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与通信链路或者通信网络,互连位置不同,功能自治的计算机系统,并遵守一定的规则实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概括性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需要遵循的规则或者约定,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连接到网络上的所有端系统构成了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实现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与网络核心的连接与接入。
网络核心是由通信链路互连的分组交换设备构成的网络,作用是实现网络边缘中主机之间的数据中继与转发。
交换节点和传输介质的集合称为通信子网,即网络核心。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首先需要通过中间交换节点,为两台主机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称为电路,然后再利用该电路进行通信,通信结束后再拆除电路。
电路交换的优点是实时性高,时延和时延抖动都较小。
缺点是对于突发性数据传输,信道利用率低,且传输速率单一
以报文为单位在交换网络的各个节点进行存储-转发的方式传送。
分组交换将一个完整的报文拆分成若干个分组,分组传输过程通常也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优点:
(1)交换设备存储容量要求低
(2)交换速度快
(3)可靠传输效率高
(4)更加公平
分组长度的确定:
(1)分组长度与延迟时间
(2)分组长度与误码率
传输时延:节点把报文发送的时间(搬运工把货物搬运到传送带上的时间)
传播时延:报文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货物在传送带上的时间)
一段物理链路的传播时延与链路带宽的乘积
表示一段链路可以容纳的数据位数,也称为以位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丢包率常被用于评价和衡量网络性能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网络的拥塞程度
丢包率=丢失分组总数/发送分组总数
单位时间内源主机通过网络向目的主机实际送达的数据量
经常用于度量网络的实际数据传送能力,即网络实际可以达到的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传送速率
1.分层思想:计算机网络完成的所有功能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每层完成一部分子功能,每层在完成相应功能时与另一通信实体的相同层按照某种协议进行信息交换。
2.体系结构定义:计算机网络所划分的层次以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机构
略
三种类型:
1.客户/服务器(C/S)结构:最主要特征是通信只在客户与服务器之间进行,客户与客户之间不进行直接通信。
2.P2P(Peer to Peer)结构:每个对等端都同时具备C/S应用的客户与服务器特征,是一个服务器与客户的结合体,对等端之间直接通信。
3.混合结构:既有中心服务器存在,又有对等端(客户)间的直接通信。
服务端运行的是服务端进程,被动地等待客户请求服务,客户端运行的是客户进程,主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应用进程间遵循应用层协议交换应用层报文。
层次树状结构命名方法:
迭代查询:只是将下一步要查询的服务器告知查询主机或服务器
超文本传输协议,定义浏览器如何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以及web服务器如何向浏览器进行响应。
HTTP/1.0和HTTP/1.1
非持久连接,持久连接
非持久连接:
持久连接:
HTTP典型的请求方法有:GET,HEAD,POST,OPTION,PUT
HTTP状态码分类:
状态码 | 作用 | 描述 |
---|---|---|
1xx | 信息提示 | 通告信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交互 |
2xx | 成功 | 成功完成客户的请求操作,并进行响应 |
3xx | 重定向 | 表示资源已移走,需要向新的url发送请求 |
4xx | 客户端错误 | 由于客户端请求错误,无法成功响应 |
5xx | 服务器端错误 | 由于服务器端错错误,无法响应成功 |
Cookie中文名称为小型文本文件,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会话跟踪而存储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
弥补了HTTP协议无状态的不足,有利于进行用户跟踪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但也带来一些安全问题。
Cookie工作原理
SMTP是Internet电子邮件中核心应用层协议,实现邮件服务器之间或用户代理到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输。
SMTP使用传输层TCP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端口号25。
SMTP通过3个阶段的应用层交互完成邮件传输,分别是握手阶段,邮件传输阶段和关闭阶段。
SMTP的基本交互方式是SMTP客户端发送命令,命令后面可能携带参数,SMTP服务器对命令进行应答。
1.电子邮件包括首部,空白行,主体三部分
To(发给谁),Subject(主题),Cc(抄送给谁),From(由谁发送),Date(日期),Reply-To(回复发送给谁)
2.MIME(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拓展)
将非7位ASCII码文本内容转换为7位ASCII码文本内容,然后再利用SMTP进行传输
邮件首部增加MIME首部行,说明主体内容原本的数据类型以及采用的编码标准
1.第三版的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Version3,POP3)
2.互联网访问协议(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IMAP)
3.HTTP
