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测试开发(4)测试用例基本要素、好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具体的设计方法【等价类、边界值、错误猜测法、场景设计法、因果图/测试表法、正交排列】、万能公式、有效性、粒度和评价_软件开发思想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

软件开发思想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应用

接上次博客:测试开发(3)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如何描述一个bug?如何定义bug的级别?bug的生命周期、如何开始第一次测试?测试的执行和BUG管理、产生争执怎么办?(处理人际关系)-CSDN博客

目录

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用例回顾

评价测试用例的标准:好的测试用例是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也能依据用例来很快的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的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测试用例的价值

解决问题: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步骤:

注意事项:

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非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具体的设计方法

等价类

如何通过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什么样的需求适用于等价类这个方法?

等价类的缺陷

边界值

边界值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说明:

优点:

缺点:

错误猜测法

主要特点和补充说明:

共同点:

缺点:

场景设计法

主要特点和补充说明:

场景设计法的基本步骤

 场景设计法的适用场景

优点:

缺点:

因果图/测试表法

主要特点:

应用场景:

因果图的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因果图法的缺点:

正交排列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定义:

关键概念:

正交表的构成:

 正交表的性质:

 正交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测试用例设计的思路——测试用例设计万能公式:

什么样的测试用例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什么是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测试用例的粒度和评价

测试用例的粒度

测试用例的评价


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测试用例回顾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了对被测试系统进行实施测试而创建的一组集合。这个集合包含了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应当具备以下特点,使得即便是对业务不熟悉的人也能迅速进行测试。

评价测试用例的标准:好的测试用例是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也能依据用例来很快的进行测试

在评价测试用例时,可以比较好坏用例的几个标准:

  1. 清晰表达: 用例应当表达清楚,避免二义性,确保不会产生误解或歧义。

  2. 可操作性强: 用例应当易于操作,测试人员能够迅速理解并执行其中的步骤。

  3. 输入与输出明确: 每个用例应当明确指定输入条件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验证性。

  4. 唯一预期结果: 每条用例只应有一个预期结果,这有助于准确定义测试是否通过。

  5. 可维护性: 用例应当易于维护,便于在系统变更或需求调整时进行更新。

  6. 高需求覆盖率: 用例应覆盖系统需求的各个方面,以确保系统功能的全面测试。

好的测试用例不仅是测试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遵循以上标准,测试用例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有效地发现和排除系统中的缺陷。

测试用例的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测试用例的价值

  1. 测试执行者的依据: 测试用例为测试执行者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测试人员按照既定计划和标准执行测试,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 工作可重复与自动化测试: 测试用例使得测试工作可以被重复执行,为自动化测试提供了基础。通过自动执行测试用例,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同时加速持续集成和交付流程。

  3. 评估需求覆盖率: 测试用例帮助评估测试对系统需求的覆盖程度,确保所有功能和需求都经过验证,提高系统的质量。

  4. 用例的复用: 良好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以在不同项目和阶段中被复用,减少冗余工作,提高效率。

  5. 积累测试方法思路: 在测试用例设计中积累了测试思路、方法和经验,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测试挑战。

解决问题:

  1. 不知道是否全面测试了所有功能: 通过设计全面的测试用例,可以更好地确保对所有功能的覆盖,减少遗漏。

  2. 测试覆盖率无法衡量: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可以被用于评估测试的覆盖率,帮助团队了解测试的广度和深度。

  3. 对新版本的重复测试难以实施: 针对新版本,可以通过评估现有测试用例的适用性,并更新和调整测试用例,以适应变更,减少重复测试的难度。

  4. 存在大量冗余测试影响效率: 定期审查和维护测试用例库,及时剔除冗余的测试用例,确保测试工作高效而不受影响。优化测试用例管理,采用合理的设计原则,可以减少冗余。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是测试工作的关键环节,它为测试设计和开发测试用例提供了基础。首先,我们需要进行测试需求的详细分析,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存在二义性和逻辑上的矛盾。这是设计有效测试用例的前提。在需求正确的基础上细化测试需求,从测试需求提炼出一个个测试点或者测试项,然后根据每一个测试点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步骤:

  1. 验证需求准确性: 对需求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其准确、完整、无二义性。如果需求存在模糊或矛盾之处,需要及时与相关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澄清。

  2. 细化测试需求: 在需求正确的基础上,将测试需求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测试点或测试项。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覆盖需求,并确保每个测试点都得到充分的测试。

  3. 测试用例设计: 对每个细化的测试点,进行相应的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应包括详细的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可重复性。

  4. 功能测试需求和非功能测试需求: 在分析测试需求时,需要将需求区分为功能测试需求和非功能测试需求。功能测试需求关注系统的具体功能,而非功能测试需求关注系统的性能、安全性等方面。

注意事项:

  • 维持逻辑自洽: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保持测试用例的逻辑自洽性。测试用例之间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存在相互依赖的情况,以确保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都是独立且可靠的。

  • 迭代和更新: 随着项目的进展,需求可能会发生变更。因此,测试用例的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基于需求的测试用例设计是保障测试全面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为测试团队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测试工作能够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验证。

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对于功能测试中,可以借助功能框图来帮助我们进行测试的需求分析。概括起来,功能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各功能界面的验证:

    对系统的每个功能界面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期望。包括按钮、输入框、下拉菜单等元素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 业务功能串联测试:

    通过模拟真实业务场景,将不同功能串联起来进行测试。验证系统在业务流程中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3. 功能的一致性和交互性测试:

    确保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在交互时没有冲突,同时验证多功能之间的互操作性。例如,在购物网站上测试购物车、支付和订单跟踪等功能的一致性。
  4. 系统不同输入的业务数据测试:

    针对系统接收的不同输入数据,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和产生预期的输出结果。包括正常输入、边界输入和异常输入。
  5. 功能的错误和异常操作测试(负面测试):

    通过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或输入,验证系统对错误和异常的处理是否符合预期。例如,测试登录时使用错误的密码。
  6. 功能实现涉及的算法验证:

    针对系统中使用的算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在实际运行中产生正确的结果。有时需要结合代码评审进行检查。
  7. 用户操作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测试:

    在进行功能测试的同时,关注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确保系统设计符合用户的直观操作和预期。

在进行具体需求分析时,可以按照业务分类、用户角色或操作区域等划分系统功能为若干功能模块。这样的划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需求分析,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效率。业务模块划分通常是最为常见和实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对一个简单的日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划分准则:操作区域、展示。

对日历根据web界面的功能布局分析出的功能框图如下:

 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极具效果的方式,可以更清晰、直观地呈现测试需求的分析结果。思维导图能够支持测试分析思路的连贯性,帮助测试团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测试。以下是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和具体步骤:

好处:

  1. 可视化分析: 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信息,使得测试需求的分析更加生动和可视化。

  2. 思路连贯性: 通过节点和分支的连接,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表达测试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确保分析思路的连贯性。

  3. 易于理解: 思维导图以图形和关键词的形式展示信息,易于理解和记忆,测试团队成员可以更迅速地掌握测试需求的要点。

  4. 沟通协作: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共同维护和修改思维导图,促进沟通和协作,确保每个人对测试需求的理解一致。

具体步骤:

  1. 确定主题: 确定思维导图的主题,可以是整个系统的功能测试需求或某个具体功能模块的测试需求。

  2. 添加中心节点: 在中心节点上标明主题,例如"系统功能测试需求"。

  3. 添加分支节点: 根据功能测试需求的主要方面,添加分支节点,例如"界面验证"、"业务串联测试"等。

  4. 细化子节点: 在每个分支节点下细化为更具体的子节点,详细描述各个方面的测试需求,例如"验证按钮、输入框"、"模拟业务场景进行测试"等。

  5. 添加关联关系: 使用箭头或线条连接相关节点,表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或逻辑关系。

  6. 标注关键词: 在节点上使用关键词或短语,简洁地表达测试需求的关键信息。

  7. 颜色和图标标注: 可以使用颜色和图标对不同类型的测试需求进行标注,增强信息的表达效果。

  8. 不断完善: 随着测试需求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及时更新思维导图,确保其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以上步骤,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一个清晰、全面的测试需求分析工具,为测试团队提供有效的支持。

同时,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考虑业务规则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涉及到文件上传和处理的场景。

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业务规则和限制:

