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王道机试C++第 5 章 数据结构一:向量vector和蓝桥杯13年两个程序 Day31

王道机试C++第 5 章 数据结构一:向量vector和蓝桥杯13年两个程序 Day31

5.1 向量

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的线性集合,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元素。给每个元素分配唯一的一个下标,就能用这个下标指代该元素。还可通过下标直接访问数组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并且这些访问能在常数时间内完成。

1STL-vector

        向量( vector )是可以改变其大小的线性序列容器。像数组一样,向量使用连续的空间存储元素,这表明向量也可以像数组一般通过下标来访问其元素。但与数组不同的是,向量的大小可以动态变化。
       向量在内部使用动态分配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元素,这表明在必要时会重新分配数组,以便在插入新元素时增大其容量。重新分配数组就需要将原来的所有元素移动到新数组中,而这是相当耗时的一项工作,因此向量并不会在每次添加新元素后就重新分配数组。相反,向量每次重新分配数组时,会多分配一些额外的存储空间,以便适应未来可能的增长,因此向量的容量可能会大于其元素需要的实际容量。重新分配数组时,数组的大小呈双倍增长,保证能够在常数时间内将新元素插入到向量的末尾。与数组相比,向量其实是通过消耗更多的内存来换取存储管理效率的。
1 vector 的定义
        要使用向量 vector 标准模板,就要在代码中添加头文件,格式为 #include <vector> 。定义一个向量 vector 的写法是 vector<类型> 定义向量的名字。
2 vector 的状态
        vector 中用做判断的状态通常有两个:一个是返回当前向量是否为空的 empty() ,另一个是返回当前向量元素个数的 size()
3 vector 尾部元素的添加或删除
       定义一个向量后,如果要向其尾部添加新的元素,或删除尾部的元素,那么就要使用 push_back()和 pop_back()
4 vector 元素的访问
① 可以像数组一般通过元素下标进行访问,下标从 0 size()-1
② 可以通过迭代器进行访问,迭代器类似于指针。
5 vector 元素操作
vector 中的常用元素操作包括:在任意位置插入元素的 insert() ,在任意位置删除元素的erase(),将向量清空的 clear()
6 vector 迭代器操作
vector 中常用的迭代器操作包括:返回向量中的首元素的迭代器 begin() ,返回向量中
元素后一个位置的迭代器 end()
一些基本的代码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int main() {
  4. vector<int> myVector;
  5. myVector.push_back(1);//给数组尾部扩容
  6. // 向尾部逐一添加元素04
  7. for (int i = 0; i < 5; ++i) {
  8. myVector.push_back(i);
  9. }
  10. vector<int>vec1{1,2,3} ;//创建一个动态数组开始就赋值
  11. for(unsigned i=0;i<vec.size();++i){
  12. printf("vec1[%d]=%d\n",i,vec1[i])
  13. }
  14. // 头部插入 315
  15. myVector.insert(myVector.begin(), 3, 15);
  16. // 移除尾部元素
  17. myVector.pop_back();
  18. // 打印向量元素
  19. for (int i = 0; i < myVector.size(); ++i) {
  20. printf("%d ", myVector[i]);
  21. }
  22. printf("\n");
  23. // 访问第 5 个元素
  24. printf("the 5th element of myVector: %d\n", myVector[4]);
  25. // 打印向量大小
  26. printf("the size of myVector: %d\n", myVector.size());
  27. // 删除第 5 后续的元素
  28. myVector.erase(myVector.begin() + 5, myVector.end());
  29. // 遍历向量并打印
  30. for (vector<int>::iterator it = myVector.begin(); it != myVector.end(); it++) {
  31. printf("%d ", *it);
  32. }
  33. printf("\n");
  34. // 清空向量
  35. myVector.clear();
  36. return 0;
  37. }

2.向量的应用

例题 5.1 完数与盈数(清华复试上机题)