文件传送协议(FTP):在互联网的两个主机之间实现文件互传的应用层协议。
C/S模式,采用控制连接(21端口)传输控制命令,数据连接(20端口)传输文件内容。(依赖于传输层的TCP)
P2P应用的优势:充分聚集利用了端系统(对等方主机)的计算能力以及网络传输带宽,对服务器依赖很小
Socket接口模型:
网络应用进程通信时需要通过API接口请求底层协议的服务。可以创建数据报类型套接字SOCK_DGRAM、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原始套接字SOCK_RAW。
传输层的核心任务是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服务。
主要功能包括:传输层寻址;应用层报文的分段和重组;报文的差错检测;进程间的端到端可靠数据传输控制;面向应用层实现复用和分解;端到端的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传输层协议提供逻辑通信服务;
传输层协议只需在端系统中实现;
通信的真正断点并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运行的应用进程。
1.用统一的寻址方法对应用进程进行标识——端口号。
2.在全网范围内使用“IP+端口号”唯一标识一个通信端点。
3.传输层端口号为16位整数,包含三类端口: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是传输层的一项基本功能,支持众多应用进程公用同一个传输层协议并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准确交付给不同的应用进程。
UDP套接字:<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
UDP套接字的端口号是UDP实现复用与分解的重要依据。
TCP套接字(标识一条TCP连接)
<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
当一个TCP报文从网络层到达一台主机时,该主机根据这四个值来将报文段分解到相应的套接字。
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措施:
停-等协议的主要特点就是每发送一个报文后就停下来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停-等协议的基本工作过程是:
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滑动窗口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Internet传输层协议,提供无连接,不可靠,数据报尽力传输服务。
计算校验和:
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实现机制包括差错编码、确认、序号、重传、计时器等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是基于滑动窗口协议,但是发送窗口大小动态变化。
(1)封装TCP报文段
(2)发出一个报文段后启动一个计时器
(3)通过校验和发现数据差错
(4)通过序号重新排序,丢弃重复的报文段
(5)流量控制
TCP协议利用窗口机制实现流量控制,但不是简单的滑动窗口协议。
TCP连接建立时,双方都为之分配了固定大小的缓冲空间;TCP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器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
(1)接收端在给发送端发送确认段时,通知接收窗口大小
(2)发送端在接下来发送数据段时,确保未确认段的应用层数据总量不超过接收端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从而确保接收端不会发生缓存溢出。
窗口机制:通过调节窗口的大小实现对发送数据速度的调整。
窗口调整的基本策略:
AIMD(Additive Increase,Multiplicative Decrease)
加性增加,乘性减小;
网络未发生拥塞时,逐渐“加性”增大窗口大小,当网络拥堵时“乘性”快速减小窗口大小。
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包括了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回复4部分。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层数据报从源主机送达目的主机。
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报网络:按照目的主机地址进行路由选择的网路
特点:
虚电路网络在网络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服务
特点:
异构网络:两个网络的通信技术和运行的协议不同。
异构网络互连的基本策略:
交换结构:
路由处理器:
执行路由器的各种指令,包括路由协议的运行,路由计算以及路由表的更新维护等。
拥塞:一种持续过载的网络状态,此时用户对网络资源(包括链路带宽,存储空间和处理器处理能力等)的总需求超过了网络固有的容量。
原因:
流量感知路由:
根据网络负载动态调整,将网络流量引导到不同的链路上,均衡网络负载,从而延缓或避免拥塞发生。
解决网络负载的震荡现象:
准入控制: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虚电路网络的拥塞预防技术。
基本思想:
对新建的虚电路进行审核,如果新建的虚电路会导致网络变得拥塞,那么网络拒绝建立该新虚电路。
拥塞状况的量化:基于平均流量和瞬时流量。
感知拥塞
处理拥塞:将拥塞信息通知到其上游结点
处理方法:
(1)抑制分组:将拥塞数据报的源主机返回一个抑制分组。
(2)背压:让抑制分组在从拥塞结点到源结点路径上的每一跳,都发挥抑制作用
负载脱落:路由器主动丢弃某些数据报
如何选择要丢弃的数据报:
IP数据报格式:
IP数据报分片
标识:判断这些分片是否属于同一个IP数据报
标志:判断是否为最后一个分片
片偏移:判断各分片的先后顺序。
Ipv4地址长度:32位二进制
点分十进制标记法
分类地址:A,B,C,D,E五类(网络号,主机号)
特殊地质、私有地址
子网划分:
将一个较大的子网划分为多个较小子网的过程。较大子网具有较短的网络前缀,较小子网具有稍长的前缀。
超网:将具有较长前缀的相对较小的子网合并为一个具有稍短前缀的相对较大的子网。
子网掩码:用来定义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长度。
