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分库分表中经常遇到需要保证多个分库或分表中的
id
唯一性,为区分同一个表不同分库中的id,通常需要引入ID生成器中间件来保证id唯一性。当id
作为分库分表参数时,有时会希望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存入到一个库中,便于查询、维护,此时id
本身则需要包含某些用于识别。文中用场景——“用户发帖”来介绍雪花算法ID生成器的实现。
mysql
数据库记录主键id
一般有两种方法:自增或UUID,如果数据表定义没有主键id,数据库会在添加数据时自动生成隐藏主键id。数据记录是基于B+
树组织的,主键则是B+
树的节点索引,为保证数据有序性及性能,所以数据表定义时主键一般不采用UUID,UUID会导致树结构在插入时由于排序引起页分裂、页重组等性能问题。
然而在分库分表中时,采用自增方式无法保证不同库表中同类数据唯一性,当然我们可以添加一个具有唯一性标识的普通列如uuid,但这样对于存储来讲是一种浪费,在某些查询如uuid范围查询时,性能可能不如人意。
引入ID生成器中间件,在添加数据时,从中间件获取相应的id,并作为分库分表参考值。ID生成器须保证ID唯一性、有序、良好性能。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采用数据库作为ID生成器,建立一个表用于存储ID,当申请ID时,则表中的对应的ID记录自增+1即可。
id | service_key | id_generator_value |
---|---|---|
1 | blog | 10002 |
2 | user | 20087 |
上表t_id_generator
是一个demo,当blog表或服务需要添加记录时,第一条记录id_gererator_value
字段自增+1,更新库并返回给申请者即可。每个表或服务都可在表中注册一行记录,用于区别不同的表或业务。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也很容易实现,并且还可以在表中加入其它字段进行区分或组合。这种方式在申请ID的时候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所以实时性并不太好,容易受网络、磁盘IO等影响。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Redis缓存替代数据库,同样也是采用集中式存储,redis性能及自带的INCR
命令能完美支持。但同样避免不了网络影响,并且当Redis宕机时可能会导致部分数据丢失导致id重复。
雪花算法是由Twitter公布的分布式主键生成算法,它能够保证不同进程主键的不重复性,以及相同进程主键的有序性。
在同一个进程中,它首先是通过时间位保证不重复,如果时间相同则是通过序列位保证。 同时由于时间位是单调递增的,且各个服务器如果大体做了时间同步,那么生成的主键在分布式环境可以认为是总体有序的,这就保证了对索引字段的插入的高效性。
使用雪花算法生成的主键,二进制表示形式包含4部分,从高位到低位分表为:1bit符号位(固定为0)、41bit时间戳位、10bit工作进程位以及12bit序列号位。
41bit时间戳位:当前时间戳与时间纪元差值,41位可以容纳的毫秒数是 2^41
,结果约等于69年,可以满足很多系统或表的业务要求了。
10bit工作进程位:这段主要应用在分布式中,主要保存集群分布式ID键生成时,不同机器或应用生成的ID在这10bit中不一样,应有所区分,保证不同机器上同一业务生成的ID不一样。
12bit序列号位:该序列是用来在同一个毫秒内生成不同的ID。如果在这个毫秒内生成的数量超过4096(2的12次幂),那么生成器会等待到下个毫秒继续生成。
雪花算法ID生成器可以在服务内部生成,不需要像上述两种方法依赖专门的服务机器。服务集群中各机器区分工作进程位,不同节点在相同毫秒段产生的ID也是不一样的。
上述雪花算法所采用的位数并不是固定的,例如可采用8bit的工作进程位,14bit的序列号位,这样一个毫秒内可生成16384(2的14次幂),可产生更多的ID,这些都可以根据业务要求灵活调整。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用户发帖,帖子表t_blog
采用分库,需要根据发帖的用户user_id
来分库,这样同一用户的帖子数据就分布在同一库中,便于查询、维护。业务较频繁的场景是:根据帖子id
或用户user_id
来查询。
分库方案
根据帖子id
分库。当根据帖子id
查询时可以定位到对应库,但如果采用user_id
来查询关联的帖子,则需要查询所有库然后进行整合,这个会很影响效率。所以一般都会将user_id
与帖子id
映射出来mapping(user_id, blog_id)
存储到其它数据库或缓存中,这样当需要用user_id
查询时则先查询mapping(user_id, blog_id)
然后再定位到对应的帖子库t_blog
.
根据用户user_id
分库。这个与以上类似,同样需要一个中间mapping(blog_id, user_id)
存储来定位对应的帖子库。
上述两种方案都需要中间存储,在数据量较大,查询并发较高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查询mapping
层,会对查询性能有影响。
基因算法可以兼容这两种场景,而且也不需要引入mapping
存储。其主要原理就是在blog_id
中融合user_id
生成的id,这个id包含帖子和用户两重信息,因此有称之为基因算法。
将上述雪花算法的各bit段进行改造:1bit符号位、41bit时间戳位、10bit工作进程位、12bit序列号位+业务号位。
将12bit序列号位拆成 序列号位+业务号位,即序列号位+业务号位总长是12bit.假设业务号位长是 n_s bit
,那么分库的最大数量不能超过2的n_s
次幂,分库数量最好是2的幂关系。
假设我们采用的业务号位长是4bit,那么序列号位长是8bit,雪花算法就演变成:1bit符号位41bit时间戳位、10bit工作进程位、8bit序列号位、4bit业务号位。这4bit业务号位存储的是user_id
的后4位,分库数量不超过16(2的4次幂),那么在分库时,其实是基于id的后4位进行分库,这后4位同时也是user_id
的后4位,这样就相当于同时基于blog_id
(帖子id)和user_id
分库,这样可同时满足根据帖子id
或用户user_id
来查询两种场景。
/** * 雪花算法实现 * 1个符号位 + 41 bit时间戳 + 10位工作进程bit + 12 bit (序列号+业务号) * 12 bit序列号 = customServiceIdBit + 序列号 sequence */ public class SnowFlowerIdGenerator implements IdGenerator{ /** * Start time intercept (2020/9/30 20:00:00) * 占41位 */ public static final long EPOCH = 1601460000000L;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SnowFlowerIdGenerator.class);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