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图解二叉树,拿下拿下!_程序员会去看的二叉树

程序员会去看的二叉树


一、树形结构概念特性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是由n(n>=0)个有限结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由于它在结构上看起来像一颗倒挂的树,根朝上,而叶朝下,因而叫做树。

结构特性:

  • 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
  • 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M个互不相交的集合,每个集合又是一棵与树类似的子树。每棵子树的根结点有且只有 1 1 1 个前驱,可以有 0 0 0 个或 多个 后继。

应用场景:
树形结构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处理层次化的数据和建立关联关系。比较常见的有:

  • 文件系统管理(目录和文件)
  • XML/HTML文档解析

树形结构示意图:

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形结构,其中就包括:

  1. 除根节点外,每个结点有且仅有 1 1 1 个父节点
  2. 一颗 N N N 个结点的树,有 N − 1 N-1 N1 条边

二、树形结构基本概念术语

以下这些概念是需要掌握的,大家一定要理解每个术语的含义:

  •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含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如上图:A的度为3
  • 树的度: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3
  • 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如上图:F、H、I、K、L 节点为叶结点
  • 双亲结点或父结点: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如上图:A是B的父结点
  • 孩子结点或子结点: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如上图:B是A的孩子结点
  • 根结点:一棵树中,没有双亲结点的结点;如上图:A
  • 结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结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
  •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如上图:树的高度为4

以下概念只需了解,只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即可:

  • 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 如上图:B、C、D…等节点为分支结点
  • 兄弟结点: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如上图:B、C是兄弟结点
  • 堂兄弟结点: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如上图:F、G互为堂兄弟结点
  • 结点的祖先: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如上图:A是所有结点的祖先
  •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A的子孙
  • 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组成的集合称为森林

三、树的存储结构

树结构相对线性表就比较复杂了,要存储表示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实际中树有很多种表示方式,如:双亲表示法,孩子表示法、孩子双亲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等等。其中常用的是 孩子兄弟表示法,具体结构如下:

class Node {
	int value; // 树中存储的数据
	Node firstChild; // 第一个孩子引用
	Node nextBrother; // 下一个兄弟引用
}
  • 1
  • 2
  • 3
  • 4
  • 5

四、二叉树 概念与特性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

  1.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 2 2 2 的结点
  2.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 有序树

五、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 一棵二叉树,如果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也就是说,如果一棵二叉树的层数为 k k k,且结点总数是 2 k − 1 2^{k}-1 2k1,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 k k k 的,有 n n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 k 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 0 0 0 n − 1 n-1 n1 的结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3. 要注意的是 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六、二叉树的性质

  1.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 1 1 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 2 i − 1 2^{i-1} 2i1 个结点.

  2. 若规定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 1 1 1,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 2 k − 1 ( k > = 0 ) 2^{k}-1(k>=0) 2k1(k>=0).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如果其叶结点个数为 n 0 n_{0} n0,度为 2 2 2 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 2 n_{2} n2,则有 n 0 = n 2 + 1 n_{0}=n_{2}+1 n0n21,即度为 0 0 0 的节点比度为 2 2 2 的节点多 1 1 1 个.

  4. 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 k k k log ⁡ 2 ( n + 1 ) \log_2(n+1) log2(n+1) 上取整.

  5. 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 n n n 为奇数,则度为 1 1 1 的节点个数为 0 0 0;如果 n n n 为偶数,则度为 1 1 1 的节点个数为 1 1 1.

  6. 对于具有 n n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 0 0 0 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 i i i 的结点有:
    i = 0 i=0 i=0 i i i 为根结点编号,无双亲结点.
    i > 0 i>0 i>0,双亲序号: ( i − 1 ) / 2 (i-1)/2 (i1)/2.
    2 i + 1 < n 2i+1<n 2i+1<n,左孩子序号: 2 i + 1 2i+1 2i+1,否则无左孩子.
    2 i + 2 < n 2i+2<n 2i+2<n,右孩子序号: 2 i + 2 2i+2 2i+2,否则无右孩子.

注意以上性质都非常重要,并且经常出现在题目当中。


七、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分为:顺序存储 和类似于链表的 链式存储。本节介绍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在优先级队列讲解。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引用起来的,常见的表示方式有 二叉(孩子表示法)和三叉(孩子双亲表示法)表示方式

// 孩子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

// 孩子双亲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Node parent; //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八、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前置知识: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也就是说一个二叉树要么是空树,要么由一个根节点和两个子树组成,而子树本身也符合同样的定义。这种定义方式将整个二叉树的结构递归地分解为更小的二叉树结构。因此后序基本操作中基本都是按照该概念实现的。

1、二叉树的遍历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1)前中后序遍历

在遍历二叉树时,如果没有进行某种约定,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遍历,得出的结果就比较混乱,如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约定,则每个人对于同一棵树的遍历结果肯定是相同的。如果 N N N 代表根节点, L L L 代表根节点的左子树, R R R 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 NLR: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
  • LNR: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节点—>根的右子树。
  • LRN: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根节点。

递归遍历示意图:

先序遍历: 1   2   4   3   5   6 1\ 2\ 4\ 3\ 5\ 6 1 2 4 3 5 6
中序遍历: 4   2   1   5   3   6 4\ 2\ 1\ 5\ 3\ 6 4 2 1 5 3 6
后续遍历: 4   2   5   6   3   1 4\ 2\ 5\ 6\ 3\ 1 4 2 5 6 3 1

代码实现:

// 二叉树:孩子表示法
    static class BTNode {
        public BTNode left;
        public BTNode right;
        char val;

        public BTNode(char val) {
            this.val = val;
        }
    }

    //先序遍历:根->左->右
    void pre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左子树
        preOrder(root.left);
        // 右子树
        preOrder(root.right);

    }

    //中序遍历:左->根->右
    void in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左子树
        inOrder(root.left);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右子树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左->右->根
    void postOrder(BTNode root) {
        // 递归终止条件
        if (root == null) {
            return;
        }
        // 左子树
        postOrder(root.left);
        // 右子树
        postOrder(root.right);
        // 打印根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2)经典找序列

在二叉树序列这里,经常出现一类经典的笔试题目:已知中序遍历序列 和 前(后)序遍历序列,求后(前)序遍历序列?那么这类题目该如何解呢?下面我通过两道例题讲解: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我家自动化/article/detail/923186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