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智能浪潮:增强时代来临

1913年金斯伯里协议
内容介绍

继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纳米制造、无人驾驶、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各类技术风起云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的交互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语音可以控制家电;
  • 网站会按照用户喜好推送内容;
  • 运动手环记录下了身体数据,每日反馈健康报告;
  • 机器人替代人工,准确无误分拣包裹;
  • 无人机可以配送快递……

作者布雷特·金认为我们已经踏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的大门,走向增强时代。在这本书中,作者基于大量数据和案例探讨了我们来自何方以及我们如何进入到了人类历史上充满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时代。从历史上看,之前的几个“时代”引发了重要的颠覆和变革,这些数量级的转变常常会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机遇,激发社会学意义上的调整,甚至在很多时候引发冲突。

  • 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大规模的失业是否真的会发生?
  • 人工智能是危险到来的信号还是技术大发展的标志?
  • 我们将迎来的是人类的毁灭还是富足新时代?
  • 增强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人类社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书中探讨的话题跨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下一个20年的全景图。对于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未来,作者认为我们别无选择,也无法阻挡科技发展的脚步,只有拥抱变革、转变和创新,才能激发出人类历史上巨大优势以及潜能。 增强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简介

布雷特 ‧ 金(Brett King),4次在未来商业领域获得美国亚马逊“热卖书作者”称号,同时,他也是世界广受尊重的知名评论家、演说家。他在40多个国家做过关于技术如何“颠覆”商业、改变行为习惯并影响社会生活的演讲,听众达50万之多。他曾 TED 发表演讲,并在《连线》、奇点大学的指数金融大会以及《经济学人》等刊登主要观点。

购买纸质版请点这里

本书内容
引言

我6岁的儿子托马斯(Thomas)将不再需要获得驾照后才能拥有一辆车,而且很可能他甚至都不会拥有自己的车;他会直接租赁“车时”。在他的一生中,他将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告知他何时去医生那儿咨询的智能设备(而且他的保险公司将要求他佩戴这种设备),他将生活在由机器人清洁和制冷,或者由家用人工智能订购食品(机器人负责派送上门)的智能房屋中,他将完全不需要塑料卡片或支票簿进行付款(而且可能也不需要现金),而且他将每天与不配备鼠标或键盘的大量计算机进行互动。托马斯是所谓的 Z 世代(Generation Z)中的一员,这代人成长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他们祖辈出生时的世界中,如果你在100年前预测这些变化,那就会直接被当作科幻小说了。

你可能想着把这些变化轻描淡写成简单的科技进步,但是其在个人层面甚至社会自身运行的方式上正在产生某些根本性的影响。一天你有多少次查看智能手机信息或 Facebook(脸谱网)推送的信息?你以怎样的频率登录某个网站或使用某个应用?你在某种设备上听音乐、读书或玩游戏吗?你走进一家新的餐厅、酒店或办公室的时候立即询问 Wi-Fi(无线网络)密码的频率是多少?你自拍过吗?

人类确实一直在适应科技,但是接下来的20—30年,所发生的变化比过去1000年的变化还多,这将猛烈地冲击人类。我们将拥有治疗疾病甚至延长生命本身的科技,我们将拥有在智力方面媲美或者超越人类的机器,我们将拥有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将把第一批人类送上火星,而且我们终将拥有在地球上可持续生活的科技,能量和创意取之不尽。

这些数量级的转变常常会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机遇,激发社会学意义上的调整,甚至在很多时候引发暴力。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电子邮箱、自拍、标签功能和 YouTube 视频,但是它们也带来了“突尼斯骚乱”、“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宣传活动、维基解密、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以及全球性的占领运动。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 Facebook 和 Twitter(推特网),可以说,2008年其将巴拉克 · 奥巴马推上了总统之职,但是它也同时让近期历史中一些最可恨的种族主义诽谤找到了落脚点。它制造出令不计其数的网民深受其害的网络欺凌,并且披露了著名人物及秘密政府机构的幕后细节。这种科技进步本身对我们来说是利还是弊呢?这些正在出现的变革将产生新的黄金时代,还是一个更混乱的颠覆性时代?

