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Redis教程——持久化(RDB)_redis使用rdb

redis使用rdb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Redis教程——数据类型(流),这篇文章学习Redis教程——持久化(RDB)。

RDB

在Redis数据库中RDB持久性以指定的时间间隔执行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就是把某一时刻的数据和状态以RDB文件的形式写到磁盘上。这样一来即使故障宕机,快照文件也不会丢失,当故障恢复时,再将硬盘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这样数据的可靠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如下图所示:

「优势:」

在使用RDB备份时,Redis父进程实现持久化工作只需要派生一个将完成所有其余工作的子进程即可,这样父进程不需要执行磁盘I/O或类似操作,从而最大限度提高Redis性能。

RDB主要用于大规模的数据恢复、需要定时备份、对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劣势:」

  • 当Redis突然停止工作后,未进行快照备份的数据会导致丢失;

  • 内存数据的全量同步,如果数据量太大会导致I/O严重影响服务器性能;

  • RDB依赖于主进程的fork,在更大的数据集中,这可能会导致服务请求的瞬间延迟,fork的时候内存中的数据被克隆一份,导致2倍的膨胀性。

配置RDB

配置RDB需要进入redis.conf配置文件,找到SNAPSHOTTING,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Redis6.2及Redis-7.0.0默认有如下其中一种情况满足时,执行快照写一份新的RDB文件:

  • 1小时内超过1次数据变化;

  • 5分钟内超过100次数据变化;

  • 1分钟内超过1万次数据变化;

注意:在Redis6.0.16版本以下,默认有如下其中一种情况满足时,执行快照写一份新的RDB文件,

  • 15分钟内超过1次数据发生变化;

  • 5分钟内超过10次数据发生变化;

  • 1分钟内超过1万次数据发生变化;

快照的RDB文件默认的文件名和保存路径如下所示:

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还可以设置如下RDB配置:

  1.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设置为no时,生成RDB文件时出现错误,Redis仍然会继续写入新请求
  2. rdbcompression yes       # 默认为yes,表示对于存储到磁盘中的快照,redis采用LZF算法进行压缩
  3. rdbchecksum yes   # 默认为yes,表示在存储快照后,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但这样会增加10%的性能消耗
  4. rdb-del-sync-files no   # 默认为no,在没有持久性的情况下,禁用删除复制中使用的RDB文件启用

案例

简单了解了RDB快照的一些配置后,我们来做一个小案例,案例需求:10秒内超过2次修改时执行快照,修改快照生成的RDB文件名为dump123.rdb,保存路径为/myRedis/dumpfiles。

进入Redis.conf配置文件,写入如下代码实现10秒内超过2次修改时执行快照,

save 10 2

如下图所示:

在Redis.conf文件中修改dbfilename和dir代码为:

  1. dbfilename dump123.rdb
  2. dir /myRedis/dumpfiles

如下图所示:

注意:文件保存的路径必须存在。

/myRedis/dumpfiles不存在时,我们可以执行如下代码创建dumpfiles文件夹:

mkdir /myRedis/dumpfiles

修改完Redis.conf配置文件后,最好执行如下代码重启redis服务,

  1. redis-cli -a 123456 shutdown  # 关闭redis服务,其中123456为我的redis登录密码
  2. redis-server /myRedis/redis7.conf # 启动redis服务器

我这里的Redis配置文件路径为/myRedis/redis7.conf,大家要根据自己的Redis配置文件路径重启redis服务。

重启后,进入redis,执行如下代码即可看到检查rdb文件保存路径是否被修改为/myRedis/dumpfiles:

  1. redis-cli -a 123456   # 启动redis客户端
  2. config get dir    # 查看保存路径

如下图所示:

刚开始前,我们Redis数据库里是空的,在十秒内添加了两个数据后,在dumpfiles文件夹中生成了名为dump123的rdb文件,如下图所示:

注意:当十秒内只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十秒后又有一个数据发生变化时,也会执行快照,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每有两次数据发生变化,就会执行快照。

那可能有人问,那十秒的时间间隔不就没意义了吗,只要设置数据变化频率,频率满足条件就执行快照不就行了吗。

设置时间间隔的意义在于,即使十秒内有一万次数据发生变动,也只执行一次快照。

当宕机重启Redis时,就会读取快照文件内容从而恢复数据,所以不可以把备份文件dump.rdb和生产redis服务器放在同一台机器,必须分开各自存储以防生产机物流损坏后备份文件也挂掉。

手动触发

上面的案例中,当某个条件满足时,自动触发执行快照,假设有个重要的数据发生变化,需要及时执行快照备份,但还没满足触发条件时,这时就需要手动触发执行快照。

Redis提供了save和bgsave命令来手动触发快照生成RDB文件,其中:

  • save:执行save会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不能处理其他命令,直到快照备份完成;

  • bgsave:执行bgsave,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不阻塞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

其示例代码如下图所示:

注意:尽量使用bgsave来执行快照生成RDB文件。

除了配置文件中默认的快照配置和手动命令save/bgsave命令会触发RDB快照,以下情况也会触发RDB快照,

  • 执行flushall/flushdb命令也会产生RDB文件,但里面的内容是空白;

  • 执行shutdown且没有设置开启AOF持久化;

  • 主从复制时,主节点自动触发;

禁用快照

禁用快照主要有两种方式:命令方式禁用和配置文件配置禁用。

命令方式禁用

执行如下命令动态停止所有RDB保存规则的方法:

config set save ""

如下图所示:

这样就不会触发执行快照了。当重启了Redis服务时,快照会重新生效。

配置文件禁用快照

用命令方式禁用快照时,当Redis服务重启时,数据变动时,还是会执行快照,当我们想永久不使用快照时,在配置文件中的save设置为空字符,并在stop-writes-on-bgsave-error设置为no,这样即使生成 RDB 文件时出现错误,Redis 仍然会继续写入。

这样设置后,当重启redis服务后,数据变动不会触发生成快照。

好了,Redis教程——持久化(RDB)就讲到这里了,下篇文章我们学习Redis教程——持久化(AOF)。

公众号:白巧克力LIN

该公众号发布Python、数据库、Linux、Flask、Django、自动化测试、Git、算法、前端、服务器等相关文章!

- END -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小林熬夜学编程/article/detail/71801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