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小说中人称转换作用_?分享的第十三本书:世界科幻大师告诉你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第三人称小说用什么时态
bc873026bf0012cf2be53552a060188f.png

这是我们分享的第十三本书,书名是《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副标题是世界科幻大师的做写作课。

本书是厄休拉·勒古恩主持“写作工作坊”时的课堂讲义,也是她多年创作及阅读经验的浓缩,聚焦于叙事文与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十件事:语言的音乐性、文字间的有机作用、结构与调性、叙述者的视角与口吻……坦诚、敏锐、充满洞见的艺术领悟与经典文学名著碰撞出惊人的火花,富有挑战性的文学技巧分析与范例赏析、练习及延伸阅读相结合,引导你在故事的海洋中确定自己的航道,顺利扬帆远行。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 1929-2018),奇幻、科幻小说家,被称为“科幻小说女王”。勒古恩在各种不同写作领域均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一生共著有21部小说、11卷短篇小说集、4本文集、12本儿童文学、6卷诗歌和4部翻译;多次赢得国际幻想小说领域最重要的奖项。

978608a770ea2c344ffd6d7c399322c2.png

第一章 你书写的声音:语言的音乐性

她敏捷的滑脱,像银色的鱼

穿梭在汩汩拍打的海浪里

声音是语言的开始。

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物理的:词语的声响、声音与静默构成的韵律标记着它们的关系。

书写的意义与美感建立在这些声音和韵律之上。

书写时意识到词语的声音是一个作家的基本素质。

好的作者就像好的读者,有一只心灵之耳。

如果你熟悉任何一种方言或土话,那就用它取代平凡的语言。

名字携带的声音很有趣,人物的名字、它的发音、其中隐藏的回声与暗示,都有强烈的表现力。地名也一样。

尝试用口语的声音效果造成一种情绪。

2bd14141146df35c78939104b0119dfd.png

第二章 了解语言游戏的规则:标点和语法

该死的分号尖声呼喊

船长全速飞驰在身前

标点会告诉读者如何倾听你的文字。

逗号和句号构架起句子的语法结构;通过声音的暂停与中断,让句子的意义和情绪更清晰。

我们无法把标点从语法中分离出去。

正当性和语法练习紧密。人类依靠语法生活。谎言是对语言的有意误用。

语法是传达意义时普遍的社会共识。语无伦次的句法、错误的用词、放错位置的标点,都损害理解。

指望人们能听出言外之意的想法是幼稚的。将自我表达与交流相混淆是危险的。

写作可以完全口语化的、非正式的,但若要交流任何复杂的思想或感情,就不得不遵循普遍的共识、通用的语法和使用习惯。

对于一个作者,清楚自己在对语言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这很重要。一个作者应该对语言和标点的用法了若指掌,能驾轻就熟的使用它们,使它们不再是限制你的规章,而是服务你的工具。

bd4feab82bd9af37783aca743c4b9746.png

第三章 文字的有机作用:句子的长度和句法

风没了,帆耷拉下来。船慢了,停住了。我们静立不前。

在叙事文里,一个句子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出下一个句子。在这个基本的、无形的工作之外,叙事文的句子当然也可以做到一些听得见、触得到,美丽、惊奇而有力量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些,它首先要具备一个特性:连贯性。句子必须环环相扣。

如果你的句子不同寻常,或者过于藻饰,你的读者会分心,跟不上你的故事。

非常短的句子,不管是独处一隅还是连缀成篇,只要用在恰当的地方,确实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长句子需要精心和巧妙的管理,需要坚实的构造;它们的连接必须清晰明确,这样它们才能顺畅的流动,轻松地带动读者上路。

短句子不必全有简单的词语构成,长句子也不必选择长而复杂的词语。

段落也是一个将叙事文整体进行安排和连接的关键元素。

cf394190db1703118534ef22cf9d4717.png

第四章 如咒语般充满力量:语言和结构的重复

突如其来的风刮来了雨

冷风上飘着冷雨

词典上的词语绝不是你自己的词语。

如果重复得过于频繁,没来由地强调,就会显得笨拙。

重复不局限于词语和句子。结构性重复指的是故事中出现了相似的事件;他们相互呼应着发生,贯穿了整个故事或小说。

97526d12f7744ff7f9ed033b9bfdfcc0.png

第五章 色彩与生机:形容词和副词

我们完成了旅程,没有屈从于打开糖果盒的诱惑。

形容词和副词是好的,丰富且包含营养。

他们带来色彩和生机,使文字鲜活可感。

当副词所指向的特征能够被动词替代,或者形容词所指示的特征能够被名字替代的时候,文字会变得更干净、更紧张、更生动。

那些生性温顺、交谈和声细语的人,更喜欢使用修饰语,比如“有点”“倒不如”,他们常常弱化所修饰词的词语。

8c38f7fba761566f1e499026034caffe.png

第六章 行动起来:动词的人称和时态

年老的女人梦到了过去

当她在时间之海中航行

在讲故事时,动词的人称和时态是重中之重。

1、动词的人称:

