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分布式数据库实战第五节 保证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库可靠_分布式数据库稳定性

分布式数据库稳定性

16 再谈一致性:除了 CAP 之外的一致性模型还有哪些?

在“05 | 一致性与 CAP 模型:为什么需要分布式一致性”中,我们讨论了分布式数据库重要的概念——一致性模型。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在该部分只谈到了几种数据端(服务端)的强一致模型。那么这一讲,我们将接着讨论剩下的一致性模型,包括客户端(会话)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等。

现在我就和你一起,把一致性模型的知识体系补充完整。

完整的一致性模型

完整的一致性模型如下图所示。

Drawing 0.png

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了可用性的程度,下面我来具体说说。

  1. 粉色代表网络分区后完全不可用。也就是 CP 类的数据库。

  2. 黄色代表严格可用。当客户端一直访问同一个数据库节点,那么遭遇网络分区时,在该一致性下依然是可用的。它在数据端或服务端,被认为是 AP 数据库;而从客户端的角度被认为是 CP 数据库。

  3. 蓝色代表完全可用。可以看到其中全都是客户端一致性,所以它们一般被认为是 AP 数据库。

我们看到图中从上到下代表一致性程度在降低。我在 05 讲中介绍的是前面三种一致性,现在要介绍剩下的几种,它们都是客户端一致性。

客户端一致性

客户端一致性是站在一个客户端的角度来观察系统的一致性。我们之前是从“顺序性”维度来研究一致性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多个节点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而如果只从一个客户端出发,我们只需要研究“延迟性”。

分布式数据库中,一个节点很可能同时连接到多个副本中,复制的延迟性会造成它从不同副本读取数据是不一致的。而客户端一致性就是为了定义并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这其中包含了写跟随读、管道随机访问存储、读到已写入、单增读和单增写。

写跟随读(Writes Follow Reads)

WFR 的另一个名字是回话因果(session causal)。可以看到它与因果一致的区别是,它只针对一个客户端。故你可以对比记忆,它是对于一个客户端,如果一次读取到了写入的值 V1,那么这次读取之后写入了 V2。从其他节点看,写入顺序一定是 V1、V2。

WFR 的延迟性问题可以描述为:当写入 V1 时,是允许复制延迟的。但一旦 V1 被读取,就需要认为所有副本中 V1 已经被写入了,从而保证从副本写入 V2 时的正确性。

管道随机访问存储(PRAM)/FIFO

管道随机访问存储的名字来源于共享内存访问模型。像 05 讲中我们提到的那样,分布式系统借用了并发内存访问一致性的概念来解释自己的问题。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很怪,故改用 FIFO,也就是先进先出,来命名分布式系统中类似的一致性。

它被描述为从一个节点发起的写入操作,其他节点与该节点的执行顺序是一致的。它与顺序一致性最大的区别是,后者是要求所有节点写入都是有一个固定顺序的;而 PRAM 只要求一个节点自己的操作有顺序,不同节点可以没有顺序。

PRAM 可以拆解为以下三种一致性。

  1. 读到已写入(Read Your Write):一个节点写入数据后,在该节点或其他节点上是能读取到这个数据的。

  2. 单增读(Monotonic Read):它强调一个值被读取出来,那么后续任何读取都会读到该值,或该值之后的值。

  3. 单增写(Monotonic Write):如果从一个节点写入两个值,它们的执行顺序是 V1、V2。那么从任何节点观察它们的执行顺序都应该是 V1、V2。

同时满足 RYW、MR 和 MW 的一致性就是 PRAM。PRAM 的实现方式一般是客户端一直连接同一个节点,因为读写同一个节点,故不存在延迟性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 PRAM 与 WFR 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更强的因果一致。也就是一个客户端连接同一个节点,同时保持回话因果一致,就能得到一个普通的因果一致。这种模式与 05 讲中介绍的是不一样的,这次我们是采用模型递推的模式去构建一致性,目的是方便模型记忆。但这并不代表因果一致一定是这种模型化的构建方式;相反,在 05 讲中介绍的时间戳模式更为普遍。

我们刚才说到,PRAM 是严格可用的,并不是完全可用,如果要完全可用一般可以牺牲 RYW,只保留 MR 和 MW。这种场景适合写入和读取由不同的客户端发起的场景。

至此,我们已经将所有的强一致模型介绍了一遍。掌握上面那个图,你就掌握了完整的一致性模型。下面我要为你介绍最弱的一致性模型,也就是最终一致。

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是非常著名的概念。随着互联网和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发展,这一概念被广泛地传播。它被表述为副本之间的数据复制完全是异步的,如果数据停止修改,那么副本之间最终会完全一致。而这个最终可能是数毫秒到数天,乃至数月,甚至是“永远”。

最终一致性具有最高的并发度,因为数据写入与读取完全不考虑别的约束条件。如果并发写入修改同一份数据,一般采用之前提到的一些并发冲突解决手段来处理,比如最后写入成功或向量时钟等。

但是,最终一致性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是完全不可用的。它至少会造成各种偏序(skew)现象,比如写入数据后读取不出来,或者一会儿能读取出来,一会儿又读取不出来。因为数据库系统是底层核心系统,许多应用都构建在它上面,此种不稳定表现在分布式数据库设计中是很难被接受的。故我们经常采用可调节的最终一致性,来实现 AP 类的分布式数据库。

可调节一致性

一般的分布式系统的写入和读取都是针对一个节点,而可调节一致性针对最终一致性的缺点,提出我们可以同时读取多个节点。现在我们引入可调节一致性设计的三个变量。

  1. 副本数量 N:是分布式集群中总的节点数量,也就是副本总量。

  2. 最少并发写入数量 W:当一份数据同步写入该数量的节点后,我们认为该数据是写入成功的。

  3. 最少并发读取数量 R:当读取数据时,至少读取该数量的节点,比较后选择最终一份最新的数据。如此我们才认为一次读取操作是成功的。

当分布式系统的并发读写数量满足下面的公式:

W + R > N

这时我们认为该系统的并发度可以满足总是能读取到最新的数据。因为你可以发现,写入节点与读取的节点之间肯定存在重合,所以每次读取都会发现最新写入的一个节点。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 N=3、W=2 和 R=2。这个时候,系统容忍一个节点失效。正常情况下三个节点都能提供读写服务,如果其中一个节点失效,读写的最少节点数量依然可以满足。在三个节点同时工作的情况下,最新数据至少在两个节点中,所以从三个里面任意读取两个,其中至少一个节点存在最新的数据。

你可能注意到,我上文用了很多“最少”这种描述。这说明在实际中实现这种分布式数据库时,可以在写入时同时写入三个节点。但此时只要其中两个节点返回成功,我们就认为写入成功了。读取也同样,我们可以同时发起三个读取,但只需要获取最快返回的两个结果即可。