  1. 上传文件大小限制: 确定上传文件的最大大小限制,以确保系统能够处理和存储这些文件。这可以避免因大文件导致的性能问题或存储不足。

  2. 一次性上传文件数量: 确定每次上传的文件数量限制,以防止滥用或系统资源超负荷。这可以防止大量文件一次性上传导致系统崩溃或性能下降。

  3. 文件夹深度限制: 确定文件夹的最大嵌套深度,以避免过深的文件夹结构导致系统难以处理或文件路径过长。

  4. 文件类型限制: 确定允许上传的文件类型,以确保系统只接受安全和合法的文件。这可以通过文件扩展名或 MIME 类型进行限制。

  5. 重复文件检测: 如果系统要求文件具有唯一性,考虑实施重复文件检测机制,以防止用户上传相同的文件多次。

  6. 上传速率限制: 如果系统面临网络带宽或性能方面的限制,可以考虑限制每个用户或会话的文件上传速率,以平衡系统负载。

  7. 权限控制: 考虑不同用户或用户组对文件上传和访问的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执行上传操作并访问上传的文件。

  8. 异常处理: 定义和规划系统对于上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如上传失败、文件格式错误等。

  9. 通知和日志: 在系统中加入通知机制,及时通知用户上传状态,同时记录上传日志以便日后审计和排查问题。

确保对这些业务规则进行详细而全面的分析,将它们纳入测试用例设计,以确保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文件上传和处理行为符合预期。

非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非功能测试需求主要涉及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易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等。从测试需求分析来 看,每一类非功能特性测试都需要根据需求单独分析。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如安全性越高, 就越有可能给易用性,性能带来更大的挑战。

  1.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

    • 客户端软件: 对于字处理软件等,主要关注在客户端上的响应速度、资源占用情况等,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C/S应用系统: 针对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系统等,需关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效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
    • 大型网络应用系统: 对于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视频网站等,性能要求更高,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确保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等指标符合预期。
  2. 安全性测试需求分析:

    • 客户端软件: 注重本地数据的加密和用户身份验证,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 C/S应用系统: 强调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加密等,以保障用户隐私和系统安全。
    • 大型网络应用系统: 对于电商、网银等,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包括防火墙、数据加密、恶意攻击防范等。
  3. 可靠性测试需求分析:

    • 客户端软件: 需要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不易崩溃。
    • C/S应用系统: 强调整体系统的可用性,降低系统崩溃或服务中断的可能性。
    • 大型网络应用系统: 对于电商、视频网站等,要求24/7可用,具备容错机制,保证服务不中断。
  4. 兼容性测试需求分析:

    • 客户端软件: 关注不同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下的兼容性。
    • C/S应用系统: 考虑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的兼容性。
    • 大型网络应用系统: 针对多种浏览器、操作系统和移动设备,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运行。
  5. 易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测试需求分析:

    • 客户端软件: 侧重于软件的可维护性,确保修改和升级容易实现。
    • C/S应用系统: 强调系统的可维护性,便于后续功能迭代和更新。
    • 大型网络应用系统: 考虑系统的可移植性,以便在不同平台上部署和维护。

在进行非功能需求测试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类型、需求和产品应用的特点,确保对每个方面的测试需求有全面而详细的理解。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和用例,以确保系统在各个非功能特性上达到预期水平。

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一个应用软件系统,非功能特性的质量需求都是存在的,但是不同的项目类型对 各个非功能特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个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具体需求和不同产品应用的特点进行分析。

(1)纯客户端软件,比如字处理软件(Word,PPT),媒体(音频/视频)播放软件(电脑自带的) 等。这类软件对系统的功能测试要求是最低的,但是对兼容性和稳定性,可移植性有一定的要求。

(2)企业内部的客户端/服务端(C/S)应用系统。比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系统(飞Q,企业QQ)等, 在系统功能测试需求上比纯客户端复杂,要求功能正确,稳定性能好。但是整体上看,对性能,安全 性,兼容性要求不高。

(3)外部大型复杂网络应用系统,比如电子商务,网上银行,视频网站(腾讯,优酷)等,除了有复 杂的系统的功能测试需求外,在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兼容性,容错性,可靠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外,对于大型企业级应用系统,由于应用模式,系统架构的不同(分布式,微服务等),我们必须结合架构 和应用模式来具体分析非功能性测试需求,特别是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技术架构对功能的影响小, 但是非功能性测试就要深入架构分析,才能更好的把我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

但是,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只是一个基本的起点,需求文档通常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和潜在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全面地设计测试用例,测试团队通常采用其他各种具体的设计方法。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我们稍后会详细解说:

  1. 等价类划分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等价类,确保每个等价类中的数据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性质。这有助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用例,以有效地覆盖不同情况。

  2.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 专注于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值,这些值通常是导致错误的关键点。通过测试这些边界值,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3. 错误推测法(Error Guessing): 基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洞察力,猜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猜测。这种方法强调测试人员的创造性和直觉。

  4. 决策表测试(Decision Table Testing): 针对系统中的决策点,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决策表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管理和组织测试用例。

  5. 状态转换测试(State Transition Testing): 针对有状态的系统,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状态之间的转换。这对于检测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响应非常有用。

  6. 随机测试(Random Testing): 使用随机生成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以便发现系统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行为。这有助于发现未考虑到的边缘情况和异常。

  7. 用户场景测试(User Scenario Testing): 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场景,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实际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具体的设计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测试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组合使用。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测试团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测试系统,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效果。

具体的设计方法

等价类

等价类是一种测试设计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效的类别,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不同类别下的行为。这有助于通过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来实现对系统功能的全面测试。

简单来说就是,依据需求将输入(特殊情况下会考虑输出)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等价类中选出一个测试用例,如果这个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则认为所代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这样就可以用较少的测试用例达到尽量多的功能覆盖,解决了不能穷举测试的问题。

具体来说,等价类分为两种:

  1. 有效等价类: 这是输入数据的合理、有意义的集合,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通过测试这些有效等价类,可以验证系统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操作。这有助于确认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

  2. 无效等价类: 这是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不满足系统要求的输入数据集合。通过测试这些无效等价类,可以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不符合规格的输入,并在遇到无效输入时进行适当的错误处理。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容错性。

等价类设计方法主要关注输入域的分类,将输入数据分为不同的等价类,从而简化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然而,这种方法并未考虑输入域的组合,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的设计方法和补充来确保对系统的全面覆盖。例如,可以结合边界值分析、决策表等其他测试设计技术,以更全面地覆盖系统的输入和功能。

当你为手机设置密码时,系统要求密码必须包含数字和字母,并且长度在8到12位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等价类来设计测试用例。

  1. 有效等价类:

    • 有效数字和字母组合:例如,"Passw0rd"。
    • 有效字母和数字组合:例如,"Secure123".
    • 有效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组合:例如,"P@ss123".
  2. 无效等价类:

    • 缺少数字的情况:例如,"Password"。
    • 缺少字母的情况:例如,"12345678".
    • 长度小于8位的情况:例如,"Pass123".
    • 长度超过12位的情况:例如,"VerySecurePassword123".

在这个例子中,每个等价类代表了一组具有相似特征的密码。通过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我们可以验证系统对不同密码条件的处理是否正确。这有助于确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和异常情况下都能够正确执行密码设置功能。

如何通过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中,通过等价类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测试的覆盖率。以下是通过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一般步骤:

  1. 充分理解需求: 在开始设计测试用例之前,深入理解系统或功能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了解输入和输出的规范,明确系统预期的行为。

  2. 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可以使系统按照规格说明正常工作的集合。
    • 无效等价类: 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不能使系统按照规格说明正常工作的集合。
  3. 细分等价类: 对每个大的等价类进行细分,以确保更全面的测试。例如,在有效等价类“正常搜索”中,细分可以包括品牌搜索、特殊字符搜索等。

  4. 组合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组合: 有效等价类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以验证系统在不同有效输入的组合下的表现。
    • 无效等价类组合: 无效等价类只能与有效等价类组合,确保每个测试点只有一个无效输入,方便问题的定位。
  5. 设计测试用例: 对每个组合的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确保每个用例都能有效地检查系统的行为,并尽可能覆盖各种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测试团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提高测试的覆盖率,有效地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

组合原则:有效等价类在组合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覆盖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组合的时候,一个测试点只能组合一个无效等价类,其余的需要和有效等价类组合。 

回顾:

测试点是测试用例中的最小单元,代表对系统进行一次验证或测试的具体步骤或条件。每个测试点通常关联着一个或多个输入数据和一个预期结果。测试点的目标是检查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以确保其符合预期。

一个测试用例可能包含多个测试点,每个测试点针对系统的一个方面或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点的设计应该全面覆盖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正常操作、边界情况、异常情况等。测试点的定义通常包括以下元素:
 

  1. 输入数据: 描述测试点所用的输入数据,包括正常值、边界值和异常值等。

  2. 操作步骤: 明确测试点的执行步骤,即如何使用输入数据与系统进行交互。

  3. 预期结果: 确定在执行测试点后期望系统的输出或行为。这是用于判断测试点是否通过的标准。

  4. 执行条件: 有时,测试点可能有一些特定的执行条件或前提条件,这些条件需要在执行测试点之前满足。

什么样的需求适用于等价类这个方法?

