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简介
贝尔曼-福特算法(Bellman–Ford algorithm )用于计算出起点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距离,支持存在负权重的情况
-
它的原理是对图进行最多V-1次松弛操作,得到所有可能的最短路径。其优于迪科斯彻算法的方面是边的权值可以为负数、实现简单,缺点是时间复杂度过高,高达O(VE)。但算法可以进行若干种优化,提高了效率。
-
Bellman Ford算法每次对所有的边进行松弛,每次松弛都会得到一条最短路径,所以总共需要要做的松弛操作是V - 1次。在完成这么多次松弛后如果还是可以松弛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其中包含负环。
-
相比狄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 algorithm),其最大优点便是Bellman–Ford支持存在负权重的情况,并且代码实现相对简单。缺点便是时间复杂度较高,达到O(V*E),V代表顶点数,E代表边数。
可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 从A出发是否存在到达各个节点的路径(有计算出值当然就可以到达);
- 从A出发到达各个节点最短路径(时间最少、或者路径最少等)
- 图中是否存在负环路(权重之和为负数)
其思路为:
-
初始化时将起点s到各个顶点v的距离dist(s->v)赋值为∞,dist(s->s)赋值为0
-
后续进行最多n-1次遍历操作(n为顶点个数,上标的v输入法打不出来...),对所有的边进行松弛操作,假设:
所谓的松弛,以边ab为例,若dist(a)代表起点s到达a点所需要花费的总数, dist(b)代表起点s到达b点所需要花费的总数,weight(ab)代表边ab的权重, 若存在:
(dist(a) +weight(ab)) < dist(b)
则说明存在到b的更短的路径,s->...->a->b,更新b点的总花费为(dist(a) +weight(ab)),父节点为a
-
遍历都结束后,若再进行一次遍历,还能得到s到某些节点更短的路径的话,则说明存在负环路
思路上与狄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 algorithm)最大的不同是每次都是从源点s重新出发进行"松弛"更新操作,而Dijkstra则是从源点出发向外扩逐个处理相邻的节点,不会去重复处理节点,这边也可以看出Dijkstra效率相对更高点。
案例
案例一
先举个网上常见的例子介绍其实现的思路:
如下图按Bellman–Ford算法思路获取起点A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由上介绍可知,由于该图顶点总数n=5个顶点,所以需要进行5-1 = 4 次的遍历更新操作,每次操作若能发现更短的路径则更新对应节点的值
1.首先建立边对象信息,需要按从源点A出发,由近到远的顺序,不然没从源点开始的话dist(s)==∞无穷大会增加后续计算的麻烦:
- AB:-1
- AC:4
- BC:3
- BE:2
- BD:2
- ED:-3
- DC:5
- DB:1
- 复制代码
1.首先列出起点A到各个节点耗费的时间:
父节点 | 节点 | 初始化 |
---|---|---|
A | A | 0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2.进行第一次对所有边进行的松弛操作:
2.1统计经过1条边所能到达的节点的值AB,AC:
- AB:-1
- AC:4
- 复制代码
父节点 | 节点 | 耗费 |
---|---|---|
A | A | 0 |
A | B | -1 |
A | C | 4 |
.. | D | ∞ |
.. | E | ∞ |
2.2统计经过2条边所能到达的节点的值BC,BD,BE:
- BC:3
- BE:2
- BD:2
- 复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