那么有的人会问,为什么不每次写入或读取全部节点呢?我的回答是也可以的,比如对于写入负载较高的场景可以选择 W=1、R=N;相反,对于读取负载高的场景可以选择 W=N、R=1。你不难发现这两种模式分别就是上文讨论的强一致性:前者是客户端一致性,后者是数据一致性(同步复制)。故可调节一致性同时涵盖了弱一致性到强一致性的范围。

如何选择 W 和 R 呢?增加 W 和 R 会提高可用性,但是延迟会升高,也就是并发度降低;反之亦然。一个常用的方式是 Quorums 方法,它是集群中的大多数节点。比如一个集群有 3 个节点,Quorums 就是 2。这个概念在分布式数据库中会反复提及,比如领导选举、共识等都会涉及。

对于可调节一致性,如果我们的 W 和 R 都为 Quorums,那么当系统中失败节点的数量小于 Quorums 时,都可以正常读写数据。该方法是一种在并发读与可用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办法。因为 W 和 R 比 Quorums 小,就不满足 W+R>N;而大于 Quorums 只降低了并发度,可用性是不变的。因为 W 和 R 越大,可失败的节点数量越小。

但是使用 Quorums 法有一个经典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节点数量应为奇数,否则就无法形成多数的 Quorums 节点。

Witness 副本

我在上文介绍了利用 Quorums 方法来提高读取的可用性。也就是写入的时候写入多个副本,读取的时候也读取多个副本,只要这两个副本有交集,就可以保证一致性。虽然写入的时候没有写入全部副本,但是一般需要通过复制的方式将数据复制到所有副本上。比如有 9 个节点,Quorums 是 5,即使一开始写入了 5 个节点,最终 9 个节点上都会有这一份数据。这其实增加了对于磁盘的消耗,但是对于可用性没有实质的提高。

我们可以引入 Witeness 副本来改善上面这种情况,将集群中的节点分为复制节点与 Witness 节点。复制节点保存真实数据,但 Witeness 节点在正常情况下不保存数据。但是当集群中的可用节点数量降低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一部分 Witeness 节点暂时转换为可以存储数据的节点。当集群内节点恢复后,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再次转换为 Witeness 节点,并释放上面存储的数据。

那么需要使用多少个 Witeness 副本来满足一致性呢?假设我们现在有 r 个复制副本和 w 个 Witeness 副本。那么总副本数量为 r+w,需要满足下面两个规则:

  1. 读写操作必须要有 Quorums 数量的节点,也就是 (r+w)/2+1 个节点参与;

  2. 在条件 1 给出的节点中,至少有一个节点是复制节点。

只要满足这两条规则,就可以保证 Witeness 节点的加入是满足一致性要求的。

现在分布式数据库广泛使用 Witeness 节点来提高数据存储的利用率,如 Apache Cassandra、Spanner 和 TiDB 等。但是它们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深入研究。

CRDT 算法

上文我们探讨了最终一致性方案,除了使用可调节手段来保持一致性外。我们可以使用 Conflict-Free Replicated Data Type(CRDT)来解决最终一致的数据冲突问题。

CAP 理论提出者 Eric Brewer 撰文回顾 CAP 时也提到,C 和 A 并不是完全互斥,建议大家使用 CRDT 来保障一致性。自此各种分布式系统和应用均开始尝试 CRDT,微软的 CosmosDB 也使用 CRDT 作为多活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而众多云厂商也使用 CRDT 来制定 Redis 的多活一致性方案。

由于目前 CRDT 算法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方便你理解,我这里选取携程网内部 Redis 集群一致性方案,它的技术选型相对实用。如果你对 CRDT 有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这里就不对诸如 PN-Counter、G-Set 等做进一步说明了。

由于 Redis 最常用的处理手段是设置字符串数据,故需要使用 CRDT 中的 register 进行处理。携程团队选择了经典的 LWW Regsiter,也就是最后写入胜利的冲突处理方案。

这种方案,最重要的是数据上需要携带时间戳。我们用下图来说明它的流程。

Drawing 1.png

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个节点的数据是一个二元组,分别是 value 和 timestamp。可以看到节点间合并数据是根据 timestamp,也就是谁的 timestamp 大,合并的结果就以哪个值为准。使用 LWW Register 可以保证高并发下合并结果最终一致。

而删除时,就需要另外一种算法了。那就是 Observed-Remove SET(OR Set),其主要的目的是解决一般算法无法删除后重新增加该值的情况。

它相较于 LWW-Register 会复杂一些,除了时间戳以外,还需要给每个值标记一个唯一的 tag。比如上图中 P1 设置(1,3),实际需要设置(1α,3);而后如果删除 1,集合就为空;再添加 1 时,标签就需要与一开始不同,为(1β,5)。这样就保证步骤 2 中的删除操作不会影响步骤 3 中的增加操作。因为它们虽然数值相同,但是标签不同,所以都是唯一的。

以上就是 Redis 跨 IDC 异步同步的核心技术方案,当然细节还是有很多的,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自行学习。

总结

到这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布式数据库中关于一致性问题的全部内容。这部分你要理解一致性模型图,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数据端一致性与客户端一致性;同时结合 CAP 理论体会不同一致性所对应的可用性。

最终一致性一般应用在跨数据中心、跨区域节点这种无主同步的场景,使用可调节的一致性和 CRDT 算法可以保证同步的一致性。

学习一致性部分后,我们就可以评估各种分布式数据库文档中的一致性概念了,从而理解它们背后的设计理念。在本模块的最后一讲,我会举例说明一些分布式数据库一致性方面的背后逻辑。

欢迎你和我一起思考,祝你每天能强大一点。下一讲我们将探讨数据是如何可靠进行传输的,希望准时与你相见。


17 数据可靠传播:反熵理论如何帮助数据库可靠工作?