 等价类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需求:

  1. 大范围的输入数据: 当输入数据的范围很大,而不可能对所有可能的输入进行详尽的测试时,等价类测试可以帮助缩小测试范围,提高效率。

  2. 输入数据有特定特征: 如果输入数据可以被划分为具有相似特征的集合,而这些特征在系统的处理中可能导致相似的结果,那么等价类测试就很适用。

  3. 系统对输入的不同特征有相似的响应: 当系统对一类输入的响应是相似的,即使输入数据在这一类中有很大差异,等价类测试也能捕捉到潜在的问题。

  4. 需求具有规范的输入要求: 如果需求中规定了对输入数据的一些限制和规范,等价类测试可以帮助验证系统在符合这些规范的情况下的行为。

  5. 输入数据存在有效和无效的划分: 当输入数据可以被划分为有效和无效等价类时,等价类测试可以帮助检测系统在这两个类别中的表现。

等价类测试适用于需要通过输入数据来验证系统行为的场景,帮助测试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各个等价类,并通过有限的测试用例发现潜在的问题。

等价类的缺陷

虽然等价类测试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测试设计方法,但它也有一些潜在的缺陷和限制:

  1. 未考虑组合效应: 等价类测试通常只考虑单一输入条件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多个输入组合可能导致的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系统的不同行为,而等价类测试无法全面覆盖这些组合效应。

  2. 无法处理特殊情况: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边缘情况,等价类测试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覆盖。例如,当输入数据在边界上或接近边界时,可能需要额外的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3. 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系统: 对于某些系统,特别是涉及复杂算法或需要全面路径覆盖的系统,等价类测试可能不够灵活,无法提供足够的测试覆盖。

  4. 无法覆盖所有场景: 在某些情况下,等价类可能无法捕捉到所有可能的输入场景,特别是在用户输入具有高度变化性的系统中。

  5. 过度简化: 在将输入划分为等价类时,可能会出现过度简化的情况,导致某些关键方面的测试被忽略。

虽然等价类测试有其限制,但结合其他测试方法,可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深度。在实践中,测试团队通常会采用多种测试方法来确保对系统的全面覆盖。

比如我们刚刚的脑图,它应该更复杂才对:

甚至这样可能都不太完善…… 

边界值

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过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旨在检测系统在边缘条件下的行为。通常,边界值分析法与等价类划分法结合使用,作为其补充,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测试用例的选择主要集中在等价类的边界。等价类是一组具有相似功能或特性的输入值,而边界值则是这些等价类中的极端值。通过测试这些边界值,测试人员可以揭示系统对于极端输入或输出情况的响应,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错误或异常行为。

边界值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仍然提供对系统边界条件的广泛覆盖。通过集中精力测试边界附近的值,测试人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捕捉潜在的问题,而不必测试整个输入域。

总体而言,边界值分析法在测试过程中起到了优化测试覆盖和效率的作用,特别适用于需要对边界条件敏感的系统。

边界值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说明:
  • 上点:无论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还是半开半闭区间,上点就是边界上的点;
  • 内点:无论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还是半开半闭区间,内点就是边界内的点。
  • 离点:边界左右的一个点:
  • 如果是闭区间,离点就是范围外的点。
    如果是开区间,离点就是范围内的点;

如何通过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

充分理解需求:

在设计测试用例之前,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系统或软件的需求文档。确保对输入和输出的边界条件有清晰的了解。

找离点、上点、内点:

  • 离点:

    • 对于闭区间,选择范围外的值,测试系统对于超出范围的输入的处理。
    • 对于开区间,选择范围内的值,测试系统对于范围内的输入的处理。
  • 上点:

    • 对于闭区间,选择边界上的值,测试系统对于边界上的输入的处理。
    • 对于开区间,选择边界上的值,测试系统对于边界上的输入的处理。
  • 内点:

    • 选择范围内但不是边界上的值,测试系统对于一般情况的处理。
    • 确保覆盖范围内的各种可能情况,以验证系统的健壮性。

 针对离点、上点、内点设计测试用例

  1. 选择关键点: 根据需求文档选择关键的边界点,包括离点、上点和内点。

  2. 设计具体用例: 针对每个边界点,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确保每个用例包括输入数据和期望的输出或系统行为。

  3. 考虑特殊情况: 对于特殊情况,例如边界值处的特殊字符、最大长度等,设计额外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的鲁棒性。

  4. 执行测试用例: 执行设计的测试用例,使用选定的输入数据来激发系统的不同边界条件。

  5. 验证实际行为: 验证系统的实际行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确保系统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正确性。

  6. 记录测试结果: 记录测试的输入、实际输出和预期输出,以便后续分析。

  7. 关注边界处理: 特别关注系统是否正确处理了边界条件,包括对边界上、边界内和范围外的输入的处理。

  8. 调整测试用例: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和调整,以更全面地覆盖系统的边界条件。

  9. 反复测试: 反复执行测试过程,根据发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调整,直至确保系统在各种边界条件下都表现良好。

通过这个流程,测试团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系统的稳健性。同时,不断的反复测试确保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边界值分析法。

假设有一个系统接受用户的年龄作为输入,并根据年龄范围来确定用户所属的不同会员等级。

系统规定:

  • 儿童:0 到 12 岁
  • 青少年:13 到 18 岁
  • 成年人:19 到 60 岁
  • 老年人:61 岁及以上

我们可以使用边界值分析法来设计测试用例:

1. 选择关键点:

  • 年龄范围定义了系统的关键边界点,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

2. 设计具体用例:

  • 儿童等级边界值:

    • 测试用例 1: 年龄 = 0(最小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儿童。
    • 测试用例 2: 年龄 = 12(最大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儿童。
    • 测试用例 3: 年龄 = 6(在儿童范围内)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儿童。
  • 青少年等级边界值:

    • 测试用例 4: 年龄 = 13(最小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青少年。
    • 测试用例 5: 年龄 = 18(最大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青少年。
    • 测试用例 6: 年龄 = 15(在青少年范围内)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青少年。
  • 成年人等级边界值:

    • 测试用例 7: 年龄 = 19(最小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成年人。
    • 测试用例 8: 年龄 = 60(最大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成年人。
    • 测试用例 9: 年龄 = 35(在成年人范围内)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成年人。
  • 老年人等级边界值:

    • 测试用例 10: 年龄 = 61(最小边界)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老年人。
    • 测试用例 11: 年龄 = 80(在老年人范围内) - 期望结果:用户被分类为老年人。

3. 考虑特殊情况:

  • 对于年龄范围外的特殊情况,例如负数或非数字字符,设计额外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对异常输入的处理。

4. 执行测试用例:

  • 逐一执行设计的测试用例,使用相应的年龄值作为输入,观察系统的响应。

5. 验证实际行为:

  • 验证系统对每个测试用例的实际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确保系统正确地分类用户的会员等级。

6. 记录测试结果:

  • 记录每个测试用例的输入、实际输出和预期输出。特别关注系统是否正确处理了边界条件。

7. 关注边界处理:

  • 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确辨识、处理和返回适当的结果,尤其是在年龄范围的边界条件下。

8. 调整测试用例:

  • 根据测试结果,可能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修改和调整。新增或修改测试用例,以更全面地覆盖系统的边界条件。

9. 反复测试:

  • 反复执行测试过程,根据发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调整,直至测试团队确保系统在各种边界条件下都表现良好,符合设计和需求的要求。

