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HBase的架构、数据存储结构和进阶原理(读写流程、Flush、StoreFile合并、预分区、Region拆分与合并)详解_向hbase写入文件时,哪个组件负责将文件拆分成块

向hbase写入文件时,哪个组件负责将文件拆分成块

目录

一、HBase架构

1、Client

2、Zookeeper

3、HMaster(类似NameNode)

4、HRegionServer(类似DataNode)

5、HDFS

6、HRegion

7、Store

8、HFile

9、MemStore

10、WAL(Write-Ahead logs)

11、HBase Meta表

二、HBase数据存储结构

1、RowKey(行键)

2、Column Family(列族)

3、Cell(单元)

4、TimeStamp(时间戳)

5、NameSpace(命名空间)

三、HBase进阶原理

1、写流程

2、读流程

3、MemStore Flush

4、StoreFile Compact合并机制

5、HBase表的预分区

6、Region 拆分

7、Region 合并


一、HBase架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HBase是由Client、Zookeeper、HMaster、HRegionServer、HDFS等几个组件组成。

下面介绍一下几个组件的相关功能:

1、Client

Client包含了访问HBase的接口,另外Client还维护了对应的cache来加速HBase的访问,比如cache的.META元数据的信息。

2、Zookeeper

HBase通过Zookeeper来做master的高可用、RegionServer的监控、元数据的入口以及集群配置的维护等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 通过Zookeeper来保证集群中只有1个master在运行,如果master异常,会通过竞争机制产生新的master提供服务
  • 通过Zookeeper来监控RegionServer的状态,当RegionServer有异常的时候,通过回调的形式通知master、RegionServer上下线的信息
  • 通过Zookeeper存储元数据的统一入口地址

3、HMaster(类似NameNode)

master节点的主要职责如下:

  • 为RegionServer分配Region
  • 维护整个集群的负载均衡
  • 维护集群的元数据信息
  • 发现失效的Region,并将失效的Region分配到正常的RegionServer上
  • 当RegionServer失效的时候,协调对应Hlog的拆分

4、HRegionServer(类似DataNode)

HregionServer直接对接用户的读写请求,是真正的“干活”的节点。它的功能概括如下:

  • 管理master为其分配的Region, 一个HRegionServer会负责管理很多个region
  • 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读写请求
  • 负责和底层HDFS的交互,存储数据到HDFS
  • 负责Region变大以后的拆分
  • 负责Storefile的合并工作

5、HDFS

HDFS为HBase提供最终的底层数据存储服务,同时为HBase提供高可用(Hlog存储在HDFS)的支持,具体功能概括如下:

  • 提供元数据和表数据的底层分布式存储服务
  • 数据多副本,保证的高可靠和高可用性

6、HRegion

HBase表的分片,HBase表会根据RowKey值被切分成不同的HRegion存储在RegionServer中,每个HRegion会分散在不同的RegionServer中,但一个HRegion是不会拆分到多个RegionServer上的。 HRegion是Hbase中分布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最小单元。

这里写图片描述

7、Store

每个HRegion由多个Store构成,每个Store由一个MemStore和0或多个StoreFile组成,每个Store保存一个Columns Family。

这里写图片描述

8、HFile

这是在磁盘上保存原始数据的实际的物理文件,是实际的存储文件。HRegion虽然是分布式存储的最小单元,但并不是存储的最小单元。StoreFile是以HFile的形式存储在HDFS的。

HFile的格式参考如下:

Hbase系统架构及数据结构

HFile分为六个部分:

  • Data Block 段–保存表中的数据,这部分可以被压缩
  • Meta Block 段 (可选的)–保存用户自定义的kv对,可以被压缩。
  • File Info 段–Hfile的元信息,不被压缩,用户也可以在这一部分添加自己的元信息。
  • Data Block Index 段–Data Block的索引。每条索引的key是被索引的block的第一条记录的key。
  • Meta Block Index段 (可选的)–Meta Block的索引。
  • Trailer– 这一段是定长的。保存了每一段的偏移量,读取一个HFile时,会首先读取Trailer,Trailer保存了每个段的起始位置(段的Magic Number用来做安全check),然后,DataBlock Index会被读取到内存中,这样,当检索某个key时,不需要扫描整个HFile,而只需从内存中找到key所在的block,通过一次磁盘io将整个 block读取到内存中,再找到需要的key。DataBlock Index采用LRU机制淘汰。

HFile的Data Block,Meta Block通常采用压缩方式存储,压缩之后可以大大减少网络IO和磁盘IO,随之而来的开销当然是需要花费cpu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目标HFile的压缩支持两种方式:Gzip,Lzo。

9、MemStore

memstore是一块内存区域,写入的数据会先写入memstore进行缓冲,然后再把数据刷到磁盘 。内存存储存当前的数据操作,所以当数据保存在WAL中之后,RegsionServer会在内存中存储键值对。

10、WAL(Write-Ahead logs)

当对HBase读写数据的时候,数据不是直接写进磁盘,它会在内存中保留一段时间(时间以及数据量阈值可以设定)。但把数据保存在内存中可能有更高的概率引起数据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据会先写在一个叫做Write-Ahead logfile的文件中,然后再写入内存中。所以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数据可以通过这个日志文件重建。

11、HBase Meta表

HBase有一个叫做Meta的特殊的目录表,用于保存集群中Regions的位置信息(Region列表)。ZooKeeper存储着Meta表的位置。

二、HBase数据存储结构

1、RowKey(行键)

与nosql数据库们一样,RowKey是用来检索记录的主键。访问HBASE table中的行,只有三种方式:

1)通过单个RowKey访问(get)

2)通过RowKey的range(正则)(like)

3)全表扫描(scan)

RowKey行键 (RowKey)可以是任意字符串(最大长度是64KB,实际应用中长度一般为 10-100bytes),在HBASE内部,RowKey保存为字节数组。存储时,数据按照RowKey的字典序(byte order)排序存储。设计RowKey时,要充分排序存储这个特性,将经常一起读取的行存储放到一起。(位置相关性)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自动化/article/detail/85919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