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哈希(hash)表查找速度为什么那么快?快在哪里了?_哈希表为什么查询快

哈希表为什么查询快

先看数组存储数据是怎么样的。

现在有一个数组,它里面每个单元存储的是数据的地址

这叫指针数组吧,假设它有100个单元

我们称他为p[100]

现在我想把一百个数据(地址)放到里面

我们想把某个数据放到p的第几个单元完全是由

我们决定的,可以说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是一种乱放,既然是乱放,那么查找起来就比较耗时。

 

哈希表是怎么存储数据的呢?

哈希表同样是一个指针数组。

同样需要存储100个数据,需要的就不是100个单元了,因为哈希表要把某个数据存放在某个单元不是随机的一个过程,而是算出来的,这个算法叫哈希函数

比如要存储一个数据对

张三 1882356

李四  23456789

王五  58856456

张三经过哈希函数算出来的值是138,那么哈希表最少需要138个单元,因为张三对应的数据1882356要存储在指针数组的p[138]的位置上。

李四经过哈希函数算出来的值是500,那么2356789这个数据就要存放在p[500]这个位置上。

所以你明白了,"数据的地址放在指针数组的哪个单元格是算出来的,是有迹可寻的,并不是想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

那查找的时候就好查找了,你要查找张三对应的数据,

直接把张三用哈希函数算一下,得到138,哦 张三的数据就在p[138]这个位置上,所以一下就找到了。

 

哈希表是一个key- value的数据对,p是一个指针数组,用来存放value的地址,那么key和value的关系是下面这样的。

p[f(key)]=&value

 

可以看出哈希表有时候会浪费很大空间的,比如上面张三 李四 王五那个例子 如果按照哈希表存储要定义一个500个大小的指针数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再看看书。

       

HASH的理性认识

8/03 为什么会有哈希表,人们存储数据时,想找到一种查找,插入和删除、更新复杂度都不是很大的方法,于是哈希表应运而生。

     

  •  数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占用内存严重,占用空间很大,但数组的二分查找时间复杂度小。
  •    寻址容易,插入和删除困难。
  •  链表存储区间离散,占用内存小,空间复杂度小,但是时间复杂度很大。     
  •    寻址困难,插入和删除容易。
  •  哈希表
  •   寻址容易 插入和删除也容易的数据结构

hash table的实现,最常用的是拉链法,可以理解为“链表的数组

 

从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哈希表是由数组+链表组成的,一个长度为16的数组中,每个元素存储的是一个链表的头结点。那么这些元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存储到数组中呢。一般情况是通过hash(key)%len获得,也就是元素的key的哈希值对数组长度取模得到。比如上述哈希表中,12%16=12,28%16=12,108%16=12,140%16=12。所以12、28、108以及140都存储在数组下标为12的位置。

HashMap的存取

    HashMap的功能是通过“键(key)”能够快速的找到“值”。下面我们分析下HashMap存数据的基本流程:

    1、 当调用put(key,value)时,首先获取key的hashcode,int hash = key.hashCode();

    2、 再把hash通过一下运算得到一个int h.

hash ^= (hash >>> 20) ^ (hash >>> 12);  // >>>是无符号的右移运算, 高位直接补零,低位移除。>>表示带符号的右移运算, 高位如果符号位为正补零,符号位负补一,低位直接移除

hash = hash ^ (hash >>> 20) ^ (hash >>> 12); ^代表异或运算

int h = hash ^ (hash >>> 7) ^ (hash >>> 4);

为什么要经过这样的运算呢?这就是HashMap的高明之处。先看个例子,一个十进制数32768(二进制1000 0000 0000 0000),经过上述公式运算之后的结果是35080(二进制1000 1001 0000 1000)。看出来了吗?或许这样还看不出什么,再举个数字61440(二进制1111 0000 0000 0000),运算结果是65263(二进制1111 1110 1110 1111),现在应该很明显了,它的目的是让“1”变的均匀一点,散列的本意就是要尽量均匀分布。那这样有什么意义呢?看第3步。