通过测试这些边界值,我们能够覆盖整个年龄范围,并且专注于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行为。例如,系统应该正确地将年龄为18岁的用户分类为青少年,而不是成年人。

优点:
  1. 高效性: 边界值分析法能够在较少的测试用例下提供广泛的覆盖,因为它专注于边界附近的值。这使得测试过程更加高效。

  2. 全面性: 通过测试边界值,可以揭示系统在边缘条件下的行为,从而提高测试的全面性。这对于捕捉潜在的错误或异常情况非常有帮助。

  3. 易于理解和实施: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和实施。测试人员可以迅速定义边界条件,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4. 有效捕获错误: 大多数错误往往发生在边界值处,因此通过边界值分析能够有效地捕获这些潜在问题。

缺点:
  1. 可能遗漏中间值: 虽然边界值分析法关注边界附近的值,但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中间值的测试,从而导致无法发现中间范围内的潜在问题。

  2. 无法涵盖所有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可能对边界值之外的输入或条件有不同的响应。边界值分析法可能无法覆盖这些情况。
    比如:
    用户名要求长度为6-15位,边界值上点为:5、6、15、16, 全了吗?
    在实际的测试设计中,会将等价类和边界值结合起来使用,那么我们最终可以确认的用例设计为:5、6、10、15、16 五个长度的字符的输入值。
    继续思考:这样的测试真的完整了么?中文?半角?全角?特殊字符(扩散思维)

  3. 依赖规范和设计: 边界值分析法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规范和设计的准确性。如果规范或设计有误,可能会导致测试用例选择的不准确性。

  4. 不适用于所有场景: 边界值分析法更适用于那些对边界条件敏感的系统。对于一些不太受边界影响的系统,该方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Error Guessing)是一种基于测试人员的理解、过往经验和直觉的黑盒测试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测试人员根据对被测试软件的设计和实现的理解,以及他们个人的经验,猜测出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或发现这些潜在的问题。

主要特点和补充说明:
  1. 基于经验和直觉: 错误猜测法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他们通过过去的测试经验和对软件设计的了解来猜测可能存在的错误。这反映了测试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洞察力。

  2. 灵活性: 这种方法非常灵活,适用于各种软件项目和测试场景。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测试用例,以尽可能地涵盖潜在的缺陷。

  3. 强调需求理解: 错误猜测法强调对软件需求的深刻理解。测试人员需要准确理解系统的功能和行为,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猜测可能的错误。

  4. 快速发现潜在问题: 由于该方法依赖于测试人员的主观猜测,测试用例的设计相对迅速。这使得测试团队能够快速发现一些常见的或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5. 不是全面的方法: 错误猜测法并不保证对所有潜在缺陷的全面覆盖。它主要关注测试人员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因此可能会错过一些其他测试方法能够发现的问题。

  6. 需要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 该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测试人员的经验水平。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能够更准确地猜测可能的错误,并设计出更有效的测试用例。

  7. 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错误猜测法通常作为其他测试方法的补充,而不是独立的测试策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覆盖度。

总体而言,错误猜测法是一种快速而灵活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测试情境。然而,为了确保测试的全面性,通常建议将其与其他更系统化的测试方法结合使用。

以注册为例,通过错误猜测法设计测试用例的一些例子:

1. 校验中特殊字符和空格的处理:

  • 错误猜测: 假设系统可能没有正确处理特殊字符和空格,导致注册失败或安全漏洞。
  •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用例 1: 用户名包含特殊字符(例如:@#$%^) - 期望结果:注册失败或特殊字符被正确过滤。
    • 测试用例 2: 用户名包含空格 - 期望结果:注册失败或空格被正确处理。

2. 密码校验中的大小写:

  • 错误猜测: 假设系统对密码的大小写敏感,但用户可能不知晓,导致登录时的问题。
  •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用例 3: 密码为小写字母 - 期望结果:注册成功。
    • 测试用例 4: 密码为大写字母 - 期望结果:注册成功。
    • 测试用例 5: 密码包含大小写混合 - 期望结果:注册成功。

3. 姓名中的特殊字符:

  • 错误猜测: 假设系统可能没有正确处理姓名中的特殊字符,导致显示问题或注册失败。
  •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用例 6: 姓名包含特殊字符(例如:&*()) - 期望结果:注册失败或特殊字符被正确过滤。

4. 密码发送是否明文:

  • 错误猜测: 假设系统可能以明文形式传输密码,存在安全风险。
  • 测试用例设计:
    • 测试用例 7: 注册时抓包检查密码传输方式 - 期望结果:密码应该使用加密方式传输,而非明文。

通过这些测试用例,测试团队可以验证系统在注册过程中对特殊字符、大小写、姓名格式和密码传输的处理是否正确,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是错误猜测法的一种应用,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

错误猜测法和目前流行的“探索式测试方法”在基本思想上基本一致。这两种方法都强调测试人员的经验、直觉和对系统的深刻理解,以便根据可能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用例。它们都对敏捷开发模式下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提供了支持,并在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共同点:
  1. 依赖测试人员的经验: 两种方法都依赖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要求测试人员基于他们的知识和感觉去猜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2. 灵活性: 错误猜测法和探索式测试方法都强调测试的灵活性,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

  3. 快速响应: 由于这两种方法注重灵活性和测试人员的主观判断,它们可以迅速适应变化并快速发现问题。

缺点:
  1. 难以系统化: 与其他系统化的测试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都较难系统化。缺乏明确的步骤和规范,使得跟踪和管理测试过程变得更为复杂。

  2. 过度依赖个人能力: 这两种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测试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水平。这可能导致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相对较低。

  3. 可能错过一些问题: 由于侧重于测试人员的主观判断,这两种方法可能会错过一些更系统和结构性测试方法能够捕捉到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通常作为整体测试策略的一部分,与其他更系统和结构性的方法结合使用,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在敏捷开发等快节奏的开发环境中,它们的灵活性和快速适应性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测试工具。

场景设计法

场景设计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描绘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捕捉事件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从而设计测试用例。在这种方法中,软件的各个功能点通过事件的触发被串联起来,形成了具体的业务场景,这有助于测试设计者更生动地理解和执行测试用例。

主要特点和补充说明:
  1. 事件触发和情景形成: 软件系统中的事件触发会导致特定的情景发生,而这些情景可以通过场景设计法生动地描述出来。同一事件在不同触发顺序和处理结果下形成了多个场景,为测试提供了更全面的覆盖。

  2. 事件流和业务流程: 通过场景设计法,测试人员可以利用业务流程将各个孤立的功能点串联起来,形成更贴近实际业务操作的测试用例。这有助于测试人员建立整体业务感觉,避免陷入功能细节而忽视业务流程的要点。

  3. 生动描绘: 场景设计法以生动的方式描绘出软件系统在不同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使得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通过场景的形成,测试团队能够更好地把握系统的行为和交互。

  4. 避免功能细节陷阱: 这种方法有助于避免测试人员陷入纯粹的功能细节中,通过关注整体业务流程,确保测试用例更全面地考虑了系统的各个方面。

  5. 整体业务感觉: 通过业务流程的串联,测试人员可以建立整体业务感觉,更好地理解系统在真实使用情境下的表现,从而更全面地评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6. 适用性广泛: 场景设计法适用于各种软件系统,特别是那些由事件触发控制流程的系统。在复杂的业务应用中,这种方法的应用更为明显。

总体而言,场景设计法为测试团队提供了一种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更全面地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通过生动描绘和整体业务感觉的建立,有助于更有效地发现潜在问题,提高测试的覆盖度和准确性。

场景设计法的基本步骤

场景设计法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主事件流和次事件流的定义,以及将它们串起来形成场景。以下是基本的步骤:

1. 主事件流定义:

  • 确定主要业务流程: 确定软件系统中的主要业务流程,这些流程通常包含用户的主要操作或系统的主要功能。
  • 识别主事件: 识别在主要业务流程中触发系统响应的主要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是用户操作、外部触发或系统内部触发的。

2. 主事件流描述:

  • 详细描述主事件流: 对于每个主要事件,详细描述其触发条件、执行过程和系统的响应。这形成了主事件流,是整个场景的核心。

3. 次事件流定义:

  • 识别次要业务流程: 识别在主要业务流程之外的次要业务流程,这些流程可能是用户的次要操作或系统的附加功能。
  • 识别次事件: 为次要业务流程中触发系统响应的次要事件进行识别。这些事件可能对主事件流有补充或影响。

4. 次事件流描述:

  • 详细描述次事件流: 对于每个次要事件,详细描述其触发条件、执行过程和系统的响应。这形成了次事件流,为场景提供了更全面的情境。

5. 将主事件流和次事件流串起来:

  • 场景串联: 将主事件流和次事件流按照业务逻辑和触发顺序进行串联。确保各个事件之间有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6. 场景描述:

  • 整体场景描述: 综合主事件流和次事件流的描述,形成整体场景的描述。这包括事件触发时的情景、系统的处理和可能的用户操作。

7. 场景验证和调整:

  • 验证场景的完整性: 验证场景是否完整地覆盖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确保场景的设计符合实际业务需求。
  • 调整和优化: 根据测试需求和发现的问题,对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8. 场景作为测试用例:

  • 场景即测试用例: 将形成的场景视为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包括了多个事件的触发和系统的相应。每个场景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测试实例。

通过这些基本步骤,场景设计法能够帮助测试团队更生动地理解系统的行为,捕捉各种事件触发时的情景,确保测试用例更加全面和贴近实际业务需求。

假设我们要测试一个在线购物系统的注册和购物流程。我们以场景设计法为基础,描述整个场景的测试用例。

1. 主事件流定义:

  • 主要业务流程: 用户注册和进行商品购物。
  • 主事件:
    • 用户点击注册按钮(Event 1)。
    • 用户浏览商品并添加到购物车(Event 2)。
    • 用户进行结账操作(Event 3)。

2. 主事件流描述:

  • Event 1 - 用户点击注册按钮:

    • 触发条件: 用户首次访问网站。
    • 执行过程: 用户点击注册按钮,跳转至注册页面。
    • 系统响应: 显示注册表单。
  • Event 2 - 用户浏览商品并添加到购物车:

    • 触发条件: 用户已注册并登录。
    • 执行过程: 用户浏览商品列表,选择商品并点击“添加到购物车”。
    • 系统响应: 商品被添加到购物车。
  • Event 3 - 用户进行结账操作:

    • 触发条件: 用户已添加商品到购物车。
    • 执行过程: 用户点击购物车,查看已选商品,进行结账操作。
    • 系统响应: 引导用户进入结账流程。

3. 次事件流定义:

  • 次要业务流程: 用户查看订单历史和进行优惠券使用。
  • 次要事件:
    • 用户查看订单历史(Event 4)。
    • 用户尝试使用优惠券(Event 5)。

4. 次事件流描述:

  • Event 4 - 用户查看订单历史:

    • 触发条件: 用户登录并进入个人账户。
    • 执行过程: 用户点击“订单历史”。
    • 系统响应: 显示用户的过往订单记录。
  • Event 5 - 用户尝试使用优惠券:

    • 触发条件: 用户在结账过程中选择使用优惠券。
    • 执行过程: 用户输入优惠券码并点击应用。
    • 系统响应: 根据优惠券规则,显示折扣信息。

5. 将主事件流和次事件流串起来:

  • 场景串联: 将主事件流按照业务逻辑和触发顺序进行串联,并在适当的时机插入次事件流。确保各个事件之间有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6. 场景描述:

  • 整体场景描述: 用户首次访问网站,点击注册按钮,填写注册表单。登录后浏览商品,添加到购物车,进行结账。在结账过程中,用户查看订单历史和尝试使用优惠券。

7. 场景验证和调整:

  • 验证场景的完整性: 确保场景完整地覆盖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业务流程。确保场景的设计符合实际业务需求。
  • 调整和优化: 根据测试需求和发现的问题,对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8. 场景作为测试用例:

  • 场景即测试用例: 将形成的场景视为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包括了多个事件的触发和系统的相应。每个场景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测试实例。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设计了一个涵盖用户注册、购物、结账、查看订单历史和使用优惠券等多个方面的场景测试用例。这种方法使得测试更加贴近实际用户操作,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再比如:我们都在当当网订购书籍,整个订购过程为:用户登录到网站后,进行书籍的选择,当选好自己心仪的书籍后进行订购,这时把所需图书放进购物车,等进行结帐的时候,用户需要登录自己注册的帐号,登录成功后,进行结帐并生成订单,整个购物过程结束。

当当网购书主事件流

  1. 用户登录(Login):

    • 用户访问当当网,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 次事件流:
      • 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系统提示错误信息,用户重新输入。
  2. 书籍选择(Book Selection):

    • 登录后,用户浏览并选择心仪的书籍,将其添加到购物车。
    • 次事件流:
      • 用户在浏览书籍过程中遇到系统错误,无法添加到购物车。
      • 用户搜索书籍时找不到想要的书,可能需要调整搜索关键字。
  3. 订购(Checkout):

    • 用户在购物车中查看选定的书籍,确认无误后开始订购。
    • 次事件流:
      • 用户发现购物车中的书籍数量错误,可以增加或减少数量。
      • 用户希望修改购物车中某本书的属性(如数量、删除等),系统允许用户进行修改。
  4. 用户登录结账(Login for Checkout):

    • 用户进行结账时,系统要求用户再次登录以确认身份。
    • 次事件流:
      • 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错误,系统提示错误信息,用户重新输入。
      • 用户选择不登录,系统可能提供匿名购物或要求登录才能继续。
  5. 生成订单(Generate Order):

    • 登录成功后,用户填写或确认配送信息、付款方式等,生成订单。
    • 次事件流:
      • 用户填写的信息不完整或有误,系统提示用户修改或提供正确信息。
      • 付款过程中发生错误,可能是支付失败或系统故障,需要用户重新尝试或选择其他支付方式。
  6. 购物结束(Complete Purchase):

    • 用户成功支付后,订单完成,系统提供订单确认页面。
    • 次事件流:
      • 用户在订单确认页面发现错误,可以返回修改订单或联系客服解决。
      • 支付成功后系统出现故障,用户需要查看订单历史记录或联系客服确认订单状态。

补充说明

  • 用户体验优化:

    • 在每个步骤中,应提供清晰的提示和帮助信息,以优化用户体验。
    • 提供搜索和筛选功能,以帮助用户更容易找到心仪的书籍。
  • 系统可靠性考虑:

    • 确保系统具备容错性,能够处理用户输入错误或其他异常情况。
    • 实施事务管理,确保在支付等关键步骤中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 用户隐私保护:

    • 在登录和结账阶段,保障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采用加密等手段保护用户敏感信息。
  • 多渠道服务:

    • 提供多种联系方式,例如在线客服、客服热线等,方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获取支持。
  • 订单跟踪与历史记录:

    • 为用户提供订单跟踪功能,让用户随时查看订单状态。
    • 保留用户的订单历史记录,方便用户回顾和再次购买。

 场景设计法的适用场景

场景设计法适用于那些涉及多个事件和流程交互、需要全面考虑用户使用场景的软件系统。

  1. 复杂的业务流程: 当软件系统的业务流程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功能点和交互时,场景设计法能够以场景的形式更好地描绘这些复杂的业务流程。

  2. 多步操作: 对于那些需要用户多步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场景设计法可以帮助测试团队全面考虑这些步骤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3. 事件驱动的系统: 在那些以事件触发为主导的系统中,例如交互式系统、响应式系统,场景设计法更容易捕捉和描述不同事件的交互过程。

  4. 用户交互复杂: 当用户与系统的交互较为复杂,例如在一个网站或应用中涉及到多个页面、操作和状态切换时,场景设计法能够更好地考虑用户使用的全貌。

  5. 系统集成测试: 对于需要测试多个系统组件之间集成的情况,场景设计法可以帮助设计全面的集成测试用例,覆盖整个系统的交互。

  6. 需求变化频繁: 在敏捷开发或快速迭代的项目中,场景设计法可以更灵活地适应需求的变化,因为它关注的是整体场景,而不仅仅是局部的功能点。

  7. 用户体验测试: 对于需要测试用户体验和流畅度的情况,场景设计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模拟和测试用户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

