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Kafka Java Consumer采用的是双线程设计,即将用户主线程和心跳线程分开。
所谓用户主线程,就是你启动 Consumer 应用程序 main 方法的那个线程,而新引入的心跳线程(Heartbeat Thread)只负责定期给对应的 Broker 机器发送心跳请求,以标识消费者应用的存活性(liveness)。引入这个心跳线程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期望它能将心跳频率与主线程调用 KafkaConsumer.poll 方法的频率分开,从而解耦真实的消息处理逻辑与消费者组成员存活性管理。
单线程Consumer的优点主要有:
消费者程序启动多个线程,每个线程维护专属的 KafkaConsumer 实例,负责完整的消息获取、消息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 public class KafkaConsumerRunner implements Runnable {
- private final AtomicBoolean closed = new AtomicBoolean(false);
- private final KafkaConsumer consumer;
-
-
- public void run() {
- try {
- consumer.subscribe(Arrays.asList("topic"));
- while (!closed.get()) {
- ConsumerRecords records =
- consumer.poll(Duration.ofMillis(10000));
- // 执行消息处理逻辑
- }
- } catch (WakeupException e) {
- // Ignore exception if closing
- if (!closed.get()) throw e;
- } finally {
- consumer.close();
- }
- }
-
-
- // Shutdown hook which can be called from a separate thread
- public void shutdown() {
- closed.set(true);
- consumer.wakeup();
-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 Runnable 类,表示执行消费获取和消费处理的逻辑。每个 KafkaConsumerRunner 类都会创建一个专属的 KafkaConsumer 实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创建多个 KafkaConsumerRunner 实例,并依次执行启动它们,以实现方案 1 的多线程架构。
消费者程序使用单或多线程获取消息,同时创建多个消费线程执行消息处理逻辑。获取消息的线程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每个线程维护专属的 KafkaConsumer 实例,处理消息则交由特定的线程池来做,从而实现消息获取与消息处理的真正解耦。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方案 2 将任务切分成了消息获取和消息处理两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线程处理它们。比起方案 1,方案 2 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高伸缩性,就是说我们可以独立地调节消息获取的线程数,以及消息处理的线程数,而不必考虑两者之间是否相互影响。如果你的消费获取速度慢,那么增加消费获取的线程数即可;如果是消息的处理速度慢,那么增加 Worker 线程池线程数即可。
- private final KafkaConsumer<String, String> consumer;
- privat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
- ...
-
-
- private int workerNum = ...;
- executors = new ThreadPoolExecutor(
- workerNum, workerNum,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 new ArrayBlockingQueue<>(1000),
- new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
-
- ...
- while (true) {
- ConsumerRecords<String, String> records =
- consumer.poll(Duration.ofSeconds(1));
- for (final ConsumerRecord record : records) {
- executors.submit(new Worker(record));
- }
- }
- ..
这段代码最重要的地方是最后一行:当 Consumer 的 poll 方法返回消息后,由专门的线程池来负责处理具体的消息。调用 poll 方法的主线程不负责消息处理逻辑,这样就实现了方案 2 的多线程架构。
总体来说,这两种方案都会创建多个线程,这些线程都会参与到消息的消费过程中,但各自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我们来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完整的消费者应用程序要做的事情是 1、2、3、4、5,那么方案 1 的思路是粗粒度化的工作划分,也就是说方案 1 会创建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完整地执行 1、2、3、4、5,以实现并行处理的目标,它不会进一步分割具体的子任务;而方案 2 则更细粒度化,它会将 1、2 分割出来,用单线程(也可以是多线程)来做,对于 3、4、5,则用另外的多个线程来做。
以下表格是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总结。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