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这是我在Datawhale组队学习CV之Transformer的记录,既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的笔记,也供同好们一起交流研究,之后还会继续更新相关内容的博客,欢迎点赞收藏关注。
2017年谷歌在一篇名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attention(自注意力机制)结构来处理序列相关的问题的模型,名为Transformer。
Transformer在很多不同nlp任务中获得了成功,例如:文本分类、机器翻译、阅读理解等。在解决这类问题时,Transformer模型摒弃了固有的定式,并没有用任何CNN或者RNN的结构,而是使用了Attention注意力机制,自动捕捉输入序列不同位置处的相对关联,善于处理较长文本,并且该模型可以高度并行地工作,训练速度很快。而在 RNN 中,每一个 time step 的计算都依赖于上一个 time step 的输出,这就使得所有的 time step 必须串行化,无法并行计算。
S
e
l
f
−
A
t
t
e
n
t
i
o
n
Self-Attention
Self−Attention机制是Transformer模型核心机制,不同于在以往NLP模型的RNN网络模型,
S
e
l
f
−
A
t
t
e
n
t
i
o
n
Self-Attention
Self−Attention是一种从输入序列聚焦相关部分的能力,使得注意力模型,比没有注意力的模型,产生更好的结果。可以采用如下的数学方法获得与人的注意力相似的效果。
计算 Self Attention 的第 1 步是:对输入编码器的每个词向量,都创建 3 个向量,分别是:Query 向量,Key 向量,Value 向量。这 3 个向量是词向量分别和 3 个矩阵相乘得到的,而这个矩阵是我们要学习的参数。
Q K T QK^T QKT是向量 Q 和 向 量 K T Q和向量K^T Q和向量KT运算后得到的一个矩阵,里面的每个元素是向量与自己以及其他向量内积运算后的结果。
s o f t m a x softmax softmax的函数作用就是归一化,使矩阵内部元素的和为1,而归一化得到的每个数字就代表了注意力分配的权重。
最后乘上 V V V后得到的矢量就是最初的字词向量经过注意力机制加权后的表示。
传统的序列到序列( s e q 2 s e q seq2seq seq2seq)模型,最大的问题在于将Encoder端的所有信息压缩到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中,并将其作为Decoder端首个隐藏状态的输入,来预测Decoder端第一个单词(token)的隐藏状态。
在输入序列比较长的时候,这样做显然会损失Encoder端的很多信息,而且这样一股脑的把该固定向量送入Decoder端,Decoder端不能够关注到其想要关注的信息。并且模型计算不可并行,计算隐层状态 h t h_t ht 依赖于 h t − 1 h_{t-1} ht−1以及状态 t t t时刻的输入,因此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Transformer优点:transformer架构完全依赖于Attention机制,解决了输入输出的长期依赖问题,并且拥有并行计算的能力,大大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self-attention模块,让源序列和目标序列首先“自关联”起来,这样的话,源序列和目标序列自身的embedding表示所蕴含的信息更加丰富,而且后续的FFN层也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Muti-Head Attention模块使得Encoder端拥有并行计算的能力。
对Transformer模型的结构做了个大致的梳理,只需要先有个初步的了解,下面对提及
的每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模型大致分为 Encoder (编码器)和 Decoder (解码器)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上图中的左右两部分。
其中编码器由N个相同的层堆叠在一起(我们后面的实验取N=6),每一层又有两个子层。
第一个子层是一个 Multi-Head Attention (多头的自注意机制),第二个子层是一个简单的 Feed Forward (全连接前馈网络)。两个子层都添加了一个残差连接+ l a y e r n o r m a l i z a t i o n layer normalization layernormalization的操作。
模型的解码器同样是堆叠了N个相同的层,不过和编码器中每层的结构稍有不同。对于解码器的每一层,除了编码器中的两个子层 Multi-Head Attention 和 Feed Forward ,解码器还包含一个子层 Masked Multi-Head Attention ,如图中所示每个子层同样也用了residual以及layer normalization。
模型的输入由 Input Embedding 和 Positional Encoding (位置编码)两部分组合而成,模型的输出由Decoder的输出简单的经过softmax得到。