  8. 系统的端到端测试: 在测试系统端到端的功能和性能时,场景设计法可以确保覆盖整个系统的使用场景,包括不同的操作和状态。

总体而言,场景设计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全面考虑多个事件和流程交互的系统,尤其是在用户交互较为复杂的场景下,可以更生动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优点:
  1. 全面性: 场景设计法能够全面考虑多个事件和流程交互,从而更好地覆盖系统的各个方面,确保测试用例更全面。

  2. 生动形象: 通过场景的形式,测试人员可以更生动地理解和描述系统的行为,提高测试用例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

  3. 用户视角: 该方法着重考虑用户的操作和体验,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用户在系统中的使用场景,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用户体验问题。

  4. 业务流程关注: 场景设计法有助于测试人员关注整体的业务流程,防止过度关注细节而忽略了系统的整体业务逻辑。

  5. 适应性: 适用于敏捷开发或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因为场景设计法更灵活地适应变化,关注整体场景而非固定的功能点。

缺点:
  1. 复杂性: 当系统业务逻辑过于复杂时,设计和维护多个交互场景可能会变得复杂。管理和更新大量场景可能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2. 执行成本: 执行多个场景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特别是在系统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执行和维护成本可能较高。

  3. 难以覆盖所有情况: 尽管场景设计法能够提高测试用例的全面性,但在系统的所有情况和边界条件下仍然难以覆盖所有可能的情况。

  4. 依赖需求理解: 场景设计法依赖对业务流程和需求的充分理解,如果需求不明确或者理解不到位,可能导致场景设计的不准确性。

  5. 不适用于所有项目: 对于简单的系统或功能点较少的项目,采用场景设计法可能显得过于繁琐,不切实际。

总体而言,场景设计法在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的情况下,是一种有效的黑盒测试方法。然而,在选择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权衡其优缺点。

因果图/测试表法

因果图是一种简化了的逻辑图,用于直观地表达程序或系统的输入条件(原因)与输出动作(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该方法借助图形的方式,以节点表示输入条件或原因,通过边(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果图主要用于设计测试用例,特别适用于被测试程序具有多种输入条件,而程序的输出结果又依赖于这些输入条件的不同组合或情况。

主要特点:
  1. 简化逻辑: 因果图以简洁的图形形式展示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得复杂的逻辑关系更容易理解。

  2. 系统方法: 采用系统方法,因果图能够系统性地捕捉程序或系统的各种输入情况和相应的输出动作。

  3. 多输入多输出: 适用于具有多个输入条件、输出依赖于不同输入情况的系统,能够有效涵盖多种测试场景。

  4. 可视化: 通过图形的可视化方式,因果图使得测试人员能够更清晰地了解程序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设计测试用例。

  5. 情景模拟: 因果图有助于模拟不同输入条件下系统的行为,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响应。

应用场景:
  1. 输入复杂性高: 当被测试系统有多个输入条件,而这些输入条件的组合会影响输出结果时,因果图能够有效地捕捉这种复杂性。

  2. 输出依赖输入: 当程序的输出结果严重依赖于输入条件,不同的输入组合可能导致不同的输出时,因果图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3. 系统逻辑不明确: 在系统逻辑复杂或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因果图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帮助理解系统内在的逻辑。

  4. 测试用例设计: 因果图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和系统性的方法,使得测试人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测试场景。

总体而言,因果图是一种强大的测试设计工具,特别适用于需要考虑多输入多输出关系的系统。

因果图的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 恒等关系(Identity):

    • 定义: 如果原因为真,那么结果必定为真。
    • 例子: 动物园运来大熊猫,动物园一定有大熊猫。
  2. 与关系(AND):

    • 定义: 只有两个原因都为真,那么结果为真。
    • 例子: 你想娶她,必须有车且有房。
  3. 或关系(OR):

    • 定义: 两个原因中有一个为真时,结果就为真。
    • 例子: 你刚毕业,要求不高,你想娶她,你有车或者有房。
  4. 非关系(NOT):

    • 定义: 只有原因为假,结果才为真。
    • 例子: 你不好好学习,找到好工作。

这些基本关系构成了因果图的基础,测试人员需要理解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在设计因果图时,使用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更好地捕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生成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用例。

让我们使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逻辑关系在因果图中的应用:

场景:购买商品的在线商城

  1. 恒等关系(Identity):

    例子: 如果用户下单购买商品,那么订单系统中一定生成了相应的订单。
  2. 与关系(AND):

    例子: 为了完成购物流程,用户需要同时选择商品(条件1为真)且填写有效的收货地址(条件2为真),只有两个条件都为真,订单才能成功生成。
  3. 或关系(OR):

    例子: 在促销活动期间,用户可以享受免运费服务,条件是用户要么购买满一定金额的商品,要么购买特定种类的商品。只需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免运费服务就会生效。
  4. 非关系(NOT):

    例子: 如果用户没有选择支付方式,那么订单支付就是不成立的,系统应该拒绝继续支付流程。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因果图中,这些逻辑关系能够清晰地描述用户的操作与系统的响应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测试人员设计出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充分理解需求:

    • 阅读并理解系统的需求文档,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 与产品经理、开发人员和其他相关团队成员进行交流,以确保对系统的理解是全面和准确的。
    • 将需求细化为具体的输入和输出条件,以便后续的因果图设计。
  2. 分析所有可能的输入和可能的输出:

    • 列举可能的用户输入,包括各种参数、配置选项、用户操作等。
    • 考虑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输出结果,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
    • 考虑边界情况和特殊情况,确保测试覆盖了系统的各个方面。
  3. 找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 对于每个输入条件,确定可能导致的输出结果。使用逻辑关系如 AND、OR、NOT 等来表示这些关系。
    • 考虑输入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系统在各种输入组合下都能正确响应。
  4. 画出因果图:

    • 绘制因果图的节点,每个节点代表一个输入条件或输出结果。
    • 使用箭头表示输入条件导致输出结果的关系,形成一个图形化的模型。
    • 确保因果图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和使用。
  5. 把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

    • 建立判定表的结构,通常使用表格来表示输入条件和对应的输出。
    • 将因果图中的节点和边对应到判定表,确保每个条件和输出都有对应的位置。
    • 在判定表中标记条件和输出,为后续生成测试用例做好准备。
  6. 把判定表对应到每一个测试用例:

    • 根据判定表,列出各种可能的输入组合,确保覆盖了不同的情况。
    • 确保每个测试用例都对应于判定表中的一行,以确保全面性。
    • 特别关注边界情况和特殊情况,确保系统在这些情况下也能正确工作。

判定表:

判定表是一种用于表示不同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之间关系的表格。在软件测试中,判定表通常用于将系统的各种输入组合映射到相应的输出。它包含了系统的所有可能输入条件及其对应的输出。

判定表的主要结构包括输入条件列、输出列和规则列。输入条件列包含了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输出列包含了系统可能的输出,而规则列则包含了根据输入条件确定输出的规则。通过填写判定表,测试人员能够识别和设计一组全面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我们来应用一下:

假设业务单据的处理规则为:“淘宝618活动,订单已提交,订单合计金额大于300元或有红包,则进优惠”。

1. 对于这条业务规则,首先通过分析所有可能的输入和可能的输出,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 输入:订单已提交、金额大于300、有红包。
  • 输出:优惠、不优惠。 

2. 然后,进行第二步,找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以下的对应关系:

(1)订单已提交,订单金额大于300元,则优惠。

(2)订单已提交,订单金额小于等于300元,无红包,不优惠

(3)订单已提交,有红包,则优惠。

(4)订单已提交,订单金额大于300元,有红包,则优惠。

(5)订单未提交,不优惠。 

3. 为了方便画出因果图和判定表,需要对所有输入和输出编号,现在编号如下: 

1:订单已提交。

2:订单金额大于300元。

3:有红包

21:优惠

22:不优惠

4. 画因果图: 

 

5、画判定表:有3个条件,输出有2个取值,所以表的列数(除去标签列)为2x2x2=8:

转换一下来看: 

输入编号订单已提交订单金额大于300元有红包条件判断  输出编号
1

订单已提交且订单金额大于300元且有红包

优惠
2订单已提交且订单金额大于300元且无红包优惠
3订单已提交且订单金额小于等300元且有红包优惠
4订单已提交且订单金额小于等于300元且无红包不优惠
5订单未提交 且 有红包不优惠
6订单未提交 且 无红包不优惠
7订单未提交 且 有红包不优惠
8订单未提交 且 无红包不优惠

在后面的表格中,我稍微调整了一下,转换为判定表:

6. 最终的测试用例 1,2,3,4,5(包含6,7,8)。


因果图法的优点:

  1. 直观: 因果图以图形方式呈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使得测试人员更容易理解和交流。

  2. 全面性: 通过因果图,测试人员可以全面而系统地考虑各种输入条件和可能的输出结果,确保测试用例的全面性。

  3. 适用于复杂系统: 尤其适用于输入和输出关系复杂的系统,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测试用例。

  4. 可视化: 图形化的表示使得问题的可视化分析更为容易,从而有助于团队共同理解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因果图法的缺点:
  1. 耗时: 对于复杂系统,创建完整的因果图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2. 难以处理大规模系统: 在系统规模较大时,因果图可能变得庞大而复杂,难以管理和维护。(继续以注册的需求为例: 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必须全部输入,才能进行注册 需要设计多少用例?2x2x2x2x2。)

  3. 依赖人员经验: 该方法依赖测试人员对系统的深刻理解和经验,因此可能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4. 难以覆盖所有情况: 尽管因果图能够提供全面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仍然难以覆盖系统的所有可能性。

正交排列

因果法设计用例太多怎么办? 

