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数据分析】1、用Pandas计算数据相关性系数

【数据分析】1、用Pandas计算数据相关性系数

相关性系数和相关分析是了解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选择相关性系数和科学分析数据,能够有效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业务背景、数据特性和统计原则,谨慎解释和应用相关分析结果。

相关性系数

相关性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常见的相关性系数有以下几种:

  • 1. 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用于测量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 取值范围为[-1, 1]:
      • 1 表示完全正相关,两个变量呈线性正比例关系。
      • -1 表示完全负相关,两个变量呈线性反比例关系。
      • 0 表示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 公式:

      其中,Xi 和 Yi​ 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 Xˉ 和Yˉ 为变量的均值。

  • 2.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用于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单调相关程度,适用于非线性关系或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
  • 通过计算变量排名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得到。
  • 公式:

其中,di​ 是每对观测值排名之差,n 是观测值的数量。

  • 3. 肯德尔相关系数(Kendall's Tau Coefficient):

  • 另一种用于测量两个变量之间单调关系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小样本数据。
  • 基于观测值对之间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计算。
  • 公式:

其中,C和 D 分别表示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对数,T1​ 和 T2​ 分别表示两个变量的平局对数。

在Pandas库中,DataFrame.corr()方法用于计算DataFrame各列之间的相关系数。默认情况下,DataFrame.corr()使用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如何使用df.corr()计算DataFrame各列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1. import pandas as pd
  2. # 创建示例数据
  3. data = {
  4. 'A': [1, 2, 3, 4, 5],
  5. 'B': [2, 4, 6, 8, 10],
  6. 'C': [5, 4, 3, 2, 1]
  7. }
  8. df = pd.DataFrame(data)
  9. #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10. correlation_matrix = df.corr()
  11. print(correlation_matrix)

输出

上述代码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可能如下:

  1. A B C
  2. A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3. B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4. C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解释

  • A和B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表示它们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关系。
  • A和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表示它们之间存在完全负相关关系。
  • B和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同样表示它们之间存在完全负相关关系。

其他相关系数方法

如果需要计算其他类型的相关系数,可以通过method参数指定,如:

  • method='pearson':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默认)。
  • method='kendall':计算肯德尔相关系数。
  • method='spearman':计算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1. # 计算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矩阵
  2. spearman_corr = df.corr(method='spearman')
  3. print(spearman_corr)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wpsshop博客】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