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LRU算法和LFU算法

lru算法和lfu

1、LRU算法

LRU是Least Recently Used的缩写,即最近最少使用,是一种常用的页面置换算法,选择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该算法赋予每个页面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一个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 t,当须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其 t 值最大的,即最近最少使用的页面予以淘汰。

简单的 LRU 算法的实现思路是这样的:

  1. 采用链表实现LRU算法,头部节点表示最近访问的节点,而尾部节点表示最近最久没有访问的节点。
  2. 当访问的的key所对应的节点在LRU链表中,就直接把该链表节点移动到链表的头部。
  3. 当访问的的key所对应的节点不在LRU链表中,就构建一个新的节点,放入到 LRU 链表的头部,如果LRU链表的大小超过一个阈值,还要淘汰 LRU 链表末尾的节点。

比如下图,假设 LRU 链表长度为 5,LRU 链表从左到右有 1,2,3,4,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访问了 3 ,因为 3 LRU链表中,所以把 3 移动到头部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如果接下来,访问了 8,因为 8 不在LRU链表中 ,所以需要先淘汰末尾的 5,然后再将 8 加入到头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eetCode原题:460. LFU 缓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LRUCache {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cap(capacity)
    {}
    
    int get(int key) 
    {
        if(map.find(key) == map.end()) return -1; //在map中找不到就返回-1
        auto key_value = *map[key];//找到了,获取对应的key_val
        cache.erase(map[key]);//将cache对应key_val的删除
        cache.push_front(key_value);//将key_val插入到lru头部
        map[key] = cache.begin();//更新映射
        return key_value.second;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if(map.find(key) == map.end())
        {
            if(cache.size() == cap)//map中没有key,但容量满了,需要删除lru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同时将map的映射删除
            {
                map.erase(cache.back().first);
                cache.pop_back();
            }
        }
        else
        {
            cache.erase(map[key]);//map中有key,则删除cache中的key_val,并把它插入到lru头部
        }
        cache.push_front({key, value});
        map[key] = cache.begin();//更新映射
    }
    int cap;
    list<pair<int, int>> cache;//lru链表
    unordered_map<int, list<pair<int, int>>::iterator> map;//用于表示key_val是否存在,并指向lru链表中的具体位置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2、LFU算法

LFU是Least Frequently Used的缩写,即最近最不经常使用。择最近使用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

对于每个节点,都需要维护其使用次数 count、最近使用时间 time。
cache容量为n,即最多存储n个节点。

那么当我需要插入新节点并且cache已经满了的时候,需要删除一个之前的节点。删除的策略是:优先删除使用次数count最小的那个节点,因为它最近最不经常使用,所以删除它。如果使用次数count最小值为min_cnt,这个min_cnt对应的节点有多个,那么在这些节点中删除最近使用时间time最早的那个节点(举个栗子:a资源和b资源都使用了两次,但a资源在5s的时候最后一次使用,b资源在7s的时候最后一次使用,那么删除a,因为b资源更晚被使用,所以b资源相比a资源来说,更有理由继续被使用,即时间局部性原理)。

可以采用哈希表+集合,集合负责对节点进行排序,哈希表则能在O(1)时间内查找key对应的节点。

LeetCode原题:460. LFU 缓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Node
{
public:
    int count, time, key, value;
    Node(int _count, int _time, int _key, int _value)
    :count(_count)
    ,time(_time)
    ,key(_key)
    ,value(_value)
    {}
    //重载小于
    bool operator<(const Node& node) const
    {
        return count == node.count ? time < node.time : count < node.count;
    }
};

class LFUCache {
public:
    //容量和时间戳
    int capacity, time;
    unordered_map<int, set<Node>::iterator> keyTable;
    set<Node> S;
    LFUCache(int _capacity) 
    :capacity(_capacity)
    ,time(0)
    {
        keyTable.clear();
        S.clear();
    }
    
    int get(int key) 
    {
        //如果LFUCache为0
        if(capacity == 0)
        {
            return -1;
        }
        //哈希表没有对应的key-val
        auto it = keyTable.find(key);
        if(it == keyTable.end())
        {
            return -1;
        }
        //从哈希表中获得旧的缓存
        Node cache = *(it->second);
        S.erase(cache);
        //更新旧缓存
        cache.count += 1;
        cache.time = ++time;
        //将缓存从新放入到哈希表和set中
        S.insert(cache);
        it->second = S.find(cache);
        return cache.value;
    }
    
    void put(int key, int value) 
    {
        if(capacity == 0) 
        {
            return;
        }
        auto it = keyTable.find(key);
        //哈希表没有对应的key-val
        if(it == keyTable.end())
        {
            //如果达到缓存容量上限
            if(keyTable.size() == capacity)
            {
                //从哈希表和set中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缓存
                keyTable.erase(S.begin()->key);
                S.erase(S.begin());
            }

            //创建新缓存
            Node cache = Node(1, ++time, key, value);
            //将新缓存加入到哈希表和set中
            S.insert(cache);
            keyTable[cache.key] = S.find(cache);
        }
        else
        {
            //从哈希表中获得旧的缓存
            Node cache = *(it->second);
            S.erase(cache);
            //更新旧缓存
            cache.count += 1;
            cache.time = ++time;
            cache.value = value;
            //将缓存从新放入到哈希表和set中
            S.insert(cache);
            it->second = S.find(cache);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寸_铁/article/detail/950759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