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目录
数组是创建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的创建方式:
- int arr [常量表达式];
- //int是指数组的元素类型,也可以是float,char这种类型。
- //在arr[]在[]中放的是常量表达式
- //在C99之前 —— arr[]中时不能用变量的,要用常量。
数组创建的实例:
- char arr1[10];
- float arr2[1];
- double arr3[20];
如果只是创建数组(不初始化),然后使用数组,编译器就会报错,因为数组的值是不知道的。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 #include<stdio.h>
- int main()
- {
- //三种常见的初始化方式
- int arr1[20] = { 1,2,3 };
- //这个数组的空间大小是20*4个字节,前三个元素的值为1,2,3,其他的值默认为0 —— 不完全初始化
-
- int arr2[] = { 1,2,3 };
- //这个数组的初始化虽然没有给元素个数,但是C语言的语法还是支持的,元素的个数是根据{}中元素个数来给的
- //{}中有几个元素,这个数组的空间大小就是多少 —— 空间大小为3*4个字节
-
- int arr3[3] = { 1,2,3 };
- //完全初始化
-
- //理解下面三种数组初始化的含义
- char arr4[] = "abc";
- //这个数组的空间大小为4个字节,其中存放的是a b c \0 —— 字符串后面默认有一个\0。——由“”引起的内容
- //为字符串
-
- char arr5[] = { 'a', 'b', 'c' };
- //这个数组的空间大小为3个字节,其中存放的是a b c
-
- char arr6[] = { 'a', 98, 'c' };
- //因为数据类型为char类型的,所以98代表的是b,b的ASCII值为98
-
- return 0;
- }
对于数组的使用我们之前介绍了一个操作符:
[ ] ,下标引用操作符 —— 它其实就数组访问的操作符。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数组的不完全初始化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
- //对数组内容赋值,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
- printf("%d\n", arr[4]); //打印数字5;
- int i = 0;
- //利用循环打印数组的内容
- for (i = 0; i < sz; i++)
- {
- printf("%d ", arr[i]);
- }
- return 0;
- }
总结:
1. 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是从0开始。
2. 数组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代码: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0 };
- int i = 0;
- //计算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 //打印数组元素的地址
- for (i = 0; i < sz; ++i)
- {
- printf("&arr[%d] = %p\n", i, &arr[i]);
- }
- return 0;
- }
结果:
结论: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随着一维数组下标的增长,元素的地址,也在有规律的递增 —— (1)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 (2)数组中的地址是由低到高排序的
数组在内存中的本质:
(1)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2)数组中的地址是由高到低排序的
代码举例:
- //打印数组中的内容
- #include<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 int i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 int* p = arr; //定义指针变量为int类型
- //普通做法
- for (i = 0; i < sz; i++)
- {
- printf("%d ", arr[i]);
- }
- printf("\n");
- //利用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规律
- for (i = 0; i < sz; i++)
- {
- printf("%d ", *p);
- p++; //指针变量+1表示,跳过一个整型空间
- }
- return 0;
- }
- int arr[3][4];
- char arr[3][5];
- double arr[2][4];
- //1
- int arr[3][4] = { 1,2,3,4,5,6,7,8,9,10};
- //2
- int arr[3][4] = { {1,2},{4,5} };
- //3
- int arr[][4] = { {2,3},{4,5} };
- //二维数组初始化了,可以省略列数下标,但是不能省略行数下标
- //4
- char ch[3][4] = { "abc","bcd" };
二维数组的使用也是通过下标的方式。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3][4] = {0};
- int i = 0;
- //对arr数组初始化赋值
- for(i=0; i<3; i++)
- {
- int j = 0;
- for(j=0; j<4; j++)
- {
- arr[i][j] = i*4+j;
- }
- }
- //打印arr数组的内容
- for(i=0; i<3; i++)
- {
- int j = 0;
- for(j=0; j<4; j++)
- {
- printf("%d ", arr[i][j]);
- }
- }
- return 0;
- }
像一维数组一样,这里我们尝试打印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的内存地址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3][4] = {1,2,3,4,5,6,7,8,9,10,11,12,};
- int i = 0;
- //打印数组arr的每一个元素的地址