分组转发: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为网络内的主机提供动态IP地址分配服务
网络地址转换NAT——使用私有地址访问互联网
从内网进入互联网的IP数据报:
将其源IP地址替换为NAT服务器拥有的合法公共IP地址,同时替换源端口号,并将替换关系记录到NAT转换表中。
从互联网返回的IP数据报:
依据其目的IP地址与目的端口号检索NAT转换表,得到内部私有IP地址与端口号,替换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然后将IP数据报转发到内部网络。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在主机或路由器间,实现差错信息报告。
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5种:
终点不可达、源点抑制、时间超时、参数问题和路由重定向
ICMP询问报文:
回声(echo)请求/应答、时间戳(timestamp)请求/应答。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是一种全局式路由选择算法。
每个路由器通过从其他路由器获得的链路状态信息构建出整个网络的拓扑图。
计算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每个节点基于与邻居结点间的距离直接链路距离,以及邻居交换过来的距离向量,计算并更新其到达没个目的结点的最短距离,然后将新的距离向量再通告给其所有邻居,知道距离向量不在改变。
Bellman-Ford方程:
实现大规模网络路由选择最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划分自治系统:
网关路由器 自治系统间路由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1)RIP:基于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跳数作为距离度量,最大距离不超过15跳,每30秒交换一次距离向量。
(2)OSPF:基于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外部网关协议:BGP
链路:通信链路连接的相邻结点的通信信道
链路层数据单元:帧
主要功能包括:
香农信道编码定理:
理论上可以通过编码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不发生错误,或者将错误概率控制在很小的数值之下。
汉明距离:两个等长码字之间,对应位不同的位数
编码集的汉明距离:该编码集中任意两个码字之间汉明距离的最小值。
差错编码的检错或纠错能力与编码集的汉明距离有关。
奇偶校验码:
奇校验:编码后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编码后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偶数
汉明码:可以实现单个比特差错纠正。
循环冗余码CRC:检错能力强,编码效率高,实现简单。
多利访问控制MAC:广播信道上用于协调各个结点的数据发送。
信道划分MAC协议:
ALOHA协议
纯ALOHA:直接发送–>信道侦听–>冲突重发
时隙ALOHA:时隙开始时发送–>信道侦听–>冲突则下一时隙以概率P重发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
发送前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1)非减持CSMA:忙则等待随机时间后再侦听
(2)1-减持CSMA:忙则持续侦听
(3)P-减持CSMA:闲则概率P在最近时隙发送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监听空闲后发送,发送时检测碰撞,碰撞后等待重发。
集中式控制
由一个主机负责调度其他通信站接入信道,从而避免冲突。
主要方法:轮询技术,又分为轮叫轮询和传递轮询。
分散式控制
典型方法:令牌技术,如令牌环网。
MAC地址
每个接口对应一个MAC地址,且全球唯一
长度为48位。
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本网内的主机或默认网关的IP地址获得其MAC地址;
查询/响应的方式。
IEEE802.3标准规定的
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方法
以太网技术
(1)10Base-5,10Base-T
(2)快速以太网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FX
(3)千兆以太网
(4)万兆以太网
转发与过滤
可以依据接收到的链路层帧的目的MAC地址,选择性地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以目的的MAC地址为逐渐,查找交换表。
自学习
交换机通过自学习构建交换表
优点
(1)消除冲突,提高性能
(2)支持异质链路
(3)易于进行网络管理
点对点协议——PPP
能够处理差错检测、支持多种上层协议、允许连接时协商IP地址,允许身份认证。
典型应用:拨号上网
功能: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
可应用于点对点链路和点对多链路。
帧定界:
帧的定界符是01111110
位填充:
通信系统的构成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
噪声源
模拟通信
模拟信号:信号的因变量是连续的
数字通信
数字信号:因变量是离散的
数据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系统的功能
狭义信道:信号传输介质
广义信道:信号传输介质和通信系统的一些变换装置。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无差错传输信息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模拟机带信号:模拟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信源发出的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
基带传输:直接在信道中传送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码型:
AMI码——信号交替反转码
零电平编码二进制信息0,二进制信息1(传号)则交替用正电平和负电平表示。
双相码——曼彻斯特码
正(高)电平跳到负(低)电平表示1,负电平跳到正电平表示0.
