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一、几种常用的设计模式_接口设计模式

接口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分类

  • 创建者模式:对象实例化的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解耦对象的实例化过程。
    常用: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 。
    不常用:原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把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常用:代理模式、桥接模式、装饰者模式、适配器模式。
    不常用: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
  • 行为型模式: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划分责任和算法。
    常用:观察者模式、模板模式、策略模式、责任链模式、迭代器模式、状态模式。
    不常用:访问者模式、备忘录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中介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分类中模式的关键点

  • 单例模式: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
  • 简单工厂: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决定创建出那一种产品类的实例。
  • 工厂方法: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那个类。
  • 抽象工厂: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无须明确指定具体类。
  • 建造者模式:封装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并可以按步骤构造。
  •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的实例来创建新的实例。
  •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方法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 装饰模式:动态的给对象添加新的功能。
  • 代理模式:为其它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便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 享元模式:通过共享技术来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 外观模式:对外提供一个同一的方法,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 模板模式:定义一个算法结构,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实现。
  •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把它们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对象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 观察者模式:对象间的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保持对象的内部状态。
  •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 命令模式:将命令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可以用不同的请求来进行参数化。
  • 访问者模式: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作用于一组对象元素的新功能。
  • 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解耦,使得多个对象都有处理这个请求的机会。
  • 迭代器模式:一种遍历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的方法,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结构。

设计模式详解

1、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它的定义就是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的特定:
1、只有一个实例。
2、自我实例化。
3、提供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的优点主要就是节约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同时也能够严格控制客户对它的访问。
也许就是因为系统中只有一个实例,这样就导致了单例类的职责过重,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同时也没有抽象类,所以扩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单例模式实现方式
1、懒汉式单例:第一次被引用时,才会将自己实例化。
利用双重锁定解决多线程不安全的问题。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object syncRoot = new object();
        //构造函数必须是私有,防止在类的外部被实例化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先判断实例是否存在,不存在再加锁处理
            if (instance == null)
            {
            	//再同一时刻加了锁的那部分程序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
                lock (syncRoot)
                {
                	/*
                	如果当instance为null并且同时有两个线程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
                	它们将都可以通过第一重instance==null的判断。然后由于lock机制,这两个线程则只有一个进入,
                	另一个在外排队等候,必须要其中的一个进入并出来后,另一个才能进入。而此时如果没有了第二重的
                	instance==null的判断,则第一个线程创建了实例,而第二线程还是可以继续在创建新的实例。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2、饿汉式单例:静态初始化的方式,是在自己被加载时就将自己实例化。
缺点:需要提前占用系统资源。

    public sealed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2、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工厂方法模式非常符合“开闭原则”,当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产品时,我们只需要增加一个具体的产品类和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即可,无须修改原有系统。
同时在工厂方法模式中用户只需要知道生成产品的具体工厂即可,无须关心产品的创建过程。
虽然它很好的符合了“开闭原则”,但是由于每新增一个新产品时就需要增加两个类。这样就会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

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工厂方法模式
            IFactory factory = new HUAWEIFactory ();
            Phone phone= factory.CreatePhone();

            phone.Bells();
            phone.Call();
            phone.Send();

            Console.Read();
        }
    }
    //手机对象类
    class Phone
    {
        public void Send()
        {
            Console.WriteLine("发短信");
        }

        public void Call()
        {
            Console.WriteLine("打电话");
        }

        public void Bells()
        {
            Console.WriteLine("闹铃");
        }
    }
    //华为(具体产品类)
    class HUAWEI: Phone 
    { }
    
    //小米(具体产品类)
    class XiaoMi: Phone 
    { }
    
     //手机工厂(创建手机对象的接口)
    interface IFactory
    {
        Phone CreatePhone();
    }
    
    //生产华为手机的工厂(具体产品工厂类)
    class HUAWEIFactory : IFactory
    {
        public Phone CreatePhone()
        {
            return new HUAWEI();
        }
    }
    
     //生产小米手机的工厂(具体产品工厂类)
    class XiaoMiFactory : IFactory
    {
        public Phone CreatePhone()
        {
            return new XiaoMi();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3、抽象工厂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他允许客户端使用抽象的接口来创建一组相关的产品,而不需要关心实际产出的具体产品是什么。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从具体的产品中被解耦。它的优点是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端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了,而缺点就在于新增新的行为会比较麻烦,因为当添加一个新的产品对象时,需要更改接口及其下所有子类。
    新增一个产品,就会增加抽象产品、具体产品类以及修改抽象工厂、具体工厂类

  • 组成角色

    角色关系作用
    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具体工厂的父类抽象工厂接口,它里面包含所有的产品创建的抽象方法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抽象工厂的子类;被外界调用实现抽象工厂方法,创建产品的实例
    抽象产品(AbstractProduct)具体产品的父类描述具体产品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抽象产品的子类;工厂类创建的目标类对抽象产品的具体分类实现
  • 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实现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Factory factory1 = new ConcreteFactory1();
            Client c1 = new Client(factory1);
            c1.Run();

            AbstractFactory factory2 = new ConcreteFactory2();
            Client c2 = new Client(factory2);
            c2.Run();
            
            Console.Read();
        }
    }
    
    //抽象工厂类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具体工厂类1;实现抽象工厂类方法
    class ConcreteFactory1 :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ProductA1();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ProductB1();
        }
    }
	//具体工厂类2;实现抽象工厂类方法
    class ConcreteFactory2 :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ProductA2();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ProductB2();
        }
    } 
      
    //抽象产品A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roductA
    {
    }
	//抽象产品B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abstract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具体产品A1
    class ProductA1 : AbstractProductA
    {
    }
    
	//具体产品B1
    class ProductB1 :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override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Console.WriteLine(this.GetType().Name +
              " interacts with " + a.GetType().Name);
        }
    }
	//具体产品A2
    class ProductA2 : AbstractProductA
    {
    }
	//具体产品B2
    class ProductB2 :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override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Console.WriteLine(this.GetType().Name +
              " interacts with " + a.GetType().Name);
        }
    } 
    
    class Client
    {
        private AbstractProductA AbstractProductA;
        private AbstractProductB AbstractProductB;

        // Constructor 
        public Client(AbstractFactory factory)
        {
            AbstractProductB = factory.CreateProductB();
            AbstractProductA = factory.CreateProductA();
        }

        public void Run()
        {
            AbstractProductB.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盐析白兔/article/detail/68952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