本书描述的是即将到来的世界以及社会为适应那个世界将需要做出的变革,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我们每个个体各自为抵达那种未来而采取的路径。我们将探讨我们来自何方以及我们如何进入人类历史上可能最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时代。2025年、2030年甚至更久之后你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如何迈向那儿?这就是我们在后面的文字中试图阐释的问题实质。

对未来的管窥从根本上说是让人乐观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想看看有没有任何特定的教训供我们借鉴,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采访了在网络效应、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消费者行为及社会学等领域最杰出的一些专家,并获取了广泛而全面的意见,以此确保读者不是仅仅看到某个评论家的个人观点。

在过去10年中,我花费大量时间与商业领导者、实业家及媒体就未来进行了交流。我们谈论银行业、货币和商业如何被智能手机彻底改变,身份及隐私在如何演变,消费者购买习惯在购买图书、音乐和电视方面如何改变,而且它们将永远不会再返回到过去的状态。不断令我这样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吃惊的是:这么多人如此频繁地在科技变革和趋势出现的时候对其加以抵抗。

我觉得大部分人对过去都抱着怀旧之情,这就是我们将之称为“美好的过往”的原因!然而,世界永远不会在历史中止步不前。为什么一些人的本能是去抵制变化,而且通常还是热情激昂地去抵制呢?我确定的是,不管我们可能有着怎样的畏惧、面对怎样的挑战,未来充满光明、妙趣横生,而且正在快速涌向我们。本书描述了你的生活将会如何随着数据、传感器、机器智能和自动化改善我们的世界而一天天发生变化,以及我们在其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本书关注的是你将如何去适应智能世界中的生活。希望它将给你带来启发并为你的想象注满能量。

在我们正式开启这段旅程之前,我将与你分享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幻作家之一威廉 · 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一句话。

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流行。
威廉 · 吉布森,《经济学人》,2003年12月4日

感谢你踏上这段旅程,不过话说回来……你真的有选择的余地吗?

第01章:科技颠覆史(上)

每一代人都认为自己这一代比上一代人有所提高,认为进步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实是,历史以某种方式在重复着自己。只不过大多数人活的时间不够久,没看到它发生而已。
——《不朽法医》第1季第5集,2014年

我没法亲身经历,但是我想轮子的发明在当时意义非常重大。不过,伴随着每件重要的发明,我确信也有牧师、巫师、村中长者、当地商贩或城镇官员警告我们轮子如何不利于城镇,它会如何毁掉工作并可能带来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历史告诉我们:科技的颠覆能力非同小可。尽管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有人试图抵制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但是我们无法阻止这种向前的进程。今天,科技似乎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瓦解着我们的生活。

在过去的200年间,不仅更新和更优的科技产生着持续不断的颠覆周期,而且这些发明周期也出现了显著的加速。研究人员将这种概念称为科技采纳或创新扩散。随着科技在社会中越来越普及(或变得常见),新的科技得到采用时所面临的阻力就变少。由于世界互联程度不断增强,新的科技在广阔的市场范围中得以推广,而且推广速度比过去最快的时候还要快很多。iPhone(苹果手机)就是一个例子。在不久的将来,3D(三维)打印这样的科技可能实现将新产品即时送到家,甚至比 Amazon Prime(亚马逊的特权服务)的无人机快递速度还要快。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图1–1 特定科技被大规模采纳的年份

谈到新科技的采纳时我们经常使用“早期采纳者”“晚期采纳者”的说法,但是随着采纳周期缩短,越来越难以将这两组人群分清楚了。近年来,随着像智能手机、Facebook、《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Snapchat(“阅后即焚”图片分享软件)和微信等新科技的出现,它们实现大规模市场的速度比飞机或电话等科技快了30—50倍。我们生活在不同寻常的加速度时代。