结合上图,我们对Transformer模型的结构做了个大致的梳理,只需要先有个初步的了解,下面对提及
的每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输入部分包含两个模块, Embedding 和 Positional Encoding。
Embedding层的作用是根据词嵌入算法(embedding algorithm),将某种格式的输入数据,例如文本,转变为模型可以处理的向量表示,来描述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
Embedding 层输出的可以理解为当前时间步的特征,如果是文本任务,这里就可以是 Word
Embedding ,如果是其他任务,就可以是任何合理方法所提取的特征。
比如:输入的是一个句子list,内含单词元素,输出的是是一个tensor。
代码的构建基于Torch提供的nn.Emdedding,如下
class Embeddings(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vocab): """ 类的初始化函数 d_model:指词嵌入的维度 vocab:指词表的大小 """ super(Embeddings, self).__init__() #之后就是调用nn中的预定义层Embedding,获得一个词嵌入对象self.lut self.lut = nn.Embedding(vocab, d_model) #最后就是将d_model传入类中 self.d_model =d_model def forward(self, x): """ Embedding层的前向传播逻辑 参数x:这里代表输入给模型的单词文本通过词表映射后的one-hot向量 将x传给self.lut并与根号下self.d_model相乘作为结果返回 """ embedds = self.lut(x) return embedds * math.sqrt(self.d_model)
Positional Encodding
):位置编码的作用是为模型补充提供在Transformer中丢失的当前时间步的前后出现顺序的信息。
因为Transformer不像RNN那样的循环结构有前后不同时间步输入间天然的先后顺序,所有的时间步是同时输入,并行推理的,因此在时间步的特征中融合进位置编码的信息是合理的。
位置编码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设置成可学习的参数。
举个使用固定的位置编码的栗子。
比如使用不同频率的sin和cos函数来进行位置编码,如下所示:
P E ( p o s , 2 i ) = s i n ( p o s / 1000 0 2 i / d model ) PE_{(pos,2i)} = sin(pos / 10000^{2i/d_{\text{model}}}) PE(pos,2i)=sin(pos/100002i/dmodel)
P E ( p o s , 2 i + 1 ) = c o s ( p o s / 1000 0 2 i / d model ) PE_{(pos,2i+1)} = cos(pos / 10000^{2i/d_{\text{model}}}) PE(pos,2i+1)=cos(pos/100002i/dmodel)
其中pos代表时间步的下标索引,向量
P
E
p
o
s
PE_{pos}
PEpos 也就是第pos个时间步的位置编码,编码长度同Embedding
层,这里我们设置的是512。上面有两个公式,代表着位置编码向量中的元素,奇数位置和偶数位置使用两个不同的公式。
可以使用上述公式的原因如下,时间步p和时间步p+k的位置编码的内积,即 P E p ⋅ P E p + k PE_{p} \cdot PE_{p+k} PEp⋅PEp+k 是与p无关,只与k有关的定值。也就是说,任意两个相距k个时间步的位置编码向量的内积都是相同的,这就相当于蕴含了两个时间步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信息。此外,每个时间步的位置编码又是唯一的,这两个很好的性质使得上面的公式作为位置编码是有理论保障的。
下面是位置编码模块的代码实现:
class PositionalEncoding(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dropout, max_len=5000): """ 位置编码器类的初始化函数 共有三个参数,分别是 d_model:词嵌入维度 dropout: dropout触发比率 max_len:每个句子的最大长度 """ super(PositionalEncoding, self).__init__() self.dropout = nn.Dropout(p=dropout) # Compute the positional encodings # 注意下面代码的计算方式与公式中给出的是不同的,但是是等价的,你可以尝试简单推导证明一下。 # 这样计算是为了避免中间的数值计算结果超出float的范围, pe = torch.zeros(max_len, d_model) position = torch.arange(0, max_len).unsqueeze(1) div_term = torch.exp(torch.arange(0, d_model, 2) * -(math.log(10000.0) / d_model)) pe[:, 0::2] = torch.sin(position * div_term) pe[:, 1::2] = torch.cos(position * div_term) pe = pe.unsqueeze(0) self.register_buffer('pe', pe) def forward(self, x): x = x + Variable(self.pe[:, :x.size(1)], requires_grad=False) return self.dropout(x)