上一讲我们完整地介绍了一致性的概念,其中一致性程度最低的是最终一致性。在最终一致性的条件下,节点间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同步,才能将最新数据在节点间进行分发。这就需要这些最新产生的数据能在节点间稳定地传播。

但是,现实是非常无情的,数据传播中会遇到各种故障,如节点崩溃失败、网络异常、同步数据量巨大造成延迟高等情况,最终会造成最终一致性集群内部节点间数据差异巨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集群向着越来越混乱的局面恶化。

以上描述的场景就是“熵增”。这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在 2020 年上映的影片“Tenet”中,对“熵”的概念有过普及,其中把熵描述为与时间有关,好像熵增就是正向时间,熵减就是时间倒流。

其实熵与时间之间是间接关系。19 世纪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不借助外力,热力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理传播,进而出现一个理论:在封闭系统内且没有外力作用下,熵总是增的。而时间也是跟随熵增一起向前流动的。影片假设,如果能将熵减小,时间就应该可以随之倒流。

熵的概念深入了各个领域中,一般都表示系统总是向混乱的状态变化。在最终一致性系统中,就表示数据最终有向混乱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入“反熵”机制来施加“外力”,从而消除自然状态的“熵增”所带来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些外部手段,将分布式数据库中各个节点的数据达到一致状态。那么反熵的手段包含:前台同步、后台异步与 Gossip 协议。现在让我来一一为你介绍。

前台同步

前台同步是通过读与写这两个前台操作,同步性地进行数据一致性修复。它们分别称为读修复(Read Repair)和暗示切换(Hinted Handoff)。

读修复

随着熵逐步增加,系统进入越来越混乱的状态。但是如果没有读取操作,这种混乱其实是不会暴露出去的。那么人们就有了一个思路,我们可以在读取操作发生的时候再来修复不一致的数据。

具体操作是,请求由一个总的协调节点来处理,这个协调节点会从一组节点中查询数据,如果这组节点中某些节点有数据缺失,该协调节点就会把缺失的数据发送给这些节点,从而修复这些节点中的数据,达到反熵的目的。

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个思路与上一讲的可调节一致性有一些关联。因为在可调节一致性下,读取操作为了满足一致性要求,会从多个节点读取数据从而发现最新的数据结果。而读修复会更进一步,在此以后,会将落后节点数据进行同步修复,最后将最新结果发送回客户端。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

Drawing 0.png

当修复数据时,读修复可以使用阻塞模式与异步模式两种。阻塞模式如上图所示,在修复完成数据后,再将最终结果返还给客户端;而异步模式会启动一个异步任务去修复数据,而不必等待修复完成的结果,即可返回到客户端。

你可以回忆一下,阻塞的读修复模式其实满足了上一讲中客户端一致性提到的读单增。因为一个值被读取后,下一次读取数据一定是基于上一次读取的。也就是说,同步修复的数据可以保证在下一次读取之前就被传播到目标节点;而异步修复就没有如此保证。但是阻塞修复同时丧失了一定的可用性,因为它需要等待远程节点修复数据,而异步修复就没有此问题。

在进行消息比较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优化的手段是使用散列来比较数据。比如协调节点收到客户端请求后,只向一个节点发送读取请求,而向其他节点发送散列请求。而后将完全请求的返回值进行散列计算,与其他节点返回的散列值进行比较。如果它们是相等的,就直接返回响应;如果不相等,将进行上文所描述的修复过程。

这种散列模式的一个明显好处是在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时,判断数据一致性的代价很小,故可以加快读取速度并有效降低系统负载。常用的散列算法有 MD5 等。当然,理论上散列算法是有碰撞的可能性的,这意味着一些不一致状态无法检测出来。首先,我们要说在真实场景中,这种碰撞概率是很低的,退一万步讲,即使发生碰撞,也会有其他检测方来修复该差异。

以上就是在读取操作中进行的反熵操作,那么在写入阶段我们如何进行修复呢?下面我来介绍暗示切换。

暗示切换

暗示切换名字听起来很玄幻。其实原理非常明了,让我们看看它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Drawing 1.png

客户端首先写入协调节点。而后协调节点将数据分发到两个节点中,这个过程与可调节一致性中的写入是类似的。正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写入的两个节点数据是一致的。如果其中的一个节点失败了,系统会启动一个新节点来接收失败节点之后的数据,这个结构一般会被实现为一个队列(Queue),即暗示切换队列(HHQ)。

一旦失败的节点恢复了回来,HHQ 会把该节点离线这一个时间段内的数据同步到该节点中,从而修复该节点由于离线而丢失的数据。这就是在写入节点进行反熵的操作。

以上介绍的前台同步操作其实都有一个限制,就是需要假设此种熵增过程发生的概率不高且范围有限。如果熵增大范围产生,那么修复读会造成读取延迟增高,即使使用异步修复也会产生很高的冲突。而暗示切换队列的问题是其容量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对于一个长期离线的节点,HHQ 可能无法保存其全部的消息。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处理这种大范围和长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呢?下面我要介绍的后台异步方式就是处理此种问题的一些方案。

后台异步

我们之前介绍的同步方案主要是解决最近访问的数据,那么将要介绍的后台异步方案主要面向已经写入较长时间的数据,也就是不活跃的数据。进而使用这种方案也可以进行全量的数据一致性修复工作。

而后台方案与前台方案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前台方案重点放在修复数据,而后台方案由于需要比较和处理大量的非活跃数据,故需要重点解决如何使用更少的资源来进行数据比对。我将要为你介绍两种比对技术:Merkle 树和位图版本向量。

Merkle 树

如果想要检查数据的差异,我们一般能想到最直观的方式是进行全量比较。但这种思路效率是很低的,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实行。而通过 Merkle 树我们可以快速找到两份数据之间的差异,下图就是一棵典型的 Merkle 树。

Drawing 2.png

树构造的过程是:

  1. 将数据划分为多个连续的段。而后计算每个段的哈希值,得到 hash1 到 hash4 这四个值;

  2. 而后,对这四个值两两分组,使用 hash1 和 hash2 计算 hash5、用 hash3 和 hash4 计算 hash6;

  3. 最后使用 hash5 和 hash6 计算 top hash。

你会发现数据差异的方式类似于二分查找。首先比较两份数据的 top hash,如果不一致就向下一层比较。最终会找到差异的数据范围,从而缩小了数据比较的数量。而两份数据仅仅有部分不同,都可以影响 top hash 的最终结果,从而快速判断两份数据是否一致。

Merkle 树结合了 checksum 校验与二叉树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两份数据是否存在差异。但如果我们想牺牲一定精准性来控制参与比较的数据范围,下面介绍的位图版本向量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位图版本向量

最近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数据差异还是发生在距离当前时间不远的时间段。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此种场景进行优化,从而避免像 Merkle 树那样计算全量的数据。而位图版本向量就是根据这个想法发展起来的。

这种算法利用了位图这一种对内存非常友好的高密度数据格式,将节点近期的数据同步状态记录下来;而后通过比较各个节点间的位图数据,从而发现差异,修复数据。下面我用一个例子为你展示这种算法的执行过程,请看下图。

Drawing 3.png

如果有三个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了一组与其他节点数据同步的向量。上图表示节点 2 的数据同步情况。目前系统中存在 8 条数据,从节点 2 的角度看,每个节点都没有完整的数据。其中深灰色的部分表明同步的数据是连续的,我们用一个压缩的值表示。节点 1 到 3 这个压缩的值分别为 3、5 和 2。可以看到节点 2 自己的数据是连续的。