从长远来看,科技采纳和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复合效应。随着我们发明出新的科技,它们提高了我们发明或创造还要更加新的科技的能力。印刷机的发明让更多的人获得教育,使知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集成电路不仅使我们可以大规模生产消费电子产品和芯片,而且让我们能够快速改进一代代新式计算机和设备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因此,重大的新科技进步之间的时间差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进而缩短。这就是我们作为消费者会期待着重要的新功能被容纳到每一款新 iPhone 中的原因。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图1–2 重大科技进步加速出现
资料来源:阿斯加德风险投资(Asgard Venture Capital)

图1–2显示了过去600年科技加速进步呈现出的状态。统计学家将这种图称为“曲棍球杆曲线”(hockey stick curve),因为它显示出了一种指数级增长现象的证据。在20世纪,这种图的出现越来越具规律性,尤其是涉及科技的时候。这引出了数学家约翰 · 冯 · 诺依曼和未来学家雷 · 库兹韦尔称为“奇点”(有时称为“技术奇点”,即科技进步达到了逃逸速度的时间点)的假设。理论上,奇点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不断增强的计算能力来解决人类面对的所有问题。

对这些加速出现的科技进步的一项最根本的度量方法被称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源于一种观察认识,即在计算机硬件历史中,一块高密度集成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虽然摩尔定律现在受物理学限制而降低了速度,但是在过去50年中确实精确得令人不可思议。这项定律以英特尔公司共同创始人戈登 · E. 摩尔的名字命名,是他在1965年的技术论文中描述了这种趋势。

今天,科技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度改变着我们。社会必须应对的变化速度一代比一代快。所谓的“千禧一代”(在2000年左右步入成年的一代)看起来是对这些快速的创新最得心应手的一代人。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新的科技所造成的颠覆已经屡次带来了诸多社会影响。我们是否应该警惕新科技所带来的颠覆呢?抑或这仅仅是历史在正常进程上运行呢?

我最喜欢讲的一个颠覆性案例是处在所谓的“美国西部大开发”时代的驿马快信(Pony Express)。驿马快信在1861年10月26日停业,正是在连接美国东西部的第一条横跨大陆的电报线路投入运行仅仅两天之后—这不是一个巧合。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图1–3 过去50年的摩尔定律
资料来源:《电工和电子杂志》(Elektor Magazine

而电报反过来也很快因电话的发明而被颠覆了。今天,西联公司(Western Union)作为汇款服务提供者为我们所知,但是在1856年,西联公司是美国全境最大的电报服务商,1890年它的服务范围甚至扩展到了整个大西洋地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西联公司的资本在1876年大约为8.5亿美元(实际资本为4100万美元)。西联公司在当时运营着全长超过100万英里的电报线路和两条国际海底电缆。

当亚历山大 · 格雷厄姆 · 贝尔和他的合伙人在1876年申请到电话(最早称之为“通话电报”)专利的时候,他们向西联公司以100000美元6的总价出售这项专利。这家实力显赫的通信垄断公司拒绝了他们的报价,认为高分红比投资新科技更为重要。

1881—1909年,贝尔电话公司(自1899年之后称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继而抗衡了西联公司,最终在其业务中获得了控股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现在作为国有电信垄断公司运营,它是根据所谓的“金斯伯里承诺”(Kingsbury Commitment)而被迫进行国有化的。这项承诺是美国政府针对垄断而最早提出的反托拉斯诉讼之一。尽管电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913年仍有资深公众人物试图保护当时的电报行业,或许他们根本看不到电话是一项重要的科技进步。

1913年,美国地方检察官指控当时一名重要的业界精英李·德弗雷斯特以欺诈方法声称声音可以传送到大西洋对面。

多年前李·德弗雷斯特已经在许多报纸上署名,表示横跨大西洋传递人类声音是可能的。根据这些愚蠢而且极具蛊惑性的陈述,受误导的公众……被说服去购买他公司的股票……
美国地方检察官在1913年指控德弗雷斯特以欺诈手法销售他的无线电话公司股票