因此,可以认为,最终模型的输入是若干个时间步对应的各自的embedding,每一个时间步对应一个embedding。可以理解为emdedding是当前时间步的一个综合的特征信息,既包含了本身的语义信息,又包含了当前时间步在整个句子中的位置信息。
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都包含输入,且两部分的输入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推理时的用法不同,编码器只推理一次,而解码器是类似RNN那样循环推理,基于编码和上一次的预测结果不断生成预测结果。
假设现在有一个法语–>英语的机器翻译任务,把Je suis étudiant
翻译为I am a student
那么我们输入给编码器的就是时间步数为3的embedding数组(此处因为有三个法语单词,所以时间步数为3),编码器只进行一次并行推理,即获得了对于输入的法语句子所提取的若干特征信息。
而对于解码器,是循环推理,逐个单词生成结果的。最开始,由于什么都还没预测,我们会将编码器提取的特征,以及一个句子起始符传给解码器,解码器预期会输出一个单词I
。然后有了预测的第一个单词,我们就将I
输入给解码器,会再预测出下一个单词am
,再然后我们将I am
作为输入喂给解码器,以此类推直到预测出句子终止符完成预测。
这一小节介绍编码器部分的实现
编码器作用是用于对输入进行特征提取,为解码环节提供有效的语义信息
整体来看编码器由N个编码器层简单堆叠而成,因此实现非常简单,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clones函数,来更方便的将某个结构复制若干份 def clones(module, N): "Produce N identical layers." return nn.ModuleList([copy.deepcopy(module) for _ in range(N)]) class Encoder(nn.Module): """ Encoder The encoder is composed of a stack of N=6 identical layers. """ def __init__(self, layer, N): super(Encoder, self).__init__() # 调用时会将编码器层传进来,我们简单克隆N分,叠加在一起,组成完整的Encoder self.layers = clones(layer, N) self.norm = LayerNorm(layer.size) def forward(self, x, mask): "Pass the input (and mask) through each layer in turn." for layer in self.layers: x = layer(x, mask) return self.norm(x)
上面的代码中有一个小细节,就是编码器的输入除了x,也就是embedding以外,还有一个mask
,为了介绍连续性,这里先忽略,后面会讲解。
下面我们来看看单个的编码器层都包含什么,如何实现
每个编码器层由两个子层连接结构组成
第一个子层包括一个多头自注意力层和规范化层以及一个残差连接
第二个子层包括一个前馈全连接层和规范化层以及一个残差连接
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两个子层的结构其实是一致的,只是中间核心层的实现不同
我们先定义一个SubLayerConnection类来描述这种结构关系
class SublayerConnection(nn.Module): """ 实现子层连接结构的类 """ def __init__(self, size, dropout): super(SublayerConnection, self).__init__() self.norm = LayerNorm(size)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def forward(self, x, sublayer): # 原paper的方案 #sublayer_out = sublayer(x) #x_norm = self.norm(x + self.dropout(sublayer_out)) # 稍加调整的版本 sublayer_out = sublayer(x) sublayer_out = self.dropout(sublayer_out) x_norm = x + self.norm(sublayer_out) return x_norm
注:上面的实现中,我对残差的链接方案进行了小小的调整,和原论文有所不同。把x从norm中拿出来,保证永远有一条 “高速公路”,这样理论上会收敛的快一些,但无法确保这样做一定是对的,请一定注意。
定义好了SubLayerConnection,就可以实现EncoderLayer的结构了
class EncoderLayer(nn.Module):