数据同步一旦出现不连续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空隙,我们就转而使用位图来存储。也就是图中浅灰色和白色的部分。比如节点 2 观察节点 1,可以看到有三个连续的数据同步,而后状态用 00101 来表示(浅灰色代表 1,白色代表 0)。其中 1 是数据同步了,而 0 是数据没有同步。节点 2 可以从节点 1 和节点 3 获取完整的 8 条数据。

这种向量列表除了具有内存优势外,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发现需要修复数据的目标。但是它的一个明显缺点与暗示切换队列 HHQ 类似,就是存储是有限的,如果数据偏差非常大,向量最终会溢出,从而不能比较数据间的差异。但不要紧,我们可以用上面提到的 Merkle 来进行全量比较。

以上我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反熵手段,它们都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但是我们会发现相对于传统的领导节点数据同步,它们同步数据的速度是不好度量的,而且会出现部分节点长期不进行同步的状态。那么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提高数据同步的效率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 Gossip 协议。

Gossip 协议

Gossip 协议可以说是传播非常广泛的分布式协议。因为它的名字非常地形象,用幽默的东北话来说就是“传闲话”。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东北乡村,屯头树下大家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一件事只需一会儿整个村庄的人都全知道了。

Gossip 协议就是类似于这种情况。节点间主动地互相交换信息,最终达到将消息快速传播的目的。而该协议又是基于病毒传播模型设计的。2020 年是新冠疫情的灾年,大家都对病毒传播有了深刻理解,那么我现在就用病毒传播模型来解释 Gossip 协议的消息传播模式。

最开始,集群中一个节点产生了一条消息,它的状态为“已感染”。而其他节点我们认为是“易感节点”,这类似于新冠的易感人群。一旦该消息从已感染节点传播到易感节点,这个易感节点把自己的状态转换为已感染,而后接着进行传播。

这里,选择传播的目标使用一个随机函数,从而可以很好地将“病毒”扩展到整个集群中。当然,如果已感染节点不愿意传染其他节点,类似于它被隔离了起来,在其上的消息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被移除。

我们可以看到 Gossip 模式非常适合于无主集群的数据同步,也就是不管集群中有多少节点参与,消息都可以很健壮地在集群内传播。当然,消息会重复传播到同一个节点上,在实现算法的时候,我们需要尽量减少这种重复数据。

另一个对算法成败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消息用多快的速度在集群内传播,越快传播不仅会减少不一致的时间,同时可以保证消息不容易丢失。现在我通过几个特性来描述算法的行为。

  1. 换出数量。它表示为节点选择多少个相邻节点来传播数据。我们很容易知道,当这个值增大后,数据就能更快地传播。但这个值增大同样会增加重复数据的比例,从而导致集群负载增加吞吐量下降。所以我们需要对重复数据进行监控,来实时调整换出数量。

  2. 传播延迟。这种延迟与我们之前提到的复制延迟不同,它描述的是消息传播到集群中所有节点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换出数量和集群规模。在一个规模比较大的集群中,我们应该适当提高换出数量,而降低数据传播的延迟。

  3. 传播停止阈值。当一个节点最近总是收到重复的数据,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弱甚至停止这个数据在集群中的传播了,这种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兴趣减弱”。我们一般需要计算每个节点重复的数量,并通过一个阈值来确定该数据是否需要停止传播。

以上就是 Gossip 传播模式的一些特点,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不能完全用随机的模式构造传播网络,那样的话会造成网络信息过载。我们一般会采用一些网络优化的手段。

网络优化

我们刚才提到 Gossip 协议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控制重复消息的数量,但同时一定程度的重复数量可以保障消息的可用性,从而使集群更加稳健。

一种平衡的方案是构造一个临时的稳定拓扑网络结构。节点可以通过检测发现与其网络相对稳定的节点,从而构建一个子网。子网之间再互相连接,从而构建一个单向传播且无环的树形拓扑结构。这就达到如存在主节点网络一般的传播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控制重复的消息,且保证集群中所有节点都可以安全地接收数据。

但是这种结构存在明显的弱点,也就是连接子网之间的节点会成为潜在的瓶颈。一旦这类节点失败,那么子网就会变为信息孤岛,从而丧失 Gossip 算法所带来的稳健性特点。

那有没有一种算法能解决这种孤岛问题呢?我们可以使用混合模式来解决,也就是同时使用树结构与传统 Gossip 随机传播结构。当系统稳定运行时,使用树结构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减小重复数据。一旦检测到失败,那么系统退化为 Gossip 模式进行大范围信息同步,来修复失败问题。

总结

最终一致性允许节点间状态存在不一致,那么反熵机制就是帮助最终一致性来修复这些不一致情况的。

我们既可以使用前台的读修复和暗示切换来快速修复最近产生的问题,也可以使用 Merkle 树和位图版本向量这种后台手段来修复全局的一致性问题。如果需要大规模且稳定地同步数据,那么 Gossip 协议将是你绝佳的选择。

至此我们可以说,所有针对分布式系统复制与一致性的问题都已经介绍完了。下一讲我们将进入分布式数据最核心的领域:分布式事务。希望准时与你相见,谢谢。


18 分布式事务(上):除了 XA,还有哪些原子提交算法吗?

这一讲我认为是整个课程最为精华的部分,因为事务是区别于数据库与一般存储系统最为重要的功能。而分布式数据库的事务由于其难度极高,一直被广泛关注。可以说,不解决事务问题,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会被认为是残缺的。而事务的路线之争,也向我们展示了分布式数据库发展的不同路径。

提到分布式事务,能想到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原子提交。原子提交描述了这样的一类算法,它们可以使一组操作看起来是原子化的,即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而且其中一些操作是远程操作。Open/X 组织提出 XA 分布式事务标准就是原子化提交的典型代表,XA 被主流数据库广泛地实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竟成了分布式事务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 Percolator 的出现,基于快照隔离的原子提交算法进入大众的视野,在 TiDB 实现 Percolator 乐观事务后,此种方案逐步达到生产可用的状态。

这一讲我们首先要介绍传统的两阶段提交和三阶段提交,其中前者是 XA 的核心概念,后者针对两阶段提交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最后介绍 Percolator 实现的乐观事务与 TiDB 对其的改进。

两阶段提交与三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非常有名,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历史很悠久;二是其定义是很模糊的,它首先不是一个协议,更不是一个规范,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存在,故从传统的关系统数据库一致的最新的 DistributedSQL 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两阶段提交包含协调器与参与者两个角色。在第一个阶段,协调器将需要提交的数据发送给参与者,同时询问参与者是否能够提交该数据,而后参与者返回投票结果。在第二阶段,协调器根据参与者的投票结果,决定是提交还是取消这次事务,而后将结果发送给每个参与者,参与者根据结果来提交本地的事务。

