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Redis通过MULTI、EXEC、WATCH等命令来实现事务功能。事务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命令请求打包,然后一次性、按顺序地执行多个命令的机制,并且在事务执行期间,服务器不会中断事务而改去执行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它会将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执行完毕,然后才去处理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name tom
QUEUED
127.0.0.1:6379> GET name
QUEUED
127.0.0.1:6379> SET age 22
QUEUED
127.0.0.1:6379> GET age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OK
2) "tom"
3) OK
4) "22"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结束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事务开始
2)命令入队
3)事务执行
MULTI命令可以将执行该命令的客户端从非事务状态切换至事务状态,这一切换是通过在客户端的flags属性中打开REDIS_MULTI标识来完成的
当一个客户端切换到事务状态之后,服务器会根据这个客户端发来的不同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
每个Redis客户端都有自己的事务状态,这个事务状态保存在客户端状态的mstate属性里面:
typedef struct redisClient{
// 事务状态
multiState mstate;
// ...
}redisClient;
事务状态包含一个事务队列,以及一个已入队命令的计数器
typedef struct multiState{
// 事务队列,FIFO顺序
multiCmd *commands;
// 已入队命令计数
int count;
// ...
}multiState;
事务队列是一个multiCmd类型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个multiCmd结构都保存了一个已入队命令的相关信息,包括指向命令实现函数的指针、命令的参数,以及参数的数量:
typedef struct multiCmd{
// 参数
robj **argv;
// 参数数量
int argc;
// 命令指针
struct redisCommand *cmd;
// ...
}multiCmd;
事务队列以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保存入队的命令,较先入队的命令会被放到数组的前面,而较后入队的命令则会被放到数组的后面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name "Practical Common Lisp"
QUEUED
127.0.0.1:6379> GET name
QUEUED
127.0.0.1:6379> SET author "Peter Seibel"
QUEUED
127.0.0.1:6379> GET author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OK
2) "Practical Common Lisp"
3) OK
4) "Peter Seibel"
当一个处于事务状态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EXEC命令时,这个EXEC命令将立即被服务器执行。服务器会遍历这个客户端的事务队列,执行队列中保存的所有命令,最后将执行命令所得的结果全部返回给客户端
WATCH命令是一个乐观锁,它可以在EXEC命令执行之前,监视任意数量的数据库键,并在EXEC命令执行时,检查被监视的键是否至少有一个已经被修改过了,如果是的话,服务器将拒绝执行事务,并向客户端返回代表事务执行失败的空回复
客户端A:
127.0.0.1:6379> WATCH "name"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name" "peter"
QUEUED
客户端B:
127.0.0.1:6379> SET "name" "john"
OK
客户端A:
127.0.0.1:6379> EXEC
(nil)
在时间T4,客户端B修改了"name"键的值,当客户端A在T5执行EXEC命令时,服务器会发现WATCH监视的键"name"已经被修改,因此服务器拒绝执行客户端A的事务,并向客户端A返回空回复
每个Redis数据库都保存着一个watched_keys字典,这个字典的键是某个被WATCH命令监视的数据库键,而字典的值则是一个链表,链表中记录了所有监视相应数据库键的客户端:
typedef struct redisDb{
// 正在被WATCH命令监视的键
dict *watched_keys;
// ...
}redisDb;
下图是一个watched_keys字典
如果当前客户端为c10086,那么客户端执行以下WATCH命令之后:
127.0.0.1:6379> WATCH "name" "age"
OK
执行WATCH命令之后的watched_keys字典:
所有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的命令,在执行之后都会调用multi.c/touchWatchKey函数对watched_keys字典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客户端正在监视刚刚被命令修改过的数据库键,如果有的话,那么touchWatchKey函数会将监视被修改键的客户端的REDIS_DIRTY_CAS标识打开,表示该客户端的事务安全性已经被破坏
当服务器接收到一个客户端发来的EXEC命令时,服务器会根据这个客户端是否打开了REDIS_DIRTY_CAS标识来决定是否执行事务:
事务具有原子性指的是,数据库将事务中的多个操作当作一个整体来执行,服务器要么就执行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就一个操作也不执行
对于Redis的事务功能来说,事务队列中的命令要么就全部都执行,要么就一个都不执行,因此,Redis的事务是具有原子性的
Redis的事务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事务的最大区别在于,Redis不支持事务回滚机制,即使事务队列中的某个命令在执行期间出现了错误,整个事务也会继续执行下去,直到将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命令都执行完毕为止
事务具有一致性指的是,如果数据库在执行事务之前是一致的,那么在事务执行之后,无论事务是否执行成功,数据库也应该仍然是一致的
一致指的是数据符合数据库本身的定义和要求,没有包含非法或者无效的错误数据
1)、入队错误
如果一个事务在入队命令的过程中,出现了命令不存在,或者命令的格式不正确等情况,那么Redis将拒绝执行这个事务
因为服务器会拒绝执行入队过程中出现错误的事务,所以Redis事务的一致性不会被带有入队错误的事务影响
2)、执行错误
事务还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生错误
因为在事务执行的过程中,出错的命令会被服务器识别出来,并进行相应的错误处理,所以这些出错命令不会对数据库做任何修改,也不会对事务的一致性产生任何影响
3)、服务器停机
如果Redis服务器在执行事务的过程中停机,那么根据服务器所使用的持久化模式,可能有以下情况出现:
因为Redis使用单线程的方式来执行事务,并且服务器保证在执行事务期间不会对事务进行中断,因此,Redis的事务总是以串行的方式运行的,并且事务也总是具有隔离性的
事务的耐久性指的是,当一个事务执行完毕时,执行这个事务所得的结果已经被保存到永久性存储介质里面了,即使服务器在事务执行完毕之后停机,执行事务所得的结果也不会丢失
因为Redis的事务不过是简单地用队列包裹起了一组Redis命令,Redis并没有为事务提供任何额外的持久化功能,所以Redis事务的耐久性由Redis所使用的持久化模式决定:
不论Redis在什么模式下运行,在一个事务的最后加上SAVE命令总可以保证事务的耐久性,不过因为这种做法的效率太低,所以并不具有实用性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