题目描述:
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各个因子(该数本身除外)之和,如 6 = 3 + 2 + 1 ,那么称该数为“完
数”;若因子之和大于该数,则称其为“盈数”。求出 2 60 之间的所有“完数”和“盈数”。
输入: 题目没有任何输入。
输出: 输出 2 60 之间的所有“完数”和“盈数”,并以如下形式输出:
            E: e1 e2 e3 (ei 为完数 )
            G: g1 g2 g3 (gi 为盈数 )
其中两个数之间要有空格,行尾不加空格。
提示:所谓的因子是指eg:6可以整除几;
代码表示: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int Sum(int i){//传入的是i
  4. int sum=0;
  5. for(int j=1;j<i;++j){
  6. if(i%j==0){
  7. sum=sum+j;
  8. }
  9. }
  10. return sum;
  11. }
  12. int main() {
  13. vector<int>evec;//完数
  14. vector<int>gvec;//盈数
  15. for(int i=2;i<=60;++i){
  16. if(i==Sum(i)){//数等于约数和
  17. evec.push_back(i);
  18. }
  19. else if(i<Sum(i)){
  20. gvec.push_back(i);
  21. }
  22. }
  23. printf("E:");
  24. for(int i=0;i<evec.size();++i){
  25. printf(" %d",evec[i]);
  26. }
  27. printf("\n");
  28. printf("G:");
  29. for(int i=0;i<gvec.size();++i){
  30. printf(" %d",gvec[i]);
  31. }
  32. printf("\n");
  33. return 0;
  34. }

[蓝桥杯 2013 省 B] 带分数

题目描述

100 可以表示为带分数的形式:100=3+69258 / 714  

还可以表示为:100=82+3546 / 197

注意特征:带分数中,数字 1 ~ 9 分别出现且只出现一次(不包含 0)。

类似这样的带分数,100 有 11 种表示法。

输入格式:从标准输入读入一个正整数 N(N<106)。

输出格式:程序输出数字 N用数码 1 ~ 9 不重复不遗漏地组成带分数表示的全部种数。

注意:不要求输出每个表示,只统计有多少表示法!

代码表示: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int main() {
  4. int n;
  5. cin >> n;
  6. vector<int> vec;
  7. for (int i = 1; i <= 9; ++i) {
  8. vec.push_back(i);
  9. }
  10. int count = 0;
  11. //使用do-while循环来进行全排列。在每次迭代中,使用两个嵌套的for循环来枚举数码的排列组合。
  12. //变量i表示第一个数码的位置,变量j表示第二个数码的位置
  13. do {
  14. for (int i = 1; i <= 7; ++i) {
  15. for (int j = i + 1; j <= 8; ++j) {
  16. //变量k来遍历数码的位置。通过不同的循环范围,将数码分别赋值给变量a、b和c。
  17. //这样就得到了带分数的三个部分
  18. int a = 0, b = 0, c = 0;
  19. for (int k = 0; k < i; ++k) {
  20. a = a * 10 + vec[k];
  21. }
  22. for (int k = i; k < j; ++k) {
  23. b = b * 10 + vec[k];
  24. }
  25. for (int k = j; k < 9; ++k) {
  26. c = c * 10 + vec[k];
  27. }
  28. if (a + b * 1.0 / c == n) {
  29. count++;
  30. }
  31. }
  32. }
  33. //next_permutation函数来获取向量vec的下一个排列
  34. } while (next_permutation(vec.begin(), vec.end()));
  35. cout << count << endl;
  36. return 0;
  37. }
心的体会:

1、外层循环的变量i表示第一个数码的位置,范围是从1到7。内层循环的变量j表示第二个数码的位置,范围是从i+1到8。

通过这样的设置,确保了第二个数码的位置在第一个数码的位置之后,避免了重复计算相同的组合。这样,循环的组合可以覆盖所有可能的数码位置组合,例如,第一个数码在位置1,第二个数码在位置2、3、4、5、6、7、8;第一个数码在位置2,第二个数码在位置3、4、5、6、7、8;以此类推。在每个组合中,代码会根据数码的位置,将数码的值分别赋给变量abc,然后进行特定的计算或操作。

2、next_permutation 是一个 C++ 标准库中的函数,用于在给定序列中生成下一个(字典序的)排列。它会修改输入序列,将其变为下一个排列,并返回 true;如果输入序列已经是最后一个排列,则将其变为第一个排列并返回 false

这个函数一般用于排列组合等算法中,可以帮助我们遍历所有的排列方式。调用方法如下:

template <class BidirectionalIterator>

bool next_permutation (BidirectionalIterator first, BidirectionalIterator last);