可以看到两阶段提交的核心是协调器。它一般被实现为一个领导节点,你可以回忆一下领导选举那一讲。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案来选举领导节点,并根据故障检测机制来探测领导节点的健康状态,从而确定是否要重新选择一个领导节点作为协调器。另外一种常见的实现是由事务发起者来充当协调器,这样做的好处是协调工作被分散到多个节点上,从而降低了分布式事务的负载。

整个事务被分解为两个过程。

  1. 准备阶段。协调器向所有参与节点发送 Propose 消息,该消息中包含了该事务的全部信息。而后所有参与节点收到该信息后,进行提交决策——是否可以提交该事务,如果决定提交该事务,它们就告诉协调器同意提交;否则,它们告诉协调器应该终止该事务。协调器和所有参与者分别保存该决定的结果,用于故障恢复。

  2. 提交或终止。如果有任何一个参与者终止了该事务,那么所有参与者都会收到终止该事务的结果,即使他们自己认为是可以提交该事务的。而只有当所有参与者全票通过该事务时,协调器才会通知它们提交该事务。这就是原子提交的核心理念:全部成功或全部失败

我们可以看到两阶段提交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其中却缺少大量细节。比如数据是在准备阶段还是在提交阶段写入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对该问题的实现是不同的,目前绝大多数实现是在准备阶段写入数据。

两阶段提交正常流程是很容易理解的,它有趣的地方是其异常流程。由于有两个角色和两个阶段,那么异常流程就分为 4 种。

  1. 参与者在准备阶段失败。当协调者发起投票后,有一个参与者没有任何响应(超时)。协调者就会将这个事务标记为失败,这与该阶段投票终止该事务是同样的结果。这虽然保证了事务的一致性,但却降低了分布式事务整体的可用性。下一讲我会介绍 Spanner 使用 Paxos groups 来提高参与者的可用度。

  2. 参与者在投票后失败。这种场景描述了参与者投赞成票后失败了,这个时候必须保证该节点是可以恢复的。在其恢复流程里,需要首先与协调器取得联系,确认该事务最终的结果。然后根据其结果,来取消或者提交该事务。

  3. 协调器在投票后失败。这是第二个阶段,此时协调器和参与者都已经把投票结果记录下来了。如果协调器失败,我们可以将备用协调器启动,而后读取那个事务的投票结果,再向所有参与者发送取消或者提交该事务的消息。

  4. 协调器在准备阶段失败。这是在第一阶段,该阶段存在一个两阶段提交的缺点。在该阶段,协调器发送消息没有收到投票结果,这里所说的没有收到结果主要指结果没有记录到日志里面。此时协调器失败了,那么备用协调器由于缺少投票结果的日志,是不能恢复该事务的。甚至其不知道有哪些参与者参与了这个事务,从而造成参与者无限等待。所以两阶段提交又称为阻塞提交算法。

三阶段相比于两阶段主要是解决上述第 4 点中描述的阻塞状态。它的解决方案是在两阶段中间插入一个阶段,第一阶段还是进行投票,第二阶段将投票后的结果分发给所有参与者,第三阶段是提交操作。其关键点是在第二阶段,如果协调者在第二阶段之前崩溃无法恢复,参与者可以通过超时机制来释放该事务。一旦所有节点通过第二阶段,那么就意味着它们都知道了当前事务的状态,此时,不管协调者还是参与者崩溃都不会影响事务执行。

我们看到三阶段事务会存在两阶段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第二阶段的时候,一些参与者与协调器失去联系,它们由于超时机制会中断事务。而如果另外一些参与者已经收到可以提交的指令,就会提交数据,从而造成脑裂的情况。

除了脑裂,三阶段还存在交互量巨大从而造成系统消息负载过大的问题。故三阶段提交很少应用在实际的分布式事务设计中。

两阶段与三阶段提交都是原子提交协议,它们可以实现各种级别的隔离性要求。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种特别的事务隔离级别来提高分布式事务的性能,实现非阻塞事务。这种隔离级别就是快照隔离。

快照的隔离

我们在第 11 讲中提到过快照隔离。它的隔离级别高于“读到已提交”,解决的是读到已提交无法避免的读偏序问题,也就是一条数据在事务中被读取,重复读取后可能会改变。

我们举一个快照隔离的读取例子,有甲乙两个事务修改同一个数据 X,其初始值为 2。甲开启事务,但不提交也不回退。此时乙将该数值修改为 10,提交事务。而后甲重新读取 X,其值仍然为 2,并没有读取到已经提交的最新数据 。

那么并发提交同一条数据呢?由于没有锁的存在,会出现写入冲突,通常只有其中的一个事务可以提交数据。这种特性被称为首先提交获胜机制。

快照隔离与序列化之间的区别是前者不能解决写偏序的问题,也就是并发事务操作的数据集不相交,当事务提交后,不能保证数据集的结果一致性。举个例子,对于两个事务 T1:b=a+1 和 T2:a=b+1,初始化 a=b=0。序列化隔离级别下,结果只可能是 (a=2,b=1) 或者 (a=1,b=2);而在快照隔离级别下,结果可能是 (a=1,b=1)。这在某些业务场景下是不能接受的。当然,目前有许多手段来解决快照隔离的写偏序问题,即序列化的快照隔离(SSI)。

实现 SSI 的方式有很多种,如通过一个统一的事务管理器,在提交时去询问事务中读取的数据在提交时是否已经被别的事务的提交覆盖了,如果是,就认为当前事务应标记为失败。另一些是通过在数据行上加锁,来阻止其他事务读取该事务锁定的数据行,从而避免写偏序的产生。

下面要介绍的 Percolator 正是实现了快照隔离,但是没有实现 SSI。因为可以看到 SSI 不论哪种实现都会影响系统的吞吐量。且 Percolator 本身是一种客户端事务方案,不能很好地保存状态。

Percolator 乐观事务

Percolator 是 Google 提出的工具包,它是基于 BigTable 的,并支持刚才所说的快照隔离。快照隔离是有多版本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有版本号,Percolator 系统使用一个全局递增时间戳服务器,来为事务产生单调递增的时间戳。每个事务开始时拿一个时间戳 t1,那么这个事务执行过程中可以读 t1 之前的数据;提交时再取一下时间戳 t2,作为这个事务的提交时间戳。

