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用计算机解决航海天文问题,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文船位线解读

船位差曲线怎么画

集美大学航海学2教案:天文船位线解读

1 第六章 天文船位线

在本篇前五章中,已求出了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即求得了天文船位圆。根据天文船位圆求天文船位线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这里仅介绍求天文船位线的传统方法,即“高度差法”。随着计算机在航海领域中的应用,使航海人员摆脱传统的高度差法的束缚已成为可能,这部分内容见本篇第十章。

从理论上讲,在已知天文船位圆的圆心和半径的前提下,就可以在地球仪或墨卡托海图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用图解的方法求得天文观测船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行不通的,其原因:

一是,如果在地球仪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根据海上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地球仪的表面上用肉眼能分辨的1毫米的长度至少应为1n mile ,这样,地球仪的直径D 约为 D =────────────≈6.9m

这样大的地球仪船上既不可能配备,也不可能在其上直接画天文船位圆。

如天体的真高度为30︒,则天文船位圆

1-137-jpg_6_0_______-326-0-0-326.jpg

的半径为60︒=3600n mile ,航用海图

根本容不下,如果使用小比例海图,除

精度不能满足航用之要求外,天文船位

圆在墨卡托海图上的投影已是一条复杂

的“周变曲线”了(非圆形)。如图

4-6-1所示,当地极在船位圆之外, 图4-6-1

船位圆在墨卡托海图上的投影为周变曲线Ⅰ,近似椭圆形。当船位圆恰好通过地极时,在图上的投影为周变曲线Ⅱ,近似抛物线。当地极在船位圆之内时,在图上的投影成为更复杂的周变曲线Ⅲ。由此可见,周变曲线用一般的作图方法根本无法实现。

第一节 高度差法

1875年,法国航海家圣·希勒尔(St ·Hilaire )提出的高度差法(altitude difference method )解决了天文船位圆作图的问题,即利用高度差法将画天文船位圆的问题转化为画天文船位线的问题。

一、高度差法原理

图4-6-2表示地球及其外面的天球。图中的c 为计算点(可以是推算船位也可以是选择船位)。假如,当c 点是推算船位(ϕc ,λc )时,测得天体B 的高度(经高度改正后可以求得其真高度h t ),同时记下观测时间,从《航海天文历》中可查得天体B 的格林时角GHA 和赤纬Dec ,从而得到天体B 的地理位置b ,以b 为圆心,bk =90︒-h t 为半径,在地球球面上可作一小圆,即天文船位圆。如前所述,天文船位圆的半径通常很大,而且船位一定在推算船位c 附近的一小段天文船位圆曲线(ⅠⅠ)上,所以没有必要把天文船位圆全部画出来,只要画出船位圆曲线ⅠⅠ即可,然而船位圆曲线ⅠⅠ的曲率很小,可以360×60×1mm π×103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小桥流水78/article/detail/94381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