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1956年的“达特茅斯夏季人工智能研究计划”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诞生。
“图灵测试”提出于1950年,是用来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关于智能的可操作定义:如果一个人类的提问官,在提出一些书面问题之后,无法分辨这些书面回答究竟是来自于人还是一台计算机,则认为计算机通过了该测试,是对机器智能的度量。
“视觉图灵测试”提出于2014年,是采用一个操作员辅助设备、根据给定的图像产生随机的二元问题序列。
目前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是测试任务的精度,这些任务包括对象检测、图像分割和定位。
“中文屋”是一个思想实验,也被称为希尔勒的中文屋论证,试图揭示计算机绝不能描述为有“智力”或“知性”,不管它多么智能。
实验为对中文一窍不通的人通过操作处理符号和数字,生成了准确的字符串。得出结论是,按程序运行的计算机可以使它看起来理解了语言,但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理解。
人工智能的八个理论基础:哲学、数学、经济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工程、控制理论和控制论、语言学。
数学对人工智能的理论支撑包括三个方面:
(1)逻辑学:得出正确结论的形式规则。
发展:命题逻辑,即布尔逻辑——一阶逻辑,扩展布尔逻辑,增加了对象和关系——指称理论,揭示如何将逻辑中的对象与对象相关联。
(2)计算:研究什么是可计算的。
发展:描述可计算的函数——提出计算的易处理性概念——提出了NP完全性理论。
NP完全性理论:P(确定多项式时间的问题)、NP(不确定性多项式时间的问题)、NPC(NP完全性问题,是NP中最难的问题)。
它是计算复杂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征某些问题的固有复杂度。一旦确定一类问题具有NP完全性时,就可知道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具有相当复杂程度的困难问题。
(3)概率:研究如何根据不确定信息进行推理。
发展:将概率描述为博弈事件中可能的结果——推进这一理论,并引入了新的统计学方法——提出贝叶斯规则,成为不确定性推理的现代方法基础。
神经科学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大脑在记性决策方面(预测和仿真是决策关键)非常优越,且不像软件那样模块化。
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基本上固定的,计算机中处理单元的数量每五年增加十倍。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如何思考与行动:
把大脑看作是信息处理设备,是研究心智过程的学科。
研究方面:注意机制(意识集中在某个有用的感知信息子集的状态)、语言应用(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形成的组件、语言使用的语气及其他相关领域)、记忆(包括三个子集:过程、语义和情景)、感知(研究人类物理感知及认知过程)、问题求解、创造力、思考。
元感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有两个组成部分:关于认知的知识,以及认知的调节。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如何接受外部世界的输入,如何处理以及作用等;认知科学则是研究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过程的跨领域学科,关注于通过研究收集数据。
控制理论与控制论研究机器如何能在自身的控制下运行:
控制理论是工程与数学的交叉学科分支,研究处理动态系统对输入的行为,以及该行为如何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控制论是跨学科的研究途径,探索调控系统的结构、约束和可能性,1948年被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机器的控制与通信的科学”,21世纪被简单解释为“用技术控制任何系统”。
Humanly(类人地:以对人类表现的逼真度衡量) | Rationally(理性地:用理想的性能表现衡量) | |
---|---|---|
Acting | Acting Humanly(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功能) | Acting Rationally(关注于用人工手段去实现智能行为) |
Thinking | Thinking Humanly(与人类思维相关活动的自动化) | Thinking Rationally(通过使用计算模型进行心智能力的研究) |
——理性:一个系统如果对已知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动作,则被称为理性。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