现在我们开始介绍事务的执行过程。与两阶段提交一样,我们使用客户端作为协调者,BigTable 的 Tablet Server 作为参与者。 除了每个 Cell 的数据存在 BigTable 外,协调者还将 Cell 锁信息、事务版本号存在 BigTable 中。简单来说,如果需要写 bal 列(balance,也就是余额)。在 BigTable 中实际存在三列,分别为 bal:data、bal:lock、bal:write。它们保存的信息如下所示。

  1. bal:write 中存事务提交时间戳 commit_ts=>start_ts;

  2. bal:data 这个 map 中存事务开始时间戳 start_ts=> 实际列数据;

  3. bal:lock 存 start_ts=>(primary cell),Primary cell 是 Rowkey 和列名的组合,它在提交容错处理和事务冲突时使用,用来清理由于协调器失败导致的事务失败留下的锁信息。

我们现在用一个例子来介绍一下整个过程,请看下图。

Drawing 0.png

一个账户表中,Bob 有 10 美元,Joe 有 2 美元。我们可以看到 Bob 的记录在 write 字段中最新的数据是 data@5,它表示当前最新的数据是 ts=5 那个版本的数据,ts=5 版本中的数据是 10 美元,这样读操作就会读到这个 10 美元。同理,Joe 的账号是 2 美元。

Drawing 1.p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d4cd7c58ccf5424bb890389c50225762.png#pic_center)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转账操作,从 Bob 账户转 7 美元到 Joe 账户。这需要操作多行数据,这里是两行。首先需要加锁,Percolator 从要操作的行中随机选择一行作为 Primary Row,其余为 Secondary Row。对 Primary Row 加锁,成功后再对 Secondary Row 加锁。从上图我们看到,在 ts=7 的行 lock 列写入了一个锁:I am primary,该行的 write 列是空的,数据列值为 3(10-7=3)。 此时 ts=7 为 start_ts。

Drawing 2.png

然后对 Joe 账户加锁,同样是 ts=7,在 Joe 账户的加锁信息中包含了指向 Primary lock 的引用,如此这般处于同一个事务的行就关联起来了。Joe 的数据列写入 9(2+7=9),write 列为空,至此完成 Prewrite 阶段。

Drawing 3.png

接下来事务就要 Commit 了。Primary Row 首先执行 Commit,只要 Primary Row Commit 成功了,事务就成功了。Secondary Row 失败了也不要紧,后续会有补救措施。Commit 操作首先清除 Primary Row 的锁,然后写入 ts=8 的行(因为时间是单向递增的,这里是 commit_ts),该行可以称为 Commit Row,因为它不包含数据,只是在 write 列中写入 data@7,标识 ts=7 的数据已经可见了,此刻以后的读操作可以读到版本 ts=7 的数据了。

Drawing 4.png

接下来就是 commit Secondary Row 了,和 Primary Row 的逻辑是一样的。Secondary Row 成功 commit,事务就完成了。

如果 Primary Row commit 成功,Secondary Row commit 失败会怎么样,数据的一致性如何保障?由于 Percolator 没有中心化的事务管理器组件,处理这种异常,只能在下次读操作发起时进行。如果一个读请求发现要读的数据存在 Secondary 锁,它会根据 Secondary Row 锁去检查其对应的 Primary Row 的锁是不是还存在,若存在说明事务还没有完成;若不存在则说明,Primary Row 已经 Commit 了,它会清除 Secondary Row 的锁,使该行数据变为可见状态(commit)。这是一个 Roll forward 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存储系统中,并非所有的行都是数据,还包含了一些事务控制行,或者称为 Commit Row。它的数据 Column 为空,但 write 列包含了可见数据的 TS。它的作用是标示事务完成,并指引读请求读到新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大量冗余的数据行,无用的数据行会被 GC 线程定时清理。

该事务另一个问题就是冲突处理。在之前介绍快照隔离时我们提到了对于同一行的冲突操作可以采用先提交获胜的模式,那么后提交的事务就会出现失败。如果数据库在出现高度并发修改相同数据的情况该怎么办呢?现在让我介绍一下根据 Percolator 模型实现乐观事务的 TiDB 是如何处理的。

TiDB 乐观事务冲突处理

首先在 TiDB 中写入冲突是在提交阶段进行检测的。在 11 讲中我们介绍了 MVCC 类数据库的冲突处理模式,分别为前项检测与后向检测。而 TiDB 由于使用 Percolator 模式,采用的是提交阶段的后向检测。这其实从原理上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 TiDB 声明自己完全兼容 MySQL。而众所周知,MySQL 使用的分布式事务是悲观模式。故在 SQL 执行阶段就能检测冲突,也就是前向模式。如此,就造成了用户如果从 MySQL 迁移到 TiDB,就必须好好审视其使用数据库是否依赖了此种模式,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迁移成本。

基于以上的原因,TiDB 提供了以下几种方案来解决后向检测与前向检测的差异。

  1. 重试。顾名思义,在遇到冲突时,TiDB 可以重试失败的事务中的非查询操作。这是非常简洁而高效的方案,但却不是万能的。如果事务中存在根据读取结果更新数据的情况,很可能造成数据异常。因为读取操作没有重试,从而破坏了“可重读”隔离级别。故重试只能应用在非读取的场景,特别是小事务中,即每个 SQL 是单独的事务。

  2. 冲突预检。另一个思路是在 prewrite 阶段就执行冲突预检,将后向检查变为前向检查。TiDB 依赖的 TiKV 使用了内存来存储事务中的 key,从而检查 key 是否存在其他事务,避免并发修改 key 的情况。这样做的原因是,TiDB 本身是无状态阶段,从而导致事务之间无法感知彼此,故只能通过底层手段解决。这种结构是一种内存锁,如果事务过多,会造成获取锁的操作阻塞写入,从而导致吞吐量下降的情况。

  3. 悲观事务。最后,为了完整实现 MySQL 的特性,还可以使用悲观事务。

以上就是 TiDB 在实践 Percolator 模型时所给出的解决思路。从而使用户方便从 MySQL 迁移过来。另外随着 TiDB 此类数据库的面世,Percolator 事务模式也越来越得到业界的认可。

总结

好了,这一讲我们介绍了典型的原子提交:两阶段提交。它是 XA 的基础,但是两阶段提交存在天然的问题,且性能很低。在快照隔离下,我们可以使用 Percolator 模式描述的方案去实现新的原子提交,在冲突较低的场景下,该方案具有很好的性能。

下一讲,我们将介绍一对分布式事务方案的竞争对手 Spanner vs Calvin。感谢学习,希望下次与你准时相见。


19 分布式事务(下):Spanner 与 Calvin 的巅峰对决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分布式事务最重要的概念——原子提交,并介绍了两阶段、三阶段提交和 Percolator 模型。