"EncoderLayer is made up of two sublayer: self-attn and feed forward"
def __init__(self, size, self_attn, feed_forward, dropout):
super(EncoderLayer, self).__init__()
self.self_attn = self_attn
self.feed_forward = feed_forward
self.sublayer = clones(SublayerConnection(size, dropout), 2)
self.size = size # embedding's dimention of model, 默认512
def forward(self, x, mask):
# attention sub layer
x = self.sublayer[0](x, lambda x: self.self_attn(x, x, x, mask))
# feed forward sub layer
z = self.sublayer[1](x, self.feed_forward)
return z
继续往下拆解,我们需要了解 attention层 和 feed_forward层的结构以及如何实现。
注意力的原理已经在之前说明白了,如下就是实现代码:
def attention(query, key, value, mask=None, dropout=None): "Compute 'Scaled Dot Product Attention'" #首先取query的最后一维的大小,对应词嵌入维度 d_k = query.size(-1) #按照注意力公式,将query与key的转置相乘,这里面key是将最后两个维度进行转置,再除以缩放系数得到注意力得分张量scores scores = torch.matmul(query, key.transpose(-2, -1)) / math.sqrt(d_k) #接着判断是否使用掩码张量 if mask is not None: #使用tensor的masked_fill方法,将掩码张量和scores张量每个位置一一比较,如果掩码张量则对应的scores张量用-1e9这个置来替换 scores = scores.masked_fill(mask == 0, -1e9) #对scores的最后一维进行softmax操作,使用F.softmax方法,这样获得最终的注意力张量 p_attn = F.softmax(scores, dim = -1) #之后判断是否使用dropout进行随机置0 if dropout is not None: p_attn = dropout(p_attn) #最后,根据公式将p_attn与value张量相乘获得最终的query注意力表示,同时返回注意力张量 return torch.matmul(p_attn, value), p_attn
刚刚介绍了attention机制,在搭建EncoderLayer时候所使用的Attention模块,实际使用的是多头注意力,可以简单理解为多个注意力模块组合在一起。
多头注意力机制的作用:这种结构设计能让每个注意力机制去优化每个词汇的不同特征部分,从而均衡同一种注意力机制可能产生的偏差,让词义拥有来自更多元表达,实验表明可以从而提升模型效果。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bank是银行的意思,如果只有一个注意力模块,那么它大概率会学习去关注类似money、loan贷款这样的词。如果我们使用多个多头机制,那么不同的头就会去关注不同的语义,比如bank还有一种含义是河岸,那么可能有一个头就会去关注类似river这样的词汇,这时多头注意力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下面是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实现代码:
class MultiHeadedAttentio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h, d_model, dropout=0.1): #在类的初始化时,会传入三个参数,h代表头数,d_model代表词嵌入的维度,dropout代表进行dropout操作时置0比率,默认是0.1 super(MultiHeadedAttention, self).__init__() #在函数中,首先使用了一个测试中常用的assert语句,判断h是否能被d_model整除,这是因为我们之后要给每个头分配等量的词特征,也就是embedding_dim/head个 assert d_model % h == 0 #得到每个头获得的分割词向量维度d_k self.d_k = d_model // h #传入头数h self.h = h #创建linear层,通过nn的Linear实例化,它的内部变换矩阵是embedding_dim x embedding_dim,然后使用,为什么是四个呢,这是因为在多头注意力中,Q,K,V各需要一个,最后拼接的矩阵还需要一个,因此一共是四个 self.linears = clones(nn.Linear(d_model, d_model), 4) #self.attn为None,它代表最后得到的注意力张量,现在还没有结果所以为None self.attn = None self.dropout = nn.Dropout(p=dropout) def