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以往的预训练语言表示应用于下游任务时的策略有基于特征和微调两种。其中基于特征的方法如ELMo使用基于上下文的预训练词嵌入拼接特定于任务的架构;基于微调的方法如GPT使用未标记的文本进行预训练,并针对有监督的下游任务进行微调。
但上述两种策略都使用从左到右的架构,每个token只能处理self-attention层中的前一个token,这种限制在将基于微调的方法应用于问答等token级任务时可能非常有损性能。故改进为:
BERT是一个多层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故定义Transformer层数为 L L L,隐层维度为 H H H,自注意力头数为 A A A。实验定义了 B E R T B A S E ( L = 12 , H = 768 , A = 12 , T o t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 110 M ) BERT_{BASE}(L=12,H=768,A=12, Total Parameters=110M) BERTBASE(L=12,H=768,A=12,TotalParameters=110M), B E R T L A R G E ( L = 24 , H = 1024 , A = 16 , T o t a l P a r a m e t e r s = 340 M ) BERT_{LARGE}(L=24,H=1024,A=16, Total Parameters=340M) BERTLARGE(L=24,H=1024,A=16,TotalParameters=340M)两种尺寸的模型。
对于输入文本序列,使用带有30000个token词汇的WordPiece embedding对序列分片形成输入token序列,token序列的第一个token指定为分类token
[
C
L
S
]
[CLS]
[CLS],用于作分类任务的聚合序列表示。由于输入文本可以为单个句子或句子对,单个句子可以简单表示,但为了能在一个token序列中无歧义地表示句子对,采用一个特殊的token
[
S
E
P
]
[SEP]
[SEP]将句子分开。
随后对分片打包好的序列计算其token embedding,并累加可学习嵌入position embedding和segment embedding得到嵌入 E E E。其中position embedding用于学习token间的相对位置,segment embedding用于学习token属于句子A或句子B。整体流程如上图。
[ C L S ] [CLS] [CLS]的最终隐层向量为 C ∈ R H C \in \R^H C∈RH,其余 i t h i^{th} ith个token的最终隐层向量为 T i ∈ R H T_i \in \R^H Ti∈RH。
对于掩码语言模型任务,为了训练网络的双向表示,随机mask一定比例的输入token并记为 [ M A S K ] [MASK] [MASK],然后让模型预测这些被mask的token,与masked token相对应的最终隐层向量通过softmax得到最终预测分布。在所有实验中,随机屏蔽比例设为15%。
上述设置的缺点是预训练和微调之间存在gap,因为在微调期间不会出现 [ M A S K ] [MASK] [MASK]token,故实际使用并不是简单的用 [ M A S K ] [MASK] [MASK]token替换mask的单词。因为训练数据生成器会随机选择15%的token进行预测,如果选择 i t h i^{th} ithtoken,将会替换为:
损失定义为 i t h i^{th} ithtoken 相对应的最终隐层向量 T i T_i Ti与原始token的交叉熵。整体流程如上图左。
对于下一个句子预测任务,如问答(Question Answering, QA)和自然语言推理(Natural Language Inference, NLI),都是基于理解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而语言建模无法直接捕捉到这些关系,故设计一个二值分类任务用于预训练。具体为,当为每个预训练示例选择句子对时,50%的概率为A之后的实际下一个句子(标签为IsNext),50%的概率为语料库中的随机句子(标签为NotNext)。如上图左, C C C用于计算分类结果 N S P NSP NSP。
预训练语料库使用BooksCorpus(8亿单词)和只提取文本段落,忽略列表、表格和标题的英语维基百科(2500亿单词)。
对于单个文本或文本对,Transformer中的自注意力机制允许BERT通过替换合适的输入/输出格式对下游任务建模。故对于任意下游任务,只需将特定于任务的输入和输出插入BERT中,并对所有参数进行端到端的微调。
对于输入,预训练句子对的句子A和句子B格式类似于:句子释义中的句子对;句子蕴含中的句子对;问答中的句子对;文本分类或序列标注中的句子对。对于输出,token表示形式可以完成token级任务,如序列标记或问题回答。而 [ C L S ] [CLS] [CLS]表示形式可以进行分类,如句子蕴含或情感分析。
故输入输出都可对应上述格式进行下游任务转换及微调参数。
