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卷积神经网络-Pooling层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反向传播

pooling层

问题

CNN网络在反向传播中需要逐层向前求梯度,然而pooling层没有可学习的参数,那它是如何进行反向传播的呢?

此外,CNN中为什么要加pooling层,它的作用是什么?

Pooling层

CNN一般采用average pooling或max pooling来进行池化操作,而池化操作会改变feature map的大小,例如大小为64×64的feature map使用2×2的步长池化后,feature map大小为32×32。因此,这会使得在反向传播中,pooling层的梯度无法与前一层相对应。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也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就是pooling操作的一个逆过程,把一个像素的梯度传递给4个像素,保证传递的loss(或梯度)总和不变。下面分别来看average pooling和max pooling的反向传播操作过程。

毕设项目演示地址: 链接

毕业项目设计代做项目方向涵盖:

目标检测、语义分割、深度估计、超分辨率、3D目标检测、CNN、GAN、目标跟踪、竞赛解决方案、人脸识别、数据增广、人脸检测、数据集、显著性检测、剪枝、活体检测、人脸关键点检测、3D目标跟踪、视频修复、人脸表情识别、时序动作检测、图像检索、异常检测等

average pooling

average pooling在前向传播中,就是把一个patch中的值取平均传递给下一层的一个像素。因此,在反向传播中,就是把某个像素的值平均分成 n 份分配给上一层。(!!注意这里是分成 n 份,而不是将该元素的值复制 n 份,不然会使得loss之和变为原来的 n 倍,造成梯度爆炸。)

max pooling

max pooling在前向传播中,把一个patch中最大的值传递给下一层,其他值会被舍弃掉。因此,在反向传播中,就是将当前梯度直接传递给前一层的某个像素,而让同一个patch中的其他像素值为0

所以,max pooling和average pooling不同的是,max pooling在前向传播的时候要记录池化操作时哪个像素的值是最大的,即max_id,在反向传播中才能将其对应起来。

总结: pooling层没有可学习的参数,在CNN的反向传播中,pooling层需要做的仅仅是将误差传递到上一层,而没有计算梯度的过程。

Pooling层的作用

两种pooling层的原理其实很容易就理解了,那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CNN中为什么要加pooling层?下面汇总一下几位大佬的解释:

1、增加非线性

2、保留主要的特征同时减少参数(降维,效果类似PCA)和计算量,防止过拟合,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3、invariance(不变性),这种不变性包括translation(平移),rotation(旋转),scale(尺度)

①translation invariance(平移不变性):

例如下面一个数字识别的例子,左边下图(大小为16×16)中的数字 1 比上图中的向右偏了一个单位,但是经过max pooling层之后,都变成了8×8的feature map。平移不变性体现在,max pooling之后,原图中的a(或b)最终都会映射到相同的位置(这句话的应该可以理解为原来feature map中的特征保持不变?比如a和b的位置不会错开,而是保持了相对位置从而保持了原来的主要特征)。

此外,图像主要的特征捕获到了,同时又将问题的规模从16×16降到了8×8(降维)。

②rotation invariance(旋转不变性):

下图表示汉字“一”的识别,第一张相对于x轴有倾斜角,第二张是平行于x轴,两张图片相当于做了旋转,经过多次max pooling后具有相同的特征。

③scale invariance(尺度不变性):

下图表示数字“0”的识别,第一张的“0”比较大,第二张的“0”进行了较小,相当于作了缩放,同样地,经过多次max pooling后具有相同的特征。

对③scale invariance(尺度不变性)的补充理解:(来自另一位大佬,作为参考)

增大了感受野!!! 怎么理解?比如上图中16×16的“0”,经过max pooling之后,可以用4×4的图表示了。

另外我们知道,CNN中利用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后,图像的的感受野会增大,那是不是一开始就用和图像大小一样的卷积核,获得的感受野更大,这样就更好呢?不是。因为卷积层越深模型的表征能力越强,如果直接用图像大小的卷积核就会得到1×1的feature map,一下子降维这么多,会导致很多重要信息丢失。

那如果多次卷积到最后也是要降维到1×1大小,信息不是一样丢失了吗?跟直接一次降维到1×1有什么区别吗?有区别的。因为如果每次只降维一些,逐渐降维虽然信息每次都会丢失一些,但每次卷积后表征的能力就会更强一些,到最后降到1×1的时候相比于直接降到1×1还是会强一些的。

pooling的缺点:

pooling能够增大感受野,让卷积能看到更多的信息,但是在降维的过程中也会丢失一部分信息(只留下了它认为重要的信息)。比如对segmentation要求的精度location会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的pooling方法

overlapping pooling(重叠池化)

重叠池化,就是相邻池化窗口之间会有重叠,即窗口大小大于步长sizeX>stride。

Spatial Pyramid Pooling(空间金字塔池化)

空间金字塔池化的思想来源于SPPNet,用大小不同的池化窗口来作用于feature map,得到1×1、2×2和4×4的池化结果,如下图所见,假设卷积层有256个filter,那么可以得到1个256维的特征、4个256维的特征、16个256维的特征。

注意:这里的1×1、2×2和4×4不是池化窗口本身的大小,而是池化后将feature map分别划分为1×1、2×2和4×4个相同大小的子区域,而要得到这样的结果,就需要根据图像的大小动态地计算出池化窗口的大小和步长
计算方法:假设 c o n v 层输出为 a ∗ a ,要得到 n ∗ n 的池化结果,则有: s i z e X = a n ,    s t r i d e = a n 计算方法:假设conv层输出为a*a,要得到n*n的池化结果,则有:\\ \\sizeX=\frac{a}{n},\ \ stride=\frac{a}{n} 计算方法:假设conv层输出为aa,要得到nn的池化结果,则有:sizeX=na,  stride=na

a n \frac{a}{n} na 刚好取得整数,自然没有问题,例如假设a=13,要得到1×1pooling结果,只需令sizeX=13,stride=13即可。

但是当 a n \frac{a}{n} na 不能取整时,例如要得到2×2pooling结果,论文中给的sizeX=7,stride=6。(应该是对窗口大小sizeX稍作调整吧,然后采用重叠池化overlapping pooling的方法进行操作)

作用:CNN中加入SPP层之后,可以让CNN处理任意大小的输入,因而模型可以变得更加灵活。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19441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