forward(self, query, key, value, mask=None): #前向逻辑函数,它输入参数有四个,前三个就是注意力机制需要的Q,K,V,最后一个是注意力机制中可能需要的mask掩码张量,默认是None if mask is not None: # Same mask applied to all h heads. #使用unsqueeze扩展维度,代表多头中的第n头 mask = mask.unsqueeze(1) #接着,我们获得一个batch_size的变量,他是query尺寸的第1个数字,代表有多少条样本 nbatches = query.size(0) # 1) Do all the linear projections in batch from d_model => h x d_k # 首先利用zip将输入QKV与三个线性层组到一起,然后利用for循环,将输入QKV分别传到线性层中,做完线性变换后,开始为每个头分割输入,这里使用view方法对线性变换的结构进行维度重塑,多加了一个维度h代表头,这样就意味着每个头可以获得一部分词特征组成的句子,其中的-1代表自适应维度,计算机会根据这种变换自动计算这里的值,然后对第二维和第三维进行转置操作,为了让代表句子长度维度和词向量维度能够相邻,这样注意力机制才能找到词义与句子位置的关系,从attention函数中可以看到,利用的是原始输入的倒数第一和第二维,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每个头的输入 query, key, value = \ [l(x).view(nbatches, -1, self.h, self.d_k).transpose(1, 2) for l, x in zip(self.linears, (query, key, value))] # 2) Apply attention on all the projected vectors in batch. # 得到每个头的输入后,接下来就是将他们传入到attention中,这里直接调用我们之前实现的attention函数,同时也将mask和dropout传入其中 x, self.attn = attention(query, key, value, mask=mask, dropout=self.dropout) # 3) "Concat" using a view and apply a final linear. # 通过多头注意力计算后,我们就得到了每个头计算结果组成的4维张量,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输入的形状以方便后续的计算,因此这里开始进行第一步处理环节的逆操作,先对第二和第三维进行转置,然后使用contiguous方法。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能够让转置后的张量应用view方法,否则将无法直接使用,所以,下一步就是使用view重塑形状,变成和输入形状相同。 x = x.transpose(1, 2).contiguous() \ .view(nbatches, -1, self.h * self.d_k) #最后使用线性层列表中的最后一个线性变换得到最终的多头注意力结构的输出 return self.linears[-1](x)
EncoderLayer中另一个核心的子层是 Feed Forward Layer,我们这就介绍一下。
在进行了Attention操作之后, E n c o d e r 和 D e c o d e r Encoder和Decoder Encoder和Decoder中的每一层都包含了一个全连接前向网络,对每个position的向量分别进行相同的操作,包括两个线性变换和一个ReLU激活输出:
Feed Forward Layer 其实就是简单的由两个前向全连接层组成,核心在于,Attention模块每个时间步的输出都整合了所有时间步的信息,而Feed Forward Layer每个时间步只是对自己的特征的一个进一步整合,与其他时间步无关。
实现代码如下:
class PositionwiseFeedForward(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d_ff, dropout=0.1):
#初始化函数有三个输入参数分别是d_model,d_ff,和dropout=0.1,第一个是线性层的输入维度也是第二个线性层的输出维度,因为我们希望输入通过前馈全连接层后输入和输出的维度不变,第二个参数d_ff就是第二个线性层的输入维度和第一个线性层的输出,最后一个是dropout置0比率。
super(PositionwiseFeedForward, self).__init__()
self.w_1 = nn.Linear(d_model, d_ff)
self.w_2 = nn.Linear(d_ff, d_model)
self.dropout = nn.Dropout(dropout)
def forward(self, x):
#输入参数为x,代表来自上一层的输出,首先经过第一个线性层,然后使用F中的relu函数进行激活,之后再使用dropout进行随机置0,最后通过第二个线性层w2,返回最终结果
return self.w_2(self.dropout(F.relu(self.w_1(x))))
到这里Encoder中包含的主要结构就都介绍了,上面的代码中涉及了两个小细节还没有介绍,layer normalization 和 mask,下面来简单讲解一下。