地方检察官基于对股市可能造成的风险或者为了保护现存的电报行业而反对这项科技有科学依据吗?现在来看,这种指控几近荒谬且毫无意义——它肯定阻止不了电话改变世界。

作为消费者,我们似乎一直倾向于蜂拥而起,比如购买最新出来的漂亮玩意儿,但是也许有时候我们会忽略实现这种科技进步的代价。当苹果和三星逐渐主导智能手机市场的时候,恐怕没有多少人站在商业立场为摩托罗拉、黑莓和诺基亚的没落而伤感,不过我也确信当我们听说制造 iPhone 的富士康员工因工作环境差而自杀时,大部分人都震惊了。

在每个历史阶段中,科技颠覆都意义重大,产生的影响会逐渐扩散,以至今天我们还在谈论着。现在我们称呼某个人为勒德分子(Luddite)的时候,我们是在暗示那个人对新的科技持反对观点。在俗语中有一些表达,例如“柯达时刻”(Kodak Moments)、“施乐进行时”(Xeroxing)以及“他听起来像一个坏了的唱片,反复地讲同样的话”,已经被更现代的对等的词替换掉了,例如“谷歌搜索”(Googling)、“优步打车”(Ubering)、“推文”(Tweeting)或“自拍”。我们的语言在变,行为在变,但社会也在适应着。

在我们预测接下来三四十年由于新兴科技的出现会发生什么之前,回顾一下过去200年所出现的科技颠覆,看看其是否存在着长期规律或趋势,这不无裨益。如果这些规则重复出现,我们应该能够预测增强时代(Augmented Age)将会带来什么样的颠覆—这也是符合逻辑的了。

为了便于清晰地阐述,我们将使用过去100年中现代文献和学术界所定义的这些时代的用词和时间线。

工业时代或机器时代(1800—1945年)

工业时代或工业革命主要涉及生产方法、化学制品和金属生产(尤其是铁)向大规模生产工艺的过渡,经历了从改善用水(排水设备、管道、灌溉等)到蒸汽机,最终再到自动机械工具。所谓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如此大,触及我们生活中的众多方面。实际上,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方面在过去50年里都以某种方式被机器时代改变了。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图1–4 常见文献中对各个时代的描述
资料来源:谷歌

工业革命的中心是在英国(当时的世界霸权),大约开始于1760年,起初主要集中在当时的两大产业(纺织业和农业)的发展。事实上,纺织业的变化在19世纪早期才通过对诸如织袜机、精纺机和动力织布机等节省劳动力的机械的利用站稳脚跟。动力织布机最先是由水(纺车)提供动力,直到1803年,托马斯 · 约翰逊等人依靠蒸汽机技术改织布机。蒸汽机通常会带动一条皮带,而这条皮带再反过来带动经纱和梭,模仿纺织工人在人工织布机上的工作方式。

这些节省劳动力的设备使得雇主可以聘用没有技术、低工资的工人代替当时纺织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熟练技工。1811—1817年,英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主要是围绕诺丁汉郡、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等地的纺织厂。发起这些抗议—包括砸毁蒸汽机械的行为—的纺织工人被媒体称为勒德分子。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在历史上一再重复出现的第一个趋势。当一项新的科技预示着彻底改革或瓦解某个行业的时候,抗议就出现了,而且现有的参与者可能获得政府扶持去压制这种颠覆性。在10年之内,这种新的科技已经遍地开花,而且雇佣规则被永远地改变了。历史表明,一旦一种新的科技开始在一个行业或消费市场扎根,对传统商业模式来说,对抗这种新科技的方式过不了几年就会一败涂地,从来都是如此。

截至2014年,互联网出现有25年了,而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它现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要素了。然而,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在2014年13%(对喜欢用分数表示的人来说,相当于每10个人中不止一个人)的美国人仍然不使用互联网10,而且大约19%的人甚至不使用计算机。也许这听起来不算很多,但是在美国这类人群已超过3000万。话虽如此,美国是世界上监禁罪犯人数最多(大约2200万人,占全世界罪犯总数的25%)的国家,而这些罪犯中大部分人无法上网,所以这肯定使数据出现偏斜。