本实验对GLUE进行微调,使用 C C C作为聚合表示。微调过程中引入分类层权重 W ∈ R K × H W \in \R^{ K×H} W∈RK×H,其中 K K K是类别数量,分类损失定义为 l o g ( s o f t m a x ( C W T ) ) log(softmax(CW^T )) log(softmax(CWT))。 使用32的batch size,对所有GLUE任务的数据进行3个epoch的微调。对于每个任务,最佳的微调学习率(在5e-5、4e-5、3e-5和2e-5中)。
对于
B
E
R
T
L
A
R
G
E
BERT_{LARGE}
BERTLARGE,发现微调在小型数据集上有时不稳定,因此运行了几次随机重启,并选择了最佳模型。对于每次随机重启,使用相同的预训练checkpoint,但执行不同的微调数据打乱和分类器层初始化。
实验结果如上图,
B
E
R
T
B
A
S
E
BERT_{BASE}
BERTBASE和
B
E
R
T
L
A
R
G
E
BERT_{LARGE}
BERTLARGE在所有任务上的表现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系统,与之前的技术水平相比分别获得了4.5%和7.0%的平均精度提高。对于MNLI任务,BERT获得了4.6%的绝对精度提升。
B E R T L A R G E BERT_{LARGE} BERTLARGE在所有任务中明显优于 B E R T B A S E BERT_{BASE} BERTBASE,特别是在训练数据很少的任务中。
斯坦福问答数据集(SQuAD v1.1)是一个有10万组问题/答案对的集合。给定一个问题和一篇来自维基百科的包含答案的文章,任务是预测答案在文章中的文本范围。
如图1右,在问答任务中,将问题和文章打包为单个输入序列,问题使用 A embedding,文章使用B embedding。在微调过程中,引入开始向量
S
∈
R
H
S ∈ R^ H
S∈RH和结束向量
E
∈
R
H
E ∈ R ^H
E∈RH。单词
i
i
i为答案范围开始的概率定义为通过
T
i
T_i
Ti和
S
S
S 的点乘加对文章中所有词的softmax,即
P
i
=
e
S
⋅
T
i
∑
j
e
S
⋅
T
i
P_i=\frac {e^{S \cdot T_i}} {\sum_j e^{S \cdot T_i}}
Pi=∑jeS⋅TieS⋅Ti ,答案的末尾
j
j
j的概率类似,从位置
i
i
i到位置
j
j
j的候选评分定义为
S
⋅
T
i
+
E
⋅
T
j
S·T_i+E·T_j
S⋅Ti+E⋅Tj,且
j
≥
i
j≥i
j≥i。训练目标是正确开始位置向量和结束位置向量的对数似然的和。微调进行3个epoch,学习率为5e-5,batch size为32。在算法中使用适度的数据增强,首先在TriviaQA上进行微调,然后再对SQuAD进行微调。
上图为实验结果,表现最好的算法比之前最优nlnet高出1.5 F1, single BERT高出QANet1.3 F1。 single BERT模型在F1分数方面优于之前顶级集成算法。在没有TriviaQA微调数据的情况下,BERT也只损失了0.1-0.4 F1,仍然大大超过了所有现有算法。
SQuAD 2.0任务在提供的文章上,允许出现长答案,从而扩展了SQuAD 1.1的问题定义,让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实验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在这个任务上扩展SQuAD v1.1 BERT微调模型,将没有答案的问题处理为答案范围为起始和终止都在 [ C L S ] [CLS] [CLS]token上,可能的起始终止回答范围从而扩展到包含 [ C L S ] [CLS] [CLS]token的位置。对于预测而言,定义没有答案的分数为 s n u l l = S ⋅ C + E ⋅ C s_{null}=S \cdot C + E \cdot C snull=S⋅C+E⋅C,最好的非空答案(non-null)分数为 s ^ i , j = max j ≥ i S ⋅ T i + E ⋅ T j \hat s_{i,j}=\max_{j \ge i}S \cdot T_i +E \cdot T_j s^i,j=maxj≥iS⋅Ti+E⋅Tj ,若 s ^ i , j > s n u l l + τ \hat s_{i,j} > s_{null}+\tau s^i,j>snull+τ则预测结果非空,阈值 τ \tau τ通过在测试集上最大化F1选择。
实验没有使用TriviaQA数据集预训练,采用batch size为48和学习率为5e-5微调2个epochs。
上图为实验结果,与之前的最佳系统相比,F1值提高了5.1。
对抗性生成(SWAG)数据集包含113k个句子对补全示例,实验模型的基础常识推理能力。给定一个句子,任务是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理的下一句。
在SWAG数据集上微调时,每个句子对构建4个输入序列,每个序列拼接了给定句子(句子A)和可能的下一句(句子B)。引入的唯一特定于任务的参数是一个向量,其和
[
C
L
S
]
[CLS]
[CLS]token点乘,再通过softmax层得到归一化的向量。
上为实验结果,
B
E
R
T
L
A
R
G
E
BERT_{LARGE}
BERTLARGE的性能比ESIM+ELMo提高27.1%,比GPT提高8.3%。
实验评估两项预训练目标,证明BERT的深度双向性的重要性,评估过程中使用了和 B E R T B A S E BERT_{BASE} BERTBASE完全相同的预训练数据,微调策略和超参数。
No NSP:预训练过程采用MLM但不采用NSP任务的双向模型。