规范化层的作用:它是所有深层网络模型都需要的标准网络层,因为随着网络层数的增加,通过多层的计算后输出可能开始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导致学习过程出现异常,模型可能收敛非常慢。因此都会在一定层后接规范化层进行数值的规范化,使其特征数值在合理范围内。
Transformer中使用的normalization手段是layer norm,实现代码很简单,如下:
class LayerNorm(nn.Module): "Construct a layernorm module (See citation for details)." def __init__(self, feature_size, eps=1e-6): #初始化函数有两个参数,一个是features,表示词嵌入的维度,另一个是eps它是一个足够小的数,在规范化公式的分母中出现,防止分母为0,默认是1e-6。 super(LayerNorm, self).__init__() #根据features的形状初始化两个参数张量a2,和b2,第一初始化为1张量,也就是里面的元素都是1,第二个初始化为0张量,也就是里面的元素都是0,这两个张量就是规范化层的参数。因为直接对上一层得到的结果做规范化公式计算,将改变结果的正常表征,因此就需要有参数作为调节因子,使其即能满足规范化要求,又能不改变针对目标的表征,最后使用nn.parameter封装,代表他们是模型的参数 self.a_2 = nn.Parameter(torch.ones(feature_size)) self.b_2 = nn.Parameter(torch.zeros(feature_size)) #把eps传到类中 self.eps = eps def forward(self, x): #输入参数x代表来自上一层的输出,在函数中,首先对输入变量x求其最后一个维度的均值,并保持输出维度与输入维度一致,接着再求最后一个维度的标准差,然后就是根据规范化公式,用x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获得规范化的结果。 #最后对结果乘以我们的缩放参数,即a2,*号代表同型点乘,即对应位置进行乘法操作,加上位移参b2,返回即可 mean = x.mean(-1, keepdim=True) std = x.std(-1, keepdim=True) return self.a_2 * (x - mean) / (std + self.eps) + self.b_2
掩码:掩代表遮掩,码就是我们张量中的数值,它的尺寸不定,里面一般只有0和1;代表位置被遮掩或者不被遮掩。
掩码的作用:在transformer中,掩码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屏蔽掉无效的padding区域,一个是屏蔽掉来自“未来”的信息。Encoder中的掩码主要是起到第一个作用,Decoder中的掩码则同时发挥着两种作用。
屏蔽掉无效的padding区域:我们训练需要组batch进行,就以机器翻译任务为例,一个batch中不同样本的输入长度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此时我们要设置一个最大句子长度,然后对空白区域进行padding填充,而填充的区域无论在Encoder还是Decoder的计算中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需要用mask进行标识,屏蔽掉对应区域的响应。
屏蔽掉来自未来的信息:我们已经学习了attention的计算流程,它是会综合所有时间步的计算的,那么在解码的时候,就有可能获取到未来的信息,这是不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需要我们使用mask进行屏蔽。现在还没介绍到Decoder,如果没完全理解,可以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下。
mask的构造代码如下:
def subsequent_mask(size):
#生成向后遮掩的掩码张量,参数size是掩码张量最后两个维度的大小,它最后两维形成一个方阵
"Mask out subsequent positions."
attn_shape = (1, size, size)
#然后使用np.ones方法向这个形状中添加1元素,形成上三角阵
subsequent_mask = np.triu(np.ones(attn_shape), k=1).astype('uint8')
#最后将numpy类型转化为torch中的tensor,内部做一个1- 的操作。这个其实是做了一个三角阵的反转,subsequent_mask中的每个元素都会被1减。
#如果是0,subsequent_mask中的该位置由0变成1
#如果是1,subsequect_mask中的该位置由1变成0
return torch.from_numpy(subsequent_mask) == 0
以上便是编码器部分的全部内容,有了这部分内容的铺垫,解码器的介绍就会轻松一些。
本小节介绍解码器部分的实现
解码器的作用:根据编码器的结果以及上一次预测的结果,输出序列的下一个结果。
整体结构上,解码器也是由N个相同层堆叠而成。构造代码如下:
#使用类Decoder来实现解码器
class Decoder(nn.Module):
"Generic N layer decoder with masking."
