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SAR总结_水体的回波强度

水体的回波强度
  1. 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交叉极化(VH/HV)相比同极化(HH/VV)的渗透能力弱

  2. 返回同极化(HH或者VV)信号的基本物理过程类似准镜面反射,比如,平静的水面显示黑色。交叉极化(HV或者VH)一般返回的信号较弱,

  3. https://blog.csdn.net/xuanzi_eli/article/details/52334789?ops_request_misc=%7B"request_id"%3A"158168475019724839206899"%2C"scm"%3A"20140713.130056874…"%7D&request_id=158168475019724839206899&biz_id=0&utm_source=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
    (1)图像亮度代表后向散射强度
    (2)像元内表面越粗糙,后向散射越强。
    (3)光滑表面镜面反射,后向散射很弱
    (4)与散射体的复介电常数有关,含水量越大,后向散射越强
    入射角在光滑表面有一些体现,如海洋雷达图像中,尽量选择入射角小的图像,这样能得到回波信号较强的图像。(镜面反射)

  4. SAR图像记录的信息可以包括多种,即相位、振幅、强度等。SAR是相干系统,斑点噪声是其固有特性。

  5. SAR是主动式侧视雷达系统,且成像几何属于斜距投影类型

  6. 雷达图像上色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目标物的后向散射截面。每一个接受到的回波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某一特定的灰度色调记录在光学胶片上或转换成一个具有特定值、用于表示亮度的数字化像元。

  7. 1.2 雷达系统参数的影响

     雷达系统的工作参数中的极化方式对雷达波束响应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情况,自然地物对HH极化产生较强的回波信号,因此,地形测绘和资源调查一般选择HH极化SAR图像;地表比较粗糙(如树木、农作物等)区域,回波信号与入射角无关,HH和VV极化方式区别不大;对于光滑的地面(水体等),HH极化比VV极化回波强度低;对于建筑物,HH极化的回波强度通常大于VV极化方式;一般情况,交叉极化(HV和VH)的回波强度比同极化(HH和VV)低很多。
    
    • 1

    波长和入射角在上述5种散射类型中有所体现。如波长可以衡量地表粗糙度,以及影响复介电常数的不同。入射角在光滑表面有一些体现,如海洋雷达图像中,尽量选择入射角小的图像,这样能得到回波信号较强的图像。
    因此,地物目标对雷达波束的后向散射作用是很复杂的, SAR图像散射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图像亮度代表后向散射强度
    像元内表面越粗糙,后向散射越强。
    光滑表面镜面反射,后向散射很弱
    与散射体的复介电常数有关,含水量越大,后向散射越强
    2.SAR几何特征

    SAR是主动式侧视雷达系统,且成像几何属于斜距投影类型。它与中心投影的光学影像有很大的区别。
    3.SAR图像特征

     SAR图像记录的信息可以包括多种,即相位、振幅、强度等。SAR是相干系统,斑点噪声是其固有特性。
    
    • 1

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b4fac0100h29q.html
雷达图像的分辨率有距离向和方位向两种。雷达图像的分辨率和像元大小是两个概念,雷达图像中每个像元大小通常低于分辨率。
SAR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
雷达图像上色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目标物的后向散射截面。每一个接受到的回波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以某一特定的灰度色调记录在光学胶片上或转换成一个具有特定值、由于表示亮度的数字化像元。
坡度的变化,复介电常数(含水量)、表面的粗糙度 是影响雷达图像色调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表面的粗糙度在决定雷达图像的灰度(也就是回波强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交叉极化的回波强度比同极化的回波强度要弱,因此为交叉极化回波设计的接收带宽旺旺要高,以补偿被削弱的回波信号。所以在比较一个同极化图像和一个交叉极化图像时应当观测同一个目标物灰度之间的反差,而不是单纯地比较两个图像之间的绝对灰度值。
点目标:
在点目标检测中,背景的干扰主要表现为相干斑噪声。通常采用去除斑点噪声、增加目标与背景的对比来突出点目标,也可以讲背景上的点目标看成一个中心突出函数,采用锐化滤波器进行处理。
线目标:
线目标通常表示不同类目标的界线(如水路界限)或者当地面线性目标的横向尺寸小于分辨率单元尺寸,表示目标本身。大多数线性体目标,相对于中等分辨率的SAR图像而言,其宽度都比较窄,只相当于分辨单元尺寸,故称其为自身线性目标(道路、河流)。与此相对的仅作为两类目标分界线的线性体,成为边界线性目标。
两种相邻的目标后向散射系数之差,便可造成边界线性目标。水路边界是由于陆地目标和水体目标的强烈反差引起的。所以一般易识别。而对于不同树种之间、同一树种内新生树和成熟树之间,被砍伐的林区与未砍伐的林区之间的树林边界以及同一地块内的不中植物之间的植被边界,英语后向散射系数相差不大,一般情况下很难区分。
对于一幅不含噪声的图像,在灰度突变处形成图像的边界点。所有边界点连接构成图像中景物的边界。噪声点也有灰度突变特征,但和周围的点不相关,是孤立的随机点,所以在确定景物的边界特征时,要注意区分噪声点。
面目标:
面目标的相干斑噪声明显。在SAR图像中,目标的检测主要依据是均值和纹理。只有当目标之间的对比度(均值之比)足够大时,依靠均值分辨才有可能。而纹理取决于空间色调的相对变化,不是灰度的绝对值,所以利用纹理信息提取地面目标是有效的。换言之,面目标的提取实质上是图像分割的一种。因为SAR图像上受噪声影响的均质区,在纹理测度图像上一般对应灰度同一的区域,所以在图像分割时,引入纹理信息可以提高分割精度。
SAR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相干斑噪声滤波后进行边缘提取和图像分割,常用的滤波方法有:1、低通滤波,较好地一直了斑点噪声,同时模糊了图像。包括均值滤波、高斯滤波等。2、结构滤波,设计一系列结构滤波器进行卷积运算,除了抑制斑点噪声外,还保持图像结构信息不受损失;3、自适应滤波,根据图像灰度分布情况设计一个评价函数,来解决是否对当前窗口图像进行滤波,其目的也是为了抑制斑点噪声同时保持图像信号尽量不受损失。
滤波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斑点噪声的影响,但同时也会损失许多关键的图像信息。为SAR图像的进一步应用处理带来困难。
9.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小花儿/article/detail/132304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