而这一讲我将要为你揭示目前业界最著名的两种分布式事务模型,同时它们的作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论战又为这两种模型增加了一定的传奇性,这一讲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最终谁能胜出呢?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参战的两位“选手”,它们分别是 Spanner 和 Calvin。它们背后分别有广泛引用的论文,可以说都拥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先从 Spanner 开始说起。

Spanner 及其追随者

Spanner 最早来自 Google 的一篇论文,并最终成为 Google Cloud 的一个服务。Spanner 简单来讲是一种两阶段提交的实现,你可以回忆一下,上一讲中我介绍了两阶段提交 4 种失败场景,其中有一种是参与者准备阶段无响应,从而造成事务的可用性下降。而 Spanner

利用共识算法保证了每个分片(Shard)都是高可用的,从而提高了整体事务的可用性。

Spanner 的整体架构很复杂,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但核心主要是两个部分,分别是 TrueTime 和 Paxos Group,而这场论战也是针对其中的一个部分展开的。

TrueTime

我在模块三“13 | 概要:分布式系统都要解决哪些问题”中介绍过,分布式系统获取时间有两种方式:物理时间与逻辑时间。而由于物理时间不靠谱,分布式系统大部分使用逻辑时间。逻辑时间往往由一个节点生成时间戳,虽然已经很高效,但是如果要构建全球系统,这种设计就捉襟见肘了。

而 TrueTime 是一种逻辑与物理时间的融合,是由原子钟结合 IDC 本地时间生成的。区别于传统的单一时间点,TrueTime 的返回值是一个时间范围,数据操作可能发生在这个范围之内,故范围内的数据状态是不确定的(uncertainty)。系统必须等待一段时间,从而获得确定的系统状态。这段时间通常是比较短暂的,且多个操作可以并行执行,通常不会影响整体的吞吐量。

事务过程

Spanner 提供了三种事务模式。

  1. 读写事务:该事务是通过分布式锁实现的,并发性是最差的。且数据写入每个分片 Paxos Group 的主节点。

  2. 只读事务:该事务是无锁的,可以在任意副本集上进行读取。但是,如果想读到最新的数据,需要从主节点上进行读取。主节点可以从 Paxos Group 中获取最新提交的时间节点。

  3. 快照读:顾名思义,Spanner 实现了 MVCC 和快照隔离,故读取操作在整个事务内部是一致的。同时这也暗示了,Spanner 可以保存同一份数据的多个版本。

了解了事务模型后,我们深入其内部,看看 Spanner 的核心组件都有哪些。下面是一张 Spanner 的架构图。

Drawing 0.png

其中我们看到,每个 replica 保存了多个 tablet;同时这些 replica 组成了 Paxos Group。Paxos Group 选举出一个 leader 用来在多分片事务中与其他 Paxos Group 的 leader 进行协调(有关 Paxos 算法的细节我将在下一讲中介绍)。

写入操作必须通过 leader 来进行,而读取操作可以在任何一个同步完成的 replica 上进行。同时我们看到 leader 中有锁管理器,用来实现并发控制中提到的锁管理。事务管理器用来处理多分片分布式事务。当进行同步写入操作时,必须要获取锁,而快照读取操作是无锁操作。

我们可以看到,最复杂的操作就是多分片的写入操作。其过程就是由 leader 参与的两阶段提交。在准备阶段,提交的数据写入到协调器的 Paxos Group 中,这解决了如下两个问题。

  1. 整个事务的数据是安全的。协调者崩溃不会影响到事务继续运行,我们可以从 Paxos Group 中恢复事务数据。

  2. 参与者崩溃不会影响事务。因为 Paxos Group 可以重新选择节点来继续执行未完成的事务操作。

在隔离方面,Spanner 实现了 SSI,也就是序列化的快照隔离。其方法就是上文提到的 lock table。该锁是完全的排他锁,不仅仅能阻止并发写入数据,写入也可以阻止读取,从而解决快照隔离写偏序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事务开始时间和提交事务时间(数据可见时间)都是通过 TrueTime 获取的时间范围。Spanner 获取这些范围后,必须等待范围中描述的时间,而后才可以执行操作。否则,系统就会读取到不一致的数据。比如未能读取到当前时间之前的数据,或者读取到事务部分产生的数据等异常数据。

同时,Spanner 声明自己的事务特性是外部一致性(External Consistency)。其描述为首先并发的事务是序列化的,如上文所示,Spanner 实现了 SSI。同时它还是线性一致的,也就是“真实”时间下,事务 A 在事务 B 前提交,那么事务 A 的时间一定小于事务 B。对一致性部分掌握比较深的同学会发现,这就是我们在该部分提到的事务与一致性之间的联系。任何分布式数据库都要描述其事务特性(并发操作)与一致性特性(非并发操作),而 Spanner 所谓的外部一致就是序列化+线性一致。

Spanner 不仅仅有 Google Cloud 的一种商业产品可供大家选择,同样有众多开源数据库是源自 Spanner 的理念而设计的,如 CockroachDB、YugaByte DB 等。故Spanner 被认为是一类从开源到商业、本地部署到云端的成熟解决方案

以上我讲解了 Spanner 的特性,下面接着看看它的对手 Calvin 的一些特点吧。

Calvin 与 FaunaDB

Spanner 引入了很多新技术去改善分布式事务的性能,但我们发现其流程整体还是传统的二阶段提交,并没有在结构上发生重大的改变,而 Calvin 却充满了颠覆性。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处理分布式事务的。

首先,传统分布式事务处理使用到了锁来保证并发竞争的事务满足隔离级别的约束。比如,序列化级别保证了事务是一个接一个运行的。而每个副本的执行顺序是无法预测的,但结果是可以预测的。Calvin 的方案是让事务在每个副本上的执行顺序达到一致,那么执行结果也肯定是一致的。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众多事务之间的锁竞争,从而大大提高了高并发度事务的吞吐量。同时,节点崩溃不影响事务的执行。因为事务执行步骤已经分配,节点恢复后从失败处接着运行该事务即可,这种模式使分布式事务的可用性也大大提高。目前实现了 Calvin 事务模式的数据库是 FaunaDB。

其次,将事务进行排序的组件被称为 sequencer。它搜集事务信息,而后将它们拆解为较小的 epoch,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锁竞争,并提高并行度。一旦事务被准备好,sequencer 会将它们发送给 scheduler。scheduler 根据 sequencer 处理的结果,适时地并行执行部分事务步骤,同时也保证顺序执行的步骤不会被并行。因为这些步骤已经排好了顺序,scheduler 执行的时候不需要与 sequencer 进行交互,从而提高了执行效率。Calvin 事务的处理组件如下图所示。

