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本书中的「决策树」有时指学习方法,有时指学得的树。
基本流程,亦称「判定树」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方法。以二分类任务为例,我们希望从给定训练数据集学得一个模型,用以对新样例进行分离。
以二分类任务为例,可看作对「当前样本属于正类吗」这个问题的「决策」或「判定」过程。
是为了产生一棵泛化能力强,即处理未见示例能力强的决策树。
顾名思义,决策树是基于树结构来进行决策的,这恰是人类在面临决策问题时一种很自然的处理机制。
例如,我们要对「这是好瓜吗」这样的问题进行决策时,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子判断或自决策,例如:
如下图所示:
显然,决策过程的最终结论对应了我们所希望的判定结果。例如:「是」或「不是」好瓜。
每个判定问题都是对某个属性的「测试」。例如:他是什么颜色?、它的根蒂是什么形态?
每个「测试结果」或是「导出最终结论」或是「导出进一步的判断问题」,其考虑范围是在上次决策结果的限定范围之内。例如:他是什么颜色?>>青绿色>>>它的根蒂是什么形态?
一般的,一颗决策树包含:
每个结点包含的样本集合根据属性测试的结果被划分到子结点中;从「根节点」到「每个叶节点」的路径对应了一个判定测试序列。
其基本流程遵循简单且直观的「分而治之(divide-and-conquer)」策略。如下所示:
输入
- 训练集
- 离散属性集
- 每个属性对应属性值的样本个数为,其中最大样本个数用表示
过程
- 创建函数;
- 创建节点;
- (D中样本全属于同一类别)
- (且为叶节点)
- 情形(1)
- (或任意样本类别个数)
- (为叶节点且标记为中样本数量最多的类)
- 情形(2)
- 从中选择最优划分属性//最优划分属性将在下面「2、划分选择」说明
- (的每一个属性值用表示)
- (为生成分支,令表示中在上取值为的样本子集)
- ()
- (分支节点=叶节点,类别为中样本数量最多的类)
- 情形(3)
- (分支节点=)
输出
- 以node为根节点的一棵决策树
显然,决策树的生成是一个递归过程。
在决策树基本算法中,有3种情形会导致递归返回:
在(2)情形下,我们把当前结点标记为叶节点,并将其类别设定为该结点所含样本最多的类别;
在(3)情形下,同样吧当前结点标记为叶节点,但将其类别设定为其父节点所含样本最多的类别。
注意这两种情形的处理实质不同:
从上面的决策树「输入-过程-输出」的环节中我们可以知道,其中最重要也是需要研究的部分就是——最优划分属性。
本章主要的内容则是介绍了让「划分选择」最优的方法:
随着划分过程不断进行,我们希望决策树的分支节点所包含的样本尽可能属于同一类别。即节点的「纯度(Purity)」越来越高。
下面我们会介绍一些度量样本集合「纯度(Purity)」比较常用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增加样本「纯度」,从而使「划分选择」更优。
「信息熵」是度量样本「纯度」最常用的一种指标。
假设当前样本集:的类别集合用Y表示:
其中第类样本个数为且,其所占比例用表示,则:
其离散属性集合用A表示:
,其中任意离散属性用
则样本集D的「信息熵」定义为:
由于且所以:
,越小,样本D的「纯度」越高。
假设离散属性有V个可能的取值,分别用表示。若使用来对样本集D进行划分,则会产生V个分支节点。其中第v个分支节点包含了D中所有在属性上取值为的样本,该样本集合记为(数据为i类别v值的样本集合)且其对应的样本数用表示,则样本集合的信息熵:
考虑到不同分支节点所包含的样本数不同,给分支结点赋予权重的规则定为:样本数越多的分支节点,影响越大。即越大,影响越大。所以权重表示为:
则用属性对样本D进行划分所获得的「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为:
一般来说,信息增益越大,则意味着使用属性来进行划分数据集D获的的「纯度」越大。因此我们可以用信息增益来进行决策树的「划分属性选择」。也就是上面算法的属性选择。
上个式子就是求集合中所有类别的「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公式。
较为著名的就是ID3(Iterative Dichotomiser,迭代二分器)决策树学习算法就是以「信息增益」为准则来选择划分属性。
案例:给出数据集D如下表(绿色文字是好瓜Y1,红色文字是坏瓜Y2)
西瓜数据集D 编号 色泽(A1) 根蒂(A2) 敲声(A3) 纹理(A4) 脐部(A5) 触感(A6) 是否好瓜(Y) x1 青绿 蜷缩 浑浊 清晰 凹陷 硬滑 是Y1 x2 乌黑 蜷缩 沉闷 清晰 凹陷 硬滑 是Y1 x3 乌黑 蜷缩 浑浊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