def __init__(self, layer, N):
#初始化函数的参数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解码器层layer,第二个是解码器层的个数N
super(Decoder, self).__init__()
#首先使用clones方法克隆了N个layer,然后实例化一个规范化层,因为数据走过了所有的解码器层后最后要做规范化处理。
self.layers = clones(layer, N)
self.norm = LayerNorm(layer.size)
def forward(self, x,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forward函数中的参数有4个,x代表目标数据的嵌入表示,memory是编码器层的输出,source_mask,target_mask代表源数据和目标数据的掩码张量,然后就是对每个层进行循环,当然这个循环就是变量x通过每一个层的处理,得出最后的结果,再进行一次规范化返回即可。
for layer in self.layers:
x = layer(x,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return self.norm(x)
每个解码器层由三个子层连接结构组成,第一个子层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多头自注意力子层和规范化层以及一个残差连接,第二个子层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多头注意力子层和规范化层以及一个残差连接,第三个子层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前馈全连接子层和规范化层以及一个残差连接。
解码器层中的各个子模块,如,多头注意力机制,规范化层,前馈全连接都与编码器中的实现相同。
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第一个子层的多头注意力和编码器中完全一致,第二个子层,它的多头注意力模块中,query来自上一个子层,key 和 value 来自编码器的输出。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第二层负责,利用解码器已经预测出的信息作为query,去编码器提取的各种特征中,查找相关信息并融合到当前特征中,来完成预测。
#使用DecoderLayer的类实现解码器层 class DecoderLayer(nn.Module): "Decoder is made of self-attn, src-attn, and feed forward (defined below)" def __init__(self, size, self_attn, src_attn, feed_forward, dropout): #初始化函数的参数有5个,分别是size,代表词嵌入的维度大小,同时也代表解码器的尺寸,第二个是self_attn,多头自注意力对象,也就是说这个注意力机制需要Q=K=V,第三个是src_attn,多头注意力对象,这里Q!=K=V,第四个是前馈全连接层对象,最后就是dropout置0比率 super(DecoderLayer, self).__init__() self.size = size self.self_attn = self_attn self.src_attn = src_attn self.feed_forward = feed_forward #按照结构图使用clones函数克隆三个子层连接对象 self.sublayer = clones(SublayerConnection(size, dropout), 3) def forward(self, x,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forward函数中的参数有4个,分别是来自上一层的输入x,来自编码器层的语义存储变量memory,以及源数据掩码张量和目标数据掩码张量,将memory表示成m之后方便使用。 "Follow Figure 1 (right) for connections." m = memory #将x传入第一个子层结构,第一个子层结构的输入分别是x和self-attn函数,因为是自注意力机制,所以Q,K,V都是x,最后一个参数时目标数据掩码张量,这时要对目标数据进行遮掩,因为此时模型可能还没有生成任何目标数据。 #比如在解码器准备生成第一个字符或词汇时,我们其实已经传入了第一个字符以便计算损失,但是我们不希望在生成第一个字符时模型能利用这个信息,因此我们会将其遮掩,同样生成第二个字符或词汇时,模型只能使用第一个字符或词汇信息,第二个字符以及之后的信息都不允许被模型使用。 x = self.sublayer[0](x, lambda x: self.self_attn(x, x, x, tgt_mask)) #接着进入第二个子层,这个子层中常规的注意力机制,q是输入x;k,v是编码层输出memory,同样也传入source_mask,但是进行源数据遮掩的原因并非是抑制信息泄露,而是遮蔽掉对结果没有意义的padding。 x = self.sublayer[1](x, lambda x: self.src_attn(x, m, m, src_mask)) #最后一个子层就是前馈全连接子层,经过它的处理后就可以返回结果,这就是我们的解码器结构 return self.sublayer[2](x, self.feed_forward)
输出部分就很简单了,每个时间步都过一个 线性层 + softmax层
线性层的作用:通过对上一步的线性变化得到指定维度的输出,也就是转换维度的作用。转换后的维度对应着输出类别的个数,如果是翻译任务,那就对应的是文字字典的大小。
代码如下:
#将线性层和softmax计算层一起实现,因为二者的共同目标是生成最后的结构
#因此把类的名字叫做Generator,生成器类
class Generator(nn.Module):
"Define standard linear + softmax generation step."
