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简介:
Redis 是一个开源(BSD许可)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它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strings),散列(hashes),列表(lists),集合(sets),有序集合(sorted sets)与范围查询,bitmaps,
hyperloglogs和地理空间(geospatial)索引半径查询。 Redis内置了复制(replication),LUA脚本(Lua scripting),LRU驱动事(LRU eviction),
事务(transactions)和不同级别的磁盘持久(persistence),并通过 Redis哨兵(Sentinel)和自动分区(Cluster)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整体比较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表。
比较点 | Memcached | Redis |
---|---|---|
线程模型 | 多线程 | 单线程 |
数据结构 | 仅支持string、value最大1M、过期时间不能超过30天 | string、list、hash、set、zset、geo、hyperLogLog |
淘汰策略 | LRU | LRU、LFU、随机等多种策略 |
管道与事物 | 不支持 | 支持 |
持久化 | 不支持 | 支持 |
高可用 | 不支持 | 主从复制+哨兵 |
集群化 | 客户端一致性哈希算法 | 主从复制+哨兵+固定哈希槽位 |
线程模型
要说性能,必须要分析它们的服务模型。 Memcached处理请求采用多线程模型,并且基于IO多路复用技术,主线程接收到请求后,分发给子线程处理。这样做好的好处是,当某个请求处理 比较耗时,不会影响到其他请求的处理。 当然,缺点是CPU的多线程切换必然存在性能损耗,同时,多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必然要加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能。 Redis同样采用IO多路复用技术,但它处理请求采用是单线程模型,从接收请求到处理数据都在一个线程中完成。这意味着使用Redis,一旦某个请求处理 耗时比较长,那么整个Redis就会阻塞住,直到这个请求处理完成后返回,才能处理下一个请求,使用Redis时一定要避免复杂的耗时操作。 单线程的好处是,少了CPU的上下文切换损耗,没有了多线程访问资源的锁竞争,但缺点是无法利用CPU多核的性能。 由于Redis是内存数据库,它的访问速度非常地快,所以它的性能瓶颈不在于CPU,而在于内存和网络带宽,这也是作者采用单线程模型的主要原因。同时, 单线程对于程序开发非常友好,调试起来也很方便。开发多线程程序必然会增加一定的调试难度。 因此,当我们的业务使用key的数据比较大时,Memcached的访问性能要比Redis好一些。如果key的数据比较小,两者差别并不大。 严格来说,Redis的单线程指的是处理请求的线程,它本身还有其他线程在工作,例如有其他线程用来异步处理耗时的任务。 Redis6.0又进一步完善了多线程,在接收请求和发送请求时使用多线,进一步提高了处理性能。
数据结构
Memcached支持的数据结构很单一,仅支持string类型的操作。并且对于value的大小限制必须在1MB以下,过期时间不能超过30天。
而Redis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丰富,除了常用的数据类型string、list、hash、set、zset之外,还可以使用geo、hyperLogLog数据类型。
使用Memcached时,我们只能把数据序列化后写入到Memcached中。然后再从Memcached中读取数据,再反序列化为我们需要的格式,只能“整存整取”。
结构类型 | 结构储存的值 | 结构的读写能力 |
---|---|---|
String | 可以是字符串、证书、浮点数 | 对整个字符串或者字符串的一部分进行操作,对整数和浮点数执行自增自减操作 |
list | 一个链表,链表上每个节点都包含了一个字符串 | 从链表的两端退让或者去除,根据偏移量对链表进行修剪,读取单个或多个元素,根据和查找或者移除元素 |
set | 包含字符串的无序收集器,并且被包含的每个字符都是独一无二各不相同的 | 添加、获取。移除单个元素,检查一个元素是否存在与几何中,计算交集、并集、差集,从集合里面随机获取元素 |
hash | 包含键值对的无序列表 | 添加、获取、移除单个键值对,获取所有键值对 |
zset | 字符串成员与浮点数分支之间的有序映射,元素的排列顺序由分值的大小决定 | 添加、获取、删除单个元素,根据分值范围或者成员来获取元素 |
geo:用于地图相关的业务,标识两个地点的坐标,以及计算它们的距离
hyperLogLog: Redis 在 2.8.9 版本添加了 HyperLogLog 结构。Redis HyperLogLog 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在输入
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 的、并且是很小的。在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
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 数。这和计算基数时,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
来计算基数,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
淘汰策略
Memcached必须设置整个实例的内存上限,数据达到上限后触发LRU淘汰机制,优先淘汰不常用使用的数据。 但它的数据淘汰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刚写入的数据可能会被优先淘汰掉,这个问题主要是它本身内存管理设计机制导致的。 Redis没有限制必须设置内存上限,如果内存足够使用,Redis可以使用足够大的内存。 同时Redis提供了多种淘汰策略: volatile-lru:从过期key中按LRU机制淘汰 allkeys-lru:在所有key中按LRU机制淘汰 volatile-random:在过期key中随机淘汰key allkeys-random:在所有key中随机淘汰key volatile-ttl:优先淘汰最近要过期的key volatile-lfu:在所有key中按LFU机制淘汰 allkeys-lfu:在过期key中按LFU机制淘汰 我们可以针对业务场景,使用不同的数据淘汰策略。
管道与事物
Redis还支持管道功能,客户端一次性打包发送多条命令到服务端,服务端依次处理客户端发来的命令。这样可以减少来回往来的网络IO次数,提供
高访问性能。另外它还支持事物,这里所说的事物并不是MySQL那样严格的事物模型,这种事物模型是Redis特有的。
一般事物会配合管道一块使用,客户端一次性打包发送多条命令到服务端,并且标识这些命令必须严格按顺序执行,不能被其他客户端打断。同时执行事务
之前,客户端可以告诉服务端某个key稍后会进行相关操作,如果这个客户端在操作这个key之前,有其他客户端对这个key进行更改,那么当前客户端
在执行这些命令时会放弃整个事务操作,保证一致性。
持久化
Memcached不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如果Memcached服务宕机,那么这个节点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Redis支持将数据持久化磁盘上,提供RDB和AOF两种方式:
RDB:将整个实例中的数据快照到磁盘上,全量持久化
AOF:把每一个写命令持久到磁盘,增量持久化
Redis使用这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完成数据完整性保障,最大程度降低服务宕机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高可用
Memcached没有主从复制架构,只能单节点部署,如果节点宕机,那么该节点数据全部丢失。业务需要对这种情况做兼容处理,当某个节点不可用时,
把数据写入到其他节点以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Redis拥有主从复制架构,两个节点组成主从架构,从可以实时同步主的数据,提高整个Redis服务的可用性。
同时Redis还提供了哨兵节点,在主节点宕机时,主动把从节点提升为主节点,继续提供服务。
主从两个节点还可以提供读写分离功能,进一步提高程序访问的性能。
集群化
Memcached和Redis都是由多个节点组成集群对外提供服务,但他们的机制也有所不同。
Memcached的集群化是在客户端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向指定节点发送数据,当一个节点宕机时,其他节点会分担这个节点的请求。
而Redis集群化采用的是每个节点维护一部分虚拟槽位,通过key的哈希计算,将key映射到具体的虚拟槽位上,这个槽位再映射到具体的Redis节点。
同时每个Redis节点都包含至少一个从节点,组成主从架构,进一步提高每个节点的高可用能力。
当增加或下线节点时,需要手动触发数据迁移,重新进行哈希槽位映射。
Redis官方的集群化解决方案为Redis cluster,它采用无中心化的设计。另外也有第三方的采用中心化设计proxy方式的集群化解决方案,
例如Codis、Twemproxy。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