    3、 得到h之后,把h与HashMap的承载量(HashMap的默认承载量length是16,可以自动变长。在构造HashMap的时候也可以指定一个长 度。这个承载量就是上图所描述的数组的长度。)进行逻辑与运算,即 h & (length-1),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一个比length小的正数,我们把这个值叫做index。其实这个index就是索引将要插入的值在数组中的 位置。第2步那个算法的意义就是希望能够得出均匀的index,这是HashTable的改进,HashTable中的算法只是把key的 hashcode与length相除取余,即hash % length,这样有可能会造成index分布不均匀。还有一点需要说明,HashMap的键可以为null,它的值是放在数组的第一个位置。

    4、 我们用table[index]表示已经找到的元素需要存储的位置。先判断该位置上有没有元素(这个元素是HashMap内部定义的一个类Entity, 基本结构它包含三个类,key,value和指向下一个Entity的next),没有的话就创建一个Entity<K,V>对象,在 table[index]位置上插入,这样插入结束;如果有的话,通过链表的遍历方式去逐个遍历,看看有没有已经存在的key,有的话用新的value替 换老的value;如果没有,则在table[index]插入该Entity,把原来在table[index]位置上的Entity赋值给新的 Entity的next,这样插入结束。

大学学过记忆最深刻的是除留余数发

假设哈希表长为m,p为小于等于m的最大素数,则哈希函数为

h(k)=k  %  p ,其中%为模p取余运算。

例如,已知待散列元素为(18,75,60,43,54,90,46),表长m=10,p=7,则有

    h(18)=18 % 7=4    h(75)=75 % 7=5    h(60)=60 % 7=4   

    h(43)=43 % 7=1    h(54)=54 % 7=5    h(90)=90 % 7=6   

    h(46)=46 % 7=4

此时冲突较多。为减少冲突,可取较大的m值和p值,如m=p=13,结果如下:

    h(18)=18 % 13=5    h(75)=75 % 13=10    h(60)=60 % 13=8    

    h(43)=43 % 13=4    h(54)=54 % 13=2    h(90)=90 % 13=12   

    h(46)=46 % 13=7

 

解决hash冲突的办法:

最常用的方法:链地址法

我们先复习数据结构里的一个知识点:在一个长度为n(假设是10000)的线性表(假设是ArrayList)里,存放着无序的数字;如果我们要找一个指定的数字,就不得不通过从头到尾依次遍历来查找,这样的平均查找次数是n除以2(这里是5000)。

我们再来观察Hash表(这里的Hash表纯粹是数据结构上的概念,和Java无关)。它的平均查找次数接近于1,代价相当小,关键是在Hash表里,存放在其中的数据和它的存储位置是用Hash函数关联的。

我们假设一个Hash函数是x*x%5,( * & %的优先级是从左至右)当然实际情况里不可能用这么简单的Hash函数,我们这里纯粹为了说明方便,而Hash表是一个长度是11的线性表。如果我们要把6放入其中,那么我们首先会对6用Hash函数计算一下,结果是1,所以我们就把6放入到索引号是1这个位置。同样如果我们要放数字7,经过Hash函数计算,7的结果是4,那么它将被放入索引是4的这个位置。这个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比如我们要从中找6这个元素,我们可以先通过Hash函数计算6的索引位置,然后直接从1号索引里找到它了。

不过我们会遇到“Hash值冲突”这个问题。比如经过Hash函数计算后,7和8会有相同的Hash值,对此Java的HashMap对象采用的是”链地址法“的解决方案。效果如下图所示。

 

具体的做法是,为所有Hash值是i的对象建立一个同义词链表。假设我们在放入8的时候,发现4号位置已经被占,那么就会新建一个链表结点放入8。同样,如果我们要找8,那么发现4号索引里不是8,那会沿着链表依次查找。

虽然我们还是无法彻底避免Hash值冲突的问题,但是Hash函数设计合理,仍能保证同义词链表的长度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惠珠哦/article/detail/891054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