参考文献需要对每一条参考文献进行详细排版。并且不便于在其他文档中使用。

更为合理的是,将参考文献单独处理。实现一次管理,多次使用

二、BibTeX工具

TeXstudio

以TeXstudio为例。

1、配置

(1)打开设置。

image-20220207160145241

(2)将“构建”中的“默认文献工具”改为“BibTeX”。

image-20220207160348565

当然,可以对BibTeX原命令进行更为详细的设置。

image-20220207160452497

2、创建参考文献文件

完成TeXstudio的配置后,创建一个新文件。

在该文件中,编写参考文献的详细信息。

例如用@book指定这是一本书籍参考文献。

image-20220207161619301

大括号中的第一个参数,是引用标志,其他的如titlepublisher指定该参考文献的其他详细信息。

image-20220207161708394

每一个字段用逗号实现分割。

image-20220207161804769

用大括号限定每一个字段的取值。

image-20220207161907360

在每一个字段的取值中,也可以使用LaTeX的命令。

每一个参考文献,使用一对大括号进行分组。

然后将该文件保存为“test.bib”。(以bib后缀名结尾的参考文献数据库文件)

image-20220207162214714

在导言区,使用bibliographystyle命令指定参考文件的排版样式。

image-20220207162646791

在正文中,需要输出参考文献的地方。使用bibliography命令指定参考文献数据库。可以不指定扩展名。

image-20220207162753719

3、编译过程讲解

编译并查看控制台:

image-20220207163131118

注意,此时首先用xelatex执行了两次编译。

image-20220207163159629

编译后,会生成后缀名为“aux”的辅助文件。

image-20220207163222336

bibtex工具会编译这一个辅助文件。

image-20220207163355790

此时会根据指定的“plain.bst”样式文件。

image-20220207163702056

通过cit命令中的引用标志,在bib参考文献数据库中,提取指定的参考文献,并对提取的参考文献按bst样式文件中指定的格式进行排版。生成另一个“bbl”辅助文件。

image-20220207164005042

image-20220207164113322

再次使用xelatex命令编译两次。

image-20220207164206986

4、引用文献

添加cite引用命令。

(1)手动维护

使用"bib数据库文件"中参考文献条目的引用标志,作为cite命令的参数。

image-20220207164500583

image-20220207164629991

编译并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7165050487

当然,手动维护参考文献数据库是非常繁琐的。并且是极易出错的。

(2)谷歌学术

可以使用Google Scholar的相应功能,来实现文献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image-20220207170907544

在Google Scholar的搜索结果中,有一个引用链接。点击打开。

image-20220207171022999

点击下面的BibTeX链接

image-20220207171127683

点击打开,可以跳转到该文献BibTeX格式的数据。

image-20220207171205387

可以直接将该数据粘贴到参考文献数据库中。

image-20220207171432672

image-20220207171547652

cite命令中,可以通过该引用标志引用这个文献。

image-20220207171646445

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7171751738

(3)Zotero +浏览器

同样,可以从知网检索中导入数据。为此,需要使用安装有Zotero的FireFox浏览器。

详情请查看我写的另一篇博客

打开Zotero和知网,比如我们搜索“电池”。

image-20220209125524831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这个图标:

image-20220209125445252

然后选择需要的文献。

可以全部选择或者全不选。

image-20220209125711027

然后点击“OK”即可上传至Zotero。

在Zotero中选择需要导出的条目。

image-20220209130006760

右击“导出条目”。

image-20220209130036110

选择“BibTex格式”。

image-20220209130137056

选择文件导出路径并指定文件名。

image-20220209130232151

注意,文件以bib作为后缀名。

我们将这个文件用英文命名,并且和test.bib文件放在同一个目录下。

image-20220209144451186

拖入TeXstudio中。

image-20220209144544517

然后再次引用。

image-20220209144729592

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9144715241

注意,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并没有出现未引用的参考文献。

5、排版文献

如果需要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排版未引用的参考文献,需要使用nocite命令。

*指定:排版所有参考文献。

image-20220209145506687

在nocite命令中,也可以用引用标志,排版特定的参考文献。

清理编译过程文件(不清理的话就无法再次编译):

image-20220209145230466

image-20220209145314123

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9145610287

也可以将所有参考文献数据放置在同一个参考文献数据库文件中进行管理。

即:将cnki里面的数据全部复制到test文件中。

image-20220209150852323

然后取消cnki参考文献数据库的引用。

image-20220209151016494

清理编译过程文件。

image-20220209151057331

image-20220209151119383

这两个文件也可以删掉。

image-20220209151253897

此时只使用了test参考文献数据库文件。

编译并查看看结果:

image-20220209151422839

6、不同的参考文献排版样式

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参考文献排版样式。

<1> 比如alpha

image-20220209151607523

清理编译过程文件。

image-20220209151648322

image-20220209151702715

编译查看结果,注意引用格式和列表格式的变化:

这里的知网文献怎么没有引用上,我也不清楚。

image-20220209152040944

<2> 还可以使用natbib宏包,使用更多的样式。

image-20220209152315831

同时清理编译过程文件。

image-20220209152346574

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9152500429

<3> 还可以使用通过对natbib宏包指定不同的参数,来设定不同的排版格式。

比如,用round将排版结果变成圆括号。

image-20220209152732257

查看结果:

image-20220209152820724

<4> natbib宏包还提供了citetcitep命令

image-20220209153107683

用于实现不同的引用格式。

image-20220209153043592

natbib宏包还提供了更多的排版格式,更多细节,可以查阅其宏包使用说明。

若需要定制更多的参考文献排版格式,则需要根据所需编写相应的bst样式文件(使用了较为复杂的后缀实战语言,理解和使用都较为复杂)。

建议大家直接使用清华北大等提供的样式文件。

在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

另外,对其参考文献数据库文件,还可以使用类似JabRef这样的软件进行可视化管理。

三、代码

%导言区
\documentclass{ctexart} %ctexbook,ctexrep
\usepackage[round]{natbib}

\bibliographystyle{plainnat} %plain unsrt alpha abbrv

%usepackage{ctex}

%正文区(文稿区)
\begin{document}
	这是一个参考文献的引用: \citet{mittelbach2004}
	
	这是另一个引用: \citep{patashnik1984bibtex}
	
	这是来自知网的文献: \cite{__nodate}
	
	\nocite{*}
	\bibliography{test}

\end{document}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test参考文献数据库:

@book{mittelbach2004,
title = {The {{\LaTeX}} Companion},
publisher = {Addison-Wesley},
year = {2004},
author = {Frank Mittelbach and Michel Goossens},
series =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Computer Typesetting},
address = {Boston},
edition={Second}
}

@article{patashnik1984bibtex,
	title={BIBTEX 101},
	author={Patashnik, Oren},
	year={1984}
}


@article{__nodate,
	title = {基于相变储热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issn = {1000-6613},
	url = {https://kns.cnki.net/kns8/Detail?sfield=fn&QueryID=1&CurRec=5&recid=&FileName=HGJZ20220105002&DbName=CAPJLAST&DbCode=CAPJ&yx=Y&pr=&URLID=11.1954.TQ.20220106.1135.001},
	abstract = {动力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为20~50℃,因此热管理系统是其运行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变储热材料在发生相变时可以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量并且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在电池热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基于相变储热技术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基于相变材料的被动式热管理系统、主动式热管理系统以及主动式和被动相结合的耦合式热管理系统。综合来看,复合相变材料具有形状稳定性好、热导率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池组的温度,提高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导电复合相变材料的电热转换特性还可用于低温下快速加热电池,实现加热-冷却一体化。然而在相变材料被动式热管理系统中,相变材料吸收的热量无法及时释放出去,热...},
	language = {中文},
	urldate = {2022-02-09},
	journal = {化工进展},
	author = {罗, 明昀 and 凌, 子夜 and 方, 晓明 and 张, 正国},
	pages = {1--21},
}

@article{__2022,
	title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其应用分析},
	issn = {1672-9668},
	url = {https://kns.cnki.net/kns8/Detail?sfield=fn&QueryID=1&CurRec=6&recid=&FileName=SDQE202202050&DbName=CJFDLAST2022&DbCode=CJFD&yx=&pr=&URLID=},
	abstract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燃油车尾气排放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排放是解决排放污染的重要途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型汽车的技术核心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新能源汽车一跃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和背景,之后结合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针对性的探究合理的应用路径。},
	language = {中文;},
	number = {02},
	urldate = {2022-02-09},
	journal = {时代汽车},
	author = {周, 斌},
	year = {2022},
	pages = {114--115},
}

@article{__2022-1,
	title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issn = {1671-6329},
	url = {https://kns.cnki.net/kns8/Detail?sfield=fn&QueryID=1&CurRec=7&recid=&FileName=QCWZ202201001&DbName=CJFDLAST2022&DbCode=CJFD&yx=&pr=&URLID=},
	abstract =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应带动动力电池行业不断进步。经过2020年疫情的影响,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呈现出4大特点:(1)国家宏观支持政策持续发力;(2)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3)上游锂、钴、镍等为代表的资源将成为稀缺资源,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成为趋势;(4)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已经白热化,企业在产能布局和合资合作方面持续发力。},
	language = {中文;},
	number = {01},
	urldate = {2022-02-09},
	journal = {汽车文摘},
	author = {左, 培文 and 朱, 培培 and 邵, 丽青},
	year = {2022},
	pages = {1--7},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凡人多烦事01/article/detail/57224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