米勒码
CMI码
nBmB码
nBmT码
数字调制
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些特征参量,使载波信号的这些参量的变化反应数字基带信号的信息,进而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通带信号的过程。
键控法
利用两种不同的幅值、频率或相位来分别表示0或1.
物理层接口的四大特性,分别为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规程特性。
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DTE和DCE之间的接口特性。
DT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无线链路与有线链路的主要区别
永久地址和转交地址
基站AP
基本服务集BSS
AP发现
CSMA/CA——带碰撞避免的CSMA:
CSMA/CA通过RTS和CTS帧的交换,可以实现新到的预约占用,避免数据帧传输过程中的冲突。
基站系统BSS:基站控制器、收发基站
移动交换中心MSC
网关MSC
代理通告:
外部代理或归属代理使用一种现有路由器发现协议的扩展协议来通告其他服务。
周期性地在所有连接的链路上广播一个类型字段为9(路由器发现)的ICMP报文
代理请求:
移动节点广播一个代理请求报文,该报文是一个类型值为10的ICMP报文。
收到该请求的呆梨将直接向该移动节点单播一个代理通告
移动结点和/或外部代理向一个移动结点的归属代理注册或注销COA所使用的协议
WiMax
IEEE 802.16,城域网技术,传输距离更远,接入带宽更高
蓝牙
IEEE 802.15.1,小范围,低功率,低成本,自组织
ZigBee
IEEE 802.15.4,低功率,低数据速率,低工作周期
明文:未加密的消息
密文:被加密的消息
加密:伪装消息以隐藏消息的过程,即明文转变为密文的过程。
解密:密文转变为明文的过程。
现代密码分类:
对称秘钥密码: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密钥保密)
非对称密钥密码: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对称密钥密码分类:
分组密码:DES,AES,IDEA等。
流密码。
DES:56位密钥,64位分组。
三重DES:使用两个密钥(共112位),执行三次DES算法
AES:分组128位,密钥128/192/256位
IDEA:分组64位,密钥128位
密钥成对使用,其中一个用于加密,另一个用于解密,且加密密钥可以公开,也称公开密钥加密。
典型的公钥算法:
Diffie-Hellman算法
RSA算法
密码散列函数
特性:
定长输出;
单向性(无法根据散列值逆推报文)
抗碰撞性(无法找到具有相同散列值的两个报文)
典型三列函数
MD5:182位散列值
SHA-1:160位散列值
报文认证是使消息的接受者能够检验收到的消息是否是真实的认证方法。来源真是、未被篡改。
报文摘要(数字指纹)
报文认证方法
简单的报文验证:仅使用报文摘要,无法验证来源真实性。
报文认证码:使用共享认证密钥,但无法防止接收方篡改。
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
口令:会被窃听
加密口令:可能遭受回放(重放)攻击
加密一次性随机数:可能遭受中间人攻击
基于KDC的密钥生成和分发
认证中心CA:将公钥与特性的实体绑定
防火墙:能够隔离组织内部网络与公共互联网,允许某些分组通过,而阻止其他分组进入或离开内部网络的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一种设施。
前提:从外部到内部和从内部到外部的所有流量都经过防火墙
无状态分组过滤器
基于特定的规则对分组是通过还是丢弃进行决策
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防火墙规则。
有状态分组过滤器
根据每个TCP连接建立、拆除,根据状态确定是否允许分组通过。
应用网关
鉴别用户身份或针对授权用户开放特定服务。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当前观察到潜在的恶意流量时,能够产生警告的设备或系统。
电子邮件安全需求
安全电子邮件标准
PGP
SSL是介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安全协议
SSL协议栈
SSL握手过程
协商密码组,生成密钥,服务器/客户认证与鉴别。
VPN
建立在公共网络上的安全通道,实现远程用户,分支机构,业务伙伴等与机构总部网络的安全连接,从而构建针对特定组织机构的专用网络。
关键技术:隧道技术,如IPSec
典型的网络层安全协议——IPSec
提供机密性,身份鉴别,数据完整性验证和防重放攻击服务。
体系结构:认证AH协议、封装安全在和ESP协议。
运行模式:传输模式(AH传输模式,ESP传输模式)、隧道模式(AH隧道模式,ESP隧道模式)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