正交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用例数目。用尽量少的用例覆盖输入的两两组合。

正交试验设计(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定义:

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用于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设计方法。通过从试验因素的全部水平组合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可以通过分析这部分试验结果来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并找出最优的因素水平组合。这是一种基于正交表的高效、快速、经济的试验方法,旨在有效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持对系统行为全面覆盖。

关键概念:
  • 因素(Factor): 在一项试验中,被考察的变量称为因素,即试验中影响结果的各个可变因素。

  • 水平(Level): 在试验范围内,因素被考察的不同值称为水平,即变量的取值。

正交表的构成:

正交表主要包括以下关键元素:

  1. 行数(Runs): 正交表中的行的个数,代表试验的次数,通常用N表示。

  2. 因素数/变量(Factors): 正交表中的列的个数,代表试验中涉及的因素个数,通常用C表示。

  3. 水平数/变量的取值(Levels): 任何单个因素能够取得的值的最大个数。正交表中的包含的值为从0到水平数-1或从1到水平数,通常用T表示。

正交表的表示形式: 正交表的行数(L)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L = N * T^C,其中N为行数,T为水平数,C为因素数。

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构建这样的正交表,从中选择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通过这些点的试验结果来推断整体试验情况,找出最优的水平组合,以达到高效、快速、经济的试验效果。

 正交表的性质:

正交表具有两条重要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保证试验的均匀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1. 每一列中各数字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 这意味着正交表中的每一列都包含相同数量的各个水平,确保每个水平在试验中均匀出现,从而保证了各因素水平的平衡。

  2. 任何两列中的各有序数对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多: 这一性质确保了试验中每一对因素水平的组合都被充分考虑,使得试验结果更具可比性。这有助于消除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干扰,使试验结果更为可靠。

 正交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1. 确定因素(变量): 确定需要考虑的各个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影响系统行为的不同属性或变量。

  2. 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对于每个因素,确定其可能的取值,即水平。这些水平代表了该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条件。

  3. 选择正交表: 根据因素和水平的数量,选择一个合适的正交表。正交表是经过数学设计,能够确保对于所有因素和水平的组合,都能够进行充分的测试。

  4. 映射变量的值到表中: 将每个因素的水平映射到选定的正交表中,填入相应的位置。确保表中每一列的各个水平都出现相同的次数,以满足正交表的性质。

  5. 生成测试用例: 将每一行的各因素水平的组合作为一个测试用例。每一行代表一个测试场景,包含了各因素的不同条件。

  6. 添加额外的测试用例: 考虑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或边界条件,添加到生成的测试用例中,以确保对系统的全面覆盖。

举例:

继续以注册为例(类似工具可以使用微软的PICT工具):

1、确定因素(变量):

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

2、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的水平:

填写、不填写。

3、选择正交表:

表中的因素数=5;表中至每个因素数的水平数=2。选用正交表L6_2_5。

4、映射变量的值到表中:

将因素的水平映射到选择的正交表中,填入相应的位置。确保表中每一列的各个水平都出现相同的次数,以满足正交表的性质。

5、生成测试用例:

因素取值为填写时,正交按取值个数5-3-2-1进行排列,实验次数不够用取值为填写个数为2或3的因素的任意组合,但要满足正交的二条性质。

例如,取值个数为5的因素(姓名)的排列组合为ABCDE,取值个数为3的因素(密码)的排列组合为ABC。这样,正交试验设计生成的测试用例中包含了这些排列组合的各种情况。

实验次数最少的一个L6_2_5的情况下,生成的测试用例为6个。

6、增补测试用例:

考虑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或边界条件,例如,姓名、邮箱、密码、确认密码、验证码都不填写。将这些额外的情况添加到生成的测试用例中,以确保对系统的全面覆盖。

关于生成正交表,我们可以利用工具 allparis:

首先打开EXCL:

复制粘贴表格到记事本保存好:

到安装好的allpairs工具所在目录,URL输入cmd打开:

 

 

打开之后复制粘贴回excl:

但是你会发现它还差了一种情况,此时就需要我们人为的去补充完整:

测试用例设计的思路——测试用例设计万能公式:

测试用例设计万能公式:

T = F + UI + E + C + S + P + N

其中:

  • T:测试用例
  • F:功能测试
  • UI:界面测试
  • E:易用性测试
  • C:兼容性测试
  • S:安全性测试
  • P:性能测试
  • N:网络测试

详细解释:

  1. 功能测试(F):

    确保软件的核心功能按照需求规格书中定义的方式正常工作。
  2. 界面测试(UI):

    检查用户界面的外观和交互元素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 易用性测试(E):

    评估软件的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软件时感到舒适和方便。
  4. 兼容性测试(C):

    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兼容性,包括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等。
  5. 安全性测试(S):

    关注软件对用户和系统的安全性,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漏洞。
  6. 性能测试(P):

    考虑软件在正常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测试响应时间、资源利用率、吞吐量等。
  7. 网络测试(N):

    考虑软件在各种网络条件下的表现,测试在慢速、不稳定或高延迟的网络环境下是否正常运行。

这个“万能公式”综合了测试用例设计的各个方面,确保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在实际测试中,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适度调整和扩展这个公式。

举两个例子:

当我们考虑一个智能手表的测试时,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这个测试用例设计的思路:

  1. 功能测试(Functionality):

    确保手表的核心功能正常工作,例如显示时间、计步器、心率监测等。
  2. 界面测试(UI):

    检查手表屏幕的布局,确保信息显示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按钮或触摸屏元素能够正常响应。
  3. 易用性测试(Usability):

    评估手表的易用性,包括操作手表的按钮或触摸屏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菜单导航是否直观。
  4. 兼容性测试(Compatibility):

    在不同手机平台(iOS、Android)上测试手表的配对功能,确保与各种手机型号兼容。
  5. 安全性测试(Security):

    检查手表的用户数据存储和传输是否采取了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6.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测试手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例如响应速度、电池寿命等。
  7. 网络测试(Network):

    如果手表支持连接到互联网,测试其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表现,包括Wi-Fi和蓝牙连接。

这样的测试方法确保了手表在各个方面都符合用户期望,并且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当我们考虑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时,我们可以运用上述公式设计测试用例:

  1. 功能测试(F):

    测试用户能否成功浏览产品、将产品加入购物车、进行结账等核心购物功能。
  2. 界面测试(UI):

    检查网站的界面设计,确保页面布局、颜色、字体等符合设计规范,同时确保交互元素如按钮、链接等正常工作。
  3. 易用性测试(E):

    评估网站的易用性,包括页面导航是否直观,购物流程是否简单,以及是否提供清晰的错误提示。
  4. 兼容性测试(C):

    在不同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等)和设备(PC、平板、手机)上测试网站的兼容性。
  5. 安全性测试(S):

    检查网站是否采取安全措施,如用户密码的加密存储、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等。
  6. 性能测试(P):

    测试网站在正常和高流量条件下的性能,包括页面加载时间、并发用户数等。
  7. 网络测试(N):

    在慢速网络条件下测试网站的表现,确保在网络状况较差的情况下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测试领域都涉及不同的方面,从功能性到性能、安全性和兼容性等。这样的综合测试可以确保电子商务网站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什么样的测试用例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

什么是测试用例的有效性?