Drawing 1.png

Calvin 也使用了 Paxos 算法,不同于 Spanner 每个分片有一个 Paxos Group。Calvin 使用 Paxos 或者异步复制来决定哪个事务需要进入哪个 epoch 里面。

同时 Calvin 事务有 read set 和 write set 的概念。前者表示事务需要读取的数据,后者表示事务影响的数据。这两个集合需要在事务开始前就进行确定,故Calvin 不支持在事务中查询动态数据而后影响最终结果集的行为。这一点很重要,是这场战争的核心

在你了解了两种事务模型之后,我就要带你进入“刺激战场”了。在两位实力相当的选手中,Calvin 一派首先挑起了战争。

对 Spanner 的批评

来自马里兰大学的 Daniel Abadi 教授是 Calvin 论文的联合作者、FaunaDB 的咨询师,可以说他非常有资格代表 Calvin 一派向 Spanner 发起挑战。

一开始 Abadi 教授主要探讨了 Spanner 和 Calvin 之间的架构带来的性能差异,他从如下几个方面给出了比较。

  1. 传统读写事务:如果是对于分片内部的事务(非分布式场景),两者的性能是类似的;但是对于跨分片,他认为 Calvin 的性能要远好于 Spanner。原因是 Spanner 相对来说有两点性能损耗,第一就是 TrueTime 返回的是时间范围,我们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做提交操作,当然这部分是可以并行的;第二就是 Spanner 是两阶段提交,相比于 Calvin 的“一阶段”来讲,理论上延迟会高。

  2. 快照读:这部分两者原理类似,故延迟都不高。

  3. 只读事务:这部分就是 Spanner 要更高效。因为它只从 leader 节点去读取数据,而 Calvin 做全局的一致性读,故延迟更大。

除了以上的比较,Calvin 还在日志复制上存在优势。主要是 Spanner 的日志复制也是 Paxos 过程,而 Calvin 由于预处理加持,可以简单高效地进行复制。这种优势在理论上随着节点间物理距离的扩展而变得更加明显。

当然,我们知道 Calvin 提到了它的预处理机制会限制事务内的操作,这个限制 Abadi 教授也注意到了。

以上就是 Abadi 教授在两者性能方面的比较,其论调还是比较客观中立,且冲突性不强。但紧接着,他指出了 Spanner 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了 TrueTime。TrueTime 由于不是在理论层面上证明它的时间不会倒流(skew),而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了这种可能性非常低。而这个概率就是一个攻击点。

教授在这里比较聪明,或可以说是明智。他没有攻击 TrueTime 本身,而是表明 TrueTime 由于依赖原子钟这种硬件,提高了其他人复制该技术的难度。从而引出了一个技术圈的老话题——Google 的技术出了 Google 就失效了

而 Abadi 要挑战的就是基于 Spanner 想法的其他开源或商业数据库,如上文提到的 CockroachDB 和 YugaByteDB。它们的 TrueTime 是用软件实现的,相比于硬件,上文描述的时间倒流概率被提高了。CockroachDB 还好,它声明了这种异常的可能;而 YugaByte 却没有,故它被教授集中火力攻击。

最后教授提到了,Calvin 和 FaunaDB 在理论层面上证明了其可以很好地实现一致性。

既然 Calvin 引战,特别是主要集中在 YugaByteDB 上,于是后者发起了绝地反击。

Spanner 追随者的反击

既然 YugaByte“祸从天上来”,那么必然由它们发起反击。

上文中,教授的观点总结为:

  1. 性能上,Calvin 由于锁持有时间短,吞吐量会大于 Spanner;

  2. 一致性上,基于硬件的 TrueTime 具有一定概率会发生时间倒流,而软件实现的“TrueTime”更是无法保证时间单调递增。

针对第一个问题,YugaByte 首先承认了 Calvin 吞吐量的优势。但是画风一转,YugaByte 抛出了著名的分布式事务模式研究,该研究通过多 AWS Dynamo 用户使用事务的模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90%的事务是发生在单行和单分片的,只有 10%左右才是多分片的。据此,YugaByte 把前者称为主要负载,后者称为次要负载。

那么在主要负载方面,上文中教授也承认 Spanner 和 Calvin 性能间没有明显差别,而 Calvin 具有优势的场景变为了次要负载。我们都听说过,“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而 Calvin 的优势却在次要负载上,这大大降低了该优势的重要程度。

而第二个问题其实才是核心问题。我很欣赏此处 YugaByte 没有回避,而是大方地承认 YugaByte 等软件实现 TrueTime 的模式无法做到如 Calvin 那种严格序列化,而是所谓“最大可能”序列化。一旦 TrueTime 时间范围超过了阈值,序列化就被破坏了。但是 YugaByte 指出了两点让用户去思考:

  1. 上文中主要负载场景两者都不会有一致性问题,只有在次要场景 Spanner 类方案才会有问题;

  2. 随着 AWS、阿里云等公有云服务逐步提供原子钟服务,YugaByte 这类数据库也可以使用真正的 TrueTime,这大大降低了发生时间倒流的概率。

从以上的解释看出,软件的 NTP 计时器确实存在问题,但如果用户场景对此要求不严格,也是可以使用的。

除了上面针对教授提到的问题,YugaByte 也提出了 Calvin 类数据库的一些较为“致命”的缺陷。

  1. 上文教授已经承认的读性能 Calvin 是要弱于 Spanner 的。

  2. 静态化的 write set 和 read set 导致了二级索引和会话内事务的问题。会话内事务我们上文提到过,简单说 Calvin 的事务的写入不能依赖于事务内的读取;而二级索引的列如果频繁修改,会导致 Calvin 的事务反复重试,从而降低吞吐量。

  3. Calvin 另一个缺憾就是其缺乏开源的实现。目前只有 FaunaDB 这个闭源商业版本,使得习惯使用开源技术栈的用户没有别的选择。

  4. FaunaDB 没有使用 SQL,而是使用了一个 GraphQL 风格的新语言 FQL。这为原本使用 SQL 语言的团队切换到 FaunaDB 上带来了很大挑战。

可以看到 YugaByte 团队针对其批评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那么他们之间的争论有确定的结果吗?

谁胜利了?

从目前发展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一方可以完全替代另一方。Calvin 在高度竞争的事务场景中有明显优势,而 Spanner 在读取、会话内事务中的优势不可代替。从它们的原理看,谁最终也无法胜出。而我们其实也不期待一个最终赢家,而是希望未来的事务模型能够从这两个模式中吸取灵感,为我们带来更高效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

到此,我们用了两讲的内容,详细介绍了面向数据库的分布式事务。下一讲要说的是模块三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共识算法。它是现代分布式系统的核心算法,希望到时和你准时相见。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丑西瓜9/article/detail/69226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