其中 firstlast 是表示范围的迭代器,函数会在 [first, last) 范围内生成下一个排列。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一个数组 {1, 2, 3},初始时排列为 {1, 2, 3},连续调用 next_permutation 函数将会得到以下排列:

  1. {1, 3, 2}
  2. {2, 1, 3}
  3. {2, 3, 1}
  4. {3, 1, 2}
  5. {3, 2, 1}

当函数返回 false 时,表示已经遍历完所有排列,下一次调用时会重新开始。

3、do-while循环和while循环的主要区别在于条件的判断时机。do-while循环是先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然后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即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而while循环是先判断条件是否满足,然后再执行循环体,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如果在这段代码中,确保至少执行一次循环体是必要的,即希望在进入循环之前先执行一次计算或操作,那么使用do-while循环是合适的。


[蓝桥杯 2013 省 B] 翻硬币

题目背景:小明正在玩一个“翻硬币”的游戏。

题目描述:

桌上放着排成一排的若干硬币。我们用 * 表示正面,用 o 表示反面(是小写字母,不是零),比如可能情形是 **oo***oooo,如果同时翻转左边的两个硬币,则变为 oooo***oooo。现在小明的问题是:如果已知了初始状态和要达到的目标状态,每次只能同时翻转相邻的两个硬币,那么对特定的局面,最少要翻动多少次呢?

输入格式:两行等长字符串,分别表示初始状态和要达到的目标状态,每行长度小于 1000。

数据保证一定存在至少一种方案可以从初始状态和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输出格式: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步数。

代码表示:
  1. #include <bits/stdc++.h>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int main() {
  4. string initial_state, target_state;//两个字符串变量
  5. getline(cin, initial_state);
  6. getline(cin, target_state);
  7. int min_steps = 0;//最小操作步数
  8. int size = initial_state.size();//初始状态字符串的长度
  9. //从第一个字符到倒数第二个字符(size - 1
  10. 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 {
  11. if (initial_state[i] != target_state[i]) {
  12. initial_state[i] = (initial_state[i] == '*') ? 'o' : '*';
  13. initial_state[i + 1] = (initial_state[i + 1] == '*') ? 'o' : '*';
  14. min_steps++;
  15. }
  16. }
  17. cout << min_steps << endl;
  18. return 0;
  19. }
心得体会:

1、for (int i = 0; i < size - 1; i++):这行代码定义了一个循环,初始化一个整型变量i为0,循环条件是i小于size - 1size - 1是为了确保在循环中访问的是有效的字符范围。每次循环结束后,i增加1。

2、if (initial_state[i] != target_state[i]):这行代码判断当前位置的初始状态字符initial_state[i]是否与目标状态字符target_state[i]不相同。如果不相同,说明需要进行翻转操作。

3、initial_state[i] = (initial_state[i] == '*') ? 'o' : '*';:这行代码使用了条件运算符(三元运算符)来进行判断和赋值操作。如果当前字符是'*',则将其翻转为'o';否则,翻转为'*'。这样就完成了对当前位置的硬币的翻转操作。

三元运算符是一种在许多编程语言中都存在的条件表达式。它也被称为条件运算符或三元条件运算符。其语法形式为:condition ? expression1 : expression2

1)condition 是一个条件表达式,通常是一个布尔表达式(返回 true 或 false)或可以被解释为布尔值的表达式。它用于确定选择哪个表达式的结果。

2)expression1 是在 condition 为真(true)时执行的表达式或值。

3)expression2 是在 condition 为假(false)时执行的表达式或值。

  1. int a = 5;
  2. int b = 10;
  3. int max = (a > b) ? a : b;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 a 大于 b,则将 max 设置为 a 的值;否则将 max 设置为 b 的值

4、initial_state[i + 1] = (initial_state[i + 1] == '*') ? 'o' : '*';:这行代码与前一行类似,对当前位置的下一个硬币进行翻转操作。因为每次要翻转两个硬币。

5、i是从0开始的,所以循环条件是size-1;  注意字符串的下边为0开始的地方是从左边开始的。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丑西瓜9/article/detail/23350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