def __init__(self, d_model, vocab):
#初始化函数的输入参数有两个,d_model代表词嵌入维度,vocab.size代表词表大小
super(Generator, self).__init__()
#首先就是使用nn中的预定义线性层进行实例化,得到一个对象self.proj等待使用
#这个线性层的参数有两个,就是初始化函数传进来的两个参数:d_model,vocab_size
self.proj = nn.Linear(d_model, vocab)
def forward(self, x):
#前向逻辑函数中输入是上一层的输出张量x,在函数中,首先使用上一步得到的self.proj对x进行线性变化,然后使用F中已经实现的log_softmax进行softmax处理。
return F.log_softmax(self.proj(x), dim=-1)
下面是Transformer总体架构图,回顾一下,再看这张图,是不是每个模块的作用都有了基本的认知。
下面我们就可以搭建出整个网络的结构
# Model Architecture #使用EncoderDecoder类来实现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class EncoderDecoder(nn.Module): """ A standard Encoder-Decoder architecture. Base for this and many other models. """ def __init__(self, encoder, decoder, src_embed, tgt_embed, generator): #初始化函数中有5个参数,分别是编码器对象,解码器对象,源数据嵌入函数,目标数据嵌入函数,以及输出部分的类别生成器对象. super(EncoderDecoder,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 = encoder self.decoder = decoder self.src_embed = src_embed # input embedding module(input embedding + positional encode) self.tgt_embed = tgt_embed # ouput embedding module self.generator = generator # output generation module def forward(self, src, tgt, src_mask, tgt_mask): "Take in and process masked src and target sequences." #在forward函数中,有四个参数,source代表源数据,target代表目标数据,source_mask和target_mask代表对应的掩码张量,在函数中,将source source_mask传入编码函数,得到结果后与source_mask target 和target_mask一同传给解码函数 memory = self.encode(src, src_mask) res = self.decode(memory, src_mask, tgt, tgt_mask) return res def encode(self, src, src_mask): #编码函数,以source和source_mask为参数,使用src_embed对source做处理,然后和source_mask一起传给self.encoder src_embedds = self.src_embed(src) return self.encoder(src_embedds, src_mask) def decode(self, memory, src_mask, tgt, tgt_mask): #解码函数,以memory即编码器的输出,source_mask target target_mask为参数,使用tgt_embed对target做处理,然后和source_mask,target_mask,memory一起传给self.decoder target_embedds = self.tgt_embed(tgt) return self.decoder(target_embedds, memory, src_mask, tgt_mask) # Full Model def make_model(src_vocab, tgt_vocab, N=6, d_model=512, d_ff=2048, h=8, dropout=0.1): """ 构建模型 params: src_vocab: tgt_vocab: N: 编码器和解码器堆叠基础模块的个数 d_model: 模型中embedding的size,默认512 d_ff: FeedForward Layer层中embedding的size,默认2048 h: MultiHeadAttention中多头的个数,必须被d_model整除 dropout: """ c = copy.deepcopy attn = MultiHeadedAttention(h, d_model) ff = PositionwiseFeedForward(d_model, d_ff, dropout) position = PositionalEncoding(d_model, dropout) model = EncoderDecoder( Encoder(EncoderLayer(d_model, c(attn), c(ff), dropout), N), Decoder(DecoderLayer(d_model, c(attn), c(attn), c(ff), dropout), N), nn.Sequential(Embeddings(d_model, src_vocab), c(position)), nn.Sequential(Embeddings(d_model, tgt_vocab), c(position)), Generator(d_model, tgt_vocab)) # This was important from their code. # Initialize parameters with Glorot / fan_avg. for p in model.parameters(): if p.dim() > 1: nn.init.xavier_uniform_(p) return model
本文介绍了Transformer的基本原理,并且由外向内逐步拆解出每个模块进行了原理和代码的讲解。
以上参考自Datawhale的文献Hello Transformer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