自2010年之后,互联网在美国的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年度增速只有2%。不过,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中令人感兴趣的部分是对人们为什么不使用网络的解释。

在美国不使用互联网的人中,1/3以上因其无关紧要而拒绝上网,另外1/3的人说网络太难懂,担心电脑病毒或被黑客攻击,而剩下的1/3的人说他们付不起上网费。最后的这1/3的用户可以通过更低廉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而争取过来,但令其他科技落后分子改变观点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可以预测:美国互联网普及率最高将达到90%—91%,而智能手机普及率将在大约80%时达到饱和。

这些数据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具有代表性。在本书付梓印刷的时候,世界上已经有10多个国家的智能手机采纳率超过了100%,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大部分成年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且很多人拥有多部手机。像新加坡、中国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瑞典、韩国甚至沙特阿拉伯等地在科技采纳方面都令美国甘拜下风。

今天,我们可能会将与这些顽固地拒绝使用互联网或者智能手机的美国人一样的人称为勒德分子或新勒德分子(Neo-Luddites)。我们几乎总是能够在社会上发现一些人,他们不仅对科技持怀疑论,而且积极地宣扬反对科技的思想。2014年上演的电影《超验骇客》由约翰尼 · 德普主演,戏剧化地展示出了假定会发生的、广义上被视作奇点的机器或人工智能运动与R.I.F.T.(Revolutionary Independence From Technology,反科技激进组织)之间的冲突。每当一项新科技,例如ATM(自动取款机)、手机、互联网或 Facebook 出现的时候,总会有人坚定地相信“他们永远不会去使用(这种新科技)”。理由通常是“那仅是一时的风尚罢了”,他们永远用不到,或者就是认为那不安全、没用处等。

谁是最初的勒德分子呢?他们就是单单痛恨科技吗?或者这种分类是不是过于简单了?

20世纪早期英国的勒德分子是以反对工业化运动中被人称为勒德将军或勒德国王这一虚构的领导者而命名的。勒德国王在写给当时的法官、食品商人和制造商的书面死亡威胁中很普遍地被用作假名。勒德分子事实上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组织,人员成百上千。实际上,一度在国内镇压勒德分子抗议和运动的英国军队比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与拿破仑对战的军队还多。

1812年,根据英国法律,破坏蒸汽机、恶意损坏工厂或纺纱厂的行为可以判死罪。1813年在英国约克郡的一次集中审判中,超过60人在一次对克莱克希顿市洛弗兹的工厂袭击之后被指控为勒德分子。为什么勒德分子对当时的机械采取这样直接的行动呢?他们正如这个称号今天所暗示的那样反对科技吗?

大部分勒德分子是熟练的技工或工人,他们在编织和纺织制造业中谋生。在工业化之前,这些行业要求较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工人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操作织布机和编织机。工厂的自动化却消除了对这些特定技能的需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改变了当时最大的工业的雇佣性质和构成。勒德分子不是反对科技,他们只是抵抗失去自身的工作,失去自身的生计。不幸的是,他们所对抗的是必然要发生的事。

1913年,随着亨利 · 福特在美国密歇根州高地公园郊区开办的T型车组装线的启用,大规模生产的时代在全球出现了加速。在早期,福特制造汽车的方式跟其他人一样—一次造一辆,手工操作,从底盘开始组装出整辆车。福特的创新之处是研发出了一套组装线,一辆车在组装轨道上从一个工位移动到另一个工位,而且在每个工位上安装好一个新的汽车零部件。整个工艺包含了一长列的部件装配任务和零部件专业生产,因此车辆可以以低价格和高速度大量生产出来。这降低了 T 型车的价格,第一次降到了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繁依Fanyi0/article/detail/404928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