(1)小说叙事的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和第三人称单数(他,她),也有少数情况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复数。

(2)小说叙事使用第二人称则非常稀少。

(3)第三人称叙事依然是最普遍也最自然的模式。

2、动词的时态

(1)过去时和现在时都能够表达行为的连续性和事件与事件在时间中的关系。

(2)抽象的论述总是使用现在时。现在时可以表达无时限的普遍性。

(3)剧本里的文字看起来是一般现在时。

(4)聊天和交流时,我们首先会使用现在时。

(5)几千年来,人们大都用过去时讲述和书写故事。

26117612f992cd1448f640834874a2d8.png

第七章 讲故事的人:视角和口吻

我看到他迷失在记忆里,像一只在自己的倒影中漂流的船。

视角是表征故事讲述者是谁及讲述者与故事之关系的术语。在故事中,这个讲述者被称作观点人物。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这个人就是作者本人。

1、关于“可靠的讲述者”的笔记

(1)在自传和回忆录—或任何一种非虚构叙事中,“我”(不管作者用不用这个词)就是作者。

(2)诚实地描述事实困难重重。

(3)只要是小说,虚构就是天经地义。

2、第一人称

在第一人称叙事里,观点人物是“我”。“我”讲述这个故事,而且完全参与其中。只有“我”的所知、所感、所见、所想,我的猜测、希望、记忆等等这些可以被讲述。

3、有限第三人称

观点人物是“他”或“她”。“他”或“她”讲述这个故事,而且完全参与其中。只有观点人物的所知、所感、所见、所想,我的猜测、希望、记忆等等这些可以被讲述。

4、介入作者

(1)故事不是由某一个人物讲述的。也许会有许多观点人物,叙事口吻可能会在故事中的任何时刻切换,或者出现只可能来自作者本人的观点、看法、分析或语言。

(2)这是讲故事人常见的口吻,他对所有人物的位置、他们身上发生的有一切都了如指掌,他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知道什么发生了,什么即将发生。

(3)所有的神话、传奇和民间传说 ,所有的儿童故事,用的都是这种口吻。

5、客观作者(“窥探者”“摄影机眼”“客观叙述”)

没有观点人物。叙事者不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只是一个中立的观察者,他所叙述的,只是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所做的推断。

3cee2d3b13e3f1ecaf0011548ef55392.png

第八章 不同的人称与口吻:切换视角

他们毫不费力地从过去航行到现在,但如今他们无法返航

你完全可以改变视角,但你必须清楚如何去做。在改变视角的时候,你才能让读者轻松地跟上你的脚步。

作者的叙述不能同观察者的叙述重叠。两个叙事者保持分离。情节把他们带到一起,但他们从不接触。

如果你试图做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的切换,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而且要小心谨慎。

介入作者可以随意地从一个观点人物跳到另一个;但如果跳的过于频繁,除非能对笔下的文字驾驭自如,否则,在不同的想法之间跳来跳去,读者会感到厌烦、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家身在何处。

只要清楚自己的动机和方法,只要小心谨慎地过渡,不在一两句话里跳来跳去,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一个观点人物切换到另外一个。

6870da9e021a01fa282ced55d88c5236.png

第九章 暗示:在叙事中传递信息

A:把上桅帆降低点!

B:找到它们时我会的!

被允许落笔写故事之前,他们觉得必须制定一个精细的计划,构建出缜密的细节。

几乎所有的叙事文都有或多或少的解释和说明。

笨拙的解释在回忆录中也会造成不小的问题。

把信息融入故事中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技巧。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其实就已经向问题的解决迈出了一步。

复调

小说的非凡之处在于它的的多重声部,它的复调。小说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在思考,在感觉,在谈话,这种五彩斑斓的心理学景象是其活力与美感的一部分。

作者需要有意识地练习不以自己的口吻写作;甚至以自己抗拒的口吻写作。

204e0c57bccfbce4b3fee86d6ee473da.png

第十章 跟随故事的律动:聚集与跳跃

要是卸掉压舱物,

我们马上就能到那儿。

“聚集”指让故事丰满,让一切充盈其中,从不懈怠,从不滑入可有可无的枝节里。保持内部相互关联,前后都要有回响和照应。

跳跃同样重要。跳过的是你略去的部分。而略去的总是比你留下的要多。

过于密集的描写会阻塞故事,并且会让他们自己窒息。

动作描写常常过于密集,导致不能快速或大幅度地跳跃。

一个技艺高超的作家能够用寥寥数语讲述出丰富得令人惊叹的故事。

写作是一门手艺,技巧精湛者才能获得艺术的自由。创作就像在大海中航行,只有掌握真正的技巧航海,才能在暗礁和重重险阻间开拓属于自己的航道。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知新_RL/article/detail/489007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