- for (i = 0; i < 3; i++)
- {
- int j = 0;
- for (j = 0; j < 4; j++)
- {
- printf("&arr[%d][%d] = %p\n", i, j, &arr[i][j]);
- } //%p —— 是打印地址
- }
- return 0;
- }
从上面的结果就可以看出:二维数组在内存中也是连续存储的。
也可以理解成:二维数组有三个元素,每个元素是一个一维数组
我们可以把二维数组想象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数组
但是本质上的二维数组是一列的。 ———— 如上图
数组内存的本质:
(1)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2)数组中的地址是由高到低排序的
代码举例:
- #include<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3][4] = { 1,2,3,4,5,6,7,8,9,10,11,12 };
- int i = 0;
- int* p = arr;
- //普通的打印方式
- for (i = 0; i < 3; i++)
- {
- int j = 0;
- for (j = 0; j < 4; j++)
- {
- printf("%d ", arr[i][j]);
- }
- }
- printf("\n");
- //利用本质来打印数组
- for (i = 0; i < 12; i++)
- {
- printf("%d ", *p);
- p++;
- }
- return 0;
- }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
数组的下标规定是从0开始的,如果输入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就是n-1。
所以数组的下标如果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了,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
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报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 是正确的,所以程序员写代码时,最好自己做越界的检查。
代码举例:
- #include<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5] = { 1,2,3,4,5 };
- int i = 0;
- for (i = 0; i <= 5; i++) //其中的arr[5]越界访问了
- {
- printf("%d ", arr[i]);
- }
- return 0;
- }
从上图可知,越界访问的值是系统给的随机值。
二维数组的行和列也可能存在越界 —— 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1,2,3,4,5 };
- printf("%p\n", arr);
- printf("%p\n", arr+1);
- printf("%p\n", &arr[0]);
- printf("%d\n", *arr);
- //输出结果
- return 0;
- }
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数组名是首元素的地址
有两种例外的情况:数组名不是首元素的地址。
1. sizeof(数组名),计算整个数组的大小,sizeof内部单独放一个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2. &数组名,取出的是数组的地址。&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除此1,2两种情况之外,所有的数组名都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代码演示:
- #include <stdio.h>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1,2,3,4,5 };
- printf("%p\n", arr);
- printf("%p\n", &arr);
- printf("----------\n");
- printf("%p\n", arr + 1);
- printf("%p\n", &arr + 1);
- return 0;
- }
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
arr的地址加一 —— 数组的地址跳过 4
&arr的地址加一 —— 数组的地址跳过 40。
有不同的结果是因为:&arr表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arr表示的是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代码:
- #include<stdio.h>
-
- void Sort(int arr[], int sz)
- {
- int i = 0;
- //每趟冒泡排序
- for (i = 0; i < sz - 1; i++)
- {
- int j = 0;
- //一趟冒泡排序
- for (j = 0; j < sz - i - 1; j++)
- {
- if (arr[j] > arr[j + 1])
- {
- //交换
- int tem = arr[j];
- arr[j] = arr[j + 1];
- arr[j + 1] = tem;
- }
- }
- }
- }
-
- void Print(int arr[], int sz)
- {
- int i = 0;
- for (i = 0; i < sz; i++)
- {
- printf("%d ", arr[i]);
- }
- }
-
- int main()
- {
- int arr[10] = { 7,8,9,4,5,6,1,2,3 };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 //冒泡排序
- Sort(arr, sz);
- //打印数组的内容
- Print(arr, sz);
- return 0;
- }
解析 —— 以前我写过的一篇博客连接如下:
三子棋小游戏: 分析并实现 —— 三子棋(井字棋)小游戏(利用C语言实现)_IT技术博主-方兴未艾的博客-CSDN博客
解析 —— 以前我写过的一篇博客连接如下:
扫雷小游戏: 分析并实现 —— 扫雷小游戏(利用C语言实现)_结构体数组完成扫雷小游戏函数分析_IT技术博主-方兴未艾的博客-CSDN博客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