LTR & No NSP:采用标准的Left-to-Right (LTR) LM训练的模型(不采用MLM),左性约束也作用在微调阶段,因为不采用这种策略会导致预训练/微调的gap,而导致下游性能受损,且不采用NSP任务进行预训练。除了训练采用了更大的数据集,不同的输入表征和fine tuning策略,这个模型和GPT非常类似。
上图为实验结果,观察到移除NSP任务将显著地降低QNLI,MNLI,SQuAD 1.1上的性能。LTR & No NSPLTR模型在所有任务上都比MLM模型要差,在MRPC和SQuAD上性能大幅下降。
对于SQuAD任务,LTR要在token预测上表现极差,这是因为token-level的隐藏状态没有收到右边的语境。其次在LTR系统顶层增加了一个随机初始化的BiLSTM来弥补性能,观察到确实显著地提升SQuAD上的结果,但是结果依然要远远差于预训练的双向模型,BiLSTM结构对GLUE任务上甚至有害。
另外意识到类似ELMo,可以分别训练LTR和RTL模型(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然后通过将两组表征拼接在一起。但是这样需要单独双向模型两倍的计算量,且对与QA一类的任务违反常识,RTL模型不可能根据回答来解释问题,而且这明显要弱于深度双向模型,因为深度双向模型可以在每一层同时利用双向语境。
本实验研究不同模型尺寸在微调任务上的精度。实验采用不同的层数、隐藏尺寸数、注意力头数配比上训练了一组BERT模型,和之前的描述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超参数和训练策略。
实验结果如上图,实验选择了5组随机重启微调模型均值作为结果。可以看到在4个数据集上,获得严格的性能提升。另外发现即使是在和现有的文献中相比已经非常大的模型上,也能够取得非常大的性能提升。
实验证明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加,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任务比如机器翻译和语言模型上,将会不断地获得模型性能的提升。同时也首次证明了巨大的模型尺寸,在小规模数据集任务上微调也能获得巨大地性能提升,说明模型已经被充分地预训练了。
上述实验的所有BERT结果都使用了微调方法,即在预训练模型中添加一个简单的分类层,并在下游任务上联合微调所有参数。但是,基于特征的方法直接从预训练模型中提取固定特征相比于微调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不是全部任务可以很容易地由Transformer编码器架构表示,因此需要添加特定于任务的模型架构;其次,基于特征的方法只需预先进行一次预训练,就可以直接运行在这种表示之上的模型。
本实验通过将BERT应用于CoNLL-2003命名实体识别(NER)任务来比较这两种方法。 在BERT的输入中,使用case-preserving WordPiece模型,并包含数据提供的最大化的文档上下文,并将其表述为标记任务,但在输出中不使用CRF层。使用第一个 sub-token的表示作为NER标签集上token-level分类器的输入。
为了削弱微调方法,实验应用基于特征的方法从一个或多个层中提取特征值,而无需微调BERT的任何参数。这些上下文嵌入被用作分类层之前随机初始化的两层768维BiLSTM的输入。
实验结果如上图,表现最好的基于特征方法拼接了预训练Transformer的最后四层隐藏层的token表示,与微调整个模型相比只降低了0.3 F1。这表明BERT对于微调和基于特征的方法都是有效的。
上图比较了ELMo、OpenAI GPT和BERT的结构。BERT和GPT都是微调方法,而ELMo是基于特征的方法。GPT在大型文本语料库上采用了LTR Transformer LM,BERT和GPT中的核心不同在于双向性训练任务,其他一些的不同有:
上图为不同任务上BERT的微调表示。在所有任务中,(a)、(b)是sequence level的任务,(c)和(d)是token level的任务。在图中E表示输入embedding,
T
i
T_i
Ti表示token
i
i
i的语境表示,
[
C
L
S
]
[CLS]
[CLS]是分类输出的特殊符号,
[
S
E
P
]
[SEP]
[SEP]是分割非连续token序列的特殊符号。
上图显示了MNLI测试精度,实验为在一个预训练k步的checkpoint上进行微调的结果。观察到,
B
E
R
T
B
A
S
E
BERT_{BASE}
BERTBASE在1M步上比500k步上提高1%的精度;MLM模型比LTR模型收敛的稍微慢一些,但MLM的绝对精度几乎是在瞬间就超过了LTR模型。
上图为不同masking策略的对照实验,其中MASK表示将目标token用
[
M
A
S
K
]
[MASK]
[MASK]符号进行替换,SAME表示保持token不变,RND表示随机替换。左边部分的数字表示MLM预训练中所采用的策略的概率(BERT采用了80%,10%,10%),右边的部分表示结果。对于feature-based的方法,将最后4层的BERT的输出作为特征。
可以看到,微调方法对于不同masking策略有很好的鲁棒性。只使用MASK策略在NER数据集上使用基于特征的方法会有问题。只采用RND策略会大幅降低性能。
Devlin, J. , Chang, M. W. , Lee, K. , & Toutanova, K. . (2018). 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