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目录
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UDP传输与IP传输非常类似。你可以将UDP协议看作IP协议暴露在传输层的一个接口。UDP协议同样以数据包的方式传输,它的传输方式也是"Best Effort"的(尽最大努力交付,但不保证可靠交付),所以UDP协议也是不可靠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使用IP协议而要额外增加一个UDP协议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IP协议中并没有端口(port)的概念。IP协议进行的是IP地址到IP地址的传输,这意味者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对话。但每台计算机中需要有多个通信通道,并将多个通信通道分配给不同的进程使用,一个端口就代表了这样的一个通信通道。
首先 UDP 是不需要和 TCP一样在发送数据前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想发数据就可以开始发送了。并且也只是数据报文的搬运工,不会对数据报文进行任何拆分和拼接操作。
UDP无连接,时间上不存在建立连接需要的时延。空间上,TCP需要在端系统中维护连接状态,需要一定的开销。此连接装入包括接收和发送缓存,拥塞控制参数和序号与确认号的参数。UCP不维护连接状态,也不跟踪这些参数,开销小。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优势。
具体来说就是:
举个例子:
UDP 不止支持一对一的传输方式,同样支持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方式,也就是说 UDP 提供了单播,多播,广播的功能。
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层。UDP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报文。
对IP层交上来UDP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给上层应用进程,报文不可分割,是UDP数据报处理的最小单位。
正是因为这样,UDP显得不够灵活,不能控制读写数据的次数和数量。比如我们要发送100个字节的报文,我们调用一次sendto函数就会发送100字节,对端也需要用recvfrom函数一次性接收100字节,不能使用循环每次获取10个字节,获取十次这样的做法。
首先不可靠性体现在无连接上,通信都不需要建立连接,想发就发,这样的情况肯定不可靠。
并且收到什么数据就传递什么数据,并且也不会备份数据,发送数据也不会关心对方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到数据了。
再者网络环境时好时坏,但是 UDP 因为没有拥塞控制,一直会以恒定的速度发送数据。即使网络条件不好,也不会对发送速率进行调整。这样实现的弊端就是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丢包,但是优点也很明显,在某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比如电话会议)就需要使用 UDP 而不是 TCP。
从上面的动态图可以得知,UDP只会把想发的数据报文一股脑的丢给对方,并不在意数据有无安全完整到达。
总的来说:
UDP 头部包含了以下几个数据:
因此 UDP 的头部开销小,只有八字节,相比 TCP 的至少二十字节要少得多,在传输数据报文时是很高效的。
UDP首部有8个字节,由4个字段构成,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
16bit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用来标记发送和接受的应用进程。因为UDP不需要应答,所以源端口是可选的,如果源端口不用,那么置为零。当运输层从IP层收到UDP数据报时,就是根据首部中的目的端口,把UDP数据报通过相应的端口,上交最后的终点——应用程序。
如果接收方UDP发现收到的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不正确(不存在对应端口号的应用进程0,),就丢弃该报文,并由ICMP发送“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给对方。ICMP应用Traceroute,就是让发送的UDP用户数据报故意使用一个非法的UDP端口,结果ICMP返回“端口不可达”差错报文,因而达到了测试的目的。
以下为这四部分的示意图:
在计算校验和的时候,需要在UDP数据报之前增加12字节的伪首部,伪首部并不是UDP真正的首部。只是在计算校验和时,临时添加在UDP数据报的前面,得到一个临时的UDP数据报。校验和就是按照这个临时的UDP数据报计算的。伪首部既不向下传送也不向上递交(但是会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同层次[运输层]的传送),而仅仅是为了计算校验和。这样的校验和,既检查了UDP数据报,又对IP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了检验。
UD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和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的计算方法相似,都使用二进制反码运算求和再取反,但不同的是:IP数据报的校验和只检验IP数据报的首部,但UDP的校验和是把首部和数据部分一起校验。
在发送端,首先是将全零放入检验和字段,并且添加伪首部。再将伪首部以及UDP用户数据报(包括UDP首部和数据部分)看成是由许多16bit的字串接起来。 若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不是偶数个字节,则要填入一个全零字节(即:最后一个基数字节应是16位数的高字节而低字节填0)。 然后按二进制反码计算出这些16bit字的和(两个数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的运算的规则是:从低位到高位逐列进行计算。 0和0相加是0,0和1相加是1,1和1相加是0但要产生一个进位1,加到下一列。若最高位相加后产生进位,则最后得到的结果要加1),即将伪首部、UDP首部、UDP数据部分的所有二级制数按照16位为一组分割出来,将所有的16位的二进制数求加和,然后将得到的结果取反存入到UDP报文的校验和字段中(修改初始的全零校验和),然后发送此UDP用户数据报。 在接收端,将收到的UDP首部、UDP数据连同伪首部(以及可能的填充全零字节)一起,按照上面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求分割出来的16bit数据的二进制和,并且将结果取反。 当无差错时其结果应全为1。否则就表明有差错出现, 接收端就应将此UDP用户数据报丢弃(也可以上交给应用层,但附上出现了差错的警告)。
这种差错检验的检错能力不强,但是简单,速度快
TCP 的校验和计算方法同UDP一样,同样要加上一个伪头部,区别是伪头部的协议码是0x06,长度是整个TCP报文的长度(包含TCP头部)。
IP协议的首部检验和占16位。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部检验和(一些字段,如生存 时间、标志、片偏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不检验数据部分可减少计算的工作量。为了进一步减小计算检验和的工作量,IP首部的检验和不采用复杂的CRC检验码而采用下面的简单计算方法:在发送方,先把IP数据报首部划分为许多16位字的序列,并把检验和字段置零。用反码算术运算把所有16位字相加后,将得到的和的反码写入检验和字段。接收方收到数据报后,将首部的所有16位字再使用反码算术运算相加一次。将得到的和取反码,即得出接收方检验和的计算结果。若首部未发生任何变化,则此结果必为0,于是就保留这个数据报。否则即认为出差错,并将此数据报丢弃。下图说明了 IP数据报首部检验和的计算过程。
ICM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一样,只不过只是对ICMP包整个进行校验和,没有伪头部,也不包括IP包头部。
参考资料: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8-09/154366.htm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