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1992 年的上海,霓虹养眼,万花如海…
新年伊始,一部《繁花》爆火出圈,带观众穿越回了那个灯红酒绿的上海。90 年代的黄河路遍地是机会,商业战场上,信息成了最宝贵的财富,谁能获得最真实有用的资讯,谁就能快人一步做好布局,或是伏击对手。
于是我们能看到黄河路上最不起眼的香烟铺成为了最强的商业“情报站”,数不清的大佬在香烟铺花钱买烟买消息。
《繁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代表“信息流转中心”之外的香烟铺,我们还能看到大量使用大哥大的场景频频出现,在激烈的商战和股市博弈中,宝总们大量借助大哥大进行信息交流和指令下达,决胜于千里之外。
无论是香烟铺面对面的口耳相传,还是随处都能通话的大哥大,或是爷叔桌上的固定电话、汪小姐常用的 BP 机,都带着那个时代通讯技术的深深烙印。随着技术发展,社会通讯方式持续不断演变,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就以《繁花》为引,聊聊剧中悉数登场的通讯工具以及近代社会通讯方式的变迁。
01
大哥大
先来说说《繁花》中占据大量镜头的大哥大,它是国内早期的移动电话。
1983 年,摩托罗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商用手机 DynaTAC 8000X,由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珀博士发明。由于手机庞大的体积和重量,人们戏称其为“黑砖头”或“黑金刚”。
尽管它的体积庞大,但具有明显的便携性、移动性和通话能力,因此受到人们追捧,同时也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移动通信的时代。
《繁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那为啥移动电话在国内叫“大哥大”呢?如果留心早期的香港影视作品,我们会发现移动电话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之所以得其名也是源自于此。
在影视作品中,粤港帮会资历较高的成员被称为“大哥”,而帮会头目/老板们则是“大哥大”,这些“大哥大”常常手持移动电话在荧幕中登场,再加上当时的移动电话售价昂贵,成为了社会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久而久之“大哥大”就与移动电话画上了等号。
大哥大是基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的产品,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就启用了 1G 标准,并大量建设普及 1G 网络。1987 年,广州建成中国第一个 1G 网络,并拨通了首个移动电话,这个网络采用了英国的 TACS 技术,由爱立信提供设备,最多可容纳 1200 位用户。
随后,上海、北京、重庆等主要城市也相继完成 1G 通信网络建设,大哥大的影响力逐渐辐射全国并影响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人们不必被固定在电话座机前等待对方回应。但当时的大哥大并不像现在的手机这么普及,高昂的价格并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
02
固定电话
《繁花》剧中,宝总风度翩翩地出入于各种场合,用的是大哥大;爷叔常用的则是办公桌上的固定电话,与其运筹帷幄、稳坐后台的幕后角色相得益彰。
《繁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固定电话的问世比大哥大早的多。1876 年,美国人贝尔偶然发现电磁波可以传输声音信号,并基于此设计了早期电话;1900 年,中国第一部电话在南京问世,随后上海和南京的清政府电报局开办了市内电话,然而那时电话技术还比较落后,加上连年战乱,通信设施也常遭到破坏,因此使用范围十分有限。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和发展通信成为重中之重,固定电话发展开始加速。1982 年,第一套国产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开通,这一技术上的正确抉择带来了我国电话发展的跨越式发展,随后全国各地陆续采用程控交换技术,使我国的电话通信水平迅速提升。标志性的节点出现在 1996 年,固定电话用户数正式突破 1 亿户大关,固定电话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时至今日,固定电话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仍然是我国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用户提供着稳定、可靠、安全的通信服务。
03
BP机
除了大哥大、固定电话,《繁花》中还出现了宝总、汪小姐和李李所使用的 BP 机。
《繁花》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BP 机又叫寻呼机、BB 机,是无线寻呼系统中的一种被叫用户接收机,它通过无线电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并通知用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BP 机是风靡一时的通讯工具,相比于固定电话,它依然有着便捷可移动的优势,而相对于大哥大,价格又更加便宜,深受用户欢迎。
最早的 BP 机没有显示功能,在收到信号后,机主依然需要通过公共电话亭拨打寻呼台以联系呼叫者。再后来,数字显示机和汉字显示机开始出现,解码器能将信号解码为数字或字母消息,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出来,成为了最早的短信接收器,不仅如此,带有计算器、日历和其他功能的寻呼机慢慢涌现,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繁花》中汪小姐和李李所使用的,正是汉字显示 BP 机。
不过,在 2000 年前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2G 手机和运营商短信业务逐渐普及。相比于 BP 机的单向接收,短信能进行用户双向的信息交换,BP 机的价值迅速被弱化,因此在 2005 年左右,我国的 BP 机基站就几乎全部关闭,BP 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04
现代网络通讯工具和软件
在人们通讯工具变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更即时的总是会取代不即时的,比如电话取代书信,能双向互动的必然会淘汰单向接收的,就像手机和短信替代了传呼机。
通信是底层基础能力,人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人与人的高效连接,不论是 HTTP/TCP/IP 等网络协议,或是 W3C/HTML/CSS 等标准,还是 3G/4G/5G 等移动网络的演进,本质都是在解决“连接”的问题。
进入互联网时代,除了手机、电话等工具迭代,越来越多用于“连接”的应用软件也不断出现。例如,Email 被广泛用在了日常联络和商务往来中,“@”成为了划时代的符号。Email 在中国的普及要从 1997 年算起,网易在当年 11 月成功发布了国内首个电子邮箱系统,三年后再度推出了 163 免费邮箱,在国内网络流行之初,网易和“163”就成了初代网民连接互联网世界的桥梁。
而后几年,网易推出网易 POPO、与电信联手推出“易信”等即时通讯软件,以补充邮箱之外用户更加短平快、更加即时、格式更自由的 IM 通信需求,实现消息收发、好友管理、会话管理、表情等基础功能,并沉淀出网易云信 IM PaaS 平台。
根据艾瑞咨询《全球即时通讯(IM)PaaS 市场洞察白皮书》,网易云信是国内最早进入 IM PaaS 领域的厂商之一,目前网易云信月均消息量达到 2000 亿,在 IM PaaS 服务商中位居行业第一。
此外,基于音视频技术的通讯应用也受到用户欢迎。与传统的文本交流相比,语音和视频通话能够更快地传达信息和情感,传递更多的非语言信息,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有助于增进理解与信任,还能方便地实现远程协作,如在线会议、远程教育等,使不同地点的用户能够共同完成任务。
随着 AI、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音视频与其结合能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互动交流体验。你所使用的许多社交、办公、学习软件,或许背后都搭载了网易云信的实时音视频技术。
——
从前“近处靠吼,远处靠走”,后来“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再到近代“大哥大在手,天下我有”,以及更智能的手机、更即时的 IM 和音视频软件… 通讯方式的变迁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缩影,网易云信已成功帮助超过 180 万企业开发者,在娱乐社交、游戏、远程医疗、数字金融、协同办公、教育信息化等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传输和交互方式。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云信 IM/RTC 产品详情。
关于我们
干货资料 免费领取
【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