测试用例的有效性是指测试用例能够有效地检测到软件中的缺陷或问题。

在给定的测试场景下,有效的测试用例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 测试用例对应的功能已删除,不可操作了:

    • 例子:微信刚出来时与QQ可互发消息,下一个版本后就不可以发消息。
    • 这是一个有效的测试用例,因为它成功地检测到了功能已删除的情况。该用例反映了一个不再存在的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信息,表明相关的测试点已经被删除。
  2. 执行一条测试用例未发现BUG,实际该处有BUG:

    • 例子:苹果7手机微信添加了mobile单车小程序,扫码不能开锁,只能使用mobile APP开锁,测试用例未涉及到苹果7微信小程序扫码开锁。
    • 这表明测试用例未能有效地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用例可能需要进行审查和修改,以确保涵盖到新的功能或场景。
  3. 执行一条测试用例发现了BUG:

    • 例子:苹果7手机微信添加了mobile单车小程序,用例已写到了苹果7微信添加mobile小程序扫码开锁,问题被发现。
    • 这是一个有效的测试用例,因为它成功地检测到了软件中的问题。该用例揭示了一个存在的缺陷,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识别并修复这个问题。
  4. 执行一条测试用例未发现BUG,实际该处BUG已修改:

    • 例子:苹果7手机微信添加了mobile单车小程序扫码开锁,可以正常开锁。
    • 这表明测试用例成功地验证了之前存在的问题已被修复。在这种情况下,测试用例对软件的有效性有所贡献,因为它确认了开发人员的修复操作是成功的。

总体而言,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发现软件中的问题,包括已知问题和潜在问题。有效的测试用例应该全面覆盖各种功能和场景,确保软件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性。

测试用例的粒度和评价

这里我们又要提那句话了——好的测试用例是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也能依据用例来很快的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的粒度

粒度:测试用例的粒度是指测试用例编写的详细程度,也就是测试用例所覆盖的功能和操作的具体程度。

测试用例可以写得很简单,也可以写得很复杂:

最简单的测试用例是测试的纲要,仅仅指出要测试的内容,如探索性测试中的测试设计,仅会指出需要测试产品的哪些要素、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需要使用的测试方法等。

而最复杂的测试用例就像飞机维修人员使用的工作指令卡一样,会指定输入的每项数据,期待的结果及检验的方法,具体到界面元素的操作步骤,指定测试的方法和工具等。

过于复杂或详细的测试用例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 效率问题:

    • 复杂的测试用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执行,从而降低测试执行的效率。测试团队可能会因为执行时间较长而错过项目的进度计划。
  2. 维护成本问题:

    • 当系统发生变更时,过于详细的测试用例需要更多的工作来进行更新和维护。这可能导致额外的成本和时间投入,特别是在变更频繁的项目中。
  3. 思考空间受限:

    • 过于详细的测试用例可能将测试执行人员的思考空间限制在预定义的步骤和预期结果上,减少了他们的灵活性。测试人员可能更注重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而忽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或创新性的测试方法。

综合而言,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在充分考虑系统要求的同时保持合理的复杂度,以确保测试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为测试人员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其能够灵活地发现潜在的问题。 

过于简单的测试用例可能带来以下问题: 

  1. 失去测试深度:

    • 过于简单的测试用例可能只关注基本功能,忽略了系统的深层次、复杂性或边界情况。这样的用例可能无法全面检验系统的各个方面,导致遗漏潜在的问题。
  2. 缺乏设计思路:

    • 简单的测试用例往往只是对功能模块的表面性检查,缺乏对系统整体的设计思路。在测试用例的设计过程中,理解需求、验证需求、记录测试方法思路是至关重要的,而简单的测试用例可能无法提供这种设计层面的信息。
  3. 不足以指导将来的测试:

    • 简单的测试用例可能只起到了提醒测试人员测试的主要功能的作用,但却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指导未来的测试。对于新的测试人员或未来的测试迭代,缺乏详细的设计思路可能导致测试执行人员不清楚如何更全面地测试系统。

综合而言,测试用例的设计应该在确保全面覆盖系统功能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深度和设计思路。过于简单的测试用例可能导致对系统的测试失去指导作用,降低测试的质量和效果。

大多数测试团队编写的测试用例的粒度介于两者之间。而如何把握好粒度是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也将影响测试用例设计的效率和效果。

我们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测试资源情况来决定设计出怎样粒度的测试用例。

主要考虑可以参考如下内容:

  1. 产品的质量要求:

    如果项目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更详细和深入的测试,测试用例的粒度可能需要更细致。高质量的产品通常需要更全面的测试覆盖,包括各种场景和边界条件。
     
  2. 项目对用例的要求:

    项目的特性、复杂性和阶段决定了对测试用例的不同要求。在一些项目中,特别是敏捷开发中,可能更倾向于简单的测试用例,强调灵活性和快速迭代。在一些传统项目中,可能更注重详细的测试用例,以确保全面的测试覆盖。
     
  3. 测试时间和资源是否充分:

    如果测试时间和资源受到限制,可能需要权衡测试用例的数量和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需要着重设计一些关键、重要的测试用例,确保对系统关键功能和高风险区域的测试。
     
  4. 项目开发模型:

    不同的开发模型可能需要不同粒度的测试用例。例如,在瀑布模型下,可以在每个阶段设计更详细的测试用例,而在敏捷模型下,可能更强调快速迭代和适应性。
     
  5. 测试团队的经验和技能:

    测试团队的经验水平和技能也会影响测试用例的设计。经验丰富的测试团队可能更善于设计更深入、详细的测试用例,而相对较新的团队可能更适合从简单的测试用例入手。

在考虑这些因素时,测试团队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测试用例的粒度既满足项目的需求,又在可接受的时间和资源范围内。

但是不管用例怎么简化,都不应该省略

测试用例的评价

测试用例设计出来了,如何提高测试用例设计的质量?

就像软件产品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保证质量一 样,测试用例的质量保证也需要综合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评审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评审。

  • 正式评审:正式评审通常是经过计划和组织的,有明确的参与人员和流程。这可能包括由专门的评审小组进行的审核,以确保测试用例符合标准和需求。
  • 非正式评审:非正式评审则更加灵活,可能是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的,具有更加实时的性质。例如,同行评审可以在测试用例设计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以实现快速反馈和协同工作。

同行评审是测试用例设计中的一种非正式评审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 协作性:同行评审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通过共同的思考和讨论,提高测试用例的质量。
  • 及时性由于是临时性的,同行评审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必等到正式的评审阶段。
  • 思想碰撞:通过同行评审,可以实现思想碰撞,避免个体思维的局限性,从而更全面地设计测试用例。

用户检查和项目组评审

用户检查和项目组评审是测试用例设计中的其他评审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 用户参与:

    • 用户检查强调用户的参与,确保测试用例符合最终用户的期望。项目组评审涵盖了整个团队,以确保全局视角。
  • 反馈机制:

    • 通过用户检查和项目组评审,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用于及时调整和改进测试用例。
  • 多样性:

    • 不同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视角和需求,通过多种评审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提高测试用例的质量。

(1)同行评审:测试用例的检查可以有多种方式 但是最敏捷的应当属临时的同行评审。同行评审,尤其是临时的同行评审,应该演变成类似结对编程一样的方式。从而体现敏捷的“个体和交互比过程和工具更有价 值”,要强调测试用例设计者之间的思想碰撞,通过讨论、协作来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因很简单, 测试用例的目的是尽可能全面地覆盖需求,而测试人员总会存在某方面的思维缺陷,一个人的思维总是 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一起设计测试用例。

(2)用户评审:除了同行评审,还应该尽量引入用户参与到测试用例的设计中来,让用户参与评审,从而体现敏 捷的“顾客的协作比合同谈判更有价值”这一原则。这里顾客的含义比较广泛,关键在于如何定义测试, 如果测试是对产品的批判,则顾客应该指最终用户或顾客代表(在内部可以是市场人员或领域专家); 如果测试是被定义为对开发提供帮助和支持,那么顾客显然就是程序员了。

(3) 项目组评审:由测试负责人组织协调开展会议,用例编写人对用例进行讲解,参会人员有异议的当场提出。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笔触狂放9/article/detail/510171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